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为什么有人会在定期存款到期后将钱取出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有别的用途或者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可能是选择新的存款期限。接下来,我们分别说一下具体的操作。



首先,大家在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时,一般考虑的就是利息比活期储蓄高,而且存款期限越长则利息越多。因此,有些人就会存入三年甚至五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也可以默认自动转存的,这样一来就继续新的存期。


大多数银行现在都会默认自动转存,到期计算利息并将利息与原有本金一起按照新存期的本金存入,利率按照当前存入银行的当日挂牌利率执行。但是,有些人因为有流动性需求就会到期后取出来,或者找到了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收益的其他投资方式。比如说购房的、投资债基的或者股票的等等。

其次,有些人因为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渠道,但是考虑存款期限,比如说过去是五年期的,现在改为三年期定期。这就需要取出来重新选择银行和新的期限。

总之,当你存入银行定期存款时最好设置为自动转存,否则到期后按照活期储蓄进行计息就不划算了。另外,也担心自己万一到期后没有空去银行办理也是损失。


东震木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他们不是炫富,也不是钱多人傻,而其中有个小秘密,也许你还不一定知道?

大家都知道,定期存款约定自动转存的,到期后原本金和利息合并为新本金在转入下一个存期,利率以转存日挂牌利率执行。这其中就有个漏洞!有很多银行都是执行以上办法,但有的银行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银行存款一般有三种利率,其一基央行颁布准利率,其二商业银行挂牌利率,其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也称临时执行利率)。以一年期利率为例,基准利率1.5%,大银行一般挂牌利率1.75%,但银行搞活动时可能执行优惠利率1.95%。如果自动转存,系统默认1.75%,如果银行营销新开户,柜员手动操作则执行1.95%。这样一来,银行简直是闷声发财!



这样算下来,100万一年利息会损失2000!你取出来转了,2000是你的。让其自动转存2000就是银行的,就这么简单。这是系统BUG 还是银行故意?我们不得而知。再次说明,这种情况不是所有银行都这样忽悠客户,但绝对有,因为几年后很少有人去细算自己应得利息。所以,在选择自动转存时一定要问清楚自动转存利率执行规则,或对利率变动保持关注。如果没有享受最高利率,记得取出重新转存,以免吃亏。


当然,有钱人把取出来也有其他原因。比如找到了新的投资项目,需要用现金;觉得其他理财产品或大额存单等更划算,取出来重新配置;更或者觉得该银行服务和产品不符合本人胃口,将现金取出来转移到其他银行等等。但是,以上所有取出大额现金的可能性都很小,不论哪种需要完全可以存入银行卡,不论投资,换产品,换银行等完全可以刷卡或通过手机银行网银转账嘛。带巨额现金多不安全,反而让别人觉得你就土豪一个,你说是吗?


龙门山财经


定期存款到期后,一般都会有银行自动转存的功能。而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也是有一些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估计是利率水平的问题!

举个例子,现在有个有钱人,存了一百万在工商银行里面一年,存款利率水平为1.95%,一年到期后,这个有钱人也获得了利息19500元!想想这100万,一年下来也才19500元,这个有钱人肯定心理不是很舒服。他当然要找一些存款利率水平较高的银行来存款啊。恰巧在到期的时候,工商银行给出的高一点的利率水平,可以给到2.25%的年化利率。如果这个有钱人还是自动转存的话,有可能会按原有的利率水平1.95%来结算。而如果把钱取出来之后,表面上会浪费几天的利息,但就会有了和银行议息的空间。取出来再存的话,可以一年多收入3000元左右。

另外,这个有钱人估计也会对比一下其他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情况。2019年多家银行推出了开门红的存款活动。在工商银行的定期存款到期后,有可能邮储银行的利率水平更高一些。那么就把这一百万存到邮储银行里面去。比如,邮储银行给出的年化利率是一年期2.1%,比工商银行要高,还推出存一万送80元现金的活动。利率水平就达到了2.9%。那取出来再转存一下,可能获得较高的利率水平。这个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可是算得很精明的!他也当然会这么做!

当然,还有一些有钱人,因为做生意周转会用到钱,所以才会把钱取出来。这是特殊情况了。正常的话都是因为利率水平的原因取出来的!


