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三國演義之三個人的三國

 自從魏國伐蜀以來,鍾會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漢中。鄧艾經過層層埋伏,擊敗了沓中的姜維。

姜維依山屯兵,危難時刻姜維接受了副將寧隨的建議,聲東擊西佯攻雍州。雍州那可是魏國的漢中,那可是丟不得滴。負責在陰平橋阻截姜維歸路的諸葛緒是雍州刺史,他絕對不敢怠慢,點起大軍就去救援雍州。姜維一看諸葛緒上當了,ok,後隊改前隊,掉頭就殺過了陰平橋,直奔劍閣殺過去。

三國演義之三個人的三國

就這樣,姜維鎮守劍閣,鍾會拿下漢中,鄧艾攻破沓中。三個人代表的三方勢力在劍閣以北形成了鼎足之勢。三個人的三國,就此上演。

對於鍾會來說,忽悠鄧艾大戰姜維,自己鑽了空子攻下漢中。這是自劉備當年攻破漢中之後,魏國第一次突破蜀國的北部防線,佔領當時所謂的東川地區。功勞之大,蓋過了魏國曆代名將。畢竟在漢中地區魏軍和蜀軍對陣,張郃屢戰屢敗、曹洪畏首畏尾、徐晃背水折戟、夏侯淵身首異處、曹操折卻門牙、曹彰無力迴天。

再若干年後,無論是曹真、郭淮還是司馬懿、孫禮,再或者是陳泰、鄧艾、司馬望。這些名聲在外的猛將兄們連漢中的城牆都沒見過。而鍾會做到了,這種感覺的奇妙,或許只有一千年後“收復幽州”的童貫能夠體會。

鍾會驕傲已極,鄧艾、姜維他都不放在眼裡。不過這事巧了,姜維雖然這仗打得灰頭土臉,但是他依然不把鍾會、鄧艾放在眼裡。為啥呢?李白說得好:“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姜維駐守在劍閣,據對是易守難攻。他就等著魏國奮力攻關,打上個一個月、半個月的,等到魏軍士氣低落,軍力疲憊的時候,蜀軍下關掩殺,無有不勝。再一個當初無論是武侯還是姜維,都面臨著軍糧難以運過祁山的大問題。如今這個問題丟給魏國了,姜維諒他們南下運量更為不便,畢竟他們沒有木牛流馬。

與此同時,跟姜維意見相左的張翼和廖化也帶著大部隊過來了。這倆人很尷尬,因為自己跟姜維不對付,結果漢中都丟了。見了姜維說啥?這倆人跟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樣,都說是黃皓不發兵。黃皓不發兵跟你們不帶自己本部兵馬協同作戰有什麼關係?眼下形勢危急,姜維顧不得和他倆計較,姑且都賴黃皓吧。

鍾會唱著小曲準備攻打劍閣,姜維哼著小調防守劍閣。就在這倆驕傲的人互相對峙時,巧了,鄧艾同樣不把他倆放在眼裡。鄧艾忽然回過味來,自己衝殺了的半天,結果為鍾會做了嫁衣。現在可好,出力的是自己。立功的是鍾會。而且在鄧艾眼中,玩命攻打劍閣就是腦子秀逗了。劍閣那是能憑武力打破的嗎?就算守關的不是姜維,誰能從這條道殺進益州?要是這麼簡單的話,若干年前的大德魯伊張魯早就把劉璋給滅了,還等得到劉備玩花樣?於是鄧艾發揮自己深明地理的優勢,潛心研究當地地形,打算另闢蹊徑攻打蜀國。

也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鍾會、姜維、鄧艾三個人的三國鼎足而立,形式趨於穩定,畫面非常和諧。

三國演義之三個人的三國

這麼和諧的畫面,很快就被打破了。首先起來打破局面的是魏國雍州刺史諸葛緒。

前面我們說過,諸葛緒是鄧艾的部下。在鄧艾圍攻沓中的戰役中,諸葛緒的作戰任務是守住陰平橋,截斷姜維的退路。姜維接受副將寧隨的建議,佯攻雍州,騙的諸葛緒放棄陰平橋而救援雍州。結果姜維掉頭就去了劍閣,等於諸葛緒被耍了一通。諸葛緒不爽啊,帶兵就第一個跳出來攻打劍閣。早說了劍閣不容易打,人家鍾會還沒來打呢,諸葛緒先開了第一槍,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後撤的諸葛緒正好遇見了鍾會的部隊,從軍銜的角度講,諸葛緒這個雍州刺史應該受鎮西將軍鍾會節制。於是諸葛緒就去找鍾會聊聊姜維這點事。不料想鍾會又犯了脾氣,當即下令將諸葛緒斬首。

這一次比殺許儀還要離譜。監軍衛瓘出來勸勸鍾會,事不能這麼幹。殺許儀也就殺了,畢竟許褚早死了。諸葛緒是鄧艾的人,就算該殺,上頭有徵西將軍呢,也輪不到鎮西將軍去殺。現在是滅蜀的重要時刻,怎麼能和友軍制造摩擦呢?

