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珍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余生只想暴富


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大门,摆在慈禧面前的问题,并不是守或攻。而是该如何处置珍妃!

珍妃因遭皇后隆裕的妒忌,于1898年被打入东北三所,也就是传说中的“冷宫”。一旦踏入冷宫,就意味着衣食住行,都跟宫里的下人差不多,最要命的:每到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得听老太监“申斥”。老太监奉慈禧懿旨,列数珍妃罪过,指着珍妃鼻子、脸斥责,珍妃须跪在地上敬听,申斥安排在午饭时间,申斥完了,珍妃还得磕头谢恩。

当慈禧出现在珍妃面前,珍妃穿着淡青色绸子长旗袍,脚穿墨绿色缎鞋,一身待罪嫔妃的装束,始终不发一言,她大概清楚等待她的不会是好事。

慈禧一个人坐在珍妃面前,周围没有一个侍女。“洋人要打进城里了,外头乱糟糟的,谁也保不定会怎样,万一收到了侮辱, 那就丢尽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

慈禧下巴扬着,眼连瞧也不瞧珍妃,静等回话。

珍妃先是一愣”我明白,不能给祖宗丢人。“

慈禧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您可以避一避,但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珍妃说

慈禧听后,脸顿时变成青绿。“死到临头,还敢胡说!”

“我没有应死的罪”

“不管你有没有罪,也得死”慈禧铁青着脸。

“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

”皇上也救不了你,来人哪,把她扔井里头!“

慈禧身边的两个太监,连揪带推,将珍妃推到贞顺门的井里。珍妃一直嚷着要见皇上,最后大声喊:”皇上,来世再报恩!“

据太监崔玉贵回忆:珍妃明知自己死到临头,可说出来的话比刀子还利,一点都不打颤。”罪不该死“、“皇上没让我死!”、“你们爱逃不逃,但皇帝不应该跑!”这三句话不多,但句句在理。呛得慈禧一句话都答不上来,最后只能耍横。

珍妃并不完美,弄过权,害过人,但这都无法掩盖珍妃的优点,试想一下,一个人面对死亡来临,还能大义凌然,天下的女子又有几人能做到!


本草百晓生


珍妃,一说到她必然会联想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但是很少有人去真正了解珍妃这个人,那她到底是怎么样的女人呢?

珍妃,从她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她的容貌相比其她妃子而言,显得格外的精致清秀,而且气质不凡,给人一种特殊的韵味。而珍妃也是一个从小就聪明伶俐之人,而从小在广州生活长大的她,更是接受了不少西方社会的思想,也非常喜欢西方的新思想。

珍妃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并且有着极高的猎奇心,喜欢新生的事务,而所在之地广州更是通商的主要城市,再加上父母都比较开明,哥哥姐姐们思想比较先进,整个家庭的熏陶也影响着她。

但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下的珍妃,也被迫在13岁时与姐姐一同进宫,本身天性活泼的珍妃,进入后宫那种繁文缛节、呆板生活方式的后宫,就好像是被关进笼子一样,很是厌烦后宫的生活,并对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更是反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迎来了一生中的挚爱。

光绪皇帝,从登基之初开始,他的命运就被慈禧太后所掌控,使得他只有帝王的名分,没有帝王的权力,就连自己的婚姻也是如此,但是珍妃的出现,改变了他沉闷的生活,珍妃的活泼好动,让光绪皇帝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女子,于是珍妃成为了光绪皇帝的挚爱。

光绪皇帝非常喜欢珍妃,甚至不顾大清的规矩,赏赐珍妃八抬大轿,但是在清朝规定,妃子是没有资格坐八抬大轿的,但是珍妃却不管不顾,坐上了自己夫君赏赐的八抬大轿,但是此时被慈禧太后发现之后,命人把她的八抬大轿砸了个稀巴烂。

