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的总督要比巡抚官职大,可为何地方巡抚经常与总督对着干呢?

余万涵


清朝在每个省都设巡抚,但在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设东三省总督之前,全国的总督只有八个。另外有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分别管水利和漕粮运输,这两个职位虽然名义上也是总督,但朝廷一般都是把它当成是巡抚的预备职务,与布政史相当。

总督通常管一个省(如四川总督),两个省(如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三个省(如陕甘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闵浙总督)。

总督和巡抚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隶属关系,但总督在级别上高于巡抚,尤其涉及到军务。由于总督职务以军务为主,遇有战事,总督就是巡抚的直接领导。但不打仗的时候,总督和巡抚的关系就很微妙了。

清朝官制,总督巡抚,加上布政史、按察使这四个职位,属于疆臣,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遇有战事,或是辖区有人造反,他们都有统兵的权力。没有战事的承平时期,他们对属下的官员负有监督和节制之责。

清朝官制沿袭明制。明朝特重文官体系的建设,官制的设置,最上者是皇帝对应整个文官体系,而文官体系的逻辑是宰相高于六部、六部高于督抚,很大程度上强调中枢的作用。

因此,清朝入关的早期也是如此。即内阁中枢的设置高于地方,比如,六部堂官都是从一品,而地方总督是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

但实际上,地方督抚的权力却往往比六部堂官大的多,相应地,责任和义务也大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权责不符的情况,不利于激励机制的正常发挥,也不符合督抚本身和所辖民众的心理预期。

于是,康熙以后,对地方总督和巡抚两个职位,皇帝追加了许多恩赏,目的是提高督抚的政治地位和权威,力争权责相符。那就是例加官衔和宫衔。

例如,总督的品级本身是正二品,但有例加衔,兼署兵部尚书衔,变成了从一品,表示打仗的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统帅绿营和所有的八旗武将。同时还例加右都御史衔,表示对所有属下文官都有节制和监督权。同时,对资深的总督加太子太保的宫衔,这倒不是真的让他们去教导太子,而是为了笼络,抬高他们的身份,意思是,即便他是远在天边,也属于皇帝的近臣,东宫的属官。

巡抚本来是从二品,但例加兵部侍郎衔,也是正二品,同时例加右副都御史衔,也是为了节制属员。与总督一样,资深的巡抚照例加宫衔,太子少保。

有意思的是,正是右副都御史这个署衔,使得巡抚可以参劾总督。御史的纠参权没有大小,京城里的御史们发起狠来,连皇帝和太后都参,更何况他们的上司。

所以,巡抚参总督并不是以下犯上,反之,总督参巡抚也是天经地义。有清一代,督抚互参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哪个省,督抚的关系往往处在互相防备、互相监督的状态。

对皇帝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监督的模式。皇帝虽然常被督抚互参弄得头疼,但又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来制衡总督和巡抚这个级别的方面大员。

只有四川和河南例外。因为四川只有总督,下面不设巡抚。四川布政史和按察使的顶头上司不是巡抚,而是总督。而河南只有巡抚,上面没有总督,也不归任何总督管。

其实即便贵如总督,也不希望耳边有个巡抚下级在鸹噪,巡抚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清朝的官场上,四川总督一职是大多数总督向往的,天高皇帝远,四川又是物阜民丰,少有战事,总督可以唯我独尊,比皇帝还舒服,特别适合养老。

河南巡抚那一片天是雍正时田文镜打下的,田文镜当时是天下模范巡抚,雍正皇帝竖立的典型,他以后的河南巡抚成了巡抚中的另类,上面没有总督管着,他自己军务民政一把抓,差不多与总督一样。

清朝总督的职责与巡抚往往多有重合,具体因地因人而异。

一般而言,有战事的地方,总督的主要职责就是军事,比如陕甘总督和它的前身川陕总督,有清一代那个职务就是带兵打仗的,因此它的民政部分就仅限于筹饷,其它的则委之于巡抚。

还有一个官员本身的因素,有的比较强势,爱揽权,他当巡抚,风头往往会盖过总督。有的官员比较谦抑,他当总督也会有被巡抚欺负,弱势很多。

四川总督、云贵总督等辖区基本上没有战事,所以他们的职责就偏重于民政,相对的,治下巡抚的权力就会被侵夺。

晚清的两广总督由于地处五口通商前线,基本上以洋务和通商事务为主,而广东巡抚的职责也大致如此。这样一来,在全国范围内,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的矛盾也是最大的。 其实广东完全应该仿四川的成例将广东巡抚一职裁撤,但实际上却没有,广东巡抚一直到清朝垮台也没有被撤。

