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警方全程大行动,查获非机动车交通违法2.8万余起, 你怎么看?

牛辰鹏


任何事情就怕认真二字,这一次上海对非机动车的联合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之前开车行驶在马路上时时刻刻都要预防非机动车,不论是普通的人还是外卖员,骑车是横冲直撞不看灯,见缝插针奋力前行呀,到底是因为不动交规还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

每天上下班路口是最要小心的,成千上万的电动车大军密密麻麻的挤在路口伺机而动,不要以为你是绿灯就是安全的,电动车是无孔不入,随时就可能蹿到马路中间来,还有更过分的是明明是电动车却要在机动车道行驶,真的是苦不堪言,自从出了一条机动车要礼让行人,使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就觉得你得礼让,在路口需要右转弯的时候你开着转向灯他们还是成群结队不让你过呀!

自从整治行动以来,乱闯红灯的也少了很多,平时横冲直撞的也不敢了,那么多交警辛苦一辆一辆的把电动车往交警队拉也不容易,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十月的Life


很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被改为停车位,非机动车被迫走机动车道,这样不出交通事故才怪


十九层G


把交通违法行为(不单是电动车!是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纳入征信体系系统(包括与支付宝等网络平台共享信用等级)!影响贷款积分落户…!同时规定快递员外卖小哥在配送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作工伤(不认可他们之间为了逃避法律法规责任而与第三方所谓公司签证的合作协议)!这样可以让快递外卖平台约束自己属下的快递外卖小哥遵守交通法规(招聘时也可以查询他们的征信)!提升自己软件的定位系统(不闯禁行路段,不在人行道上骑行,不闯红灯…)!违规就通过手机端提醒警告!


用户58053019012


我来上海三年了,第一年坐地铁、公交,那时候感觉人太多,上下班挤的慌。第二年买了电瓶车,办了拍照等手续,上下班方便多了,但是出门停放没有安全感。第三年买了车。三年换了好几种出行方式,永远记住一句话,命是自己的。遵守规则,服从权威是最基本的道德了。


Glory凉兮


坦白的说,上海警察应该是中国公安队伍中素质最高的一部分了。

但不可否认这次查处非机动车违法大行动带有中国特色,各个区县统一行动,各个路口都能看到警察在查处违法非机动车辆,正如中国的严打,醉驾等一系列的行动一样。统一时间,统一行动,这样震慑和教育的效果更能事半功倍。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种行动会变成一种常态,每年或者每季度进行一次。大家习已为常就好,也无需大惊小怪。


上海壹家人


上海市交警查违章电动车动真格的,警力不够的时候,坐机关的文员都出动了,确实对违章者起到震慑作用。

查违章,不是理解为扣车。对证照不符,越线停车,擅自带人(小学生能带),处理方式也很简单,罚款。车主碰到这情况,乖乖掏出身份证等着罚款,最少起步价是30元。

上海市这次行动,处理2.8万次违章,也就100万元。100万元对上海警方来说,真不是事儿。可见,整治交通违章,上海警察并不是冲着钱去的。

上海的快递.外卖特别红火,而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电动车,这些从乡村.小城来的青壮年,安全意识非常薄弱。闯红灯,逆行,己经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估计在这次查处违章活动中,他们是最大的受罚群体。

可以说,上海市交通管理是最严格城市之一,既使寒冬盛夏,主要路口都有交警执勤。这在一些小城市不多见的。小城市一般是有活动出来一下,平时很少看见的。

上海市交警长治严抓严管,为什么在整治活动中,还是出现那么多人撞枪口。一言以蔽之,国人的素质亟待提高。大家都清楚违章的性质,一是侥幸,二是习惯,让他们很难改变。一双老夫妻骑一辆电动车去植物园,刚出小区被喊停,罚款30元。老太始终嘟嚷着不服气。试想,老人判断能力差,两个老人出了事故,肇事者会赔光家产的。

交通管理不要紧一阵松一阵,长治才能久安。不过,这次大规模整治,老百姓守法的意识更强了。毕竟,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应尽的责任。


秋平171152879


全国最辛苦!工作量最大的就是上海所有的警察!本来管理一千多万人!现在翻倍都不止!刑警!狱警!户籍警!110出警!去看看!110出警都是外来人口报警的多!拿上海工资!为全国人民服务!还要被有些不守规矩的杂碎骂!你们还有点良心吗?还有点人味吗?没有警察!上海还会象现在治安那么好吗?


俊俊66211475


上海的外地人很多,上海交警执法违章者98%是外地人,他们到上海还习惯于在老家的交通状况,所以频频违章还振振有词。有时候看到农民工过马路那种动作和表情心里想笑。


手机用户75804583608


大快人心。改变中国人的陋习。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希望形成常态化管理,很少意外伤害和死亡,节约医疗支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给上海警察点赞。


剑胆琴心166099738


上海的交通警察确实是素质很高。他们执勤很勤奋,处理问题态度很和蔼。能教育的一般是不会处罚的。感觉不是冲着罚款扣分来的。特别的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