也许就是因为珍妃的性格问题,才导致这件事并没有给她造成什么心理影响,之后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将光绪皇帝赏赐给她的由各种金银装饰织成的旗装穿在身上,在宫内行走,但是不巧被慈禧太后撞见,慈禧看到之后很是生气,便说道:难不成你要做皇后不成(皇后为慈禧亲侄女)。慈禧走后心中暗想,连自己都没有这样奢侈的衣服,她一个小小的妃子就敢如此穿着。

这两件事已经让慈禧恨之,但是珍妃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喜爱之后,更是不在乎这些事情,于是在珍妃“卖官鬻爵”之事上,慈禧狠狠的教育了一顿珍妃,警示她不要与自己对立。

但珍妃的挚爱,光绪皇帝正在为甲午战争的之事惆怅,珍妃开始左右陪伴光绪皇帝,让光绪皇帝倍感温暖,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以及后续的《马关条约》的签订,痛定思痛的光绪皇帝开始极力支持维新派,支持变法图强,而珍妃也为光绪皇帝分忧解难,支持维新变法。

此举却遭受到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反对,而慈禧太后知道珍妃也参与其中,更是大怒,将她彻底的幽禁在冷宫之中,而慈禧没有处死她,也许不是怜悯,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珍妃这时也深知,自己和自己深爱的人可能永远也不能再相见,也只能默默的为他祈祷着。

直到八国联军冲破一切防线,攻进紫禁城,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出逃,但是她却没有忘记那个关在冷宫中两年多的珍妃,派人将她处死,并投尸井中,有人说珍妃临死之前也一直在呼唤着自己心爱之人的名字,那就光绪皇帝。

一切都是命运与缘分的交织,但愿来世再做有情人。


历史文武君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相传珍妃常常扮作男装逗光绪开心,并且珍妃为人聪明伶俐,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经常带着光绪拍照。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因为愚昧其实是认为照相机是可能会将人的魂魄摄去的,但是珍妃却不怕,还带着光绪一同照相,可见她真的是一个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且胆子很大的人。


(上图为光绪与珍妃的合影)

当然,正是珍妃的“胆大妄为”引来了慈禧太后的不满,而她当时所珍爱的照相机也被慈禧当作是摄人魂魄的怪物给扔了出去。

只要是人,便不可能十全十美。珍妃也是如此。

据《我的祖父小德张》和《瀛台泣血记》记载,光绪曾经用珍珠和翡翠为珍妃串了一件满是珠宝的旗袍,而这是慈禧都不曾有过的待遇。本来这只是珍妃和光绪之间的秘密,谁知有一天他们二人在御花园游玩之时竟碰到了慈禧,珍妃来不及换衣服,慈禧勃然大怒道:“好哇!连我都没舍得用这么多珍珠串珠袍,你一个妃子竟敢这样做。想当皇后怎么着,谁封的?皇帝也太宠你了!”吓得珍妃和光绪赶紧跪下磕头谢罪。

正是因为光绪对珍妃的宠爱,才使得珍妃越来越无法无天。


清宫有制,皇后每年例银不过千两,递减至妃这一级别,每年仅300两,嫔为200两。珍妃挥霍无度,又不会节省,亏空日甚,便通过卖官鬻爵来填补自己的例银空缺。这件事《宫女往谈录》也曾有过记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珍妃后期被慈禧投井也确实是情有可原的。


叶临青鸾面紫辰


如果你去故宫游玩的话,会在宁寿宫北边的贞顺门内,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水井,这口水井的名字叫做“珍妃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光绪的妃子珍妃就是在这口水井溺亡的。

当然,并不是珍妃主动跳井,而是慈禧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扔下去的。慈禧为何要谋害珍妃呢?这得从头说起。

光绪皇帝有一后二妃,一后是隆裕皇后,二妃则分别是瑾妃和珍妃。其中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而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是当时的礼部左侍郎长叙的女儿。

当初选秀的时候,光绪对珍妃情有独钟,可摄于慈禧的淫威,只能选择她的亲侄女做皇后,而让珍妃做妃嫔。但是,婚后的光绪一直对皇后比较冷淡,而与珍妃相处得比较融洽,算得上是红颜知己。

