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急性乳腺炎,该怎么缓解?

段兴宇


哺乳期乳腺炎是女性产后最常见的乳房问题。尤其是在产后的4周内,给母乳喂养带来很大的困难。

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基础就是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感染。那么如何预防、治疗急性乳腺炎?首先就要从预防乳汁淤积开始。


今天我讲两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积乳,是热敷还是冷敷好?排奶疏通的正确手法是怎么做?

1.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冷敷好还是热敷好?

如果乳房疼痛比较明显的话,推荐冷敷。 如果疼痛不明显,乳房硬结、肿块比较明显的话,推荐用3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

2.哺乳期排奶的正确手法该怎么做?

第一步:按摩前准备:先用毛巾热敷患侧乳房10分钟左右,清洗乳头乳晕,查看乳头上有没有白点,有无堵塞,可以提拉乳头,促进排乳反射发生。

第二步:取坐位,先在患侧乳房上涂上少许石蜡油或橄榄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的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从乳根→乳晕的方向直线疏通乳管,或者螺旋状从乳根到乳晕疏通乳晕。


每次疏通按摩时间:约10-20分钟,不适宜时间过长,不易用力过度。

当然其他的方法还有:保持乳头乳晕清洁,每天乳房至少排空一次,避免乳房碰撞等等。有问题请留言咨询!


乳腺科杨医生


  急性乳腺炎多发于刚刚生完孩子妇女身上,尤其是初产妇女。产褥期乳腺炎就是指乳房化脓性感染了,一般在产后3~4周病发。病发时乳房表现为红肿、发热、局部有肿块,还会伴有高热等情况。一般治疗手段就是切开引流,药物治疗不仅周期时间长,更不利于产妇的恢复。

  急性乳腺炎如何缓解呢?

  1、缓解疼痛:

  ①患侧暂停哺乳,使用吸乳器吸净乳汁,防止乳汁淤积。健侧哺乳时,注意乳头清洁,观察乳汁颜色,必要时检测乳汁内是否存在细菌,以避免婴儿患胃肠炎;

  ②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③炎症早期进行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

  2、控制感染:

  ①必要时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②做好病情观察,定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

  ③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医护有约


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剧烈疼痛,在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单独或结合西医治疗,有利于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

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在此以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做陈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早期可以手法排乳,中药治疗,化脓以后则需要切开引流。

在急性乳腺炎的脓肿形成期,乳房的肿痛部分,通常是外上或内上象限肿硬胀痛,边界不清的肿块逐渐增大变硬,疼痛加重,多为搏动性跳痛,甚至持续性剧烈疼痛,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灼热。全身高热不退,口渴思冷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此时,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痛苦的减轻,有很大的益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高热。

此方必须在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酌情加减药物及药量,严禁患者自行使用。

蒲公英60g金银花30g连翘15g 浙贝6g

陈皮120g 丝瓜络60g 苦瓜500g 鱼腥草120g

野菊花10g 紫背天葵10g玄参15g黄芩12g

蜈蚣3g 全蝎3g 苍术9g 法半夏8g

栀子20g 虎杖25g 生大黄3g 党参3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疼痛缓解立即停药,最多不超过5剂。此方为清热解毒重剂,服后会致大便偏稀,或大便次数增多。


谦谦有亨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于刚生产后的妇女,考虑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密切的关系。

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以乳房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症状,例如高热。这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还会影响到哺乳,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

建议患有急性乳腺炎时,应该及时停止哺乳,同时坚持佩戴胸罩托起乳房,可减轻重力影响,减轻疼痛。

患者应该注意的是,佩戴的乳房型号应该比平时更大一些。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介入药物治疗,并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热敷、按摩等方式促进肿胀消失。


乳腺医生史晓光


一、急性乳腺炎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先不要用药。------多吃蔬菜,用热水榨蔬菜汁喝。

二、宝宝吃饱以后即时取出乳头,有些妈妈一边给孩子为喂奶一边睡觉,这样宝宝一直含着乳头,时间长了乳母会得炎症。-----即时的取出乳头。

三、你找个刮痧板或木头梳子来,自己轻轻的刮疼痛的地方,反复刮,刮时一定要让身体放松下来。另外,抹点宝宝霜再刮,以免皮肤受伤。------一定要放松,无论是心情,还是身体,都要放松下来。

四、用温水敷乳房,温度不要太高,一天至少敷两次。-----热敷有助于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五、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带胸罩,有空就揉揉。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绿色的处理方法,炎症与淤积有关,所以先帮助乳母把通道疏导开。把些淤积在乳房里的废弃之物通过乳头排出来。
不让宝宝长期含着乳头也是这个原因,让通道疏通,透气才利于废弃之物排出来。用刮痧板刮也是帮助乳母疏通,一定要相信身体的自愈能力,给身体自我恢复的机会。不要去干扰身体自救。


语拟童心


一、无痛手法通乳。我们总结出一套无痛通乳方法,一至两次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在我的头条号里已经有介绍了。

