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并后能不能超过牛津大学?

平民看天下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我们如果讨论北大和清华如果合并能不能超过牛津大学,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全面进行分析,看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超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于合并之后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牛津大学暂且做一个比较。

第一,从学校的规模上来说。从教师的总量上来看,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起的话,教职工总数超过3万,而牛津大学教职工总数11,000多,所以教职工组织的规模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远远超过牛津大学。从学生的规模上来看,北大清华加起来的学生的规模总数达到了近10万,而牛津大学在校生的规模也大概就是2万左右,所以从学生规模上来看北大加清华也远远超越牛津大学。

第二,从师资力量上来看。牛津大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诺贝尔奖获得者有69位,菲尔兹奖有3位,图灵奖有6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诺贝尔奖方面目前还是0,而菲尔兹奖和图灵奖目前也没有人获得。北大和清华目前最重要的师资力量是来自中国的院士,目前北京大学的院士有大概95个,清华大学的院士大概有88个总共183个。当然他们获得了很多国家级的奖项,就以北大为例,国家级的科技三大奖有50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大概79项,这些都是国内的。所以从师资力量上来看,虽然规模上远远大于牛津大学,但是在国际影响方面,北大和清华还是不如牛津大学。

第三,从科研经费上来看。清华大学2017年的科研经费总额是51亿,北京大学2017年的科研经费总额是28亿,两个学校合起来大概是78亿人民币。牛津大学每年科研经费综总额大约是7亿英镑,折合人民币也就是大概不到70亿人民币。从总量上来看牛津大学与北大清华只和稍微多一些,但是应该说是差不多。

第四,从国际排名上来看。根据伦敦泰晤士报的美2019年的最新排名。牛津大学位列世界大学排名第1位总分96分,其中清华大学排名第22,北京大学排名第31。201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情况来看,牛津大学目前位列世界大学第5,清华大学第50,北京大学第60。所以从世界排名的目前的情况来看,北大与清华和牛津大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第五,从校友上来看。北大清华为中国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名人,包括一些政治,经济,或者是各行各业的著名的代表,那么在中国来讲,北大清华绝对居于首位。但是对于国际上,世界名人的贡献度还要略逊于牛津大学。目前统计牛津大学产生了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的首相,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

第六,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来看。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大学之一,它成立于1167年,至现在有将8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倡导的导生制,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北大清华到现在成立的时间也只有120多年,所以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整个世界高等教育当中的地位,还是要略逊于牛津大学。

总之我们所说的这样一些合并也只是一种假说。这两个大学要合并起来也几乎是很难的,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校之间的相加就一定会超过一所大学。有些时候两个学校合并反而会影响整体学校的发展,这其中主要还涉及到办学理念之间的冲突,以及人员之间的磨合,甚至学科之间的一个融合等。


义哥说教育


北大和清华,绑在一起,还远远达不到牛津大学的水平。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梅贻琦)。现阶段,要想北大+清华超过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大学,不做全面改革,还是没有任何资格相提并论的。


牛津大学成立于1167年,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南宋抗金时期,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那时候可能还在“华山论剑”吧。北京大学成立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唯一产物;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

牛津大学因学术争论而建立的学术平台,北大、清华是清政府为执行后发国家的改革而成立的半行政机构。

在二十世纪初期,蔡元培执掌北大时开启了“兼容并包”策略,蒋梦麟延续蔡的政策,梅贻琦执掌清华时的“自由”风气,使得北大、清华逐渐脱离行政的掣肘,北大、清华开启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38年组建“西南联大”时期,两所大学均达到巅峰状态,大师、名家辈出,因而使“西南联大”著称于世。那时候西南联大就是清华+北大+南开,其学术氛围、水平皆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其实去掉南开,也同样能达到世界顶级,完全可以和牛津、剑桥相提并论。

但是现在不行。现在总会有来自行政方面的干预。只要一所大学每每出现行政权力作祟,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人类是欲望的,权力是贪婪的;权力干预学术,一定会伤害到学术的某些方面。近年来,学术端倪频出,“常凯申事件”、“翟天临事件”等都是北大、清华的结果,这就是干预的后果。

如果说要超牛津,想一想二十世纪上半页最巅峰时期的清华是怎样的,教师队伍里囊括了陈寅恪、梁启超、王国维、叶企孙、潘光旦、冯友兰、朱自清、张奚若等,再看看现在是怎样的。


安若凡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并之后能不能超过牛津大学呢?

从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上看,牛津大学名列第六位,清华大学名列25位,北京大学名列并列38位。

你觉得一个25名加上一个38名,就能超过第六名吗?如果比人数的话,应该差不多。而大学,比的是实力。如果只是人数增加就能增加排名到前六名,那么我们明年,北京大学直接扩招一倍不就行了吗?用得着合并清华大学?再说了,清华大学也这样做,我们不是前六名就有两个了吗?