和呆板的隆裕皇后相比,珍妃不但长相更加俊俏,性格也更加活泼、开朗,因此博得光绪的欢心。侄女的不得宠,让慈禧心中不快,同时也加深了她对光绪和珍妃的不满。

尤其是戊戌变法时,珍妃陪伴在光绪身边,在情感上给予了光绪很大的支持。慈禧当然把她当做了戊戌变法君臣的同党。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囚在了瀛台,而珍妃则被软禁在了故宫中的一个小院子里。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慈禧带着光绪等人仓皇西逃。在出逃前,慈禧令人把珍妃带到了面前,然后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借口,要求珍妃跳井殉节。珍妃性格刚烈,坚决不从,还对慈禧出言不逊。慈禧一急,就让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投入了井中。

应该说,珍妃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角色。但是,珍妃也是个有污点的人。至少,她绝对算不上是光绪的贤内助。

珍妃最大的污点,是她卖官鬻爵。珍妃有两个哥哥,不学无术,专门在外边帮着珍妃卖官。收到银子后,她哥哥便把此人的履历告诉珍妃,然后由珍妃推荐给光绪。因为珍妃在光绪面前得宠,所以珍妃推荐的人选总能得到任命。而这让珍妃兄妹卖官卖得更加猖獗了。

后来,事情就露馅了。起因是她推荐了一个做木匠的文盲做官,引起了光绪的疑惑。接着,连慈禧也知道珍妃卖官的事儿了。珍妃因此被降为贵人。

所以说,珍妃之死,值得同情;但珍妃卖官,确实是太过分了


新之助吖


众所周知,在清朝末期的历史上,除了老佛爷慈禧之外,还有一个女人备受瞩目,她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珍妃。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喜爱的女人,隆裕皇后的头号情敌,传统势力代表,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

珍妃是新生代的弄潮儿,珍妃是后宫争斗中无辜的牺牲品。她曾多次违背皇家规制而备受责罚,但她却有着与祖制背道而驰的一种政治野心。

珍妃,他他拉氏,镶红旗满洲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十三年与同父异母的姐姐一齐由广州北上,送选秀女,第二年被选封珍嫔,得到光绪的宠爱。光绪二十年正月,因慈禧六旬庆典,晋封为珍妃。

珍妃的政治思想!

由于光绪帝不甘心做个傀儡皇帝,所以一直在积蓄力量谋求执掌政权。但是慈禧这个老女人并不想真正放权,所以在新帝和慈禧之间一直存在明争暗斗、势如水火的局面。所以珍妃看不惯慈禧对光绪皇帝的掌控。坚决支持光绪皇帝维新、改革,推行变法,是帝党改革派的核心骨干,经常为皇帝出谋划策。

所以说慈禧和珍妃的政治思想是对立的,时髦的话说,慈禧和珍妃就是两个党派的政敌。慈禧是旧党派,思想保守,希望按照祖宗家法办事。因珍妃自幼在广州长大。广州是口岸城市,开放颇早,与西方资本主义接触颇多,受影响也是自然,所以思想超前。

但由于珍妃太过于理想化了,珍妃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手段远不及慈禧。她既没有政治博弈的资本也没有政治抗衡的手段,仅有一腔抱负,到头来害了自己。

珍妃为什么开辟第三产业?

关于说珍妃花销不足,令人创办的照相馆。我认为并不是为了解决生计的举措。通过这件事情而言,我想珍妃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帮助光绪皇帝推行改革而略尽一个女人的绵薄之力而已,开照相馆仅仅是筹措经费的一个渠道。

众所周知,光绪帝在位期间,清朝内外大权都牢牢掌握在,慈禧这个老女人的手里,光绪皇帝想要做出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必然会涉及资金,所以站在珍妃的角度而言,为了帮助自己心爱的人能够尽早地实施改革计划,用行动做出的一种支持而已。即使就是一个私人的小金库,罪不至死。

珍妃真的卖官敛财?

