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清政府与外国签约如何耍花招?

文|陈卿美

晚清的天,是签约的天,割地赔款不喜欢。

不喜欢也没办法,该签还是要签。有些条约是兵临城下被逼而签,有些条约是主动示好而签。因此,有些是不平等条约,有些则是平等条约。签订不平等条约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强势一方希望利益最大化,弱势一方希望将损失减小到最少。但条约不管平等不平等,白纸黑字,一旦签字就要无条件执行。这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西方的说法。翻译成中国话,就是人无信不立。话虽如此,但在小聪明遍地的国度,再庄重、严肃的事情都可能会被当作儿戏。

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与法国联手,攻广州、陷大沽、占天津。1858年5月20日,大沽口炮台彻底失守。26日天津陷落。京师大震,咸丰吓得腿直哆嗦。这些烂红毛夷人,咋这么猛,莫非喝了啥红毛药酒?

英法向清政府发出通牒,要求速派大臣到天津谈判,否则将进攻北京,端了咸丰老巢,让紫禁城变为故宫。本来得知英法联军北上时,咸丰就让地方官员及时封堵、劝导。没想到洋人如此凶猛,直接打到了天子脚下。这下,只能去谈判了。

咸丰决定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一边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赴天津谈判。一边加紧布防通州,兵勇、民团、绅民全部调动起来,全民皆兵。咸丰的本意是,此次只是谈判、议和,并不是签约。议和也是有底线的,比如不能让洋人驻兵北京。一旦议和不成,谈判破裂,干脆就直接决一死战。

清政府与外国签约如何耍花招?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英法方面很强硬,要的就是签约。结果,有一条让咸丰实在无法接受,那就是外国使节驻北京。今天感觉很正常,但那时则意味着奇耻大辱。咸丰是这样说的:“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众大臣也纷纷反对。但英法毫不退让。关键时候,中国人的聪明就派上了用场,桂良直接就签字了。《天津条约》就这样诞生了。

没有咸丰批准,他为何敢签字?原来桂良是这样合计的,签约并不当真,只是缓兵之计。一旦形势有变,自己出来当替罪羊即可。他是这样和咸丰说的,原话照录在此。

“情甘认罪而忍为此者,盖时势当危急之秋……此时英法两国合约,万不可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时退却海上兵船,将来倘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

原来,桂良的得意算盘是先让洋人退兵,条约无非几张纸,将来皇帝以办错事为名,给自己治个罪,就完全可以把条约撕毁。什么鸟条约,完全就是废纸而已。

这就是当时官方的态度,完全将条约视为儿戏,根本没当回事。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咸丰当时也是默许了桂良的行为,继续让他去上海谈判、签约。咸丰对使节驻京、北京换约一事始终耿耿于怀,命令僧格林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要武力对抗。僧格林沁调集了5万军队,阻止英法使节入京。

天津谈判时,咸丰就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没想到,答应人家、签完条约后又不想执行,继续以决一死战的态度阻止条约执行。这逻辑真是搞不懂,反正都是决一死战,为啥要等签了条约再打,还背上了不守信用的恶名。

英法洋人就是一根筋,签了条约就当真。使节不让入京,断不能忍。于是,英法联军开着大批战舰再次跑到天津大沽口,坚持要进京。双方就打了起来。咸丰后来又想谈判议和。这回英法联军不再上当,要求清廷必须全面履行《天津条约》。除此之外,又另增加了条件,开辟天津通商口岸,还要赔款。这等于是条约不执行附加的惩罚条件。这回清廷终于没再接受,直接开打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与其二次谈判再打,还不如第一次谈判时就打。何必费那个劲,又耍小聪明,又被人看不起,还遭到厌恶。与洋人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洋人的脾气竟然还没有摸透,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两国博弈,耍个小聪明或许也可以理解。反正为了政权稳定,一切都可以不择手段。但这种逻辑用在国内还行得通,用到国际上就是找打。这点在当时的朝廷上下,几乎无人能理解。

如果当时第一次天津谈判,始终坚守底线,不行就决战的话,或许也就没有了后边这些烂事。即使打败了再签约,至少也是曾经勇敢反抗过,同样会赢得国际社会尊重。如此耍小聪明后,再与人家决战,就成了背信弃义。然后,自己再像怨妇一样抱怨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就很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