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潮汕草粿这么浪险,在明朝就被李时珍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中

“豆花、草粿、冻草粿”

这曾经回荡在大街小巷的吆喝声

包罗了生活万象

而儿时生活在潮汕的朋友们

对这吆喝声怕是再熟悉不过了

潮汕草粿这么浪险,在明朝就被李时珍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中

.潮.汕.草.粿.

草粿,是广东潮汕地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传统小食,也叫仙草蜜。

每当暑气开始漫上地面时,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偶尔会有推着小车或者摆着小摊档的小贩,伴着地道的吆喝声和“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声音清脆得能驱散几分暑气。

一碗草粿,淋上一勺子调料,爽滑清甘,三两口囫囵下肚,滋味无穷……

潮汕草粿这么浪险,在明朝就被李时珍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中

在粤东地区,这款药疗小吃从宋元时期就已出现,制作原料是一种称为草粿草(仙人草)的植物。

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草粿草全身可药用;性甘凉,内服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有助治疗跌打肿痛、感冒、糖尿病等症。

历史渊源

中医药学认为,仙人草属唇形科,一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味甘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功效,是夏令祛暑热常用药。

古代,潮汕夏令气候闷热,梅雨霏霏,环镜潮湿。人在蒸淫热逼中,阳以汗外泄,阴以热内耗,正气有隙,邪易入侵,诱发中暑。

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医家们科学地采用仙人草煎后加工制成的

草粿药膳,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中暑的功效。

潮汕草粿这么浪险,在明朝就被李时珍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中

草粿草 / 仙人草

在潮汕,凡是“粿”类都是用大米做出来的,“粿”这种东西,可以入俗,用来日常果腹充饥;可以超凡,作为节庆拜祭神灵的祭品。

由此,“粿”这一字在潮汕有近乎神圣的意义。而用“粿”字来礼赞这种不是用大米做出来的消夏食品,足以见老百姓对它的情谊了。

潮汕民间更有流传着:“草粿煮熟,天时变局(指雷阵雨),二碗卖做一”和“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等民谣。

这也道明了,潮汕暑热湿气交蒸,环境湿热,气候多变,而草粿的原料是淀粉,当气候炎热卖不完时,便容易产酸腐败变质,吃后会使人腹胀致消化不良。

故而,有俗话说:“别人草粿别人糖”,指的就是价钱便宜,啜人无所节制而引起的胃肠疾病。

制作食用

草粿的制法是,在锅中放7500克的水,再放下500克整棵的草粿草(仙人草),10克食用纯碱,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熬至草粿变成烂浆,这时候用密勺把锅中草粿草(仙人草)的草枝过滤掉,过滤后再放炉上煮滚,并随即捞去面上的浮沫杂质,这时候就用雪粉调成湿粉水,进行勾芡。

勾芡后,锅中的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把它倒入陶钵中,待其温度退至 70℃左右时,自然会凝结。

制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勾芡时,湿粉水不能太多,因为草粿草本身就有胶粘质。调入湿粉水后,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这时别以为是勾芡不够,因为待其温度退凉后,自然会凝结。

潮汕草粿这么浪险,在明朝就被李时珍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中

而食用时,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边撒上红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