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潮汕草粿這麼浪險,在明朝就被李時珍記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

“豆花、草粿、凍草粿”

這曾經迴盪在大街小巷的吆喝聲

包羅了生活萬象

而兒時生活在潮汕的朋友們

對這吆喝聲怕是再熟悉不過了

潮汕草粿這麼浪險,在明朝就被李時珍記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

.潮.汕.草.粿.

草粿,是廣東潮汕地區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大眾化傳統小食,也叫仙草蜜。

每當暑氣開始漫上地面時,潮汕地區的大路旁、小巷口,偶爾會有推著小車或者擺著小攤檔的小販,伴著地道的吆喝聲和“叮叮咚咚”的敲擊聲,聲音清脆得能驅散幾分暑氣。

一碗草粿,淋上一勺子調料,爽滑清甘,三兩口囫圇下肚,滋味無窮……

潮汕草粿這麼浪險,在明朝就被李時珍記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

在粵東地區,這款藥療小吃從宋元時期就已出現,製作原料是一種稱為草粿草(仙人草)的植物。

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草粿草全身可藥用;性甘涼,內服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有助治療跌打腫痛、感冒、糖尿病等症。

歷史淵源

中醫藥學認為,仙人草屬唇形科,一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莖、葉均可入藥,性味甘涼,具有清暑解渴除熱毒之功效,是夏令祛暑熱常用藥。

古代,潮汕夏令氣候悶熱,梅雨霏霏,環鏡潮溼。人在蒸淫熱逼中,陽以汗外洩,陰以熱內耗,正氣有隙,邪易入侵,誘發中暑。

在缺醫少藥的古代,醫家們科學地採用仙人草煎後加工製成的

草粿藥膳,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起到預防中暑的功效。

潮汕草粿這麼浪險,在明朝就被李時珍記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

草粿草 / 仙人草

在潮汕,凡是“粿”類都是用大米做出來的,“粿”這種東西,可以入俗,用來日常果腹充飢;可以超凡,作為節慶拜祭神靈的祭品。

由此,“粿”這一字在潮汕有近乎神聖的意義。而用“粿”字來禮讚這種不是用大米做出來的消夏食品,足以見老百姓對它的情誼了。

潮汕民間更有流傳著:“草粿煮熟,天時變局(指雷陣雨),二碗賣做一”和“南畔浮烏雲,草粿賣有存”等民謠。

這也道明瞭,潮汕暑熱溼氣交蒸,環境溼熱,氣候多變,而草粿的原料是澱粉,當氣候炎熱賣不完時,便容易產酸腐敗變質,吃後會使人腹脹致消化不良。

故而,有俗話說:“別人草粿別人糖”,指的就是價錢便宜,啜人無所節制而引起的胃腸疾病。

製作食用

草粿的製法是,在鍋中放7500克的水,再放下500克整棵的草粿草(仙人草),10克食用純鹼,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熬至草粿變成爛漿,這時候用密勺把鍋中草粿草(仙人草)的草枝過濾掉,過濾後再放爐上煮滾,並隨即撈去面上的浮沫雜質,這時候就用雪粉調成溼粉水,進行勾芡。

勾芡後,鍋中的草粿還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把它倒入陶缽中,待其溫度退至 70℃左右時,自然會凝結。

製作時要注意一點,就是勾芡時,溼粉水不能太多,因為草粿草本身就有膠粘質。調入溼粉水後,草粿還是稀稀水水的,這時別以為是勾芡不夠,因為待其溫度退涼後,自然會凝結。

潮汕草粿這麼浪險,在明朝就被李時珍記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

而食用時,用專用銅勺切成一片片裝進小食碗裡,邊撒上紅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