07.04 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沉迷於網絡遊戲?做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現在很多教育專家都承認,現代傳媒已經成為影響兒童青少年成長的,與學校、家庭、同齡夥伴並列的第四大因素。

時至今日,依然有孩子沉迷遊戲乃至荒廢學業的例子。

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沉迷於網絡遊戲?做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沉迷於網絡遊戲?做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沉迷於網絡遊戲?做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你的孩子是因為什麼沉迷於網絡遊戲?做為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那麼我們分析一下,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遊戲?人為什麼喜歡玩遊戲呢?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很多人,答案驚人的雷同!休閒娛樂,打發時間。如果真的是打發時間的話遊戲不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很多人為了玩遊戲放棄的事業,荒廢了學業,耽誤愛情,背離了親人,拖垮了身體。一個簡單的休閒娛樂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首先,一個商業化的遊戲開發商,他們所做的事情,除了做好一款遊戲,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人們沉迷於這款遊戲

為了讓玩家著迷,遊戲開發商所考慮的事情,肯定比孩子的父母要深入的多,這也是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沉迷遊戲深感無奈的情況

其實反過來看也是一樣,遊戲開發商既然能引導玩家沉迷這款遊戲,那麼孩子的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不沉迷這款遊戲

首先,家長要端正態度

真想要讓孩子擺脫網癮,做家長的自己首先要端正態度,如果只把遊戲當做洪水猛獸,不去深入瞭解,逃避只會讓事越來越大

禁止孩子玩遊戲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選擇合適的遊戲讓他體驗,高質量的遊戲教會的並不比書本要少

比如適當的讓他玩一下《塞爾達》或者《奧德賽》,再讓他去玩《貪玩藍月》,他當然不會沉迷,只是感覺乏味

但是如果從小就沒玩過遊戲或者只是聽說,突然他接觸到了《王者榮耀》或者《逆水寒》,會不會當作一個救世主,一個可以在虛擬世界大展身手的地方,在小小的年紀中造成了一個價值觀不對的錯覺

其實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遊戲是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小的付出獲得存在感並滿足人性的虛榮。無論是通關,打怪還是對抗都一樣,不外如是。這是人性的懶惰了虛榮心驅使。這樣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人為了玩遊戲而放棄了生命中原本值得珍惜的東西

其實小孩和大人一樣,當你見識過越多,就對越低級的刺激不敏感

很多人對見識的增長都來源於年齡,但是這樣太花費時間了,當你幫助他見識過什麼是更好的東西,低級的刺激對他就沒有意義

當遊戲開發商已經在拆解馬斯洛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在遊戲中如何體現的時候,父母只是指望孩子突然自己開竅,就像是彈弓射大炮

眼界的提升,讓人發覺過去非常執著於喜歡的東西,不過是滄海一粟

其次,沉迷遊戲的本質

做為家長,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這款遊戲

遊戲是一個把複雜事物條理化的產物,遊戲的很多玩法的設計都源於生活、來自於人性,只不過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

所以玩家在遊戲中會有爽、滿足、實現了的快感,這是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

你要相信遊戲開發商,他們才是專業的,所以

父母要保持長久的耐心進行梳理和管制

遊戲有一個7日簽到和30日簽到,這就是開發商瞭解你這個玩家是他的長期客戶還是短期客戶,再進行遊戲的整改和規劃

同樣,你也可以和孩子同樣的協議,比如這周的考試,你要多少名,這個月的考試,你要多少名,達到了,給予零花錢增加的獎勵,沒達到,進行零花錢的扣除

玩家始終需要引導,要不然很容易離開遊戲,孩子也一樣

每一次的目標不要太難,要循序漸進,進行一個,畫餅,完成、再畫餅的一個循環裡

讓他在完成任務獲得獎勵裡不停的追求,只要進入這個循環,成績變好,只是一個結果

重要的是他明白了這個過程,在遊戲裡也是這樣,自然而然就會理解的更深,才不會沉迷

當然,一款遊戲是近百人通過幾年的時間來測試來不停地打磨才出售,家長想通過短短几天或者幾個月就想獲得成效,太急功近利,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這並不能解決他沉迷的問題,最有可能幫助他根源上改變的,就是家庭

眼界的提升,讓人發覺過去非常執著於喜歡的東西,不過是滄海一粟。目標的拆分和建立,讓人可以持之以恆的堅持

遊戲如此,生活何嘗不是如此

經歷過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有些人在過程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相對於指望政府和遊戲公司,家長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領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