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慈安太后的这幅画像有些孤寂憔悴

辛酉政变结束,两宫太后顺利拿到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自此开启了同治时代。历史学家对同治这个年号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同治;一种是两宫太后与诸皇亲同治。在养心殿东间垂帘听政的时候,小皇帝坐御座,两宫太后坐后面,中间一道黄幔相隔,而御座两边则是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看着格局安排,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说的通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影视剧中两宫对弈

我们这一系列文章是要讨论孝贞显皇后,那么在这个同治格局中,孝贞显皇后的地位优势如何呢?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醇亲王奕譞和儿子们

首先,醇亲王奕譞肯定是慈禧太后的人了,而且是死党。奕譞不仅在辛酉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大侧福晋颜扎氏是慈禧太后从内务府选的秀女中,挑出来特别赐给他的。同治皇帝驾崩后,又选了奕譞的儿子做了光绪帝,甲申易枢之后,军机处更是以奕譞为马首是瞻了。在之后,又选了奕譞五子载沣的儿子做了宣统帝。奕譞可谓是慈禧太后的坚决拥护者。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奕䜣晚年

那么,奕䜣是谁的人呢?奕䜣在处理对英法联军的事以及辛酉政变的事上,无疑是立了首功的。在辛酉政变之后,他被封为了议政王,他的党羽也成了军机大臣,他成为了朝中,三人之下(皇帝、两宫),万人之上的人。在安德海一案中,可以看出奕䜣支持慈安太后,将安德海处死,他跟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心。之后慈禧太后扶植奕譞,打压奕䜣来看,恭亲王奕䜣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人。

但是奕䜣是慈安太后的人么?恐怕也不能这么下结论。种种迹象表明,奕䜣在辛酉政变之后,是自成一派的。之所以要辅助两宫垂帘,实际上有“希冀垂帘其名,而实权归己”的打算,之后在他任议政王期间所做的事,总体上看来是符合他自己治国的愿望,而并非单独为了辅佐两宫。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奕䜣总是心事重重

在对待两宫关系上,他也有利用慈安太后牵制慈禧太后的意图,在杀安德海一事上,奕䜣与慈安共谋。杀了安德海,虽然也大体符合慈安太后的立场,但是这件事表面上是慈安太后牵的头,她得罪慈禧太后最深,之后引发慈禧太后的报复,她是首当其冲的,对慈安太后来说是一件不划算的事。在与人共谋一件事情中,假如不是被迫,那么自己所担的风险程度一定要与得益程度相当,否则这件事是不能听人撺掇的,这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事。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同治皇帝是慈安的重要依凭,可惜早逝

同治皇帝从小是慈安太后所抚养,跟慈安太后的关系比慈禧太后更亲近,但是他年纪尚小,慑于生母慈禧太后的威严,很多事情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在铲除了八大臣之中,八大臣之中唯一慈安可以拉拢的端华被处死,而慈禧太后却得到了八大臣中富察景寿的效忠,她的得益又比慈安太后多了一子。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慈安太后唯一可以依凭的,就是一枚“御赏”印章,这是对于圣旨发放的审查权,她可以说的上话儿,但是另一半:”同道堂“的话语权在慈禧太后手中,而且,“同道堂”名义上是同治皇帝的印章,由慈禧太后代管,皇帝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似乎同道堂的话语权要更加重要一些。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慈禧太后的神情和慈安太后相差太多

慈禧太后强硬的性格、锐利的词锋,对于朝廷的左右似乎更加有力。而慈安太后对于朝廷的影响仅仅限于能说上话儿,这个力度就有些差了。为了调和同慈安太后的关系,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高情商的慈禧太后也会谦让慈安太后说:您看这事该怎么办?这事儿您做主吧。一旦在关键事情上,两宫意见可能相左,慈禧太后甚至都不会给慈安太后说话的机会。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庸盦笔记》

在同治时代,正史对于慈安太后记录不多,但是大臣们在自己的笔记中有对于慈安太后的一些零星记载。

左副都御使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写过: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在《清宫遗闻》(作者小横香室主人,但不知此人真实姓名)中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民间还有传说: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

这三段记录中描述了慈安太后平时行事的一些风格,而且可以相互印证。

一、慈安太后平时的事情她是不怎么管的(东宫偶行一事,平时她不怎么管事,偶然间做了一件事就挺好)。

二、慈安太后主要是在大事上发言,而且做事公道,符合皇后的身份(薛福成言,优于德)。

表面上看,好像慈安太后是在控制朝局的,但是我们细想想果然如此吗?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如果判断一个人是否控制朝政,有两个判断标准:

一是朝局的走向是否符合自己的立场和意志;

二是此人能否掌握朝廷的重大人事任命。

慈安太后的立场与慈禧太后不同,她是母后皇太后,她对大清所担负的责任,是在皇帝未成年之前的监护责任。保证皇帝在登记之前,国家的稳定和太平,直到皇帝成年后,她就可以享清福了。她的御赏章子是她自己的,也不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发生变化。慈禧太后的同道堂是代同治皇帝保管的,皇帝亲政后,她要交出去的,一旦皇帝亲政,她就要到养老宫养老,不能再参与政治了。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太后养老的慈宁宫

同治时代,慈安太后面临的国家问题主要有两个:安定问题和发展问题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太平天国确实动摇了大清的根基

安全问题:在咸丰年间,南方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北方有捻军为乱,在咸丰朝已经进行镇压,但是没有完全肃清,镇压这些运动,还有财政方面的压力。

在同治年又爆发了甘陕口口乱、酉阳教案、浩罕入侵等一系列威胁清朝安全的事件,在外交上英国、俄国等帝国主义对于中国也是虎视眈眈。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臣:左宗棠