关于说珍妃内外勾结卖官敛财的这个说法,我本人不赞同。这段历史我个人感觉可能是史官蓄意抹黑。因为珍妃卖官的行为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反而在一些清代文史稿中屡次出现。我认为是慈禧为了除掉珍妃而栽赃嫁祸的行为。了解清朝末期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妃子纵然得宠,也不可能越过光绪皇帝和慈禧这个心机颇深的老女人而大肆售卖高管爵位。

所以说,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光绪帝虽说亲政。但慈禧并没有心甘情愿的将清朝政权的执政权利全部释放给光绪帝。反而清王朝政权大小核心机构的管理者,全部都是效忠慈禧的人。

但凡是朝廷的大小决策、文官武将的任命和录用依然掌握在慈禧的手里。珍妃不可能越过这么多人和娘家人联手敛财卖官。所以说,珍妃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从她支持光绪帝推行变法,夺权亲政来看,她是有政治意图的不可能为了一己私心而断送老公的江山。自古红颜多薄命,拥有美丽容颜、超前思想以及光绪帝万千宠爱的珍妃,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殒命。关于珍妃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以上仅是个人猜测,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


珍妃就是一个被光绪皇帝宠坏的女人,爱使小性,一个妃子恃宠而骄,摆错位置,得罪了慈禧太后,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被打流产,最终生命停留在如花年华。

肆无忌惮

珍妃从小在广州生活,家庭氛围宽松,接受了不少新思想。入宫后,赢得光绪皇帝宠爱,她就有些膨胀,爱做一些出格的事,甚至与封建礼制格格不入的事。

珍妃刚入宫时,慈禧太后看珍妃聪明漂亮、乖巧伶俐,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很喜欢她,甚至经常要珍妃帮自己批阅奏章。但是得到光绪宠爱后,珍妃膨胀了,过去的小性子显露无遗,在后宫特立独行。加之慈禧对光绪皇帝越来越不满意,开始看不惯珍妃。

光绪皇帝非常喜欢珍妃阳光开朗的性格,对她宠爱有加,曾经赏给珍妃一乘八抬大轿。按朝廷规定,妃子是没有资格乘八人轿,这属于僭越礼制。珍妃不管那些,经常乘坐大轿在宫内招摇。慈禧皇太后知道后决定警告一下她,派了几个太监把轿子砸了个稀巴烂。

1894年,热衷于新鲜事务的珍妃迷上了一件洋玩艺——照相机,她购买了全套照相器材,每天在景仁宫学习照像技术。她女扮男装,身着官服,头戴一品顶戴二眼花翎,俨然是位风流倜傥朝廷俊杰,天天给宫女太监照像,还把照相机搬到养心殿,和光绪皇帝一起玩照相。慈禧太后知道后勃然大怒,一个本该做女红的妃子,却疯疯癫癫,打扮阴阳颠倒,玩西洋的淫巧奇技,还蛊惑皇上不务朝政,这还了得。慈禧将珍妃如来,让手下的宫女打了一顿大嘴巴子。没想到珍妃连气带羞,流产了。慈禧太后觉得这事有点大,便让太监放出话来说,是珍妃玩照相机摄走了魂魄,孩子才掉了。

卖官鬻爵

珍妃出生在贵族家庭,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节俭的概念,入宫后经常给太后、皇帝、皇后送礼品,还要打点大太监,又爱玩照相机之类的洋玩艺,每年花销远远超出例钱的三四倍。钱不够花怎么办?珍妃便利用光绪皇帝对她的宠爱,做起了卖官鬻爵的买卖。官员升迁,商人当官,都求珍妃吹枕边风。

《清史稿》记载,鲁伯阳、玉铭、宜麟、裕宽等人都是通过这个渠道买到的官位。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鲁伯阳进四万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简放上海道”。光绪十二年,珍妃接到一个丰厚的大单,大商人玉铭想得到四川盐法道一职。珍妃在床上施展百般风骚,让光绪批准了这个折子。没想到面试时,光绪皇帝问玉铭之前在哪一个衙门当差,玉铭回答竟是“木厂”,光绪不解,就让他写个履历,结果玉铭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原来他是个文盲。这事光绪皇帝不高兴,但心里清楚和珍妃有瓜葛。于是没有深究,只是没有任命玉铭,把此事压了下来。

