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峨眉山是佛教名山,山中佛教寺廟眾多,分佈在全山各處,但是在眾多寺廟中就有一座奇怪的廟宇,說它奇怪,是因為這座廟宇用的是道觀的名字,建築也頗具道教風格,但是廟內又全部供奉著佛教菩薩,實際就是一座佛寺,關於它的存在,不禁讓人心生疑惑。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這是位於峨眉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純陽殿,距離峨眉山下的第一座寺廟報國寺大約3公里,“純陽”二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道教中的純陽真人呂洞賓,純陽殿前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漆黑色的山門建築看起來十分古老,看見它的第一眼給人的直覺就是這是一座道觀,但是在佛教名山中為何會有道觀呢?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原來峨眉山曾經是一處道佛共存之地,純陽殿原本是道觀,觀內供奉純陽真人呂洞賓,它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最初名叫“呂仙祠”,後更名為“呂祖純陽殿”,到清代時佛法昌隆,峨眉山道教衰落,道士絕跡,於是純陽殿被改為了佛教寺廟。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如今的純陽殿雖為佛寺,但仍用舊名,初次見到會讓人誤以為這就是一座道觀,但是從山門入口處的一副對聯:“昔禮純陽仙府,今朝釋氏禪林”中可以看出純陽殿昔日是道觀,如今已為佛寺,另有一副對聯:“起大願雲周法界,如普賢行悟菩提”,也說明了它的佛教立場。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純陽殿現存建築均為清代嘉慶年間重修擴建,已有兩百多年曆史,全木結構的建築看起來十分古樸,山門內滄桑斑駁的石板地面透露出它的年代久遠,長滿青苔的石梯路可以看出這裡很少有遊人踏足。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純陽殿規模不大,只有兩重大殿,從山門逐級往上,第一重大殿為藥師殿,殿內供奉著藥師佛像,在不知是佛寺的情況下突然看見道觀中供奉著佛教菩薩,著實讓人意外,在殿旁的廊椅上有廟內免費提供的香和打火機,但是殿前香爐裡香火冷清無比。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與藥師殿相連的是一座空曠的院落,通體黑色的房簷屋舍看起來很老舊,應該就是清代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估計是遠在深山所以沒有被毀壞,緊閉的房門給人一種落寞的感覺。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藥師殿另一側是五觀堂,是僧人們平時用齋飯的地方,但也是房門緊閉,在院中沒有見到一個僧人或者其他人,顯得更加冷清無比。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從藥師殿一旁的通道穿過,緊接著便是第二重大殿,兩殿之間距離很近,僅一座陡峭的石階相連,與前面的藥師殿形成有高低落差的空間格局。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石階上方便是第二重大殿大雄寶殿,從層疊交錯的屋簷空隙中可以看到高高掛起的牌匾,此殿為閣樓式建築,豐富的空間變化使這座建築十分富有韻味。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在大雄寶殿裡面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阿難迦葉兩尊者侍立兩旁,佛像兩側各有普賢、文殊、地藏、觀音和十八羅漢像,安靜的閣樓上沒有梵音繚繞,也沒有敲磐僧人,整座大殿無聲無息,萬籟俱寂,走進此處彷彿身處另一個世界。

峨眉山中有座奇怪的廟宇,用的是道觀名稱,供奉的卻全是佛像

在峨眉山眾多恢宏的佛寺面前,小小的純陽殿可以說毫不起眼,不知道它曾經是否也鼎盛過,也不知道它被改為佛寺後為何至今仍用舊名,這種特殊的存在讓人疑惑,也讓人過目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