一般而言,朝廷为了避免督抚的矛盾,同时也发挥督抚衙门行政中心的辐射作用,尽量安排总督和巡抚在不同的驻地。比如,两江总督驻江宁,同一省的江苏巡抚驻苏州。这是在驻地大城市较多的情况下,但往往不能普遍如此。

广东就很特殊,督抚同城。所谓督抚同城是指总督和巡抚的驻地都是一个城市,而且衙门甚至比邻,广州就是这样。还有湖北,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都在武昌。陕甘总督驻兰州,甘肃巡抚也驻兰州。

所以广东历任总督与巡抚都不和谐,互相攻讦的事情非常多。更要命的是,广州将军也驻广州,三个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朝廷重臣挤在一起,平日里免不了发生矛盾。

遇到督抚互参,皇帝往往非常重视,因为这样会影响大局。督抚互参是一定要有个处理结果的,不可能不了了之,最后无论谁落下风,都会牵扯朝局的变化,这也是皇帝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当督抚互参时,朝廷往往会派员彻查,一般都会派巡抚以上级别的官员,或者比当事双方级别更高的大臣或王公前往彻查,很多时候,前往查案的官员是被撤职或调离那个人的继任者。


国史馆


总督和巡抚是有竞争关系的。

总督是正二品本职,加尚书或者右都御史为从一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这些,就只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本职,一般是加兵部吏部侍郎或者左副都御史,为正二品。

看起来总督要高点,但很多巡抚不买账。最重要的是,总督巡抚都是中央派遣大员,本身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同时,清代通常采取双线体系,汉族官员担任总督,则巡抚多有满蒙官员作为制约。

此外总督大体偏向于军政,对辖区民政体系只有弹劾监督权。巡抚则大体偏向民政,对辖区的控制力远比总督厉害。

比如两江总督。两江总督驻江宁,名义上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但实际只控制江宁及江北地区,负责管理江北提督所属军队,江苏巡抚管制江苏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官员驻地苏州,控制江南地区,负责管理江南提督及江南水师提督(驻松江)。而安徽江苏巡抚则基本不受两江总督令。

所以督抚争权相当厉害。清政权多采取各打五十大板,全部调离的办法。后期则经常临时废黜总督驻省的巡抚作为解决方式,也就是总督兼本省巡抚。


四川達州


清朝的地方大员,以总督、巡抚为尊。

按官衔来说,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是从一品,巡抚加兵部侍郎衔,是正二品,总督辖地有至二三省者,巡抚则只管一省,总督应是巡抚的上官。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尤其是总督与巡抚同驻一省时,为争当老大,常常斗得不可开交,以致满城风雨,朝野皆知。

此种官斗便是清朝有名的“督抚同城之弊”。

在明朝,总督与巡抚只是一种临时差事,由皇帝钦派到地方,为的是处理突发事件。到了清朝,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官职。

原则上,总督负责军务,巡抚察吏治民,总督对巡抚有节制之权。但这个节制之权,并不是直接领导,而是从旁监督,巡抚也有独立的官场地位以及行政权力。

这种模棱两可,一个碗里两把勺的模式,若是督抚二人各安其分,倒是没事。但官场没事就意味着没有行使权力的空间,没有存在感,尤其是没有迫在眉睫的战事时,不甘闲放的总督必然会对巡抚侵权,干涉所在省份的人事、财政以及司法。

反观巡抚,在地方上明明握有实权,总督偏偏要来横插一杠,名义上受其节制又不能直接对抗,但心头有那一团怨火,又不能甘受大权旁落,因此难免要和总督进行官场暗斗。

总之,督抚之间是互相暗抓把柄,你参我弹,不是督参倒抚,就是抚弹残督。

有人可能不免要问,封疆大吏把精力都花在内讧上,朝小了说,这必将降低临民治事的效率,朝大了说,这就是误国误民。

天朝向来标榜圣明的皇帝老儿难道发现不了其中的弊端?