但这件事搞得沸沸扬扬,传到慈禧耳中,怒从心头起,小小妃子竟然干预朝廷政事,于是亲自拷问珍妃,并从珍妃的密室中查获卖官收入账本。没想到的是珍妃还顶嘴:“卖官鬻爵老祖宗时就坏了规矩,这种事太后做过吧。”敢揭太后的疮疤,慈禧大怒,叫太监脱掉珍妃的裤子打板子,这种带惩罚、带侮辱的打法民间才有,在后宫还是头一回。在光绪出面求情后,珍妃降为珍贵人。

干涉朝政

珍妃是光绪维新支持者,珍妃老师文廷式、堂兄志锐等在戊戌变法时均属于维新派“帝党”,维新失败后,光绪被幽禁在水中央的小岛上。

珍妃以干涉朝政的罪名,被勒令不许进见皇帝,囚禁在钟粹宫后的北三所。这里原来是明代宫女养老的地方,珍妃入住后,正门被锁死,贴上内务府的封条,吃的是下人吃的粗茶淡饭,吃饭、洗漱、污物均由太监从一扇活窗中传递,大小便都在屋中马桶里,每天只清倒两次。慈禧还授意老太监经常要训斥珍妃,列数罪状,让她牢记自己的过失,训斥结束,珍妃还得叩头谢恩。

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时,慈禧决定带光绪等人到西安避避。珍妃成了累赘。带上走,违背了慈禧的心愿;不带走,洋毛子打进宫中,等待一个年轻美貌妃子的只能是······

《宫女谈往录》中记录了珍妃死的经过:慈禧直截了当地说:“洋人打进城来,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污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珍妃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会给祖宗丢人。”太后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让慈禧意外的是,珍妃竟然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珍妃胆太肥了,后宫是不准谈论朝政的,况且还是在不可一世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面前指点江山,话里话外还鄙视慈禧太后是怕死鬼,这真是找死。

慈禧太后脸一翻,大声呵斥:“你死到临头,还敢胡说!”

命令太监将珍妃扔进了贞顺门内的井中,这口井现在称之为珍妃井。

珍妃的死,和光绪有很大关系,如果光绪对珍妃不过分娇宠,对其行为加以惩戒,对其生活加以约束,有文化底蕴的珍妃可能和姐姐瑾妃一样不会膨胀,找准自己的定位,安安稳稳渡过一生。

但这不是珍妃追求的生活。


聋王异史


珍妃,恪顺皇贵妃。光绪皇帝的嫔妃。她是光绪最宠爱的嫔妃。\r

史书中记载,珍妃生性乖巧,特别讨人喜欢。书法、下棋都非常不错。\r

珍妃从小五官俊美,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在当时可是美人胚子。光绪十四年选进宫。进宫后,阅历浅显,没有心计。所以光绪非常喜欢她。珍妃也是接受过西方思想的熏陶。敢于和宫廷的封建思想斗争,有胆识。不讨好权贵。正因为如此,和慈禧太后顶撞,所以就在慈禧面前失宠。慈禧把她视为眼中钉。戊戌变法。她和光绪皇帝站在统一战线。惹怒了慈禧太后。慈禧恨不得除掉她。八国联军打过来,就被慈禧借口免受侮辱,把珍妃投入井里面。