牛津大学一共出了27位英国首相和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起来一共出过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个角度看,60÷0=∞,也就是说无穷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并起来也没有牛津大学厉害。

另外,一个大学是有自己的性格的。首先是严谨的,像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绝不会出现像翟天临这样的事件。出事之后,北京大学舍卒保車、轻描淡写的态度也是令世人咋舌的。

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全国人民是寄寓了厚望的,但是,几十年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而已。除了成为一些人出国的跳板之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成就。与世界前几名大学相比,真是遥不可及啊。


爱河北人


一个不敢说真话,不能说真话的社会里,前途在哪里?大学里,同样如此。这样的大学,前途在哪里?一所大学这样,十所大学这样,十句谎言能成就一个真理吗?不可以,因为,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谁愿意和多数人为敌,布鲁诺,哥白尼?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牛顿,爱因斯坦,更何况是孟德斯鸠,卢梭一样的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探索,超出了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这个世界,讲道理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见得不讲道理越来越少。不讲道理,该讲什么呢?利益?权势?人情?

讲道理已经变成了一种务实的交际技巧,需要的时候真理道理,不需要的时候,可以讲利益,可以讲权势,可以讲情面,甚至讲神鬼故事。所以讲真话,很难,而想要得到1+1=2结果,同样很难。


不疯狂不是麦克斯


咱们一直有个误区,就是通过大学合并来增加大学的实力或排名,其实是错误的,大学排名是有标准和数据支撑的,咱们和欧美大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大学办学的历史、渊源、积淀、文化和欧美的顶级名牌大学差距太远了,而且我们办学最早的现代化大学也是从欧美传过来的,我们在这方面跟欧美国家的知名大学差距太大了,这种历史积累和渊源太难弥补了,从生源、师资、实验设备、学校硬件及校园建设等方面我们的大学一点都不差,差的就是历史积淀和软件方面。

所以即使北大和清华合并也不会超越牛津和建桥及哈佛的实力和口碑的!这个不是1+1=2的问题!这种历史积淀和大学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财富雄鹰


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的两个带头大哥级别的大学,北大和清华在世界上排名都在二十五开外,也就是说我们最有名的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远不如香港大学,更不用说欧美国家的名牌大学了,这应该让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实力到底输在哪里,到底哪方面不足,需要重点提高哪些方面呢!

而英国牛津大学在世界上排名第六,所谓的世界排名就是综合实力的排名,里面包括师资力量,包括社会贡献度,包括科研水平高低,包括教育水平高低,包括世界认可度,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形成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实力的表现,并不是只在自己的国家认可而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力。

话说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大学都是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而美国占了一半,可以想象美国的教育实力的强大,也从教育上面看得出来一个国家的实力的高低,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这是未来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表现。

而英国牛津大学排名世界第六,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可以想象牛津大学的牛逼程度,这不只是学校规模的大小问题,而是综合实力的强大,培养人才能力的强大,社会贡献的强大,这种强大并不是数量可以弥补的,这是属于质量上的强大超脱,数量再多也只是杂而已并不是硬实力上的超脱,所以再多的实力不强的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实力强大超脱的对手。

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在世界上来说还是有非常多的不足,跟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就算北大清华合并在一起,那也只是规模上的大而已,实力并没有在精的方面提高,所以牛津大学目前来说不是北大清华能比的,区别在于牛津在实干方面是我们比不了的,我们的虚的东西太多,所以这样发展下去想超越牛津这样的大学并不容易,只有改变现在这种模式以后才有机会超越,不然真的非常悬。


无法超越的足迹


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不同历史不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不同文明的传承者和开创者,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牛津大学始建于1167年,至今有850多年历史。北京大学于1898年建校,至今有120年时间。清华大学建校于1911年,至今刚过108岁。相差上700多年的历史,有太多的东西怎能比较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培养的人才,都是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然后才可能出成绩。而评定大学的一个指标就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奖者。牛津大学852年出了69个,尽管到目前为止,北京大学才出了1个,清华大学还没有,跟西方大学相差甚远,但再过几十年几百年,谁又能确定没有了呢?“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嘛。

北京大学乃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山鼻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学府。建校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累计共培养了1000多名院士,12位“两弹一星”元勋,1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30位社科学家,142位亿万富豪,87位副国级、部委级政界英才。当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百度总裁李彦宏、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均为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其真容之豪华与强大实在是无人敢望其项背。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理工学科的“扛把子”,其实力之强大也许只有北京大学敢和其叫板。建校一百多年来,清华大学孕育了无数大师、大咖,59位清华学子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550多位校友(含协和)当选为两院院士,21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现在约有1/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清华校友;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在国家表彰的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8位是清华校友。同时,清华大学还培养了79位副国级、部委级高级正要,胡爷爷和习大大都是清华大学的一份子;以池宇峰为代表的134位亿万富豪也曾是清华大学的莘莘学子。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建设人,这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是主要的。尽管北大清华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但决不是主流。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错误,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前行的路上,谁不需需交学费呢?

