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春日賞花古人專設了一個花朝節

春日賞花古人專設了一個花朝節

今日春分,晝夜時長相等,也是從這一天,全國達到氣象意義上的春天。

春天賞花,是大家都知道的,古人還專門設了個花朝節呢。

明朝戲劇大師湯顯祖寫有一首詩:

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

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這首詩描寫花朝節“花正豔,蝶紛飛,春將半”。

花朝節是“及時須行樂”,“行樂須及春”的佳日良宵。

春日賞花古人專設了一個花朝節

關於花朝節的時間,古人有不同的說法:漢朝時杭州為二月二日,唐朝是杭州為二月十五日。宋元明清時期,常州、嘉定、松江、洛陽為二月十二日,山西、河南、浙江一些地方為二月初二日。

湯顯祖詩中所說“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古人以農曆一二三月為春季,春季的一半是二月十五。也有把整個二月概稱為“春半”的,按此詩所說,則這裡的花朝時間應該是春半的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十六。

具體時間南北差異,各有不同,不同時期同一地方也時間有變。但有一點一定是共同的,那就是春天有花的時候。

春日賞花古人專設了一個花朝節

古代農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希望這天天晴,不能下雨,認為“晴則百物豐登”,並以陰晴卜果實繁稀。這一天,人們剪各色彩條為花果樹披紅掛綠,稱為“披彩”,以祝花繁果盛。宋朝還立下制度,這天地方官員率老農到縣城東郊舉行迎請花神的儀式,同時進行“勸農”活動,要大家抓住春耕時節搞好農業生產。

花朝節,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心情舒暢,迎接春天的到來,享受春天的美好。少女採野草野花戴在頭上,浙江烏程農家婦女插蓬葉在頭上,並唱“蓬開先日草,戴了春不老”等迎春歌。希望春光常在,青春永駐。城市婦女則剪綵綢為花,插在鬢髻上,稱為“戴春”。人們在園中置酒祭祀花神後,採百花置於酒中暢飲,叫做“賞花”。很多地方會在花朝節這天舉行熱鬧的撲蝶會,表演撲蝶舞。

花朝節是百花生日,迎請花神降臨,慶祝春天到來,欣賞百花盛開,是個美麗的日子,快樂的日子。

為花設節,古人比我們有趣得多。

希望,這個美好的節日,在我們這個美好的時代,能夠恢復起來。

春分節令,全國全國大多數地方已經繁花盛開,如果把這一天定為花朝節,你覺得怎麼樣?!

春日賞花古人專設了一個花朝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