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2017年的第一场“打假”,比2016年来的更晚一些……

2016 年 9 月底发生了件大事儿:微信严打自媒体刷量作弊行为,致使许多昔日动辄 10 万+ 的公众号大号的阅读量直线下降,来了场“光腚裸泳”;镜头切回当下,2017 年 11 月初又发生了件大事儿: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1 月 4 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明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如果不法商家仍有刷单、炒信、删差评等行为,最高可被罚 200 万...

那么,此法给互联网生态带来的是利好还是阵痛?美数君私认为:无论是从商家的角度,还是从电商平台、数据平台、用户等的角度,长远来看,都是利大于弊!

1、商家角度

“刷单”等作假现象为何产生?主要是由于:面对网购平台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很多人都将销量和评价视为下单的重要参考。而正是因为抓住这一契机,许多商家就寄希望于利用“刷单”“删差评”等不法手段,使其自家店铺能够在电商平台搜索结果中获得更高排位,甚至最终形成头部效应,以此来“诱骗”更多消费者购买。但商家“喜刷刷”的背后,带来的却是由于虚假交易而致使人群数据不够精准,从而无法真正形成店铺的真实客源画像以指导商家后续进行新客引流推广;也无法沉淀出高价值客户数据(如点击、浏览、购买等)以辅助商家后续进行老客维护挖掘;更无法通过分析客户的反馈数据(评价、咨询等)以改进自身不足(产品或服务)、精益求精。

例如,某店铺主要售卖如下产品:

2017年的第一场“打假”,比2016年来的更晚一些……

如果让你简单对这些鞋子的目标客群进行画像,你可能会描述成这样:中等消费水平、时尚男青年、职场中人、年龄约在 24 岁以上...可事实上,由于此商家进行了“刷单”操作,而绝大部分“刷单”的人都是在校兼职大学生。所以最终我们看到这个店铺在数据平台分析中显示的人群画像是这样的:低等消费水平、年龄在 18-24 岁...试想,在后续开展营销推广中,假若根据这样的标签去选择那些符合你产品定位的人群,并把其引流到店铺里来,最终的转化效果好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综上所述,“刷单”“炒信”等可能会为店铺带来短期利益,但店铺若想维续发展,则必须摒弃这种作假行为。而律法的出台,则令“刷单”等违法成本陡然上升,商家就需要好好掂量下,不能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是应该老实赚钱、诚信经营为好。

此外,商家除了要谨遵诚信经营的理念,更需要在实际营销推广中"以智取胜"。如何做到呢?,商家可以选择程序化精准投放。比如以美数AdSight(智能广告投放系统)+美数AdNut(智能数据管理系统)为某女装店铺提供的“双11”大促推广为例,凭借美数AdNut 强有力的数据整合、数据建模分析、数据管理应用及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帮助商家精准勾勒出目标受众的全方位立体式画像;并进一步利用美数AdSight 拥有的 Look-alike 技术、多维度定向技术(地域、人群、时段、设备等)、广告位识别技术、跨媒体频次控制技术、访客召回技术等,帮助商家锁定到了更多优质流量。最终结果显示:在历时 12 天的投放中,该店铺仅用千元成本,就换来了 50万+ 高曝光。店铺流量直线攀升的同时,此商家更通过一次投放就积累了大量的高价值用户数据,以便后续良性发展、不断壮大。

2、电商平台角度

众所周知,日益猖獗的灰色刷单产业链虽然满足了极少数不良商家和刷单公司的利益,但却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严重影响了电商平台的声誉和形象。除此之外,诸如淘宝直通车等通过对站内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现为店铺精准引流的营销推广工具,也可能由于大量的刷单数据而降低平台本身大数据的真实性和信用体系,使其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绊脚石。因此,诸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目前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有线上交易自动化识别系统,运用大数据和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实时追踪刷单数据、分析店铺是否存在刷单行为。一旦发现数据异常会及时处理,行为严重者还会采取屏蔽、删除、撤店等惩罚。

但是,尽管取得了一些"打假"成绩,但根据以往的法律条文规定,很多刷单团伙在被查处之后仅仅是付出了十余万罚款,而其盈利却高达上百万。因此,这样的处罚似乎并不能起到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然而,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重罚“刷单”,可谓是打中了刷单集团的“七寸”,让电商平台能同时借助法律的力量,构建良好、公平的商品流通秩序,提升自身平台公信度和服务度。

3、数据平台角度

行业人士可能都有耳闻:去年年底,业内某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将两家刷单公司告上法庭,并声称:正是因为被告刷单公司的行为,使得其采集到的部分市场数据失真,进而导致行业内对该数据平台的公信力和业务能力有所质疑,损害了自身的正常经营…此案被称为中国“数据作弊领域首例民事案件”,由此也揭开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阴暗处广泛滋生的数据作弊的黑幕。

作为一家专业独立的广告技术服务提供商,美数通过自身领先的概率论、统计学、机器学习等算法手段,来自建反作弊算法模型,以识别作弊流量,并进行过滤,从而保证高效真实的投放效果。但不可否认,在解决反作弊问题上,仅凭一己之力,难免会有局限性。因此,势必要选择与专业的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但试问,假如连专业的数据平台都“失真”了,比如:某男鞋店铺想借助第三方数据平台来分析电商网站中,此类产品的人群画像及销量和反馈情况等,以辅助自身建立高效可行的营销策略。但由于第三方数据平台所分析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刷单”“删差评”操作,那么,其所分析出的结果还能作为该店铺的经营决策依据么?结果可想而知!

而新法律的出台,或可视作打响了反刷单反刷量的第一枪,而且是极其“致命”的一枪。通过予以“作假”行为最有效的法律制裁,才能保证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所采集所分析的数据真实有效,使其能帮助商家更好的实现数据化运营、管理和应用。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了源头资源。然而,目前泛滥的刷单、刷量等黑灰产业,不仅侵袭着电商行业、微信行业,搜索引擎、视频平台、贴吧论坛等各类互联网媒体业务,几乎都难以幸免。其造成的是整个数据源头的严重污染,影响的不仅仅是商家间的公平竞争、平台的信用和服务,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是危害到整个大数据生态圈。

因此,面对着日益严峻的“作假痼疾”,不仅需要法律手段对其重拳出击,也需要更多行业参与者能高度重视、并巩固自身技术门槛,最终用完善的防御技术与机制来对作假行为围追堵截,让其再无可乘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