股海重生2015


现实中,有时候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会发现有的客户似乎很无聊,取个100万元出来,马上又存进去?难道真的是闲着无聊,来银行逗逗妹子玩?显然不可能的,有钱人对于时间观念的把握往往比我们广大的普通群众更严谨,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不得不说银行自动转存的坑了。

对于自动转存,相信每个人都有办理过,但是很多人没注意到,有的银行(比如四大行),自动转存的利率与自己到银行取出来再存的利率是完全不一样的,而金额越大,利息相差越大。

举个例子: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工行官网一年期的挂牌利率为1.75%,柜面执行的一年期利率为1.95%,假设你有50万元,2018年1月1日到工行柜面存入,那么到期的本息合计为:50万*(1+1.95%)=509750元。

如果2019年1月1日,你没有去工行柜面办理这笔存款,那么到期工行会以1.75%的利率帮你在续存一年,则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计:509750*(1+1.75%)=518670.6

但如果2019年1月1日,你去工行柜面重新办理这笔存款呢?此时你这笔存款则会以1.95%的利率在续存一年,那么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计:509750*(1+1.95%)=519690.1元。

自己去取出重存与银行给我们自动转存,两者的利息相差:519690.1元-518670.6元=1019.5元。

50万元,相差才1000多元,看似不多,但是一则越长的期限,柜面执行的利率与官网执行的利率差越大(比如3年期的,可以相差出一个百分点,而不是像一年期的只相差0.2个百分点,两者差额近5倍,以50万元为例,存3年期的,自己取出来再存和自动转存一年相差的利息可以达到5100元,3年可以相差15300元)。

再者银行的存款基数极其庞大,我们以农行为例,截至2018年9月末(2018年度的数据还未发布),该行总存款余额17.3万亿,其中个人存款9.75万亿元,我们把0.75万亿当做活期存款剔除掉,取9万亿为定期进行计算,综合一年期到五年期的柜面与官网的利率差,我们取个较低值0.5个百分点就好,如果全部自动转存一年可以为农行省下来:90000亿*0.5%=450亿元的利息,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当然了现实不会有这么多,因为很多人会取出来重存,此外很多都没有存到到期)。

总结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无他,利益所致也。


鲤行者


定期存款到期,有几种处理方式。

一是,取现。

按照预定的存期,存款到期有预定的使用用途,比如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大额消费、投资等。这种情况下,定期存款到期当然需要本息结清,一次性支取出来。

二是,自动转存。

在当初办理定期存款时,已经与银行约定好了到期自动转存。转存的利率按照转存当日银行的挂牌利率执行,而且利率水平也令客户满意,那银行就会自动将上一期存款的本息和转存进入下一个存期。

三是,人工转存。

如果当初办理存款时没有约定自动转存,或者自动转存的利率客户不满意,客户都可以办理支取手续,然后再以合适的存款利率、存款周期重新办理存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个人对自己的钱财都会有一定的规划,都会权衡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我们关心国际大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明星大腕娱乐新闻等等,这都没关系,但是,我们真的没必要关心别人如何打理钱财,除非他是主动求助于专业人士的意见。因为,这是属于私产,属于个人隐私,理应受到保护和尊重。


颜开文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银行把储户利息结算之后,等于这个定期存款业务周期已经圆满完成,储户把钱取出来属于正常操作,没有任何原因。

(2)既然定期存款到期了,而储户不满足之前的定期存款利率,只能选择把定期存款取出来另存其他银行的定期存款。


(3)之前约定的定期存款没有签订自动转存,而储户只能把之前定期存款取出来,不取出来就是按照活期结算,这样超不划算,把钱取出来另做打算。

(4)储户急需钱的时候,而刚好碰巧自己的定期存款又到期了,储户只能把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来应急,资金周转。

(5)储户已经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实业;也或者储户已经跟其他银行协商,有更高的定期存款利率,所以只能放弃原先的定期存款,重新存新的银行定期。

总之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把钱取出来也是正常现象,要么就是不满足定期存款利率,要么急用这笔钱,要么有新的投资渠道,也或者就不想转存等等不同原因。


老金财经


我是李合伟,醉心于个性化顾问式的理财规划方案。定期存款到期后,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而不采取自动转存的方法,这只说明有钱人更会理财,精通理财。因为:

一,定期转存的弊端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定期转存有一定的弊端,虽然定期转存约定本息一起转存。但是对于利率确没有就高不就低的约定,也就是说定期转存直接转的是银行规定的最低利率,这时候优惠政策类的利率都没有了,那定期转存和你去银行取一下,再谈转存获得较高的收益哪个合算?主要是你懒惰的思维,所以才采取定期转存。

二,理财市场时刻在变化

有钱人自然是时刻关注理财市场的变化,而且潜心学习理财知识。定期存款到期后,有钱人自然会取出来,把整个理财市场,根据风险,流动性,收益性做对比再决定下一步的理财计划。

而懒惰的人会直接采取自动转存或者随意听信身边人、银行人存款。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理财,可内心又很想获得财富,也不愿意付出代价,连学习的代价都不愿意付出。

这就是思想的懒惰,你知道思想懒惰这个词吗?

