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冷兵器时代,刀和剑哪种更强?

用户97505858412


刀和剑同属于利器,而且还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因为二者皆有长短兵器被涵盖在内,比如刀有长柄大刀,剑有长刃大剑,确切来说,这种武器没有谁比谁更强一说,只有使用者的武艺高低之分。



对于刀剑的使用,在东方,刀要用的的更多一些,剑相对来说在军事上只有很短的一个时期被用于实战。而在欧洲,剑的使用频率要远大于刀,这其实也不能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应该说,两个地区的军人根据自己地区的金属冶炼条件和战争情况有了不同的选择。


在古典时期的青铜时代,欧洲的希腊人更钟情于希腊弯刀,不过随着古典时代的结束,来自西亚地区的斯基泰双刃剑进入了欧洲,并成功的取代了反曲弯刀的地位。在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中国,青铜剑也作为兵器出现在了军队里,不过因为造价昂贵,也是只有贵族武士才能够装备得起这种大杀器。可以说一直到春秋战国和秦代,锋利的青铜剑也只是流行于军官阶层,而普通士兵所用的短兵,多是些钩镶、青铜镰、青铜刀。

铁质兵器普及以后,东西方彻底走上了,不同风格的道路。西汉中期以后中国的冶铁技术在当时直接吸取了中亚的优点并独立将其发扬光大,出现了炒钢技术,使得可以制出钢制兵器,在长期的对匈奴战争中,直刃的长刀长剑杀伤效果要优于当时的其他兵器。而直刃的长刀只开一刃,成本和工艺就要长剑轻松很多,故而可以大批量的装备入军,做到普通士兵人手一把。同时代的罗马以及西亚地区,因为只能使用熟铁武器,质地相对较软,因此宽厚的短刀短剑的形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之所以使用短剑是因为剑脊要比刀背更加稳固,而且短剑能够更便于穿刺,这就是为什么罗马军团会选用短剑的原因。


当然,中国人并没有摒弃剑的使用,其文化中所蕴含的贵族身份象征被保留了下来,一直传承至清朝灭亡。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中国剑的锻造技术也在进步,一把优质的利剑要经过多重工序才可上市。因此剑的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通常只有豪门大官、军中大将以及皇家人士才能装备的起,一直到唐代,在灌钢技术进一步发展后,剑的制作成本才降了下来,于是大批崇尚君子之风的士子文人也开始用佩剑来装饰自己。也是从唐代开始,剑文化中又多了一个高风亮节的符号,也正是如此,在后世的武侠小说和评书里面,会给各路侠客配上一把符合身份的名剑。


而作为中国冷兵器时代主要的近战兵器之一,刀的发展就要更加波澜壮阔了。从汉代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长刀发展迅速,并且出现了长度惊人的斩马剑(虽然叫剑,其实是刀)。东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手刀,虽然没有普及,但却是宋代以后手刀的鼻祖。唐代,长刀发展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根据《唐会典》记载,唐刀分四制,曰仪刀、横刀、障刀和陌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横刀和陌刀,对于陌刀,一说为骑兵克星,但至今没有实物出土,因而在形制的推断上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最主流的观点是陌刀为长度超过1.6米的长刀,只有训练精良的弩手才可装备,弩手箭矢攻击完后,换刀撤到长枪手后,或者组成大阵直面敌军骑兵,伺机劈砍马腿。


宋代以后,具装骑兵的重新兴起以及步兵铠甲的加重化使得长刀的市场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长柄大刀,可以劈砍也可以砸击的利器盒钝器的混合型武器。宋代大刀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泛,骑兵用的有眉间刀、掉刀,步兵作战用的凤嘴刀、屈刀、笔刀,仪仗队用的戟刀,训练使用的偃月刀,城防用的驩耳刀。其中到了明朝还依旧使用的是眉间刀、凤嘴刀和屈刀,戟刀和偃月刀都成了仪仗队的标志性武器。

大刀使用时,对于轻装步骑,讲究一刀砍死;如果是面对重装步骑,那就是像大斧大锤一样砸死对方。一般来说,使用的大刀的士兵都是重装武士,身着铁札甲或者棉铁复合甲,像明末清初的郑氏铁人军就是身穿五六十斤铁札甲、手拿屈刀的重装步兵,其威力之大,给清军和荷兰人都留下了不愉快的印象。之所以要周密的保护,恰恰说明了大刀的使用特点--适合单兵作战。