翟天临事件需要我们反思,需要我们在制度上亡羊补牢。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网络大叫解散北大,合并清北,这是极端思想主义在作祟。一个小孩身上有污点,难道我们就把扔掉?国外媒体攻击诬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学校,那是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服务啊!可我们的人,攻击和诬陷自己国家的制度、文化、学校,这种让亲痛仇快的行为,也算是爱国吗?

牛津大学也好,剑桥大学也好,我们清北现在跟它们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这是事实。但再好的牛津剑桥,也是别人的!无论与牛津差距再大再远的清北,清北也是我们自己建起来的清北!子不嫌母丑嘛。

合并清北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切合实际的。试想我国建国初级,一穷二白,西方国家瞧不起我们,但我们能去找另一个国家合并,然后与西方国家相比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开放,让我国杀出了一条血路,傲立于地球的东方!而建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不都是我们的土生土长的清北等等千万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吗。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我们每个国人,多一些建设性行为,少一些挖墙脚净拆台的动作,内斗互撕绝对走不到小康社会!凡事要历史的、发展的、独立的思索,非极端的一分为二地看待,你才发现,世界还是相当精彩和美好的!


蒙旭登


我觉得这么问有些幼稚。一个大学依靠的是师资力量,硬件,生源,学校建设,最后最关键的是这个大学的输出,对国家和社会多少贡献,学校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在国内国外获得过多少奖励,即使历史不悠久也没有关系,这些是次要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高考都工厂化了,产业化了,这样出来的孩子是不会思考的,特别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就教育多背书,为什么不多培养道德品质,不多培养自我独立,不多培养独立思考,不多培养创造创新能力?要不然也不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少个孩子了,竟没有一个大奖。连那个岛国也比不上。我们考的还是信息储存能力就是记忆能力,而不是独立思考能力,也许跟我们改革开放有些关系,我们需要向国外先进科技学习。但是高精尖科技人家也不给啊。如果给,也得大价钱,有时候大价钱也不给,港珠澳大桥就是一例。希望教育界能够改革,信息储存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回事,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吧,好像还有点笨。马云两次高考才上了杭州师范,也不算聪明。人才都有个成长过程,有个历练过程,有个开悟过程。我们的孩子和国外对比,中学阶段成绩都是最好的,可是为什么诺贝尔奖没有在中国呢,有个还是中医学。

希望教育界不要老考虑合并大学,多考虑一下怎么把真正优秀的有独立思考的人才招上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中国多几个马云多几个任正非多几个袁隆平,那我们国家该多好!

我希望教育界多点思考,中华民族要复兴,就得有自己的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精尖人才,多一些伯乐,不要老是应试教育,更不要考虑合并大学来滥竽充数。


迦祥时空


扯淡!中国清华有清华的特色!北大有北大的特色!请问合并了还有清华,北大吗?

1,中国人的大学,为什么要与牛津大学比?有必要吗?这是破坏特色的倡议!这是图虚名,遭实祸!

2,大学的优劣判断是谁订的?是外国人歧视中国而订的;是外国重视科学发展,而中国的清朝政府不重视科学发展造成的。

3,现如今不同啦,中国人的大学培养出了好多优秀学生,今后将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民的大学将在学术和教育上更加进步!成就会更加辉煌。

4,外国大学的名气大,具有阶段性,今后将随着国家的复兴,让国外的大学统统无光。

5,大学教育是把钥匙🔑!谁重视他,他就为谁服务!谁重视他(大学),他将引领潮流,引领学术!国家强大了,大学将是个蓄水池,他能把世界人才吸引到你的国家大学。

6,在人才的聚集上多说几句!二战结束后,美,苏都抢人才,德国,日本的多数人才都让美国抢走,而苏联只抢了一部分,所以战后,美国发展强劲!美国的核武器,卫星都德国科学家的功劳!这与美国抢劫的人才有很大关系。

7,中国崛起,复兴如大海波涛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中国的发展也势必引领世界,世界的人才也必然走向中国!因为这里是科学研发,发展的乐途!

中国的清华,北大会像千年铁树,开花,结果,桃李满天下!更加芬芳!


恬然229966697


弱弱的问一句,什么算教育呢?

若以西方的教化或曰教育,我辈华夏民族已经输的一塌糊涂。没了传承,没了继承,所有的都是在玩颠覆。

至圣先师 孔老夫子哦,那是历朝历代的继承和册封,那是开中国教育之先河的可以有神位的人。

你尊师,你有吗?你重教,你有吗?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教者根本,你给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这群孩子带的什么呢?

忽悠家长交钱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