华语历史


对于珍妃,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那口“珍妃井”了。当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慈禧太后太后仓皇西逃,临行前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了井中,对外谎称珍妃为了殉节、投井身亡。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摄政王载沣(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才公开说明,珍妃是被人投入井中而非自尽。长期以来,珍妃给了人们一个误解,珍妃是因为支持“戊戌变法”而惨遭慈禧太后报复、被害的。不可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珍妃的影响力还没有这么大,戊戌变法之事,珍妃的手还伸不到这么长!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是时任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和同为光绪帝嫔妃的瑾妃他他拉氏是亲姐妹。光绪十五年,珍妃经三年一度户部组织的选秀入宫,被封为珍嫔,没有经过贵人阶段而直接封嫔,起步还是非常高的。可见,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对珍妃并不反感。因为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表姐,是慈禧太后强加给光绪帝的婚姻,光绪帝对隆裕太后有着一种天然的抗拒。加之隆裕太后的性格比较保守,光绪帝更喜欢在“开放前沿”广东长大、对新鲜事物比较熟悉、思想相对开放的的珍妃。因此,新婚之后,光绪帝经常往珍妃宫里跑,却冷落了新婚的隆裕太后。而这也让隆裕太后充满了醋意,不时在自己姑姑慈禧太后面前打打小报告。但是,这些小事并没有引起慈禧对珍妃太多的反感,最多就是当后宫女子的争风吃醋,一笑了之。



但是,后来的事情逐渐超出了慈禧太后的意料范围。仗着光绪帝的宠爱,珍妃不仅在生活愈来愈铺张、奢侈,而且还是干预政务,利用光绪帝的宠爱,私下里干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并且渐渐也不太把慈禧太后放在眼里了,对慈禧太后身边的人也不是那么恭敬了,据说甚至还曾经因为一些小事发难,责罚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打狗还看主人呢!但是,个人认为,单单是生活奢侈和责罚一个下人还不至于让慈禧和珍妃撕破脸,最主要应该还是干政和卖官鬻爵的问题。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珍妃由珍嫔正式晋封珍妃。但是,仅仅十个月之后,珍妃便因为“忤逆太后”被降为了贵人,并受到了“廷杖”的待遇!而这距离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政变”还有四年时间。可见,珍妃并不是因为支持戊戌变法才得罪慈禧太后的!很可能是咎由自取,慈禧太后责罚珍妃还真是因为她干政和卖官鬻爵!



显然,彼时的慈禧也仅仅是为了吓唬吓唬珍妃,让她别忘了自己的本分,不要插手政务!在“廷杖”珍妃之后的第二年,便又以光绪帝的名义恢复了珍妃的封号。但是,珍妃并没有就此老实,戊戌变法期间,珍妃又耐不住寂寞、私下里给光绪帝支招,这下算是彻底得罪了慈禧太后。但是,珍妃作为妃嫔,还没有权力干预戊戌变法,她对于戊戌变法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之后,发动了著名的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本就不受慈禧太后待见的珍妃自然也难逃一劫,被慈禧太后再次“廷杖”后幽禁钟粹宫后的北三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入冷宫”!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因为利用义和拳对抗列强,被列强照会,要求光绪帝重新掌权。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公然对列强十一国宣战,倒置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不得不弃城仓皇西逃。临行前,慈禧太后还不忘珍妃,以避免“受辱”为由,命人将她投入了井中。慈禧太后回銮之后,为了掩人耳目,又假模假式地表彰珍妃守节自尽而亡,并追封其为珍贵妃。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时任摄政王载沣才公开为自己的这位庶嫂正名,公开说明珍妃并非自尽,而是被他人投入井中。而此时距珍妃被害已经过去了十余年……


农民工歪说历史


珍妃不过是那个黑暗与悲情交响的时代当中一个小小的悲情女子,同时代有太多悲情的英雄人物,相比之下,她要渺小的多。

如果说戊戌六君子是为整个中国的腐朽而抛头颅洒热血,那么珍妃就是为紫禁城的僵硬腐朽而被迫牺牲。

翻阅晚清史,看到慈禧太后的一些事,尤其是对光绪帝的囚禁和折磨,不得不怀疑这个女人人格扭曲。而曾经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此时在这个西太后的掌控之中逐渐僵硬腐朽,黑暗压抑。