不是发现不了,而是刻意为之。

君主专制,最忌讳的就是权柄下移,外重内轻。简单说,如果地方上只有一个土皇帝,说一不二,行政效率固然能提高,但地方的绝对权力也将随之凝聚增强,如此必然对专制皇权造成威胁,小则讨价还价,不听指挥,大则称兵肇事,动摇根本。

这些历史教训,皇帝老儿自然烂熟于心,必然要想尽办法地去稀释或者打散地方权力。清朝皇帝搞的这一招,一省既设总督,又设巡抚,让督抚两人互相稽查,互相掐架,就是典型的一山造出俩山头,谁也别想占山为王。

说实话,这一招实在简单粗暴,没什么政治智慧,正因为如此,清朝没在全国都这么搞,只在几个战略地位比较敏感、重要的地方实行了“督抚同城”。

哪几个战略重地呢?

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同驻福州;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昌;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同驻广州;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同驻昆明。

一共四个。

可以说,这四座省城的督抚之争,稍展开就是一部封建官场官斗史。

不妨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嘉庆年间,两广总督那彦成与广东巡抚百龄不和,那彦成抓住百龄“非刑毙命”的把柄,告他御状,结果百龄被下放到实录馆,当闲差喝稀饭去了,第一回合总督胜;接替百龄的是孙玉庭,与那彦成也处不好,于是以“滥赏盗魁”的罪名将那彦成告到京城,那彦成因此被遣戍新疆,第二回合巡抚胜;十年之后,百龄卷土重来,高升两广总督,按说广东巡抚孙玉庭帮他斗倒了昔日的政敌那彦成,他该感恩戴德才对,可官场从来只有利益,没有朋友,上任没多久,他就参弹孙玉庭“奏报不实”,最后搞的对方下岗失业,第三回合又成了总督胜。

据说,这三位还都是公认有操守的能臣,他们之间“君子攻君子”,尚且如此残酷无休止,倘若换成“小人攻君子”,那就要斗出人命了。

咸丰初年,湖广总督吴文镕就惨被湖北巡抚崇纶摆了一道,崇纶搬出咸丰招牌,逼迫吴文镕在兵力稀少、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出战,结果导致吴文镕命丧杀场,活生生地演绎了一出巡抚搞死总督的大戏。

此后发生在昆明的更恐怖。

咸丰、同治年间,云南爆发民乱,巡抚徐之铭暗通叛军,将与其意见不合的前巡抚邓尔恒及总督潘铎杀害,这事发生后,吓得另一总督张亮基拼命告病求退,以求速离云南为幸。

所谓的名臣,一样如此。

两广总督瑞麟就曾赶走郭嵩焘;曾国藩九弟湖北巡抚曾国荃也曾大战过湖广总督官文;张之洞在两广、湖广总督任上也没能免俗,跟倪文蔚、谭继洵闹的不可开交。

但万事都有例外,晚清中兴名臣,不是早逝功名极有可能在曾国藩之上的胡林翼就曾破了这督抚同城相争,朝廷坐收渔翁之利的俗局。

胡林翼初任湖北巡抚时,因雄才大略,想任事,看湖广总督官文也是一百个不顺眼,想搞倒他。

这时,幕僚阎敬铭点醒了胡林翼,这阎敬铭也是晚清一高人,后来官至军机大臣兼大学士。

阎敬铭主要跟胡林翼分析了几点:一、督抚相争,谁敢保证必胜;二、即便胜了,朝廷若再派一个官文式的总督下来,斗等于白斗;三、朝廷若是派个比官文更难对付的来,斗还不如不斗。

反观官文,不过中材,又有贪财的致命缺点,如能和光同尘,用谦虚以及白花花的银子将他牵进牢笼中,总督不就形同虚设,你胡林翼不就大权独揽了嘛!

就这样,晚清官场出现了督抚同穿一条裤子的罕见景象。

不得不说,胡林翼与阎敬铭以理智绕过了人性的弱点,既演绎了官场佳话,又成就了湘军大业。


黑句本


清朝前期在封疆大吏制衡方面可谓操作到了一个极致。

清朝省设巡抚,总管一省民政,而总督则可能管理一至三个省,而且军政事物都有管辖权。清代总督的品级并非一成不变,但大体而言,加尚书衔的总督一般官居从一品,不加尚书衔的为二品。而巡抚则一般是从二品。从品级上讲总督算是压巡抚一头,但事实却是相互钳制监视的关系。

