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北京年薪三十萬(所有到手收入,包括公積金、年終獎等等)是什麼水平?

obcina


年薪30萬,如果說職業發展比較穩定,未來機遇可期的話,我覺得算是不錯了。

北京的收入相對來說比其他地方要高,但是也不是高的太多,並不是年薪幾百萬的人一大把,大部分人還是工薪階層,收入年薪20萬左右,已經算是不錯了。你這年薪入手30萬,已經是很好的收入了,無論是在民企,外企還是國企都是不錯的收入了,好好珍惜吧。

當然,北京的房價也很高,如果說混到這個收入的話,應該房產和車子已經購置好了,壓力不會太大,如果省著點花,應該是夠花了。


沂蒙人闖北京


個人認為這個收入水平,生活狀況可能因人而異。我在北京生活了將近十年,確實接觸過不同類型單位裡的不同人員,當然也見過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況。我就舉幾個身邊的例子給大家看看。

1.我的一個學妹,現在年薪在20萬左右,基本上每個月是花2/3剩1/3,每個月的消費基本用在了房租,吃飯,買化妝品,買衣服上,但也實現不了低水平的自由,花錢還是要算來算去。怎麼說呢,在相對高水平的消費中一年還能存上幾萬塊錢,可能是二三線城市一年不吃不喝掙的吧。

2.一個兄弟,在一家央企,住著單位幾百塊的宿舍,一年的到手收入25w+,三頓飯能吃食堂則吃食堂,沒有特殊情況不打車,衣服鞋子有的穿就不買新的,娛樂活動就是去逛個公園,跟同學吃個飯,最花錢的地方可能是女朋友。夢想就是存夠了首付買個房子。現在打算明年跟女朋友雙方湊一湊在北京買房子了。

3.券商工作的同學,剛畢業就30w,租房子想在金融街附近租8000左右的小一居,吃飯旅遊什麼的就挺自由的,暫時沒考慮買房子,生活自由自在。

簡單來說,如果自己沒有需求,30萬是一個讓人很舒服的收入,因為北京除了房子貴,其他的消費只要自己不是太膨脹,基本都能滿足的了,當然,北京的有錢人太多了。這個收入水平可以輕鬆買個奧迪奔馳寶馬類的,可以經常去想吃的地方吃飯,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玩兒。

當然,我也見過為了供一個800多萬學區房的人,被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所以,一切皆取決你的選擇。


我是嘟小仙兒


人生是接力賽,年薪多少根本沒意義,除非百萬級的,否則還是看積累。我老公年薪就有三十萬,我比他少點,一年二十幾個。我們12年買的房子,剛換了車,有房貸車貸,壓力不算太大,但也絕對不是想買啥就沒啥。我老公家是農村的,真的家裡窮的叮噹響那種,自從我們工作,家裡但凡大小事都是我們出錢。所以說家庭收入雖然還可以,但是根本不敢亂花錢,衣服都是打折的,一個奢侈品包包都沒有。

反觀我們有個同事,他老婆北京土著,在家待業了好幾年,不過家裡有積累,去年剛全款換了大房子,一點壓力都沒。要是我和我老公,別說待業幾年了,幾個月都熬不下去,更別提待業期間全款換房。

所以這種問題真的沒有意義。


塵外江城子


我差不多年收入30多萬,基本過的比較舒服,三環有套房,四環有套房,北三縣有套房,二環有套房。四環還有套房我佔一半吧,剛換的新車 奧迪A4L。因為沒有房貸,沒啥壓力。所以我覺得,不在收入多少,而在能支配的支出有多少。


五代柴榮


光工資的話已經是百分之一了,別聽一些人胡扯北京工資多高都是有錢人,一個服務員也就四五千,一個剛畢業大學生有的企業也就給2000多不到3000別聽一些人這扯淡。本人93年土生土長北京人,你這工資我身邊只要是掙月薪的超過你的很少


神奇一分鐘


單看收入,30萬的稅後到手收入,無論在全國哪裡都應該屬於高收入了,但問題只有一個,這裡是北京。


全部到手收入30萬元,這個收入處在全國前5%的收入水平

即便是有錢人遍地的北上廣,你去真正到各個地方調研一下收入水平也會發現,能夠真正月收入拿到2萬的人少的可憐。稅後年收入30萬可以說是絕對的高收入人群,雖然近年來物價漲得離譜,互聯網上年薪不到100萬都不好意思說話,但現實就是現實,年收入稅後30萬處在全國前5%的水平是絕無問題的。


但問題是,這裡是北京,一個全國有錢人聚集的地方

根據胡潤公佈的數據,全國共有186萬家庭的資產過千萬,而北京更是每83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資產過千萬的人,雖然很多人要說這裡面房子佔了很大比重,但你要明白一點,無論資產是怎麼來的,那就是實打實的資產。

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一無所有,即便稅後年薪30萬,也要不吃不喝三十幾年才能趕上他們。


在北京,別輕易用年薪作為一個人的評價標準

在北京這片土地上,聚集著全國的政治要員,商賈鉅富,豪門名媛,這些人以及他們所影響到的利益團體數量遠非普通人能夠想象。任何一個人所能創造出來的價值可能都不是一個表面的年薪數字能夠準確反映出來的價值,檯面上的檯面下的資金流動很多根本無法計數。很多人說中國經濟現狀可能被高估了,但其實這麼高的物價還能有如此的經濟活力,只能說北京的經濟情況只能是被低估了。


做好自己,切勿攀比

年薪稅後到手30萬,要麼是在國企央企或公務員已經小有成就,要麼是在外企或比較大的民營企業當上中層亦或是在小民企已經獨當一面。可以說在自己的職業路途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做好自己,繼續努力工作,多去開拓眼界學習,才可能在未來突破職場天花板,否則如果故步自封、沾沾自喜然後飄飄然則可能永遠原地踏步。


未泯雙瞳


我看了很多回答,都是歪的。都是房子房子,跟房子有毛關係!人家問的是收入30萬什麼水平,又沒問會活的怎麼樣?!