珍妃是一个平凡的女子,相貌并不倾国倾城,有着少女的羞涩与调皮,也有着少女的好奇心和初开的情窦,对爱情与自由充满不着边际的憧憬。

这些原本就是少女的天性,不足为奇。可无疑是沉闷刻板的紫禁城中的一丝亮光,也是压抑太久的光绪皇帝的光亮,光绪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生命本来的天性,重拾起生活的信心。或者说,光绪感受到了与慈禧以及宫女们完全不同的真正的女性,激发了他男性的责任心。

于是那一段时间,光绪暗暗挑战慈禧太后的权威。

不管是出于对珍妃的嫉妒,还是对光绪的忌惮,反正这绝对不是慈禧愿意看到的。

珍妃毕竟是个活泼的女子,有时会恃宠而骄。

于是珍妃被“褫衣杖责”,她的悲剧从此开始,直到后来被推入宁寿宫前的井中。

紫禁城不值得她殉节,她是被迫的。

她是为了对光绪的爱,怜悯与失望而牺牲的,她只是大环境下的一个小人物。

不过如此。


沐兮笔谈


1900年,当八国联军即将进攻北京城,慈禧携带光绪仓皇西逃,但在临行前,仍旧不忘将一个女人扔进井底。

这个女人就是珍妃。

所以后世有人以此做文章,大肆宣扬珍妃的深明大义,力挺光绪改革,是百日维新的关键人物之一。

不得不说,脑洞挺大,还能扯!

但抹黑慈禧也该根据史实,珍妃之死,完全是光绪没有管教好!


珍妃是满清镶红旗人,自幼跟随身为广州将军的伯父在广州生活,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这对她后来的得宠很有帮助。

毕竟皇帝一生很少出紫禁城,大道理也好山川地貌也好,都是从冷冰冰的字面上知晓。

而珍妃的出场,使傀儡皇帝光绪,看到了一条曙光大道,突然发觉,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人和事。


皇宫后院,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地里暗流涌动。

光绪本来对慈禧钦定的皇后隆裕就不喜欢,珍妃的姐姐谨妃又生性淡泊,属于那种没有情调的花瓶,所以活波好动的珍妃,立马得到光绪的宠爱。

但珍妃深知,此时帝国的真正掌舵者是慈禧,她只能依靠光绪这个副船长,做些尽量不影响航向的小动作。

所以,略有心计的珍妃,不惧严寒,不叫苦不迭,整日整夜的陪伴光绪。

帝王心再冷,也被娇滴滴的小娘子感化了,于是珍妃开始吹光绪的枕头风。


依据满清的宫廷制度,“妃”每年的例银不过三百两,如果自个儿用,可能还有盈余,但珍妃为了跟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搞好关系,出手阔绰,三百两银子转眼见底。

怎么办?

卖官啊,来钱贼快!

操作方式挺简单,由太监在外面接单子,珍妃找准时机向光绪求情。比如有一次珍妃收鲁伯阳四万金,卖给他一个上海道元的座位。这事后来被抖出来,光绪死命替珍妃扛下了!

但是,珍妃依旧恃宠而骄。


光绪十二年,珍妃接到一个大单子,玉铭索要四川盐法道一职,这是个油水差事,掌督察盐场生产、估平盐价、管理水陆挽运事务。

没想到的是,光绪同意了!

只不过官员到了这一级别,需要皇帝亲自召见一下,光绪本来很给珍妃面子,哪怕知道玉铭以前没有待过衙门,依旧愿意相信他是隐士之流,只希望他把自身求学经历及人生志向写出来,这事就当揭过了。

然而,玉铭是个文盲。

光绪没法下台了,当他仍想把这事压下去,就另选一人,意欲平息此事。只是,慈禧知道了,拿出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宗规定,下懿旨命光绪严办。


珍妃被降为贵人,同时接受仗刑。

到这里,珍妃也许只要熬死慈禧,就能称霸后宫,谁曾想,光绪爱她如命,竟然硬生生在慈禧门前跪了几个时辰,求减免刑罚!

慈禧看到此幕,更加动了杀珍妃的决心。

不然,万一哪天光绪掌权,自己还未身死,岂不被拿小娘们骑到头上拉屎撒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