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導語:《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是原四十一軍紀委書記宋子佩以五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傾心之作,可以說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對南疆作戰的反思和吶喊。在對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隨著幾分淒涼和悲壯,讀來令人揪心落淚。

隨著作者充滿激情的筆尖龍走紙端,高平攻堅戰的悲壯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戰役過程跌宕起伏,讓我們時而悲憤,時而悲傷,時而熱血賁漲,時而淚灑衣裳。

本來是想牛刀殺雞,速戰速決,但卻打得如此慘烈;本想3至5天結束戰鬥,結果打了28天。四十一軍的將士們打得英勇,盡心盡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隊之一。

但是,這一仗贏得也太艱難,只能說是慘勝。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讀者在讀完此文後,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勝利之母,失敗未必是勝利之母,勝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資本,只有認真總結勝利的經驗和汲取失敗的教訓,經過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才更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

我們不必去苛求前人,問問自己吧!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能否像英雄那樣英勇?我們能否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時間凝鍊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殺所要期盼的回答。

——羅援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速去安樂

2月20日8時20分, 361團又接到121師轉軍第二次命令(第一次命令19日拂曉下達, 師建議該團攻克809高地後再執行新任務),令其迅速北上安樂, 配合123師圍殲敵三四六師師部。

當時, 該團一營正在向扣屯開進, 三營在葵昂、波列,距團指十餘公里, 2個營均與團指中斷聯繫, 只有二營靠團指較近, 約3至4公里。

師前指彭副師長根據上述情況, 建議收攏部隊、交待任務、進行動員, 由團指統一指揮開進。

因上級命令快速北上,師指不敢延誤, 建議未被採納。

師命令361團立即出發, 由師負責用2瓦電臺盲發向各營下達北上安樂的命令和路線。全團被分成四路, 各自按師指命令行動。

20日18時50分, 361團三營收到師2瓦電臺盲發命令:" 你營沿那呂、北朗、坡潤、北幹、那奪路線開進到安樂找團指報到, 有新任務。"

三營長邊看地圖, 邊要九連到附近村莊找嚮導帶路。 九連班長曹明才在一個村子裡找到一名越南"老百姓", 他表示願意帶路。不料, 部隊進至那昌村時, 這名帶路的村民突然將手電筒用力砸向班長曹明才頭部, 打了就跑, 邊跑邊大聲喊叫, 有意暴露目標, 當即被擊斃。

三營長怕中埋伏, 即改路從扣隆河邊北上。

翌日凌晨4時, 穿插至公路, 全營成兩路縱隊向安樂急進。途中發現我軍3名負傷的坦克兵及戰損的數輛坦克。三營長未了解情況, 繼續前進。

這時部隊已極度疲勞, 2天斷糧, 飢餓難忍, 行軍速度減慢, 拉大了距離, 掉隊人員甚多。

21日6時進至扣旺, 遭公路右側竹林中敵人射擊, 三營長即下令跑步通過, 卻沒有組織火力掩護。2瓦電臺掉隊, 部隊建制已亂, 有的與敵射擊對打, 有的臥倒不動, 三營長失去了對部隊的指揮。

7時20分, 三營長帶零散人員進至扣馬時, 又遭敵猛烈火力阻擊, 敵輕重機槍和60炮嚴密封鎖了公路, 部隊無法前進。

三營長馬上跳下橋觀察敵情, 並叫步談機員命令七連向營部靠攏, 步談機在與七連聯絡時被打壞。營長動員身邊的人衝過去, 他身先士卒, 端起衝鋒槍邊打邊衝, 接著營部管理員和2名炊事員、1名通信員也跟著營長衝過橋頭。

過橋後又遭敵火力阻擊, 營長左手腕中彈負傷。

此時, 三營部隊前後脫節分成幾段, 各自為戰。

八連、九連部分幹部、戰士與敵英勇戰鬥, 大部傷亡。營長只帶著營部5個人隱蔽在公路邊的小水溝裡, 通信員給營長包紮傷口時, 一發60炮彈落在近處爆炸, 營長右脅負傷, 傷勢很重, 他心力憔悴, 面色蒼白, 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的傷很重, 恐怕不行了, 衝鋒槍給你們, 衝出去上山找部隊, 這裡目標太大。"

2名炊事員拿起衝鋒槍衝上了山, 管理員和通信員扶著營長進入公路涵洞隱蔽, 後來下落不明。(摘自《四十一軍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營戰例選編》第15至16頁)。

三營炮連連長張福安帶領不同建制的43人, 搶佔了扣馬西北側無名高地組織防禦, 22日凌晨1時, 他們沿公路西北側山腰搜索前進, 當日20時到達122師戰區郭張,找到了122師366團。

