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控制?

我是来参加的


二型糖尿病,纯中药治疗的标准是4点5,或4点44。才可以停药不复发。

只有纯中药治疗,不运动,不控制饮食,不吃一点西药,把血糖降到4点5,最好是4点44,中药治疗,绝对不会发生低血糖。

本人2O17年,7月23号,血糖是9点47,自测十点零。经过纯中药治疗,血糖降到4点8,从2O18年,元月一号停药至今,血糖还正常,停药一年零三个多月了。

关健是我酒肉不忌,不运动,不忌口。正常生活,没吃过一粒西药降糖药。


用户338273999004772


正常人血糖范围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1小时:6.7-10 mmol/L

餐后2小时: ≤7.8 mmol/L

年轻糖友


病情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年人

空腹血糖:4.4-6.1 mmol/L

餐后2小时<8.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老年糖友

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糖友

控制稍微宽松一些

在安全前提下尽量达到一般标准

空腹:6.0-7.0 mmol/L

餐后2小时:8.0-1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7%

儿童和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

血糖比较脆,波动较大,加上孩子日常活动量变化大,缺乏对低血糖的自制力及应对措施,如果过于追求血糖达标,不仅容易造成低血糖,还可能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的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0-6岁

餐前:5.6-10 mmol/L

睡前:6.1-11.1mmol/L

6-12岁

餐前:5.0-10 mmol/L

睡前:5.6-10 mmol/L

13-19岁

餐前:5.0-7.2 mmol/L

睡前/夜间:5.0-8.3 mmol/L

0-19岁

糖化控制小于7.5%

怀孕期间得糖


餐前和睡前:3.3-5.3 mmol/L

餐后1小时:3.3-7.8 mmol/L

餐后2小时:4.4-6.7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5.5%

1型/2型确诊后怀孕

餐前和睡前:3.3-5.6 mmol/L

餐后2小时:5.6-7.1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0%

得糖后计划怀孕

餐前和睡前:3.9-5.6 mmol/L

餐后2小时:3.9-8.5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使用动态血糖仪


一般糖友建议目标范围为3.9-10mmol/L,增加血糖在这个范围内的时间。

血糖多少算高?多少算低?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制定的动态血糖标准:

血糖目标范围是3.9-10mmol/L之间,属于绿色安全区。

血糖在10-13.9mmol/L之间属于轻度高血糖黄色警报区;

血糖在13.9-22.2mmol/L之间属于中度高血糖橙色警报区;

血糖高于22.2mmol/L属于重度高血糖红色警报区。

血糖在3.3-3.9mmol/L之间属于轻度低血糖黄色警报区;

血糖在2.8-3.3mmol/L之间属于中度低血糖橙色警报区;

血糖低于2.8mmol/L属于重度低血糖红色警报区。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微笑面对糖尿病


1:糖尿病的最准确有效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般不超过6.1属于正常,它反应的是检测者前3个月体内的血糖水平.

2:如果被查出的是初期糖尿病,并且是二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如果。空腹或者餐后或者糖化血红蛋白值不高的话,可以先加饮食控制。少吃甜食,富含糖分的东西,还有碳水化合物。多运动。如果是。餐后血糖也高,空腹血糖也高,糖化血红蛋白也高,但是这几个标准都高得不是厉害,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口服药物开始治疗。如果是属于1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话,那就没有办法,只能使用胰岛素治疗。


清风徐来醉人心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不是统一的,而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控制标准。下面小糖将给糖友们一些可参考的控制标准。


通常来说,医生会建议大部分糖尿病人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以内,餐后10内,糖化血红蛋白7%内。但如果是年纪较轻、病程较短、处于妊娠期间、需进行手术等情况,建议按照正常人的血糖标准严格控制,即空腹6.1内餐后7.8内,糖化值4%-6%内。如果是年纪较大、病程较长、并发症程度较重、频繁出现低血糖等情况,那么血糖控制不必太严格,把空腹控制在9以内,餐后控制在11以内,糖化值8.5%内即可。对于合并有肿瘤、尿毒症等严重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还可以再放宽,空腹控制在11内,餐后控制在13甚至是15以内都是可以的。

所以糖友们究竟该把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平时该怎么监测血糖(监测频率和时间点)最好还是找医生确认,更精准的控制方案有助于后期的治疗和恢复。不能看别人的控制标准是多少自己就跟着学,更不可学吃其他糖友的药。因为糖尿病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疾病,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一定要听医生的才行。

希望小糖的回答对糖友们有帮助,更多糖尿病百科问答就来找小糖帮忙哦!