发展问题:一方面镇压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其他起义需要大量的金钱,另外一方面是清朝在与国外打交道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差异,对外学习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厘金局虽然筹集了饷银,但是也影响了清朝经济

在安全问题上,两宫的立场是一样的,她们都希望大清的江山稳固、千秋万载,在这个问题上她们必须合作才能保证完成这一目标。事实上,在同治时代,两宫确实也完成了这一目标,对于两个女人主政的国家来说,这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在与发展问题上,两宫似乎都没有找对方向。在这一问题上,两宫的意见是相左的,慈安太后的见解似乎更开明一些,她支持了洋务运动,开始了近代中国对外学习的探试,这是慈安太后了不起的地方。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在变革时代,要维持一个国家是很不容易的

同治时代的重大人事任免。首先我们看一下最高人事的任免。就是奕䜣,奕譞两位王爷。奕䜣由于在辛酉政变的时候有谋划的首功,被封为议政王。

但是在成为议政王之后,奕䜣的政见是与慈禧太后不同的,他在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之间,有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很多时候的意见与慈安太后一致,这令慈禧太后对于奕䜣是不满意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奕䜣终是有些私心的

奕䜣支持曾国藩等人的洋务运动,并且与支持慈禧太后的顽固派大臣也有矛盾,但是他自己是帝胤,对于洋务派的湘淮势力即利用又打压,湘淮势力又不能完全信任奕䜣。结果就搞的奕䜣自己比较孤立,只是依靠在辛酉政变中的旧人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

自己在处理外交问题上,又不甚得力,在购买英舰、中俄勘界、天津教案等事件的处理中,一味的绥靖,出让国家利益,令朝中大臣极为不满,甚至自己的弟弟奕譞也公开责备他。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反复小人蔡寿祺

在同治四年三月初五时,奕䜣就被编修蔡寿祺弹劾,参他的理由就是“揽权纳贿,徇私骄盈”,这个理由是很泛泛的,但是两宫太后就下了懿旨,让查办奕䜣,七天之后就罢议政王及一切职任。这个决定是两宫一起下的,就上面我们分析的,奕䜣治理国家的才能是真的不足,并且《清史稿》中对于奕䜣被罢免的主要原因解释,并非是蔡寿祺所说的“纳贿”,而是信任亲戚,内廷召对,时有不检。就是说,奕䜣自己一直有结党的嫌疑,并且在内廷讨论国家事务时,对于两宫不够尊重。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影视剧中的奕䜣

奕䜣被罢免之后,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及通政使王拯、御史孙翼谋、内阁学士殷兆镛、左副都御史潘祖荫、内阁侍读学士王维珍、给事中广诚等奏请任用,广诚语尤切。由于宗亲和大臣的求情,两宫太后命奕䜣仍然在军机行走,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样大家看,似乎两宫对于奕䜣犯的外交错误并非十分在意,依然让他主持外交事务。对于奕䜣主要是担心他在朝中形成一党,威胁两宫,也在此证明了我们之前对于奕䜣其实并非慈安一党的假设。

至于这场弹劾是否是像是在热河时,董元醇上书那样是事先安排好的呢?其实不是,因为如果是那样,蔡寿祺在弹劾了奕䜣之后就是立功了,会得到好处,但是蔡寿祺在弹劾奕䜣之后,却被革职,从此穷困潦倒,五十几岁就满头白发。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落魄之后,蔡寿祺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立传

有一句话叫“知风莫若鸟”,历史事件缺乏详细记录,但是当时的人是知道地很清楚的,我们看他的态度就能揆度出一些端倪。蔡寿祺是江西德化人,道光二十四年的进士,没有人脉、没有背景,但是他功力心很重,曾经在四川私刻关防,招募乡勇,被四川总督骆秉章驱逐。后来他又巴结落魄的胜保(奕䜣一党),被提携进京。之后他从安德海口中得知奕䜣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就想借机出卖旧主,以博取富贵,才有弹劾奕䜣的事情。事后被宗亲和朝中大臣厌恶、革职不提。但是奕䜣被弹劾的事情,确实是围绕着他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展开的,跟慈安太后的关系不大。

同治后期,奕䜣又与同治皇帝产生了矛盾,光绪朝又有了“甲申易枢”事件,奕䜣和他的亲信几乎都被清出了权力中心。

奕䜣主持洋务运动的事情是得到慈安太后的支持的,此次奕䜣被革,似乎也是对于慈安太后势力的一种打击。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醇亲王奕譞

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他是慈禧太后的死党,之后他的儿子被选为皇帝的继承者,他更是死忠于慈禧太后了。

在这两位重臣的任免上,慈安太后的意志似乎没有得到贯彻,而是体现了慈禧太后的意志。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庸盦笔记》的另外版本

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庸盦笔记》所写的: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这些事是国家大事,有一个基本的政策方向和律法依据。不管是谁坐在慈安太后的位子,都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且我们仔细看看,杀朝中大臣,虽然是他们罪有应得,但是总不是件好事,他们在朝中有同党亲戚,都看着了。这种得罪人的事,慈禧太后就聪明,往后缩,让慈安太后出来顶缸,也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曾国藩

至于赐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的事情,对于慈安太后来说,也不是件好事。朝中的满洲亲贵,对于赐给汉臣爵位真的就那么乐意?何况这件事多少有些违背祖宗成法,这是他们立了功了,又不好不赏,这种事情让慈安太后来做,慈禧太后自己乐得当个谦让的好人,不可谓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在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她也有心振兴,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加上自己有德心机不深,渐渐地在朝廷中的影响力还是减弱了。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同治时代7

影视剧里的慈安太后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