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想要練字是應該先練硬筆,還是先練毛筆?

小帥32711627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很多想練字的朋友可能都曾經困惑過,本人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也是毛筆和硬筆都練習過的,這裡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明確一個目標,練字的目的是什麼?是以後想往書法方面發展,還是隻為了能把字寫的好看點,能拿得出手。如果只是為了能把字寫的好看點,拿得出手,那大可不必練習毛筆字。如果想往書法方面深入發展的話,我倒是建議你毛筆和硬筆同步進行,而且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書法要寫好,三大要素少不了:筆法、結字和章法。而且作為現代人,我們不可能像古人一樣有很多的時間拿來練字。打個比方,您正處在臨摹字帖的階段,有時間、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拿起毛筆,一筆一畫的臨摹;而更多的情況下是你可能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然後也不一定每個空閒的時間都有條件拿起毛筆來寫。這個時候硬筆就是很好的補充,把字帖下載到手機中,包裡帶上練習紙,帶兩隻中性筆(又便宜又方便),拿出紙筆對著手機用硬筆臨摹,硬筆臨摹可以讓你對字的結構更好的掌握。

學習行草書時,硬筆更是很好的助手,只要有空閒的時間,就可以拿出紙筆練習上幾個行草書的字根,是不是更有利於你學習毛筆字。另外進行一些創作之前也可以用硬筆打個草稿,把章法佈局文字排列一下,構思一下。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建議就是一起練,進步更快。不知各位書法老師和愛好者們你們的建議是什麼,一起探討一下。


翰墨今香


我學寫字40多年了,教書法課也20個年頭了。我首先談一談個人的學習經歷。

我是從小學開始練字的,從那時到如今已經寫字40多年了,一直也沒想過最後要落個書法傢什麼的名頭,就是一直在堅持,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

我是從硬筆開始的,因為上學需要,工作也需要。因為硬筆字一直不錯(也許都比周圍的同學好一點),所以,也始終因為這樣經常受到周圍老師、同學、同事們的褒獎和認可,我在他們眼裡早就是一個“書法家”了。本來上大學時學的體育教育,後來卻變成了書法老師。——只要喜歡,就要堅持,只要堅持了,就會有成績。

況且,我們現在決定誰先誰後好?很難有個結論。咱們國家的書法教學體系不夠構建,即使是很多高校開設了書法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課程,但是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教學模式。雖然有一部分學者(比如陳振濂先生早些年領銜編制的大學書法教材)帶頭做了一些嘗試,但是也沒有被確定或認可。

最後,咱們回到這提問上來,我的觀點是:先學誰並不重要,同時練又有何妨?毛筆學習和鋼筆字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統一字體,相互促進。毛筆字寫柳體你鋼筆字就寫柳體,毛筆字寫歐體,硬筆字也學歐體,不要把毛筆字學習和鋼筆字的學習割裂開。這樣,就能相互促進;

2、用鋼筆臨寫可以促進毛筆臨寫。毛筆字書寫之前,先用鋼筆臨寫毛筆字字帖,這個時候還正好能夠很好的幫助你讀帖,觀察的更仔細,這個時候,你要體會用毛筆書寫的輕重、提按、轉折、伸縮、疏蜜等書法元素,將這些書法信息記到心裡,然後,你再拿毛筆寫字的時候不就是“胸有成竹”了嗎?

3、只是他們的線條的複雜程度有很大不同,書寫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這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慢慢體會和研究。

肺腑之言,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非常願意和同道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郭伯一書法課堂


作為一個書法教學十五年的一線教師,我跟您分享一下這個問題。

以前老話就說:“毛筆練好了,硬筆自然就好了。這只是前一句。如果你跟我練了兩年軟筆書法,並且問我:“我家孩子怎麼寫作業還這麼難看”。我就會告訴你,毛筆字是個慢功夫,怎麼也得三五年。