糖人健康网


曾经的富贵病糖尿病,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身边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切无法彻底根治。糖尿病最可怜的就是什么好吃的都不敢吃,否则严重以后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轻者血压升高,重者截肢也是有可能的。

糖尿病的指标是什么?怎么能确定身患糖尿病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糖尿病患者需要几种情况同时出现,才能确定是糖尿病。



①症状

三多一少,既身体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这几种情况。

②血糖值

血糖值是确诊糖尿病最大的依据,空腹血糖超过7.0,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这个时候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当然,也可以第二天再测量一次,毕竟一次也不是特别准确嘛。


糖尿病如何控制

糖尿病的控制应该分为药物控制,食物控制以及监测血糖值,这三点应该严密的配合,这样才能科学有效的控制住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

①监测血糖

糖尿病人应该每天都严格的监测血糖,空腹,餐后,都应该进行测量,刚开始的时候测量的比较频繁可以对身体有个大概的认识,吃什么会导致血糖升高,吃什么有助于降血糖,都应该掌握。

②药物控制

药物控制血糖主要就是胰岛素,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随身携带胰岛素针,发觉血糖升高以后及时的注射胰岛素是很好的办法,不过有些患者乱用胰岛素,一边大吃二喝,一边注射,这其实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③食物控制

食物控制最主要的就是减少糖分的摄入,多吃蔬菜,吃五谷,尤其是燕麦,对糖尿病好处很多。


另外,水果很多都是含糖量高的,应该避免这样的水果摄入。 同时多吃粗粮,代替细粮的摄入。酒水饮料就戒了吧,喝水就喝白开水就好。

糖尿病的控制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过程,想要不进入并发症阶段,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不然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轻者头晕眼花,重者截肢,阳痿,性功能障碍,都是有可能的。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的急性并发症,也会增加多器官组织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治疗应注意控制血糖长期稳定达标,并减少肾脏、眼睛、血管、神经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对于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监测和复查。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应在7.0mmol/L,餐后两小时控制目标应在10.0mmol/L。对于中青年人群、病程短、无并发症、预期寿命长、无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应更加严格。而对于老年、病程长、并发症多、预期寿命短或频繁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也可适当放宽。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时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并可伴有眼、肾、心脏、血管和神经等组织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糖尿病一经诊断,需积极正规诊治,注意合理饮食、规律服药、监测血糖和定期复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静脉血浆血糖来判定。具体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均可:①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至少空腹八小时)≥7.0mmol/L或加上OGTT(即糖耐量试验,喝75g葡萄糖后测量血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②如果血糖指标达到上述标准,但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人群,需在另一天复查上述任一指标,如仍达到上述血糖标准,方可诊断。

二、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一经诊断,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诊治,具体包括:①合理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控制碳水化合物和每日总热量的摄入,注意定时定量;②规律运动: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能够降低体重,对于血糖控制很重要;③正规服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达标;④监测血糖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以便我们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理。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并不可怕,正规诊疗很关键,我们要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并坚持规律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方能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全科扫地僧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把血糖降下来是所有糖尿病人最关注也最希望的结果,但把血糖降下来就能达到了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吗?有句话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由此可见,糖尿病治疗的终极目标是要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如何发生的呢?根本原因在于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说所有糖尿病的并发症归根结底都是血管的病变,心脑血管病、失明、肾衰竭、糖尿病足等等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大量的脂肪沉积于此引起炎性反应,破坏血管正常组织而发生病变,发生病变的血管弹性下降,即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对血管内皮的损害进一步加重,如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要阻止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三个关键点要高度重视:一是血糖,二是血脂,三是血压。也正因如此,糖尿病的治疗是否能取得最佳效果,就要在这三个方面制定目标。《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此也给出了相应的标准,分别是:

对血糖的控制

理想目标: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一般目标: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

对血脂的控制

理想目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

一般目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2.6mmol/L

对血压的控制

理想目标:血压低于130/80mmHg;

一般目标:血压低于140/90mmHg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治疗至少要参照以上标准来要求,那么你的糖尿病治疗达标了吗?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我是小眼睛医生

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

致力于公众健康

热爱于健身的心内科医生


糖尿病的诊断必须通过糖耐量检查和胰岛素释放实验明确。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再进一步检查糖耐量检查和胰岛素释放。

糖耐量检查是在空腹的状态下,服用75克葡萄糖或者两个小馒头,监测餐前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3小时血糖。

但是,我们经常看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的时候,是正常的。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的时候,认为空腹血糖高。

餐后2小时的血糖,在7.8mmol/L的时候,认为血糖是正常的。但是,餐后2小时大于11.1mmol/L的时候,能够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我能够诊断为糖尿病,应该怎么办。

第一点,你必须就诊于正规医院治疗。如果血糖过高,我认为你最好还是服用药物治疗。

第二点,你最好还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加强运动。

我是小眼睛医生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回复告知我

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


小眼睛医生爱运动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7.0或者饭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如果得了糖尿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治疗。平时饮食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主食可以以米类食物和粗粮为主,户外多运动,定期复查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