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1859年1月27日,在柏林的一间生产室里,一个英国美女声嘶力竭,一群下人忙里忙外。贵妇和宫女们既慌乱又沮丧,刚才的兴奋已经烟消云散。兴奋是因为产妇生下的是一个男婴,慌乱和沮丧则是因为这是一次难产。产妇是普鲁士储腓特烈的妻子、英国大公主维多利亚。经过10个小时的痛苦折磨,母亲已经休克,不省人事,婴儿看上去也奄奄一息。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这一次的况是,婴儿的体位不正,头和左肩先生了出来,剩下的大半个身子则卡在母亲体内出不来。没有多少外科手术经验的宫廷大夫马丁博士动用产钳。他夹住婴儿的左肩,生拉硬拽,如同“一个肉铺老板撕扯一条香肠”一样把这孩子卤莽地拽了出来。这个卤莽大夫不称职的直接结果是,新生儿的左臂瘫疾,一些肌肉组织被拽离了骨体,颈部附近控制手部和肩部的神经从也被拉断。婴儿的左臂只有轻微的应激反应,右耳以及左侧面部也呈现出不协的现象。

根据普鲁士的传统,这个婴儿被放进一个古老的木篮子中。这个摇篮,按照传说,是用十字军从带回来的由稣降生马槽的残片做的。他接受了洗礼,名字是腓特烈·威廉·维克托·阿尔伯特。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按常理来说,一般初为人母的女子对呱呱坠地的儿育是要慈样疼爱一番的。但这位小弗里茨的母亲偏偏就不。不能容忍这个儿子是半个残疾的威廉母亲对威廉实施了电疗。然而,电疗对威廉的左臂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不久就学会了将残疾萎缩的左手藏在口袋中,或插在皮带里。面对这样一个一个严厉的、严酷的、认为体罚是矫正错误唯一方法的母亲,威廉的童年毫无乐趣可言。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由于母亲的关系,威廉从小就对英国与英国人有复杂的感觉,并影响了他后来对英国的态度。他的童年时代像阴影一样笼单在他头上的是那位恶母的象征——英国。心理分析学的鼻祖——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博士,曾对两人母子关系做过一个领清晰的判断: 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人,手握大权之时,他永远不会饶恕他的母亲。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威廉和母亲

成人后的威廉果然因为母亲的原因对英国充满了敌意。他曾在私下里把自己的母亲和亲英的姐妹们称为“英国殖民团”,把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称为“印度斯坦女皇”,并语气恶毒地说“那个老太婆早就该死了”。至于他自己,威廉希望能够从他的血管里抽干“那该死的英国人的血”! 甚至在母亲死后令人搜查其住所,为了找到“勾结英国的证据”。

他忽而当着群臣的面狠拍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一世的屁股,忽而挥舞元帅权杖狂敲俄国瓦迪米大公爵的后背,忽而在吃烧烤时开设“百家讲坛”滔滔不绝且从不用稿,忽而抄起铅笔刀割断了手下将军的裤带,忽而用小锤敲击大臣膝盖做膝跳反应实验。

此外,他尤其喜欢收集军服和勋章,他在登基之前就收藏了大量制服与服装,到1900年时他的军服竟然有4000多套,那些大大小小的君主们赠送给他的制服,以及与之配套的大把大把的勋章,这些勋章,用他母亲的话说,把威廉“打扮得像个珐琅店老板”。威廉还走火入魔一般痴迷着化装舞会和阅兵式,几乎每天都要开一次派对。他平时经常转换服装,一天内竟然要更衣四次,并且更换配套的首饰。并且不厌其烦地给自己的卫队更换制服(据说曾换了30多次)。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一位服侍过生活简朴的威廉一世的宫廷官员,在日记里记下了大多数人的感受:“我们多么悲哀啊!”他写道,“德意志的苍鹰,竟然孵出了一只孔雀!”无独有偶,英王爱德华七世也对威廉二世这个外甥作过同样的评价:“有时他做事目的不明,动机令人堪忧;有时他的目的明确,但手段则未加深思熟虑。此人有些奇才,很有性格,但绝对不会转弯抹角,如同一穴鸟,戴上华丽的尾巴冒充孔雀”。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可以看出威廉对自己的手遮掩

对于德国乃至欧洲来说,这是个灾难,因为这只高傲的“孔雀”将把德国带离由父亲引导的自由民主的国家,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对精神病学家来说,他们的书里将多一个典型的病例来供他们分析。

皇帝是个精神病,却引发了欧洲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走向(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