巡抚钳制总督的制度,可以主要体现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

政治上讲,总督、巡抚都有向皇帝直接密奏的“具奏权”,都可以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也被称为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双方谁也看不见谁的内容,所以都具有致对方于死地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清朝绿营的编制,总督在地方有自己的直辖军队,而巡抚也不是吃素的,也有自己的直辖军队,这些军队都是绿营,总督的直辖军队叫督标,巡抚的直辖军队叫抚标。

最为典型的是两江地区,即今天的江苏、江西和安徽。各省都有巡抚,同时又有总督统一管理。

不单单是巡抚和总督相互钳制,清朝还未地方官吏编制了相互制约的大网。

八旗入关统一中国后,在要地选择驻扎八旗军,是为“驻防八旗”。而地方驻防八旗的最高军职为驻防将军,品级为正一品或从一品,级别上比总督还要高,而且直接统领一个地区的八旗军,也有“具奏权”,可以说是清朝中央政府监督地方官吏的“重锤”。驻防将军之下还有都统、城守尉等八旗将领分驻水陆要冲,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刚才说到的两江总督辖区,就驻扎有江宁将军这样一位军事大员,监督总督和巡抚。

总督之下,地方绿营驻军还有各省绿营将领提督、总兵等,级别都在从一品、正二品左右,虽然不过问地方政事,但有统兵权和直辖军队,以及最为致命的“具奏权”。

巡抚之下,还有主管民政财务的“藩台”,即布政使、主管刑罚的按察使“臬台”等地方大员,虽然没有统兵权,但是具有“具奏权”。

总体而言,总督、巡抚、驻防将军、提督、总兵、布政使等,相互钳制,让清朝地方大员很难犯上作乱,起到了一定的相互监督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地方的内耗,地方政治逐渐失去活力。


史秀


清朝的巡抚,不是总督的下级,之所以设立巡抚这个职位,原本就是为了制衡总督的权利。总督是地方大员的最高级别,总督之中,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地位最高,一个管京畿要地,一个管“天下财赋”。居后的是云贵总督和四川总督。但不管什么总督,他们都是位高权重。一个总督,属于正二品,通常又加上尚书衔,抬高到从一品。这已经仅次于“宰相”这种级别了。加上总督可以管辖一到三个省,地盘大,权位高,如果他在自家地盘上有不轨之心,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总督是可以管兵的,除了旗兵,其他的地方军队总督都可以调遣。

为了制衡总督,朝廷就委派了巡抚到地方上。巡抚也是地方大员,其在级别上比总督低一点,总督是正二品抬到从一品,而巡抚是从二品,加一个侍郎衔,就抬到了正二品。这样看,巡抚是比总督低半级的。虽然级别低了一点,但是巡抚却并不是总督的下级,相当于朝廷特派员,负责管理一个省,但是他不归总督管辖。巡抚和总督属于同僚关系,巡抚遇见总督,要行礼,但是巡抚有着监督、弹劾总督的权利。如果总督有造反迹象,巡抚有权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予以反制,手段包括调兵等,甚至可以直接抓捕总督,他有这个权限。


怀疑探索者


回答这个问题便我们先了解下清朝的官阶制度。

清朝官场等级制度森严,依照明朝旧有的标准制定了九品十八级的官场品级制度。京城设有内阁、六部、九卿,还有太常、大理寺等,

清朝地方分省、府、县三级。

省级最高官员是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隶属都察院,清朝变成了封疆大吏。一般总督管两三个省,巡抚只管一个省。总督在名义上是行政长官,但是只要当上总督,就会兼任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御史,这样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在手。巡抚也一样,只是兼任的是兵部侍郎。总督是正二品,又称“制军”或者“制台”,巡抚是从二品,又称“抚军”或者“抚台”。

总督、巡抚之下是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管税收和民政,又称“藩台”或者“藩司”。按察使管司法、监察,又称“臬司”、“臬台”。

布政使之下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按察使之下有副使、佥事。副使、佥事时常需要巡查某地,又叫“巡道”,参政和参议又叫“守道”,他们驻守在一个地方。

府的长官叫知府,地位比较高的府,长官叫府尹,比如顺天府。知州的等级和知府相同。知府、知州下有同知、通判。县长官就是知县

总督和巡抚具体有什么区别,总督,一般是正二品,辖一至三省,兼任兵部侍郎或者副都御使。但清代地方总督不少例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衔,如两江或者陕甘总督都兼任右都御史和兵部尚书衔,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到了清朝后期,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又兼任主管外交的南北洋大臣,属于钦差大臣,已经是正一品的官员了