二、拔罐。通乳之后拔罐,趁着乳管畅通,拔罐吸出积奶。

三、四子散外敷。四子散成分为: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

四、中医辨证。根据证型施以中药煎服,一般3副即可。

经以上处理,绝大部分的急性乳腺炎均可治愈,而不需要打针和口服抗菌药物。如果形成脓肿了,中医仍然有无创或微创的手段治愈(以后详细介绍)。


乳腺专家常旭博士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化脓性病变,可用以下中药进行调理:

【1】神效二皮汤

配方为陈皮16克,青皮9克,甘草6克。水煎2次,每日1剂,分3次服。

【2】生半夏白芷散

配方为生半夏3克,白芷、北细辛各0.6克。上药共研末,分次以药棉裹塞鼻孔(与患侧交叉)。

【3】生半夏散

配方为生半夏适量。生半夏晒干,研成细末,入瓶备用。以药棉包裹生半夏粉0.5克,塞患乳对侧鼻孔。


中医小红教知识


急性乳腺炎俗称“奶疮”,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化脓性感染性炎症,哺乳期妇女最易患此症,多发于产后3~ 4周,尤其是初产妇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乳汁郁积期、蜂窝组织炎期、脓肿形成期三个阶段。患者宜力争在早期以中医中药内服外治为主,尽快消散炎症和肿块,待至中后期脓肿形成后欲消散颇难。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影响、急怒忧郁、肝气不舒,以致乳汁排泌不畅,气滞血瘀,壅聚肿硬;或因产后饮食不节,过食腥荤厚味,胃肠热盛,复感毒热之邪,毒热阻壅而成痈,热盛内腐而成脓。中医在辨证治疗中常按初发期、脓肿期和溃破期三个不同阶段和证候施以不同的内外治疗法。

一、主要表现

(1)在炎症期或初发期可见乳房肿胀,或皮色发红,内有包块,界线不清,排乳不畅。

(2)成脓期或脓肿期可见乳房肿胀增大,皮色发红并有疼痛,还可伴有恶寒或高热寒战,口干,大便秘结。

(3)在溃脓期或破溃期可见脓已破溃,或切开引流之后留有创面,或脓出不畅,乳房肿痛,身热,体质偏虚。

二、检查验证

(1)由于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乳房过胀或乳头皲裂之后,针对前述症状和多发人群的特点,一般妇科检查即可验证,但在初期应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相鉴别。此外也可用红外线、超声波以及有选择性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以排除浆细胞乳腺炎或占位性病变。

(2)应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相鉴别。因为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将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表现列举于下:①急性期可见乳房发红、肿胀、压痛、有硬结,但仅限于腺晕部,这时最易与一般性的急性乳腺炎相混淆。乳头溢液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溢液多为血性,但也可为浆液性或脓性。此外还会有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有时可以缩小或消失,这一点与癌转移淋巴结有所不同。②亚急性期可见乳房红肿流水,遗留下硬结或肿块。③慢性期可见乳房内肿块与皮肤有粘连,肿块不痛,有的可出现乳头回缩,此期最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一)普通处方药选

1.西药

(1)诺氟沙星(氟哌酸) 成人每次0.1~ 0.2克,日服3~ 4次,饭前服用;重症可酌加至每次0.3克,日服4次。此药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尽量以外治为主。

(2)依诺沙星(氟啶酸) 成人每次0.1~ 0.2克,日服3次。此药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尽量以外治为主。

(3)氧氟沙星(氟嗪酸,奥复星,泰利必妥) 成人每次0.1~ 0.2克,日服2~ 3次。此药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尽量以外治为主。

2.中成药

(1)六神丸 成人每次10粒,日服4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品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

(2)下乳涌泉散 成人每次1/3袋,日服3次,温黄酒或白开水送服。传统医学认为,本品有补血养血、疏肝解郁、通络行乳之功效,主治产后或哺乳期因肝郁气滞所致的乳汁运行受阻等。服药期间忌恼怒、寒冷。

(3)通乳冲剂 成人每次1袋,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本品有补气养血、通经下乳之功效,主治产后气血亏损、乳汁稀少不下等。服药期间忌恼怒,禁食生冷辛辣食物。

(二)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炙甘草6克,桂枝、赤芍各10克,生姜、白芷、淡豆豉各12克,葛根30克,葱白3根,大枣5枚。

【适应证】体质偏凉性的郁滞型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是患者体质偏凉,突然出现乳房胀痛,甚至连及肩背,不发热或发热但有恶寒,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弦紧。

【制用法】水煎温服,以盖被微微出汗为佳,1~ 2剂为1个疗程。

【药方2】川芎9克,当归、生地、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

【适应证】体质偏热性的郁滞型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是患者体质偏热,乳房胀痛发热,乳汁郁滞不出,多日又不向乳腺炎转化。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分早晚服用,1日1剂,以黄酒50~ 100毫升为引。

【药方3】穿山甲6克,柴胡、丝瓜络各9克,当归、鹿角霜、王不留行各12克,路路通、南瓜子各15克,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结块明显者,加桃仁9克,赤芍12克;红肿较甚者,加银花9克,连翘15克;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牛蒡子各9克;疼痛较甚者,加白芷、延胡索各9克;恶露未净者,加泽兰12克,益母草15克。