五年之後你又來問我,老師我家孩子都練五年書法了,怎麼寫作業還那麼難看?我又跟你說,練書法就像學習鋼琴,學習英語一樣,有的能學成。有的學不成,這裡面也有天賦的成分。比如說你家孩子學了好多年英語了。你可以問問他把水瓶子遞給我。或者我被蚊子叮了一個包,這麼簡單的你家孩子也不一定會說。學不成的是大多數、我有什麼辦法。得自己努力啊。可你回頭想一想,誒呀媽呀,孩子都上初中了。這個孩子的字是整廢了!等老二長大了可得早一點練書法。

其實論實用性要先練習硬筆書法

硬筆書法簡單實用

但練習硬筆書法也要注意

硬筆書法是實用字,實用字就兩點

一是寫得好,二是寫得快(寫得快要先去掉影響書寫速度的書寫方式,比如,寫每一個橫都頓筆,這樣教學的老師是沒有實戰經驗,讓他每天寫幾千字,他就沒時間頓筆了。第二要加提速點)

所以學習的時候要先抓質量,再求速度最後練習格式,把孩子學校裡能用的格式反覆練習。孩子就不用自己去考慮怎麼將毛筆字轉化成硬筆字了。硬筆學習好以後,一少部分有天賦而且喜歡毛筆的孩子再選學軟筆書法,這樣是比較合理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輝墨練字


毛筆與硬筆書法在技能技巧上不能即貫即通,毛筆字好硬筆字不一定好,反之亦然。但是書法義理大致相通,是可以互為促進的。軟硬筆換手時,必須都要經過一個轉換適應的階段,主要是熟悉筆的性能與書寫特點,調整用筆的方法習慣。



毛筆起點更高。事實上,由毛筆入硬筆相對容易,由硬筆入毛筆相對更難。按照取法乎上的原則,如果有時間、有精力,想長期系統的研習書法,抱庸認為,先練毛筆可能更划算。

硬筆上手更快。如果只是想在日常書寫中把字寫好看,或者工作學習比較忙,很難有規律的抽出大塊時間來練字,作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大可不必練毛筆,直接練硬筆即可。

書寫最簡單直接的內涵是技能,而後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和性情。硬筆書法歷史較短,理論體系尚未健全,毛筆則豐滿圓潤系統得多。硬筆書法的現狀特點這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挑戰,也充滿著機遇。中國人玩毛筆玩了兩千年,筆墨章法已被搞熟搞透,很難有創新突破;而玩硬筆也才不過百餘年,仍是一塊處女地,有待於深耕細耘。



硬筆與毛筆書法大理相通,互為促進,但也不必兩頭都抓,有還少朋友抱有學毛筆而求硬筆的想法,想搞“曲線救國”,其實大可不必的。喜歡毛筆字就練毛筆,喜歡硬筆字就練硬筆,不可首鼠兩端、得隴而望蜀,先紮紮實實練好一項再說。



抱庸妄談。(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練硬筆書法一定要練毛筆字嗎?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很多很多人都問的話題。我認為練硬筆書法一定要練習練習毛筆字,未必要先練毛筆字,原因如下:


一是毛筆和硬筆書寫工具的運用方法不一樣。毛筆筆尖軟,需要蘸墨後運用,需要一定的腕的功夫和肘關節的功底,筆尖所謂的活動空間較大,也需要坐姿提筆和站姿懸筆的功夫。而硬筆則不同而已,其筆尖硬,書寫字時轉動空間較小。二者的運用方法和技巧性不同,所以說,在當今的書法界中,毛筆字好的大家們,有的硬筆字很差。




二是漢字有很長的歷史軌跡發展過來的,字經過漫長歲月有好多的前輩總結出來很多很多的書寫規律和經驗,也就是字的結體原理和筆畫的變化,如何寫好字是有規律的,找準字的規律就是你找準了練字的路子,所以說,你在練硬筆字的同時必須涉獵一些古帖,臨摹一下,找找字的規律,建議你軟硬皆施,方是練字的最好方法。