三,新的投资市场也再变化

有钱人自然懂得投资市场,理财市场也再随着趋势变化的。所以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继续根据市场谋划新的投资机会,而不会继续守株待兔自动转存了。

这其实就是投资的秘诀,投资也会随着趋势和经济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致富方式。

四,重新规划自己的财产

当然有钱人把定期存款取出来。重新考察储蓄市场,理财市场,投资市场(其实三个市场都属于理财市场,但是风险级别不一样)这三个市场的特点和机会。这就是通盘考虑选择,而不是一直维持一种定期存款形式不变。;

总结:那些选择自动转存的,名义上是厌恶风险,其实是懒惰思考,懒惰规划自己的财产。所以采取的是最懒惰的方法,自动转存。而不是和有钱人一样到期后,审时度势。重新规划,你是那种人?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白手起家创业20载。主营餐饮,投资,教育三大板块。创业导师、理财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首席讲师。坚持终身每天花俩小时写三篇文章,关注我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伟说


定期存款到期了,肯定是要把钱取出来的!

定期存款到期了,好多人都把钱取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讲一下,为什么会把定期存款取出来。


1、自己需要花钱

定期存款到期了,好多人把钱取出来主要是需要用钱了。这样把钱取出来以后,就能买一些东西,或者是有其他的用途了。

2、寻找其他投资机会

定期存款毕竟利息不高。定存到期了,取出来可以观察下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比如可以做个一年期理财,这还是比一年存款利息高一倍左右了。现在一年理财利息大概是4%左右,这样还是能够赚高一倍的利息了。也可以到其他银行看下是否利息更高,这样能够轻松的多获取利息收入的。还可以看看股市等是否有更好的获取高收益的机会。

3、避免利息损失

定期存款到期以后,好多银行不给转存定期。也有的银行转存定期的时候会按照较低的利率转存。这些都是可能造成损失利益的地方。不给转存定期,你只能是获取活期利息,现在活期利息只有0.35%一年。这就感觉很吃亏了。还有的银行给你转存,但是利息都是按照稍微低点的利率转存的,这也有点吃亏。因此,定存到期了,最好是把钱取出来最好。

综上所述,定期存款到期了,把钱取出来主要是需要用钱了,或者是想避免利息损失,还有就是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多谢支持!


睿思天下


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出来,部分银行会按照之前的存款时间自动再转存一期,利率按照最新的。另一部分银行会转成活期或低利率存款,不划算。此外,到期前一般都会规划好钱的用途。

1.定期存款到期之后,若不取出来会少赚钱。

由于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如果不取出来,要么银行转存一次,要么转活期,无论哪一种,都不会选择最好利率续存,相当于少赚利息了,这不划算。

2.定期存款到期之前,很多朋友已经规划好用途。

大部分人都有个习惯,在定期存款到期前会把钱的用途规划好,是取出来购物买房?是继续存定期?还是买其他理财产品?故到期后,会把钱取出来。

3.随着投资理财经验提升,很多朋友不再存定期。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意识到银行定期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中途取出来损失收益,期限太长不灵活等。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收益高于定期,灵活度更好的理财产品,供大家选择?这也是一个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购买别的理财产品,目的都是在安全前提下获得高收益。而定期存款其自身的劣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愿意再做定期存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曾管理百亿级零逾期、零坏账平台,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定期存款到期了,最好的方法还是把存款取出来,即使是有钱人,也还是会把存款取出来的,不会放在银行,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小财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问呢。

一,及时取出存款有利于使用

即使是有钱人,他也需要取出存款,毕竟是他自己的资金。有钱人把资金放在银行可能是为了利息,也可能是为了分配资金在稳定安全的渠道,不管怎么样,只有到期之后,存款人及时取出,可以充分合理使用这笔资金,可以拿着这笔存款再次放入银行存款,也可以拿着这笔存款用于投资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果不及时取出存款,那么这笔资金就会白白放在银行,在到期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面,这笔存款产生的利息不多,也就是价值不大,而有钱人往往更加懂得如何配置使用资金,让资金得到最大化的收益。

为什么有钱人的定期存款到期后不能取出呢?

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普通人,存款到期了,取出存款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把这笔资金用于合适的地方,比如投资实体行业,或者购买基金,股票等等。有钱人不取出存款,只能说明这个有钱人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