清代共设置的总督主要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东三省总督。

巡抚,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一般地方的巡抚正式全称为:巡抚xx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有的地方巡抚因为兼职一些专业事情,会有另外的加衔。

总督虽然管辖的省份较多,而且级别也高于巡抚,但是巡抚并不隶属于总督,他们都直接隶属于中央,只是许多事情要同时上报总督,礼节上要尊重总督。其实不仅是总督巡抚,各省内的布政使和按察使是一省之内仅次于督抚的官员,但也不隶属于当地的督抚,而是直隶于中央的户部和刑部,他们是督抚的下级但不是下属。综上而言,虽然清朝督抚看起来手握重兵和位高权重,但实际上权力有限。各个方面相互制衡的是非常厉害的,也就有了不少巡抚和总督对着干的现象。






静夜小虫00


清帝国的制度设计

明朝崇祯十七年(西历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征伐战争,终于在康熙初年,灭亡了南明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大陆。

对于清帝国来说,随着天下的稳定,清政府最大的敌人,已经远非民间的反清复明组织和远在台湾的南明残余势力,而是如何治理庞大的中国。


为此,清朝统治者只能以明朝制度作为参照物,并加以革新、改良、升级,打造了清帝国的一系列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以专制著称,清朝在这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央层面上,明朝皇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于是废宰相,设内阁。到了清朝,清朝皇帝在这一基础上,设立军机处,乾纲独断、大权独揽,将中国君主集权制度,推向巅峰。

在地方层面上,清朝统治者也采取了分权制度。

地方治理有多难?

作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后,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如果朝廷不能有效控制地方,最终结果就是地方势力做大,最终架空甚至推翻朝廷——东周亡于诸侯秦国;东汉亡于诸侯作乱;唐朝亡于藩镇作乱。

因此为了可以有效的控制地方,清朝统治者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双重管理模式:设总督的同时,设立巡抚。


总督,是多个省份的军政长官(比如两广总督负责两广,比如晚清东三省总督负责东三省,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担任过东三省总督),掌握着一个省的军队权力和政府权力,其权力,看上去,可以和先秦时代的诸侯王比肩。

不过,总督属于朝廷外派的官员,虽然职权是管理地方,但属于朝廷派遣下来的官,人事关系上,总督属于中央官僚,而非地方官——之所以这样设定,就是防止总督在地方做大。

而巡抚,则属于地方官,负责一个省的民政。在级别上,总督略微比巡抚大一些,但是在清朝的制度设计上,总督和巡抚并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就意味着,人事任免上,总督罢免不了巡抚,而巡抚也可以依仗这一点,和总督分庭抗礼。

事实上,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巡抚作为地方官,并且级别略低于总督,其目的是防止朝廷虚弱的时候,巡抚趁机不服从朝廷,于是需要总督代表朝廷监督、压制巡抚,防止地方势力做大。而巡抚同时,也具备稀释总督权力,防止总督一手遮天的职能。

于是,在清朝历史上,频繁出现巡抚和总督互相扯皮、互不服从甚至发布的指令互相矛盾的现象出现,现存的故宫档案里面,也存在雍正朝时期,总督和巡抚、布政使之间,互相暗地告发对方的奏折,而这一现象,也为雍正帝所喜闻乐见——毕竟地方管理者之间不和,对朝廷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大大有利。



枉费心机

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做大,清朝统治者可谓煞费苦心。

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向东流。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是统治者所拦不住的——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晚清地方势力迅速做大,清朝朝廷处于被架空状态,以至于到庚子国变期间,出现东南互保情况,到辛亥革命期间,南方各省的总督、巡抚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统治,都充分说明了清朝统治者分化地方势力的失败。


藤树先生


在清朝,是总督权力大,还是巡抚权力大?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看级别就可以了。

总督如果不加兵部尚书衔的话,是正二品,加衔的话是从一品。而巡抚(不包括山东巡抚)不加兵部侍郎衔,是从二品,加了衔是从一品。

除了四川总督,其他总督都管着至少两个省。比如两江总督就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闽浙总督管福建、浙江两省,两广总督管广西、广西。巡抚呢?只能管一个省(山东巡抚只管山东,但和总督平级)。

看上去,自然就是总督权力比巡抚大了。

但是,有句老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如果该总督驻地,和某省巡抚的驻地在同一城市,那就热闹了。总督和巡抚同驻一城,在全国有四例,分别是:

福州,驻有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

武昌,驻有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

昆明,驻有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

广州,驻有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

有人说两江总督不是驻在南京吗?没错,但问题在于,驻在江苏南京的,是安徽巡抚(1760年以前)。而江苏巡抚,驻在苏州。所以,当两江总督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不用把精力放在和巡抚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上。

以两广总督为例。

两广总督衙门在广州,广东巡抚衙门也在广州。那么,在广州城,谁的话语权更大呢?总督说我级别高,当然要听我的。巡抚则冷笑:宛平县都能管朝廷,广州首先在广东巡抚治下,其次才轮到两广总督管,当然要听巡抚的。

嘉庆九年,1804年,那彦成出任两广总督。那彦成的家世可不简单,他的祖父是乾隆朝大学士阿桂。不久后,原广西巡抚百龄调到广东任巡抚。

那彦成和百龄向来不对付,二人管理区域在广州城重叠,争权夺利,斗得脸红脖子粗。那彦成级别高于百龄,可在广东地面上,他说的话,还真不一定有百龄管用。那彦成要想管好两广,必须扳倒百龄。

百龄为人正直,但有时用刑过猛,出过人命。那彦成就以此事攻击百龄,说他法外用刑,给朝廷抹黑。嘉庆帝是百龄的政治恩人,但百龄毕竟做错了,不好护短,就罢掉百龄职务,到实录馆抄书去了。那彦成以为自己在广州可以呼风唤雨了,可新来的广东巡抚孙玉庭同样不是省油的灯。孙玉庭清楚,不搞掉那彦成,自己就是百龄第二。孙玉庭开始搜集那彦成的把柄。有吗?还真有!

那彦成在两广政绩卓著。但是,他却和百龄相反,滥赏无度。在剿灭了广东海域的海盗后,为了收服这些人,那彦成花钱或以许官的方式,招降五千多名海盗。这本来不算坏事,毕竟平定海盗事大。可是,孙玉庭却抓住这件事,猛攻那彦成慷朝廷之慨,为自己捞好名声。孙玉庭知道嘉庆心疼钱,火上烧油的说:这些冥顽不化的海盗不是真心悔过,而是贪图朝廷的血汗钱。嘉庆帝觉得孙玉庭说的有道理,就把那彦成给罢免了,发配到新疆伊犁。虽然不久后,那彦成又升了官,但却没有再回两广。

两广总督是谁呢?吴熊光、永保之后,竟是百龄。按理说,那彦成搞掉百龄,孙玉庭又搞掉那彦成,百龄应该感激孙玉庭才对。不好意思,百龄是总督,他必须搞掉巡抚,否则自己坐不稳。百龄攻击孙玉庭对朝廷不说实话,结果,孙玉庭被罢了官。

客观讲,不论是那彦成,百龄,还是孙玉庭,都是能员干吏,对朝廷都很忠诚。但他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在总督位置上,必须搞掉巡抚;在巡抚位置上,必须搞掉总督。

这样的督抚恶斗,在这四个省城经常上演。还有一例,湖北巡抚胡林翼是科甲出身,瞧不上内务府出身的湖广总督官文。胡林翼暗中收集了很多对官文不利的证据,比如军费支出不透明。胡林翼有曾国藩等人支持,只要奏折递到皇帝手里,就是官文不倒,也够他喝三壶醋的。

在奏折递出之前,幕僚劝胡林翼冷静。说就算你赢了如何,万一皇帝再派其他旗人官员呢?你接着弹劾?你忙得过来吗?有官文在你头上,出了什么事,你可以拿他当挡箭牌。

听人劝吃饱饭。胡林翼这才明白自己做的有点激进。于是折节,与官文成了好朋友。官文知道胡林翼官场朋友多,为了能干点实事,还得让胡林翼多出头。胡林翼在官场上给足官文面子,官文也不利用总督权力卡胡林翼,二人互相利用,效果竟然不错。

这位幕僚是谁呢?阎敬铭,当过户部尚书,是有名的“铁公鸡”。慈禧不顾北洋水师发展,要挪库银修建清漪园,被阎敬铭强硬拒绝:臣没钱! 慈禧大怒,说没钱?那你滚!阎敬铭站起来说:臣是人,不会滚,会走!说完拂袖而去。