三營七連連長帶領30多人沿坦克碾壓的路線走,順利趕到安樂, 與361團後勤車隊相遇, 24日16時找到團指。

三營被急調去安樂,途中傷亡122人(其中亡94人), 失蹤多人, 基本失去戰鬥力。

此時, 361團指揮所除了1個警衛排外, 其他人員均是機關幹部信保障人員, 團指揮所幾十個人在敵縱深地帶穿插, 身邊沒有作戰分隊, 十分危險, 師、團領導都焦慮不安, 提心吊膽。

"三營在哪裡?有沒有接到出發命令?" 彭福信副師長優慮地問時團長。

"我哪知道呀! 是師指代替下達的命令, 但願三營能收到。" 時光銀團長說。

"一營在扣屯, 離師部那麼遠, 收不到信號怎麼辦?" 王仕誠副政委不無擔心地說。

"現在只有二營了,要趕快命令二營向我們靠攏。" 彭副師長焦急地說。

團團指接近那呂時,與二營取得聯繫。由於開進十分匆忙, 團指只向團直屬分隊及二營下達了北上安樂的命令, 但未交待具體任務, 使許多幹部、戰士誤認為戰役第一階段打完了向北轉移, 思想麻痺鬆懈, 行動緩慢, 毫無戰鬥準備。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20日20時,二營前衛連發現那呂方向有槍聲, 並有人打著手電筒在山上走動。遂將敵情報告團指, 團指令二營提高警惕, 嚴密搜索, 繼續前進。當二營通過那呂時, 遭敵阻擊。團指既沒有了解情況, 也沒有指揮戰鬥, 而是原地坐下來休息等待。 二營通過敵封鎖區後, 繼續前行, 六連在後, 其幹部戰土由於太疲勞, 超越團指揮所後就躺到地上休息了。

21時30分左右, 團指揮所組織開進, 這時二營已經走遠失去聯繫。團政委、參謀長帶著幾位股長和參謀離開指揮所沿二營方向先走了, 團指揮所只剩下彭福信副師長, 王仕誠副政委和時光銀團長及機關、通信分隊少數人員, 唯一的戰鬥分隊是1個警衛排。他們繼續前進, 由於天黑, 幹部識圖能力差, 行進到郭來東側岔路口時, 走錯了路, 沿著棟替、河安簡易公路前進。

21日6時左右, 進至棟替以南一塊平坦地方停下, 現地對照地圖, 聯絡部隊。這時,師、團領導既沒有組織部隊準備戰鬥, 又沒有佔領有利地形放好警戒, 三五個人一組看圖查找站立點, 許多人還誤認為要回國了, 心情激動,吵吵嚷嚷。有的甚至把武器裝備卸下來躺地休息, 有的跑到河裡灌水、洗臉、洗腳。9時左右, 晨霧漸散, 團指目標暴露被敵人發現, 敵人很快集中輕重機槍火力, 向他們猛烈射擊。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團指揮所所處位置是一塊平坦的凹地,種著幾畝地瓜。距指揮所不遠處有一條50米寬的小河, 時逢旱季, 河床乾枯得只剩一點點水。

河對岸樹木茂密, 敵人在此建造了簡易營房。361團與敵人只有河之隔, 團指揮所在此處停留長達3個小時, 竟然毫無警惕。遭敵火力襲擊時,時團長手部被打傷, 他想站起來組織部隊反擊, 剛一起身頭部即中彈犧牲, 團政治處副主任劉粵風及機關股長、參謀等8人當場犧牲, 彭副師長兩腿負重傷。

王仕誠副政委及部分機關幹部邊打邊撤至一個山頭。這時, 有人提出馬上轉移, 擔心敵人反擊過來抵擋不住, 電臺、密碼落人敵手; 有人提出砸毀電臺, 燒掉密碼; 有人提出團長、副師長及幾十名幹部傷亡, 沒有搶救出來, 不能撤走。

王仕誠副政委一面組織部隊抗擊敵人,一面決定立即呼叫二營火速增援。二營接到團指火速增援命令後, 團政委猶豫不決, 他說:"團指揮所在什麼位置? 到哪裡去增援?"教導員陳本富說:" 估計距我們有三四公里, 我帶1個連從槍聲中判明方向, 可以找到團指位置。" 話畢,他立即帶領四連向槍聲激烈方向奔跑, 因跑得太快2個排掉隊, 只有1個排跟上。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趕到後, 陳本富教導員立即指揮警衛排和一排二班從側翼佔領有利地形, 猛烈開火壓制敵人,指揮一排長丁忠超帶2個班和二炮連七班(掉隊後隨團指揮所走)衝到團指揮所, 在槍林彈雨中搶救傷員, 搬運烈士。

第一次衝進去, 救出了彭副師長和8名傷員。陳教導員發現時團長未被救出來, 命令戰士們再次衝進去, 一定把時團長救出來。而此時團長頭部中彈, 倒在了血泊中, 血跡模糊了面容, 難以辨認。但大家都知道, 時團長個子較小, 還是能夠分辨出來。