汶水才子


你好,我平常以練習軟筆書法為主,偶爾練習硬筆,希望我的個人體會可以供您參考。

練好硬筆不一定要先練習毛筆字。

硬筆書法幾乎沒有筆法上的變化,所以練習軟筆沒有什麼幫助。但是,練習軟筆書法對硬筆書法有“結體”上的幫助,也就能夠讓間架結構更加合理美觀。一些小楷字帖也是很適合練習硬筆書法的,比如《靈飛經》。

當然,如果您只想提高硬筆,並且練習時間有限,那就建議您直接練習硬筆書法,挑一本喜歡的字體就可以隨時開練。

你看我平時都練軟筆,我的硬筆書法寫的還是很一般啦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墨墨趣橫生”讓寫字更有趣~


墨墨趣橫生


我就這個問題來進行客觀分析與比較一下: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學習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係,一般來說,毛筆字學得好,硬筆字也能寫好,毛筆字的筆法和結構原則和硬筆字相通,當然,這裡存在著轉換的問題,但並不困難。對於實用性來說,要練字還是應從硬筆字開始。

首先,從見效速度上看,硬筆練習相對毛筆練習見效速度快。當今99.9%的人都會用硬筆寫字,所以我們在練硬筆書法的時候會更加自如,減少了適應筆性的時間。硬筆優於毛筆,硬筆只需要練習十節課左右就會有很大的變化,而毛筆練習一年其寫字情況進步的也不會太明顯。也就是說真正用筆寫字的時候,抄文章的時候或簽名的時候很少拿毛筆去寫。就算你毛筆字寫的好,未必能把硬筆字寫好。而硬筆字寫得好,再學習毛筆字的時候明顯會入門很快,進步也很快。

其次,毛筆字寫字技巧太過複雜,內容枯燥,進步慢,所以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後。硬筆書法源於毛筆書法,又有一套完整的系統,比起來要簡單一些,簡化了許多東西,所以更容易掌握。如果想練毛筆字,完全可以先打好硬筆字基礎,也就相當於打好了學毛筆字的初級基礎。

最後,對於寫字條件來說,學習毛筆字要準備很大空間,而寫硬筆字空間需求要簡單很多。寫毛筆字要有墨汁、硯臺、氈墊,年齡小點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一些,經常練完字就弄滿手甚至一身墨點,而硬筆書法就沒有這些煩惱。練字每天都要堅持,而孩子隨著學習知識和技能特長的多樣化,空餘時間也越來越少,而練習毛筆字每次沒一兩個小時安靜的時間是沒有多好的效果的,毛筆書法在技法上又十分講究,年齡小的孩子知識面淺,理解能力差,對於大多數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很難掌握技法精髓的,練習時間久了,小孩子會對毛筆書法產生反感,失去興趣。相比之下,練習硬筆字既方便又實用。

當然,如果你練字本身的目的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不急於求成的話,那肯定建議先學毛筆了。毛筆書法對氣息的調整是非常有幫助的,是一種更簡便的瑜伽。學毛筆書法,不但能慢慢字寫好,也能慢慢地提升自己的內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總得來說,學習書法還是要因人而異,根據自身情況做選擇,但當今社會別說毛筆,硬筆使用的機率都越來越少了,所以真的對書法學習感興趣的朋友,我的建議是軟硬兼施,一起練習,這樣藝術性和實用性都可以兼顧到,學習起來也更具趣味性。


