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2017年是北京大整治的一年,开墙打洞,各种百货批发市场纷纷关闭,或搬离北京。大家纷纷调侃:北京剪了个刘海(拆牌子事件)。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好在,2017年已经过去了,今年将要发展成什么样大家还不知道,但开年就有一个好消息啦:“新地百”回归啦!

自2013年地安门百货商场开始施工,大家就一直期待着它的回归。终于在去年年底撤下了高达10多米的施工围挡,露出了古香古色的建筑。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话说“地百”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营业。1958年,“地百”与宏丰百货店、源丰百货店、永通诚布店、恒达布店合并,营业面积达上千平米。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81的地百 石春绵 戴顺清摄

到上世纪70年代,地百扩建至3800平方米,逐步成为北京市知名百货商场。地百经营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黄金饰品、钟表眼镜、家用电器等25大类2.2万中商品,并配有华普超市、休闲酒吧及电子游戏厅等业态。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84年的地百夜市 李晞摄

逛地百夜市是幼时最喜欢的事情,尤其是夏天的夜市简直是心目中的游玩圣地,买上根冰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前行:买上一双便宜的拖拉板,再买件自己期待已久的同款小裙裙.....啊啊啊顿时觉得人生完美了!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94年的地百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96年的地百 程玉扬摄

地百的图书专区,种类丰富,从《资本论》到《朝花夕拾》再到《七龙珠》《哆啦A梦》等,神马都有。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2007年地百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2016年,地百施工中 庞铮铮摄

新开张的新地百有了一个和他表面相匹配的名字——万宁海堂,全新改造后的“新地百”将引入创意文化、阅读空间、高端休闲业态、不再以百货为主业。原本的五层大楼也变成了2层建筑。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新地百”效果图

万宁海堂的名字来源于一座桥。据说在什刹海附近有一座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明代时改木桥为石桥。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最北边一个闸口,进入皇城的漕运船必须通过这里,才能抵达大运河终点码头。

2004年因为修建地铁8号线而被迫搬迁的马凯餐厅也要回归啦~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马凯餐厅繁华的巅峰,每天人多的跟吃饭不要钱似的。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听说这次回归的不仅是餐厅,还有一些老样式也要回归,磁们,咱们走着?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新华书店,我最喜欢的是漫画专区,而老妈喜欢的是辅导书专区,每次都给我买一堆辅导书,不过小丫都写不了几页。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说起来新华书店在这也有好多年头了,据说清朝时这边就是个书店,名为宝书局,到1949年,改为新华书店。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任经常来这买书。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每天放学都要去地安门菜市场“偶遇”老妈,让老妈买我最喜欢吃的茄子和土豆。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不过小丫最不喜欢冬天,那时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简直是噩梦,整个冬天都被大白菜包围着。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阜成门有天意批发市场,地安门也有一个天意,每逢圣诞元旦同学生日都来这边买贺卡,小时候有整套的大兵小人都是在这买的,每天和弟弟玩的不亦乐乎。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男孩子最喜欢的还是鼓楼的游戏电玩一条街,小时候还能和弟弟一起玩,大点儿了弟弟就被电玩街给勾走了。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您是否还记得那家“峨嵋酒家”,曾经是“狗不理包子”。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60路、107路、124路,上学上班的人都坐它。

皇城北门:地安门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地安门位于紫禁城以北,是古代皇家的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门洞是方方正正,窗户扇是长方形。与之对应的天安门的门洞和窗户都是半圆形。一天一地,寓意“天圆地方”。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地安门又称北安门,古代皇帝北上出征巡视、亲祭地坛诸神、颐和园游玩踏青的必经之路。每次地安门中门打开,百姓都围到附近,为的是亲眼目睹皇上的尊荣,以求沾点仙气。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日军一路烧杀占据了鼓楼,杀到地安门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阻击。多亏荣禄统领的皇城护军,为光绪和慈禧赢得了“出逃”时间。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民国十三年,驱逐末代皇帝出宫时,部分太监曾栖于此楼。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走出皇宫进入摄政王府。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54年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这座守卫京城600多年的城门拆除。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1956年因为公私合营,地安门外好多铺子不是被合并就是关门,聚集在马路两旁的摊贩也被清理干净。好多好玩的好吃的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繁华的后门桥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在百姓口中地安门还有个俗称——后门,因而万宁桥也被叫做后门桥,这是北京最北的一座大石桥。

我家住在钟鼓楼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生于“90前”的人们,大多都会记得北京摇滚歌手何勇那首著名的《钟鼓楼》。

钟鼓楼作为皇家钟楼,每天定时定点报时。附近的居民都是听着这个钟声长大,一听就听了好几百年,知道末代皇帝搬离皇宫,钟鼓楼才失去它报时的功能。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东单,西四,鼓楼前”,能和东单西四并排,足以说明鼓楼的繁华热闹。皮毛市、鸭鹅市、米市、茶肆、酒楼等,来来回回的挑担小贩和马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在胡同串子长大的孩子一定还记得圆恩寺电影院,顺着宝钞胡同拐来拐去,一会就到了,那时候看场电影才五分钱。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还有那时的5路公交车,也没啥机会坐,一方面有老妈严令不许走太远,另一方面附近几个胡同就能满足年少的自己。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小米的吃货属性与生俱来,小时候可以绕过N条胡同去买三大爷家的油饼,再跑去烟袋斜街去吃两串烤羊肉串儿,吃完还要找借口去街口买杯冷饮。

那时候钟鼓楼还不对外开放,几个调皮的小子整天琢磨着怎么潜进去为非作歹。据说当年钟楼里还有女鬼,虽然小米不信鬼神,但也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地安门那俩火神庙

地安门大街有两个火神庙,一个在地安门里,一个在地安门外;一个在东板桥北,一个在后门桥西。东板桥的火神庙已经不在了,后门桥的火神庙却经过了精心修缮。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同桥不同命”,一个亲妈一个后妈,两座桥之所以待遇相差甚大,也有原因。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东板桥头儿北边有条火神庙胡同,是胡同里的火神庙而得名,火神庙在火神庙胡同东边,庙内有三大殿,一殿中有座关公像,中殿立着火神爷,后殿是罗汉堂。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庙里的像很吓人,总感觉阴森森的。后来在三次大拆迁中一次次损坏,没有保住。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而地安门外的火神庙从唐朝建立到今天,元明清每一朝都有重修。新中国成立后,火神庙曾为部队使用,后来成为居民大杂院。1981年,被定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据说元世祖与明成祖都特别崇奉真武大帝,帝王的垂爱将火德真君庙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如今的火德真君庙依然香火旺盛,每年来此上香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附近的孩子没少来这凑热闹。

寺庙多

说起来地安门鼓楼街一带寺庙非常多,仿佛北京的寺庙全集中在这一片儿似的。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最有名的当然是火德真君庙,除此外还有拈花寺、嘉慈寺、广济寺、关岳庙、佑圣寺、果子观....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拈花寺位于大石桥胡同,寺内有明代所铸的铜佛“毗庐世尊莲花宝千佛”。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还有一个很大的庙宇——关岳庙,此处本是光绪帝为自己生父醇亲王奕譞建的祠堂。1914年,北洋政府在后寝祠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称关岳庙。1950年曾是西藏达赖喇嘛驻京办事处。

百感交集!地安门回来了,还有心心想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