這道理鍾會都懂,但是他就是故意的。鍾會揚言,別說是諸葛緒了,就算是鄧艾犯到他手裡,該殺的也得殺。至於諸葛緒,監禁起來,送到洛陽由晉公發落。至於諸葛緒的部隊,鍾會就笑納了。

諸葛緒鬱悶的不行,坐著囚車就去了洛陽。堂堂的雍州刺史,說給擼了就給擼了。但是時間長了之後,諸葛緒會感慨自己能夠幸運的坐著囚車去洛陽,躲過了一次大亂子。可見福禍所依的道理,在哪都適用。

且說鍾會的所作所為被鄧艾知道後,徵西將軍鄧艾非常的憤怒。但是鄧艾爺兒倆真有藺相如的精神,為了國家大事,把私仇先放到一邊。鄧艾琢磨先忍了,等到滅蜀之後,再跟鍾會計較。要能蓋過鍾會攻下漢中的大功,鄧艾必須想辦法拿下成都。

鄧艾親自去找了一趟鍾會。倆人的這次會晤,並沒有劍拔弩張,而是一場互相吹捧的無聊酒會,散會之後倆人都笑的腮幫子疼。在這場酒會中,鄧艾言明瞭自己要偷渡陰平,奇襲涪陵。等到姜維得信回救的時候,讓鍾會奮力攻打劍閣。鍾會說好啊,我在此靜候佳音。

散會之後,鍾會和鄧艾互相認為對方是sb。鄧艾覺得鍾會居然瞧不起他驚世駭俗的偷渡計劃,還一心想著從劍閣進入益州,分明是瘋而顛之了。鍾會則認為鄧艾居然能想的出從陰平小路偷渡,絕對是間歇性精神障礙發作了。作為繪製過平蜀戰略圖的鎮西將軍鍾會,對益州地理的瞭解一點也不比鄧艾少。陰平那地方,根本不是人走的路。鍾會判斷,只要在這條路上能有一百人防守,鄧艾必定有去無回。蜀軍都不用去打鄧艾,截斷鄧艾歸路,餓都能餓死他。要入益州,還得走劍閣,不走劍閣才sb。鍾會這一路算是明白了,蜀國在劉禪的折騰下已經沒有了凝聚力,要不是姜維堅持,蜀國遍地都是帶路黨。

就這樣,鍾會繼續研究攻打劍閣。而鄧艾,真的像瘋了一樣帶著工程兵就上了滿是懸崖絕壁的陰平小路。與此同時,姜維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鍾會身上,用心的防守劍閣。

鍾會出身世家,做事風格像極了當時的世家子弟。陰狠毒辣,善於算計。這一點跟當年剛出道的曹操、袁紹非常相似。這樣的人自認為出生就是幹大事的,因此絕不會弄險去玩命。鍾會這輩子再不濟,再沒有追求,當個官二代飆飆車、把把妹、喝喝酒還是沒問題的。出事就喊“我爸是鍾繇。”即便是殺了人也算在犯了間歇性精神障礙的時候激情殺人。所以這樣的人做事不會、也沒必要去玩命。這也就是為什麼曹操不會真的豁出命去刺殺董卓,袁紹為什麼不當場跟董卓拼了。既得利益者畢竟算是穿鞋的,還真怕光腳的。

鄧艾就不一樣了,他沒有一個人大常委級別的爹給他庇護。鄧艾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相對於鍾會來說,鄧艾更像是個無產者。所以鄧艾不會坐享其成,敢於拿命去拼,去搏,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再給鍾會一千次機會,他也不會偷渡陰平。而鄧艾一定會去玩命。

回頭再看姜維,跟他倆又不一樣。姜維比起鍾會、鄧艾來說,屬於成功的太容易了。姜維在蜀國,論資歷不如張翼,論戰功不如魏延,論背景不如馬岱。但是就是因為諸葛亮相中姜維了,所以姜維成了武侯的接班人。後來又趕上劉禪打擊荊州幫,沒有根基的姜維順理成章的當了大將軍。這職位是鍾會、鄧艾到死都沒摸到邊的。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鄧艾想的是自己還可以努力得到更多,因此繼續爭取。鍾會想的是自己得到的太少,心裡不平衡。姜維想的是自己得到的過於多了,應該對得起自己的職位。

三國演義之三個人的三國

此時的姜維沒想過有人回去偷渡陰平。而鄧艾就是這樣帶上了自己的部隊踏上了這條看上去是條不歸路的道路。鄧艾這一路,歷盡千辛萬苦。甚至是下摩天嶺的時候三軍都是裹著氈布滾下山崖。也就是說這樣一支部隊,就算是度過了陰平小路,也基本上成了丐幫的弟兄。不僅破衣爛衫,丟盔棄甲。當初扔下山崖的兵器能不能找到還兩說。最最要命的是滾下山崖的部隊,怎麼可能帶著糧食呢?所以說這樣的部隊不堪一擊。這也是為什麼姜維不把注意力放在陰平,而鍾會認為鄧艾走陰平是腦子生鏽。

不過我們知道鄧艾最終成功了。那麼他是怎麼靠一隊類似叫花子的人取得滅國之功的呢?下節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