徐東書法課堂


我主張,硬筆→毛筆小楷→毛筆大楷,這是一條平坦的正路。理由是,學習書法主要目的是熟練掌握書寫技法,臨摹只是過程。

試想,練硬筆和練毛筆比較,哪個更容易些? 顯然,還是先練硬筆比較好,訓練難度小,週期短。而且,如果用硬臨摹毛筆小楷字帖,等於變相的學毛筆書法書技法要點了。有了這樣的硬筆基礎,接著學毛筆小楷,只需換一支毛筆,適當的調試筆性手感就可以了。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硬筆的書寫姿勢和執筆方法,以及筆法動作基本上是相同的,訓練方法與分步也是一樣的。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程序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有了小楷基礎,再學大楷更容易一些,相當於同比例放大的原理,筆法動作技法是相通的。這一點,很多人不懂,那是因為,他們一起步入門就學大楷,而且照著字帖寫,沒有系統的訓練套路,執筆姿勢、筆法動作也都不正確,誤以為把大字練好了,縮小寫就是小楷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仔細想想看,古帖多數是中小楷。當今流行的大楷是現代人為追求展廳效果,肆意偽造的大字書法形式,雖然自稱是取法於××帖,實質上並沒有真正獲得範本技法精要,尤其是筆法筆畫,很多地方篡改了。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點、橫、豎、鉤的收筆法,小楷寫法很簡單,都是運用側鋒、提按、轉駐的筆法技巧,一次完成的。把小楷、中楷放大顯示看得很清楚,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而今人寫大楷的時候,卻弄的相當複雜,筆畫全都是畫出來的。如圖:

▲圖為某些書法教材中筆法示意圖

殊不知,上提→下按→再回描,這樣的收筆法是錯誤的!有悖於古法。故而,很多人之所以寫不了小楷,並且認為小楷最難寫,其原因就是誤讀曲解了原帖筆法,憑空想象寫的。

出現這種描畫形狀的主要原因:

一是,執筆姿勢錯誤,導致筆法動作不能正常有效施展,造成筆畫細節作不出來,無奈之下,只好描畫。

二是,在正式進入臨摹之前,沒有專門的指法、筆法訓練過程,直接照著字帖寫。因此,打開字帖讀不懂,不知道筆畫起止處那些方筆、圓筆稜角都是怎麼筆法產生的。

其實,硬筆書法、毛筆書法,書寫技法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只是筆不同。由此推論,用硬筆書寫是不是更簡單了?即使毛筆小楷也如此。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由此說來,所謂硬筆書法、毛筆書法,主要是根據筆種不同劃分類別的。實際上,漢字書寫法則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它們各有特性,在用筆技法上各有獨到之處,所以,在筆畫形狀與線條質感等方面兩者差異很大。比如,毛筆字稜角分明的特點,主要是筆鋒材質性能特殊所致。

現在網上很流行中性筆書法,很多人羨慕的不得了,認為這字大漂亮了。的確,單看字畫形狀挺好看,其實,那只是模擬毛筆字稜角分明特點的硬筆美術字,刻意頓筆,嬌柔造作,並不是書法上所講的自然美。

同理,寫大楷也是一樣,除了顏體之外,多數碑帖中很少有頓筆。精熟毛筆小楷技法的朋友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思意。

硬筆字非常簡單,實際上,它是毛筆字的“單勾法”。硬筆字相當於字的骨架,毛筆字等於在骨架上包了一層肉……筆法動作沒什麼區別,只需作一個對比實驗立刻就明白了。如圖:

▲圖為本人書寫的硬筆字

▲圖為本人書寫的毛筆小楷

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怎麼處理鋼筆字和毛筆字的關係。現在有一種說法:鋼筆字不是書法。

我覺得,既然寫字那麼把鋼筆字寫好,也是書法的一個組成部分。

因為我們如果寫字,隨時隨地應用最多的還是鋼筆字。例如,填表,簽名等等。

書法是一個人有個性的一張臉,如果你輸在日常寫字上面,是不是最起碼的書法都沒有解決呢?