【适应证】早期红肿型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是局部皮肤潮红,肿硬,或有轻度水肿压痛,尚无明显波动,伴有发热,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苔黄,脉数。或因毒热盛,红肿迅速扩散,又被称为乳部蜂窝组织炎。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药用桃仁,孕妇慎服;药用泽泻、益母草,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4】生甘草3克,青陈皮6克,当归、赤芍、漏芦、牛蒡子各9克,连翘15克,瓜蒌、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

【适应证】早期红肿期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

【药方5】皂角刺、生大黄各6克,黄芩、天葵子、穿山甲各10克,金银花、野菊花各15克,紫花地丁、当归、生黄芪、蒲公英各20克。

【适应证】成脓期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是局部红肿,波动明显,有跳脓样疼痛,局部脓肿已形成,全身热病症状明显,因热盛乳败肉腐而成脓。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孕妇慎服。

【药方6】穿山甲6克,皂角刺8克,香附12克,当归、赤芍、郁金、龙葵、瓜蒌各15克,七叶一枝花20克,蒲公英30克。

【适应证】成脓期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每日1剂,取汁200毫升,分2次服。孕妇忌服。

【药方7】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橘叶、赤芍、白芍各9克,生芪、元胡、花粉各15克。

【适应证】破溃期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是脓肿日久,张力较大,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之后毒随脓泄。因脓汁为气血所化,脓汁外溢,气血两伤而自感体虚乏力,纳差神疲,局部疮面愈合迟缓。

【制用法】

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

【药方8】升麻、炙甘草各6克,野菊花、忍冬叶各10克,生地、党参、蒲公英各15克,当归、生黄芪、薏苡仁各20克。

【适应证】破溃期乳痈证(急性乳腺炎)。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

1.外敷疗法

(1)如果乳头破损、皲裂,可用麻油或蛋黄油或蜂蜜外涂乳头,每日2~ 3次。

(2)如果乳房红肿结块,可用鲜芙蓉叶或芙蓉花加麻油数滴捣烂后外敷患处,每天数次;或用鲜仙人掌去皮、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天数次。

(3)将云南白药及瓶内的一颗保险子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乳房红肿处,肿块可很快消失。

(4)将中华跌打丸3~ 5丸研碎后加入适量白酒调为稀糊,敷于患处,直径以超过肿块3~ 5厘米为宜。然后在上面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敷7~ 10日。

(5)将七厘散3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后加入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严重者每日换药2次,连敷5~ 7天。孕妇慎用。

(6)取双黄素粉针剂适量,加食醋少许调匀,浸润纱布后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1次,一般情况下7~ 10天可使疾病痊愈。

(7)取紫金锭40粒,放入开水中研为稀糊状,均匀地涂于双层纱布上,外贴患处,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敷3~ 5天。

(8)取三黄片、麦迪霉素片和苯海拉明片各1片,共研细末,水调为糊,外敷脐孔处后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3~ 5天。

(9)在内服六神丸的同时,再用30粒六神丸研末后放入凡士林调匀,外敷局部,每日换药1次,10日即可见效。

2.肌注疗法

如果确有必要,可肌注卡那霉素,每日1~ 1.5克,分2~ 3次注完;或肌注庆大霉素,每日0.12~ 0.24克(不宜静脉推注)。

3.火罐疗法

先在火罐口涂上一层凡士林,再于患侧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至胃俞段,由上而下走罐至肤色潮红,最后在肺俞、膈俞、肝俞、胃俞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4.手术疗法

如已化脓,应以乳头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切口引流。

五、饮食宜忌

宜食宜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忌食温燥辛辣之品,更不能吸烟和饮酒。

六、专家提醒

(1)产后可常用橘核30克,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分早晚服用,一般2~ 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而发生乳癖。哺乳妇女要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平时注意乳头清洁。如病患发生在妊娠后期,应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如果乳头内陷,可用温水清洗后轻柔按摩牵拉。

(2)患者应力争在疾病初发期内确诊并加以有效治疗,尽量不要拖到中期甚至后期,以免迁延难愈。

(3)治疗此病应以中药外治为主,尽量不服用或少服用药物,更不能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孕妇和正在哺乳的妇女更是如此。必须服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按剂量和疗程规定使用,一般情况下要暂停哺乳。

(4)如系一侧乳房患有乳腺炎症,治疗过程中应将患侧乳房之乳汁吸净后暂停哺乳,并以乳兜托起乳房。


中国医药养生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初产妇,发病多见于产后3—4周。刚开始,患侧乳腺胀痛,随后乳腺出现硬块,皮肤发红,继而出现全身寒战、高热,数天后即可形成脓肿。感染严重者,可以并发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急性乳腺炎?

1.首先要暂停患侧乳腺哺乳。

2.患侧乳腺可以进行局部热敷和理疗。

4.如果已经形成局部脓肿的话,应该及时行切开引流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