很快二炮連七班戰土曾旭棠首先辨認出團長,在戰友的協助下,他立即將團長的遺體扛上肩膀拼命往外衝, 冒著槍林彈雨硬是把團長遺體搶救出來。沒受傷的同志也都累得滿頭大汗, 汗水溼透了衣服, 臉色蒼白, 喘不過氣來。四連一排和二炮連七班兩次衝進火力封鎖區, 傷亡8人。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戰鬥還在繼續著, 陳本富再次問一排長丁忠超, 還有沒有傷員和烈士沒有救出來的?排長說,還有。陳本富又命令他們第三次衝進敵火力圈, 把所有傷員和烈士全部搶救出來。

他們三進三出敵人火力封鎖區, 共搶救傷員烈士47人(其中烈士30人)。121師361團指揮所遭敵襲擊後, 驚慌失措, 立即向軍、師指報告:" 我部現在北幹(1614), 經幾天戰鬥, 武器彈藥給養已盡, 部隊已經2天沒有糧食, 今天遭到敵人多次伏擊, 傷亡很大。偵察發現敵人坦克部隊在我周圍, 今晚準備集中兵力達到殲我之目的, 現敵正向我炮擊, 請求友鄰對我救援。"

電報誇大了困難, 缺彈、無糧是事實, 但絕不是"武器彈藥已盡"。如武器彈藥已盡, 為什麼大部人員還在呢? 對越作戰的28天從未發現越軍使用坦克,怎麼會"已經發現敵人坦克部隊在我周圍呢"?電文中說" 敵集中兵力達到殲我之目的" 更是誇大其辭, 不符實際(摘自《廣州軍區司令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司令部經驗教訓戰例選編》"XXX團司令部從一份電報看到的問題")。

更離奇的是, 2月19日, 二營教導員向一團的一位主要領導彙報: 二營通信排長雷保欽去宗梅吊橋向六連傳達任務時,與敵遭遇在戰鬥中失散。這位主官誤判通信排長被敵人捉走並被利用, 非常武斷地說" 2瓦電臺通信不可靠了"。命令電臺關機, 不準聯絡,給組織指揮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其實通信排長並沒有被敵人捉走, 而是跟隨363團二營走了。但從通信排長掉隊那天起, 直到他27日歸隊的9天中, 361團部分2瓦電臺不敢開機使用。20日14時, ,堅守809高地的二連三排與團、營失去聯絡, 步談機員不斷呼叫隨一營行動的楊常灘副團長和黃營長, 楊、黃二人因聽到團裡這位主官說雷排長投敵叛變,以為對方呼叫是雷排長"叛變"後的行動, 即令步話機員關機。

2月22日5時, 361團收攏在305高地防禦, 100炮連的2瓦電臺與團指呼叫聯絡, 並報告他們與後勤車隊及隨車隊行動的孫副團長聯繫上了, 孫副團長用2瓦電臺詢問團指位置, 以便前送給養彈藥。但團的那個主要領導認定是敵臺冒充, 不但不準告報團的位置, 還不準電臺開機工作, 致使彈藥給養沒有送達, 又中斷了聯絡(摘自《四十一軍司令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司令部工作經驗教訓戰例選編》,XXX團司令部"隨意猜疑造成聯絡中斷")。

361團被急調至安樂, 並沒有參加什麼重要戰鬥, 大部分時間組織防禦。2月22日至25日, 主要任務是搜刺殘敵, 擔負護路任務。26日13時, 軍指命令361團: (1)你部迅速組織力量, 肅清無扣、班頓、武柳地區之敵; (2)佔領上述地區後, 依託陣地, 迅速向壽強、33號地區方向攻擊, 殲滅30、331、332號地區之敵; (3)123師已攻佔312號地區, 122師正向高平、河安公路發起進攻, 戰鬥中要注意協同。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361團接令後,組織一營向壽強方向搜索前進,18時40分, 攻佔330、332號地區, 殲敵62名, 俘敵6名, 爾後就地組織防禦。27日17時19分, 與122師364團交接防禦陣地,19時50分,返回305號地區原防禦陣地。翌日返回扣屯歸建。

361團北上安樂, 一路遭敵多次伏擊、阻擊、襲擊, 共傷亡185人, 其中團長、一營營長、三營營長、一營教導員、政治處2名副主任、一營副營長等134人犧牲, 彭副師長等51人負傷。教訓極為深刻和慘痛。

由於李副團長已經回國, 時團長犧牲, 彭副師長負重傷, 121師24日決定, 楊常灘代理一團團長。

又遭伏擊!團長犧牲,副師長重傷,羅援悲薦:生死28天(13)

121師穿插地形圖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