总督和巡抚不对付,主要是权力边界没有划清,模糊空间较大所致。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古代官制设计中的权力制衡机制。

首先要明确一下总督和巡抚之间的关系。与我们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总督是巡抚的上级不同,两者实际上是一种并立的关系。巡抚不是总督的下属。巡抚统领一省事务,总督统领多省事务。总督的品级要比巡抚高一些,权力范围略大一些,但总督并不能对巡抚发号施令,重大事务需要双方协商处理。必要时报请中央裁断。

其次,相互制约是官僚制度设计的本意。古代社会,交通不便,信息传送也比较缓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中央政府会给予地方官很大的自行裁断的权力。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日久之后容易在地方形成势力,从而威胁中央。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采取的办法就是同级官员相互监督。总督和巡抚之间相互监督本就是朝廷的意愿所在。

最后,不能用当代的政治实践套用古代的政治体系。古代这种制约模式,在当代已经不再采用。这是导致很多人不太能理解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


用户4325101516


大清王朝地方官编制以总督和巡抚为最高。总督,通常节制一至三省,以两江总督为例,即节制三省,分别为安徽、江苏和江西。那为何节制三省却称两江总督?因为在明朝时期,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为江南省,故而称之“两江”。那巡抚乃一省之长,对所管辖省份之政吏有直接管理权。那么这总督和巡抚都是是什么关系?上下级还是各司其职?

封建官员之官阶讲究品阶,我们先来看看督、抚各自品阶。总督(通常要兼兵部尚书衔,方便管理地方军务)品阶从一品,巡抚(通常兼兵部侍郎衔),品阶正二品。而且从职责来看,总督对巡抚有节制权力。如此说来品阶较高的总督不就成了巡抚的上司了吗?其实不然,因为上文仅提到“节制”并没有说“管理”和“领导”,这节制和管理差了不少层。

图1 曾国藩(1811年-1872年)

既然并非上下级,那么这督、抚之间是否有明确之分工呢?应该说有分工,但是实际上很不明确。总督主要是督辖区之军务,督了军务就要督地方财政。举一例,两江总督曾国藩和自己保荐之人江西巡抚沈葆桢闹翻了,闹翻之原因是沈葆桢想自行发展和管理江西军政财务,摆脱曾国藩之湘军节制,因而沈自作主张将江西粮饷节流本省,大大缩减对湘军之供给。曾国藩开始还能退一步,后来沈葆桢干脆彻底将江西之钱粮留为本省,分毫不给湘军。这一下,曾国藩忍无可忍“狠”参了沈葆桢一本,参本上就提到,总督有督地方军务和支配地方财政之权,江西巡抚沈葆桢属“越权”。本以为中央政府能够全力支持自己的曾国藩,得到的上方答复是“各打五十大板”,处理结果是江西之财政江西与湘军均分,各十万两。

此例说明总督之职权范围,同时也说明督、抚之间职责之模糊。朝廷“老好人”之做法,固然有忌惮湘军之强盛而尾大不掉之因素,但也不能说朝廷完全不讲道理,不用说别的,一省主管财政的布政使和主管官员政绩及人事安排的按察使都是巡抚的直属下属,你说这财政权和人事权归谁管?上例说是在动荡年代,总督督军职责重大,自然权力也占优。那么在承平日久之时,总督岂不无事可为?答案自然是非也。

图2 前往总督衙门的清朝官员

别忘了总督对巡抚可有节制权,虽然不是直接领导,但“节制”这就够了,所以总督往往会不甘寂寞干预地方政府。当然了官面上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清王朝更好地蓬勃向上。总督这一伸手,就能碰到巡抚及以下地方官员之肉,巡抚之下藩、臬两司(布政使和按察使)不过正三品,自然不敢直接同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大学士衔)之总督较量,但是巡抚们可就有不甘当“软柿子”之辈。上文之例,已然说明一些问题,沈葆桢乃晚清之能吏,为了朝廷和个人发展不惜与恩人曾国藩绝交。督抚之关系,可见一斑。

其实上文曾、沈二人之督、抚关系之僵,在大清王朝历史上只能算“小巫”,毕竟曾、沈不经常相见,多是书信公牍往来。而这“大巫”正是“同一屋檐下”之督抚二人,那矛盾可大了去了,大到你死我活之程度。这“不幸”的“同一屋檐”共有四处,即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同驻广州,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同驻福州,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汉和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同驻昆明。此四处督抚之争可谓是花样百出,明争暗斗是鸡犬不宁,其案例更是不胜枚举。结果是督与抚是各有胜负,打个平手,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之。