而短兵器方面取代了横刀的就是手刀了,手刀略带弧度,刀体宽大,刀背厚重,适合劈砍。元代以后,手刀结合了中亚刀和蒙古刀的特点。刀体逐渐变窄,并且有反刃。在明代,手刀进一步演变出了雁翎刀、柳叶刀和绣春刀,尤其是雁翎刀,堪称中国刀剑史上的至尊精品,一直到清代,雁翎刀还被广泛的装备在军。



而欧洲继西罗马灭亡之后,也是在剑的历史上一去不返,日耳曼蛮族们的剑直接继承了罗马短剑的特点,随着来自西亚的先进冶铁技术的传入,欧洲剑的长度开始增加,但是仍然在单手可控的范围内。当时的欧洲流行着四种剑形:北欧长剑、凯尔特剑、拜占庭骑士剑和法兰克骑士剑。公元11世纪左右,北欧长剑以其强大的包容能力结合了法兰克骑士剑的特点,成为了骑士阶级最喜欢的武器,在十字军东征初期,具有维京风格的骑士剑风靡整个西欧,并从此成为骑士的文化符号。同时在锁子甲盛行的时代,欧洲还出现了一种三角形的剑,专门是用来刺破锁子甲的。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欧洲人接触到了来自伊斯兰和拜占庭的先进科技,于是开始锻造钢制武器,之后一代破甲利器巨剑就诞生了,巨剑的种类也是很多,有德意志双手剑、苏格兰巨剑、意大利双手剑。巨剑的出现,使得另一种文化出现了——骑士格斗。为了选出最勇敢的战士,国王会组织其实格斗,当然,使用的武器不只是大剑。


火器工坊


刀要比剑厉害得多。
首先,在文化上,刀要比剑更厉害。

剑,素来有“百兵之君”的称谓,相比成为沙场上的战神,剑更适合做诗词的宠儿。剑很早就成为了一种风尚与礼仪的表现。大家佩剑的含义也更多地集中在了高雅的情怀寓意上。

而被称为“百兵之胆”的刀,在文化上则更多显示的是一种猛烈和决绝,用刀者通常都需具备非凡的胆识。

其次,在实用性上,刀要比剑更适合战场。

1、刀术比剑术要好学的多。士兵练刀只需几个月或几年,练剑则没个十年八年根本练不成。

2、剑比刀难制作、难修理。刀即使不够锋利,也能靠劈砍杀人。而剑靠刺来杀人,则需要更细致的打磨。

3、细长直、双面刃的剑,相比厚重、单面刃的刀,在战场上更容易断折,砍杀久了也更容易卷刃。

喜欢请点关注,联系作者请私信@刀匠张勇


刀匠张勇


先说两种武器的特点:

刀:单刃,攻击时以劈砍为首选,中国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战刀应该是“陌刀”,据史料记载,陌刀可以将对方骑兵劈的人马俱碎!自唐末丢失北疆和河套地区后,陌刀再也没出现在后面朝代的军队中。

剑:双刃,攻击时以刺击为首选,中国历史上剑最盛行的时代应该是春秋和战国,铸剑大师有欧冶子、干将、莫邪等等,传闻的名剑有太阿、鱼肠、巨爵、干将、莫邪、湛卢等等,剑一直是中外贵族的配饰之一,击剑更是奥运项目。

以刀剑的杀伤力来看,剑有双刃,刺击完后可以不用调整刃口方向,扩大杀伤面积,而且剑刺击目标的距离比刀劈砍目标的距离要短,所以青铜时代和铁器初期,各国均以剑作为军队的进身武器。

到了实战中,其实士兵们拿着剑用劈砍比刺击多,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对剑的使用技法训练不足普通士兵,刺击攻击的就一个点,刺中那当然好,刺不中也许没有第二次出手的机会了,士兵们为了扩大攻击面积,即便使用的是剑,也是选择劈砍居多,而剑的构造却不利于劈砍,一个是容易折断,一个是劈进去容易卡在某个地方拔不出来,这在战场上就比较要命了。

