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被世人所低估的一代名将郭淮

被世人所低估的一代名将郭淮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郭淮出身于太原阳曲郭氏宗族,郭家在当时拥有较高的声望。祖父郭全,曾经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蕴,担任过东汉雁门太守。因此郭淮年轻时仕途顺利,举孝廉后,出任过平原府丞。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后,征召郭淮为门下贼曹。之后,郭淮又转任曹操属下的丞相兵曹议令史。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郭淮跟随曹操征伐汉中。曹操回师后,郭淮并未一同返回而是留在汉中任西北统帅夏侯渊的军司马。夏侯渊阵亡之后,张郃继任,郭淮由于表现出众,仍然担任张郃的军司马一职。我们从郭淮早年的经历来看,虽然郭淮出身名门望族,但其从事的文职工作并不多,而大部分是基层武职,涉及治安和军事。正是这些经历,给予了郭淮一定的治军经验,也为后来郭淮执掌曹魏西北奠定了基础。

郭淮早年虽然担任的基层武职较多,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也给其带来了诸多不便。郭淮本传记载中就有两次明确记载其身患疾病。

第一次是汉中之战,当时曹魏统帅夏侯渊和刘备军团正在激战,而郭淮却因为疾病不能参与(《三国志郭淮传》载:“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战役过程中,曹魏总指挥夏侯渊命卷疆场,同时曹魏的益州刺史赵颙也在战斗中阵亡。这对于余下的汉中军士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就在汉中军士人人自危的时刻,郭淮克服了自身的病痛和对死亡的恐惧,力推同僚张郃为主将暂代夏侯渊,稳定了军心。同时郭淮冷静地分析刘备军的进攻趋势,力排众议,采取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态势。刘备见曹魏人马并未因为主将阵亡而陷入慌乱,也不敢轻易冒进,就这样曹魏军士最终得以安定。

被世人所低估的一代名将郭淮

第二次则是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刚即帝位,百官前往朝贺,郭淮于路途中染病,故而耽误了行程(《三国志郭淮传》载:“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曹丕见郭淮未按时朝贺,心中不悦,用大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而遭受刑戮的典故质问郭淮。郭淮以当世为唐虞之世(尧舜时代,指代太平盛世)自己不会无故遭受刑罚而为喻暗暗抬高曹丕的功绩使得自己的处境不至于尴尬,巧妙地躲开了曹丕的责难。后世之人对于此事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郭淮巧言令色,有曲意逢迎曹丕之感。然而笔者认为,郭淮于朝贺途中身染疾病,是无可奈何的事,郭淮对答曹丕之言虽有夸大成分然而也只是为了保全自身同时不失曹丕之颜面,处理得当并无不妥之处。从这两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淮早年由于身体多病,遭受到了诸多突发事件,但是都能够沉着冷静地妥善处理,最终化灾祸为机遇。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司马懿在五丈原和诸葛亮对峙时,郭淮在诸将都不以为然的时候就敏锐地指出:诸葛亮将会攻占北原,形成连兵的形式,威胁到魏国境内的汉民和少数民族。同时,郭淮也识破了诸葛亮假装攻击西围而实攻阳遂的作战意图。为本次魏国的防御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在正始八年(公元247年)蜀国联合羌族叛乱部落入侵时,郭淮也准确地预测到姜维重点攻击的目标,进而击退了蜀军的进攻。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郭淮还和陈泰协力,招降了蜀国将领句安。结合郭淮的历次战斗,我们能够看出郭淮对于敌情的把握的判断十分准确。

正始元年(240年),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进军,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又讨伐羌族迷当等部,安抚氐族人,迁移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地区。转任左将军。凉州休屠胡人梁元碧等率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奏请让这些人居住在安定郡的高平,为保障他们的安全,其后设置西州都尉。郭淮又被任前将军,仍领雍州刺史。

被世人所低估的一代名将郭淮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夏侯玄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后魏军为蜀将王平,郭淮因有准备,才未大败。回军后,郭淮假节。

正始八年(247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正始九年(248年)秋,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郭淮假装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率军逼近西海,想偷袭军队家属,正好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大战,治无戴战败后逃走。姜维出兵石营,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将都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击败,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功被封为都乡侯。

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喜欢的加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