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本文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文|江徐


关于“张国荣”这个名字,我们无需赘述,因为人人都知晓他、崇拜他、爱慕他,一年又一年地怀念他。

对于所有喜欢张国荣的人来说,他是哥哥一样的存在。在哥哥身上,可以用一切关于美好的形容词:风华绝代、温润如玉、德艺双馨、完美无瑕、无可替代、人间异数……

诗人艾略特说,四月是残忍的季节。对于国人而言,四月,不仅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还有哥哥的纪念日。

人虽离去,情却不逝。倘若有一天,逝者被活着的人遗忘,才算得上真正的死亡。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童年如歌

1956年9月12日,张国荣出生于香港。他是追求完美的处女座。

张国荣的父亲叫张活海,香港有名的“洋服大王”,为很多好莱坞巨星、高官政要、绅士名流制作过服装。

张活海做生意时脑袋活络,以诚信为本,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英国巨星加里·格兰特来店里定制衣服,时间很紧迫,材料要求高。张活海按照要求把缝制完成的衣服送至酒店,获得格兰特认可后,他向对方退还一部分费用,同时告知真相——

对方需要的顶级羊毛缺货,加上时间短促,便擅自做主用了次级羊毛缝制,如果不满意,他愿意将费用全部奉还。

这番言行,非但没有搞砸生意,反而获得对方的赞赏,认为他是个诚实守信的商人。由此作为契机,张活海的洋服生意蒸蒸日上。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张国荣父亲张活海

张活海与妻子潘玉瑶生育十个子女,张国荣排行第十,家人叫他“阿十”,或者“十仔”。古语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张国荣与兄弟姐妹从小由佣人照顾,与父母聚少离多。在张国荣眼里,父母亲情更像是朋友关系。

父母的工作忙碌、兄姊的年龄悬殊、每个人对爱的不同表达,让童年时代的张国荣就尝到孤独的滋味。

兄弟姐妹中,大姐张绿萍和阿十最合得来,他俩都从父亲那里遗传到勤奋工作、自强不息的因子。

张绿萍也很优秀,从小努力读书,工作后加入香港政务主任职系,曾被评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他俩以彼此为骄傲。

这位年长张国荣18岁的大姐,想起往事,心生悔恨。因为张国荣在去世前一年,邀请她一起去澳洲旅行,然而因为工作在身,她回绝了这份邀约。

钱,赚不完;事,做不完,陪伴,却是一旦错过就不再。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张国荣一家人

想起张国荣,在张绿萍心里,他永远是那个“好听话,好乖,好纯”的漂亮十仔。

张国荣本人曾在访谈中坦白:“我想,我一生之中,六姐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六姐是从小照顾他的佣人。

虽然六姐是佣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却超过母亲。六姐健康、快乐,把全部的爱奉献出来,从不求报答。她没有什么文化,在读书上帮不了张国荣,却教给他做人处事的道理——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

因此,六姐是他一生最感激的人。

关于六姐对张国荣的深远影响,书中用了这么一句话:“她是小张国荣成长道路上最好的言传身教之人,是张国荣在为人、品德上的启蒙者。”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学生时代

一个人走怎样的路,取得怎样的成就,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培养的兴趣息息相关。

张国荣读小学时,大姐张绿萍正好在他就读的学校任教。对他而言,张绿萍既是家姐,又是师长。张绿萍对十弟严格要求,教育他要自强自立、勤奋读书,长大后才能出人头地。

小小年纪的张国荣没有让家人失望,小学阶段,每年考试成绩都在前十名内,中文课程是他强项,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在学校的各种“小帮派”中,张国荣属于读书成绩好的派系。

读书之余,张国荣喜欢运动,包括游泳、足球、排球、羽毛球,在此之中,他对羽毛球最为擅长。

关于童年,让张国荣印象最深的事情,不是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也不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而是外婆去世时的情形。

小时候,张国荣和外婆住同一个房间,外婆很疼他,每天都会给他零花钱。有一天放学回家,他看到一些亲戚在哭,外婆依然在那个房间,和往常一样坐在藤椅上——她永远睡着了。

这是张国荣第一次目睹死亡,给他带来很大的内心震撼,也让他比同龄人更懂事、敏感。就像很多年过去,他在一次访谈中说:“虽然爱会失去,但命运终究会将你带到你所向往的地方。”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张国荣和大姐张绿萍

或许是小学阶段大姐对张国荣管教太严,以至于他在升入中学后对读书失去兴趣,却在朗诵、运动方面表现突出,经常参加比赛,并且获得名次。

某次,学校举行才艺表演,张国荣从中听到台湾歌手姚苏蓉的歌曲,由此产生对唱歌的兴趣。他和家人去看姚苏蓉的演唱会,买她的唱片,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后来进入演艺圈,两人还曾同场演出过。

无论是勤奋读书、追星、听英文歌、搭讪女生或是被罚停学……青春年少,如歌如梦,就算犯错,也是美好。

张父注重面子,于是张国荣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送他去英国留学。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留学归来

少年意气,总是渴望自由,一旦离开父母的管束,就会像离巢的雏鹰。若是在风雨中独自飞翔久了,也会想念家的温暖。

学校生活规律、简朴、闲散,凡事都靠自己。学习之余,张国荣会在朋友的餐馆学调酒、做酒保、登台演唱。有时候,他独自去欧洲其他国家旅行,在旅行中明白生活的真实模样。这些经历,让张国荣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立能力。

通过发奋苦读,张国荣以优异成绩取得奖学金,考入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选择了纺织专业。这既是父亲的期望,也出于他自己的兴趣。若干年过去,张国荣在访谈中说:“如果当时的兴趣一路培养下去,或许有一天,我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

人生之途,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利兹大学就读一年,他就收到父亲瘫痪在床、召唤他回国的消息。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回国后的张国荣不想呆在家里,为了赚钱出去租房,他卖过鞋,卖过牛仔裤,还曾去律师楼应聘,后来也到私立中学做过插班生。

正是在这个阶段,张国荣和几个意气相投的同学组建乐队,他自己担任主音歌手,参加电视台的歌唱比赛,虽然无功而返,至少让他更深一步地接触音乐,为之后的演绎事业打下基础。

父亲张活海、大姐张绿萍、佣人六姐,以及很多与他有过互动的人,之于张国荣的传奇人生,都是让我明白一点:

世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每个进入我们生命的过客,缘深缘浅,都是要教会我们一些事情,借此不断提升,找寻更好的自我。

张国荣:他配得上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