其次,随着骑兵的普及和运用,剑的劣势更大,在马上刺击,因为速度的关系,一般都会选择槊、矛这样的长柄兵器,用剑刺击目标在高速奔驰中很难实现,大多数士兵都是用劈或者削攻击敌人,这时剑的劣势就更突出。

于是,中国汉代出现了“环首刀”,其实“环首刀”是“直刀”,所谓“直刀”就是将两面开刃的剑改为“单刃”,并且在刀的底部加了一个大环,可以让士兵用布条、绳索将刀绑在手上,以免斩击敌人时脱手,“环首刀”加厚刀背,让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劈、砍这样的动作,不会像剑一样折损。

到了唐代,唐直刀种类繁多起来,而且唐代是中国古代战马保有量最多的朝代,由于跟突厥、高昌、铁勒等游牧民族作战中大量使用骑兵,士兵在作战时对武器的意见促进了直刀的改良,并且从西域获得了中亚地区的弯刀样品,直刀开始出现弧度,并在随后的朝代中逐步像今天的骑刀变化。

讨论刀剑谁的攻击力更强,其实没有必要,武器这东西,只有交给能用的人才会造成较大的攻击力呈现,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应该上手很容易,却忽略了,你会开枪并不等于你能集中目标!而没法第一击击中目标,也许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谭小龙29


刀和剑的攻击方式差不多,就是砍刺,根据其外在形状,剑利于刺,刀利于砍。那么刺和砍存在不同的优缺点:

刺更能造成致命伤害,前提是能刺到对方,但是因为刺是直线方向的点攻击,非常单一,容易被对方挡开,空挡就很大了;就算刺上了,收招很慢的,容易遭到对方反击,结果同归于尽;

砍的致命伤害要小,但砍上也没好,但攻击角度和方向比较多,攻击更顺畅一些。


ACLanYu


这么说吧,刀比剑强,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就要问一问,明明见两面开着应该砍起来更方便,那为什么要说刀比剑强呢?首先我们从它的制造来说吧。

刀单面开刃剑双刃,这么一来造价方面都要低,而且更适合大规模制造。而剑呢剑两面开刃,相应的它的厚度要增加厚度以增加,用的铁就多了,用的材料多结构还复杂造价自然上去了。还有剑太过于笨重了,一笨来起来使用它就困难了,要破甲,你要增加重量而你本身已经够重了,再增加重量又怎么能让士兵使用,而且剑练习上来说,门道比刀要多了去了。军队装备武器的要求,自然是造价低廉,结实耐用皮实,既然手中多了一个选项,又何必纠结于之前的那个选项,而不选择更好的那个呢?


蒙古人兀良哈梓垚


剑出现的时间比刀略早,我们通常说单刃为刀双刃为剑。剑的制作成本和工艺通常比刀要高很多,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身份的象征。

用剑通常比用刀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掌握起来也更加困难,同时由于刀在重量上的优势,用刀劈砍威力的远胜于剑,所以在实战中,刀不但更易掌握而且威力更大,随着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刀逐渐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而剑一般只是作为军官身份的标志,作为防身武器佩戴。

在骑兵中,由于剑的长度和以刺为主的攻击方式,不适应骑兵的战术要求,所以骑兵中基本见不到剑的身影。

所以无论单人之间的近身格斗还是骑兵的马上作战,刀都比剑更具有优势。


胡杨书屋


  



刀更实用,实战中广泛采用。剑虽然灵动,但是缺乏力道。

  因为剑是双刃导致工艺要求更改,在实际中更脆弱,砍杀久了容易卷刃,折断。刀的外形有刀刃刀背,更符合力学原理。而且加工维护较剑更简易,不易折断。更适合战场厮杀。

  剑在历史发展中已经越来越蜕变为一种文饰品了。贵族大官文人多佩剑。

  普通士兵,战场上搏生死的人都会选择刀。


光影梦工场


刀,剑多做为少数人的兵器,相比剑,刀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刀法比剑法更容易掌握!


享美集


冷兵器时代肯定是刀!劈砍能力,和自身的重量解决了钢材自身的不足!电影里演的,就哈哈一笑,看看得了!











moyuebaibaoxiang


铁器时代,骑兵刀好用,因为可以借助马力,职业步兵剑好用,非职业步兵刀好用因为便于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