鋼筆字是不是書法,我們可以爭論一百年,但是,這一百年我們天天還要寫字的。

作為純粹的寫字,鋼筆字的學習成本和門檻都要低一些。

例如,學習鋼筆字就比毛筆字要快很多,筆畫也沒有那樣難以掌握的問題。而且,練習條件也要求不高。只有一支鋼筆,一本字帖就可以了。練毛筆字還得有毛筆、墨汁,還要洗筆,有學習場地。

你甚至在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的旅行中,都可以練鋼筆字解悶。

所以,鋼筆字同樣有練字的快樂。

再說,現在的學生作業,也是用硬筆來寫的,鋼筆字好,作業就整齊美觀,容易受到同學老師的好評,也是良好心理的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但是,鋼筆字有兩個學習系統,一個是古代書法小楷,一個是現代鋼筆字字帖。

我們學習鋼筆字,無非就是從古代小楷開始,還是從現代鋼筆字開始的問題。

事實證明,要學出高水平的鋼筆字,最好還是從古代小楷開始。

理由是,現代鋼筆字都是從古代小楷學來的。

第二,毛筆字的記憶刻痕,要比鋼筆字的記憶刻痕深很多。

什麼是記憶刻痕?這是心理學家提出的一個名詞。簡單說,就是深層記憶,或者長久記憶來源的含義。

現代人都知道,我們學習漢字容易忘記,但是老一輩人,古代人是沒有嚴重遺忘漢字的問題。

這是為什麼?千千千里馬長期的研究發現:我們學習漢字的記憶系統被鋼筆字佔領了以後,漢字記憶的刻痕,也就轉換成鋼筆字的記憶系統了。

而鋼筆字的學習刻痕,沒有毛筆字的學習刻痕深,所以,我們天然就失去了漢字的深層記憶功能和長久記憶的基礎。

所以,要真正學好書法,最好從毛筆字的小楷開始。

我們可以不去做書法家,但是小楷也是鋼筆字的基礎,同時也練習了毛筆字。

更重要的是,訓練了你的記憶刻痕。

記憶刻痕非常重要,是我們思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你學習了邏輯,你的各種判斷力會提高很多一樣。

毛筆字還有很多現代人不知的益智好處。

希望大家有所瞭解,喜歡和創新認識一下毛筆字。

千千千里馬主要致力於現代思維研究,我的現代思維研究,也是從書法繪畫開始的。希望給你有一點有益的幫助。




千千千里馬


書法初學者應該先練習硬筆還是毛筆(字)呢?

在有多年書法學習經驗體會的人看來,這是不成其問題的問題。何以言之(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說,一個人硬筆字和毛筆字早晚都要學,或者這個人想成為書法家,那麼當然還是要先練習毛筆字。因為中國傳統書法主要就是毛筆字。毛筆是傳統的由來已久的書寫工具。傳世毛筆書法碑帖堪為楷範的樣本數不勝數。而硬筆,則是近現代才傳入中國的書寫工具。硬筆字側重於實用,頂多算是一個新興的書法門類。

如果一個人只想從日常實用的目的練習寫字(如學生作業、親友或社交信函、工作彙報、行政公文之類),那麼他或她就可以只練習硬筆字,不必費功夫練習什麼毛筆字了。當然,只練習硬筆字可以選擇龐中華、田英章或司馬彥等家的某一家某一體硬筆字練習書寫。也可以直接選擇古代名碑名帖作為範本練習硬筆字。如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多寶塔》、魏碑《張黑女墓誌》、王羲之《黃庭經》、漢代隸書等等,都可以。因為龐中華、田英章或司馬彥等業已成名的硬筆書法家就是通過學習古人的毛筆碑帖,使其硬筆書法具有藝術性即可觀賞性的。下面圖片可以說明龐、田、司馬的成功起源:

龐中華的楷書,是融匯了《多寶塔》《張黑女》和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而形成的。田英章、司馬彥的楷書都是學習歐體《九成宮》《皇甫誕碑》等帖的結晶。末尾一圖,趙賀新的楷書也標明屬於歐體。附註:第四圖是顏體《千字文》,第五圖是《張黑女》,第八圖是《九成宮》。

總之,有志成為書法家的人,都要取法於毛筆碑帖,因而首先練習毛筆書法是順理成章的事。有了毛筆書法的基礎,書寫硬筆字,就相對容易了,效果倍增。

當然不想成為書法家或不想參加毛筆書法展覽的人,不練毛筆字,直接用硬筆練字也是可以的。方法上面已經說了,不贅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