图3 清末的浙江巡抚衙门

关键是这督抚之争必然会对地方隶政产生极坏之负面影响,难道皇帝老儿不知晓,任由督抚之间互掐打闹?皇帝老儿当然不是“睁眼瞎”,尤其是大清王朝皇帝,眼线遍布帝国每个角落,各种密折奏报,督抚那点事儿那是门儿清。之所以如此还“纵容”督抚斗争,其目的就是为了督抚之间互相制约,避免一人在地方独大而形成外强中干、尾大不掉之势。至于地方吏治废弛些许之代价,对于统治者们来说,这个值!

然而,通常之外就会有个别与众不同之案例,此四处督抚之间也有和睦相处之美例,属实值得一表,兴许会对读者朋友有些许启发。

咸丰四年,回头浪子胡林翼屡立战功,咸丰皇帝擢升他署理湖北巡抚,此为胡人生飞跃之里程碑。在好友曾国藩的鼎力相助之下,胡林翼很快获取湖北巡抚实授,成为湘军集团最早功成名就之人。咸丰五年,荆州将军官文,成为湖广总督,节制两湖军务。这一人事安排是很别有用心的。先说胡林翼之所以能够超越曾国藩被任命巡抚之职,主要原因就是咸丰皇帝顾及曾拥兵自重,但是不管是曾还是胡都是湘军圈里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相信咸丰皇帝和他的智囊们也不会忽视这一关键点,所以急需要可靠之人监视之,这个时候官文就大有用场。

图4 胡林翼(公元1812年-公元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官文,满洲正白旗出身,王佳氏。正白旗乃属上三旗,真正是皇帝的“家里人”,绝对可靠。另外,官文做过荆州将军对湖北军务有所了解,并且也和太平军过过招,所以官文显然是湖广总督最佳人选。当然了,论才能,官文自然被胡林翼甩出好几条街,所以刚开始胡并不待见官文,甚至据说官文三次屈尊亲自拜访,都吃了胡的闭门羹。

眼看督抚斗争大戏重复上演,胡林翼也准备参劾官文腐败之档口,胡林翼身边一名仕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此人乃日后大清著名理财宰相阎敬铭。阎敬铭提醒胡林翼,此次参劾结果并不好说,倘若参劾不成难免节外生枝。另外,就算参劾成功,朝廷再换总督怎么见得会比官文好对付?官文这个人,能力确实一般,也愿意贪点小财,但是此人有自知之明,并不是没事找事,好贪权夺功,指手画脚之辈。只要咱们能和官文搞好关系,每年给他个十几万两银子花花,湖北之事还不都是胡大人您一个人说了算。

图5 官文(1798—1871年)又名儁,王佳氏,字秀峰,又字揆伯,满洲正白旗人

要不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经阎敬铭指点,胡林翼如醍醐灌顶,顿时销毁参劾奏本而改为登门拜访总督大人。而且,日后官文和胡林翼二人还发展成了亲戚,胡林翼之老母认了官文小妾为干闺女,也就是胡林翼的干妹妹,这确实给足了官文面子。八卦一下,据说官文此妾非彼妾,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此妾能让一品大员,皇旗出身的官文跪搓衣板,如此看来,胡林翼这个妹妹认得值得。

反观官文,难道他对于胡林翼的小九九毫无察觉吗?答案自然是否定。官文虽能力不高但绝非庸碌,不信且看官文如何答复下属智囊。一日,有人在官文跟前说胡林翼在湖北只手遮天,根本不把您这总督放在眼里,得适当收拾一下胡林翼而偃其嚣张气焰。官文答,你认为我是否有统兵御敌,甚至驱敌于千里之外之才能。下属诚恳道,没有。官文说,既然没有咱就老老实实等着坐领功绩罢了。果然,日后湘军成就伟业,官文到成了曾国藩推举头功之人,所以说,官文也是有道之人。

图6 乾隆年间山西巡抚鄂弼奏折

不管怎么说,此督抚二人之合作相得益彰,各得所需,堪称大清王朝督抚合作之佳话。只可惜,胡文忠公(胡林翼谥号文忠)刚年入半百就溘然长逝,这段督抚合作佳话也就此终结。之后,这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就再也没有安宁之时,直到大清王朝之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