因為你說的30萬包括公積金,所以除去公積金稅後收入應該在25萬左右,稅前35萬左右。月薪3萬元左右。

2018年5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佈2017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

《2018年秋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北京月薪全國第一,平均薪資達10670元,這可是稅前的。

這個收入是北京白領平均薪資的3倍,想一想,高不高?

除了互聯網,娛樂等行業在,對於大多數行業已經是公司中層以上收入水平了。並且絕大多數體力勞動者收入基本上不會達到你的水平。我覺得這個收入絕對在前10%了。

跑去一些二線城市可能收入就要打對摺了,就是每年把比二線能多掙的全部花掉,每年還能剩十多萬呢。如果去二線城市收入打對摺,再減去生活費用,還能剩多少?

收入水平跟能力有關係,跟房子有啥關係。如果一個外地的剛畢業去北京能拿到稅後30萬,難道比那些在北京幹了大半輩子就是有套房子年薪十萬的水平能力低?


lxwnar


北京年薪三十萬屬於中等偏下了,在人數的中位數上這個水平算是中上,在階層的中位數上這個水平算是中下。對於剛畢業的來說算是不多,對於工作多年的則有點對不起觀眾了。

聽一個處長講過,如果北京城有九重天的話,在北京擁有兩套住房的只是處於九重天的下三重。不說別的,以北大、清華的畢業生為例,本碩博上來,讀最好的專業,跟著最好的老師,畢業差不多就能拿40萬到60萬,搞金融的幾年後甚至可以達到百萬以上,法律、銷售、互聯網、房地產都屬於高收入階層。除開工薪階層中的高級打工仔,能夠在北京立足的,多半是很早就過來,在北京房價還沒那麼高的時候,就福利分房或者自費買了幾套;或者是在外地事業有成過來北京買房置地的。

所以年薪30萬,工資是不低,但是在北京實在是不好生存。要想在北京落戶,你的月薪起碼要達到7萬以上才行,也就是說一年100多萬。


青年史學家


說下我自身經歷,17年在北京,稅前25k,稅後除開五險一金就20k多幾百,在海淀區租了個一千六左右的小單間,十幾平方,要說壓力嘛,還是蠻大的

加上那時剛交了個女朋友沒多久(自己年紀大,那時三十了,找個女朋友不容易),特別疼她,各種買買買,基本上除開生活開支(開源節流),再加上購買電子產品,每個月剩下的也就只有幾K了



迴歸正題,在北京年薪年薪30w,是個什麼水平?在這有個大前提(每年能夠在此基礎上不變或者小幅度提升),那這種水平在北京算是處於中產階級了



現在網上(如知乎)動不動就月薪四五萬、十來萬的(這裡指的是工薪階層),不可否認有那麼一小撮社會精英人士確實能夠達到,但絕大部分人的薪資水平還保持在10k上下浮動,甚至更低

我不確定年薪30w的人均收入是不是已經超過了歐美國家了,但在我認識的工作圈或朋友圈裡面,十成裡面有三四成是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收入數字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很多煩惱都是因為自己的無能),在這裡面甚至大部分人的太太都是全職的,相夫教子、其樂融融。



其實在北京這種國際一線城市生活,如果不用還貸等雜七雜八的支出,年收入達到這個水平,其實還是蠻可觀的(這裡指一人吃飽);如果老婆也有工作,那小孩在北京讀書,女方父母、自己父母的贍養等問題都可以相對輕鬆點

在現今這時代,養房、養車、養娃成了主流問題,如果還想自己存點錢以供不時之需,例如一個季度或半年出去旅遊一次、孝敬父母等等,多做幾份兼職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了,歸根結底,工作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感,其實並不一定完全和薪資掛鉤,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看待它



賺錢重要,但身體更重要,真愛生命,遠離加班!!!

996ICU宣


早起的混子


收入水平已經不錯了,算得上是步入高薪門檻了。北京雖富人云集,但是大富之人皆非工薪階層。在大多數工薪群體當中來說,6K-15K是最常見的,覆蓋率能到到75%以上,當然這些是到手收入,不包括公積金。不過像題主這個收入水平,即使去掉公積金部分,也有每月兩萬左右的實際收入,依然能高於七八成的工薪族。

不過北京終歸是北京,居住和生活成本遠非一般城市可比。這座城市的生活質量決不能單看收入,而是要看有多少能自由支配。有沒有房產、有沒有房貸,這是決定生活水平的關鍵所在。

如果近兩年剛買房,那麼四環裡一套七十平的一居室就得五六百萬,貸400萬30年,即使公積金也得月供一萬七八。這兩萬多的月收入去掉月供,和那些月薪七八千的普通收入者已無區別。但如果有全款房產,生活質量則遠高於絕大多數人。

北京有很多月薪幾千,卻每天開著開幾十萬奔馳寶馬上下班的,但也有月薪兩萬每天擠公交擠地鐵的。如此誇張的收入卻有強烈的生活質量反差,這是資產差距導致的巨大生活差異。有房無房、有貸無貸的差別就是這麼大,收入反而是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