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備臨終前說“馬謖不可大用”,諸葛亮為何不聽?

我忘思戀


我們來看看馬謖和諸葛亮有什麼關係,根據三國志馬良傳裡引的裴松之注的記載,馬謖臨死之前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說明公(諸葛亮)視馬謖為子,而馬謖也視諸葛亮為父,另外,馬謖是馬良的弟弟,而馬良與諸葛亮情同兄弟,可見馬謖與諸葛亮的關係不淺。

那我們再來看看馬謖有什麼能力,馬謖擔過越嶲太守,後來成為諸葛亮的參軍,他熟讀兵書,也十分討論兵法,諸葛亮對他十分的器重,諸葛亮經常和他秉燭夜談,可以想象一下,能和諸葛亮長時期交談的人,說明馬謖很有能力,也善於談吐。

劉備當然也熟悉馬謖,想必馬謖也普經在劉備面前高談闊論,就像戰國時期的趙括經常在趙奢面前大談兵法,劉備就對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會能說會道,但是實際能力並不怎麼樣,不能委之以大任,希望你多加考察。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把這個事情記在心上,還是像以前那樣和馬謖討論兵法,那馬謖是不是不可大用呢?其實也並非如此,在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徵南中地區的雍闓,諸葛亮臨走之前就問馬謖有什麼意見。

馬謖說,南中地區因為地形險峻,路途遙遠,叛亂很久了,如果我們今天將其打敗,那麼也只能消停不了幾天,而一旦你北伐,他們就知道益州空虛,他們又會反叛的,所以我們要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能不打最好不打,安撫為主。

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意見,七擒七縱孟獲,南中地區臣服諸葛亮,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反叛,可見馬謖的建議是很合理的,馬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其實我們看劉備臨終交待的事情,就會發現,劉備提到馬謖這個事情很突兀,因為劉備有那麼多的事情要交待,怎麼會專門提到馬謖呢?

個人覺得,這個是陳壽自己添加進去的,因為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在街亭之戰也受到了處罰,陳壽就把這個事情怪到馬謖身上,也怪到諸葛亮身上。

另外陳壽被諸葛瞻所輕,所以他對諸葛瞻的評價也很不公允,所以晉書陳壽傳,當時人都覺得陳壽這事兒做得不地道。

有的人說諸葛亮不識人,劉備識人,因為諸葛亮用錯了馬謖,而劉備看穿了馬謖,但其實劉備用張飛守徐州,徐州丟了,用關羽守荊州,荊州丟了。曹操很會識人吧,用夏侯淵,夏侯淵戰死,丟了漢中,用於禁,于禁投降了關羽。

所以因為馬謖的事情,就武斷的認為諸葛亮不識人,那顯然是很不合理的,諸葛亮死後,蜀漢支撐了近三十年,是因為還有像蔣琬,費禕,姜維,董允等人的存在,而這些人都是諸葛亮提拔的,怎麼能說諸葛亮不識人嗎?


歷史簡單說


諸葛亮重用馬謖,並不是故意把劉備的囑咐當耳旁風,他用馬謖留下終生遺憾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馬謖是一個被用錯了地方的人才。



諸葛亮一時粗心,認為馬謖是個人才卻用錯了地方,馬謖不是一個庸才,而且是一個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樹的精英,比如在國家戰略、軍事理論、地方吏治都有很好的見解,但他不是一個叱吒風雲,經驗豐富的將才。街亭戰敗,原因在於把馬謖用在了不恰當的地方。

第二,再次證明諸葛亮不是神,也有犯錯了時候。



諸葛亮一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是不管後世人們出於怎樣的目的進行美化神化,他也不是神,不可能永遠不犯錯,偶爾出現一次失誤並不奇怪,而且還能讓人感覺到一個真實可信的諸葛亮。

第三,諸葛亮重用馬謖,有自己的偏情。



諸葛亮與馬謖關係很好,他們對世事見解有許多相同的認知,馬稷與劉備一同做事,最終得到諸葛亮的認可,他認為馬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兩個人一同發展軍事才能讓整個國家進步,而馬稷更是潛力股。諸葛亮把他當成自己一系人脈,甚至有把他培養成自己接班人的打算。

第四,馬謖屬於一時錯成千古恨,歷史沒有給他更多機會。



馬謖領命駐守街亭,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能,不聽勸告,想要建立自己的功業,其實領兵為將,他根本沒有實際經驗,如果以前給他機會鍛鍊幾次,結果就大不相同,但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第五,劉備的囑咐漸行漸遠,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



諸葛亮不是不尊重劉備的囑託,從後來諸葛亮後悔自己用人不察,追憶先主劉備之言,放聲大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在決定任用馬謖的時候,卻沒有想起來劉備這一重要囑託,這是因為劉備的囑咐漸行漸遠,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劉備死前說馬謖這個人誇誇其談,嘴巴說的話比實際能力要強,關鍵時刻不能大用。如果從後來的事蹟看,馬謖失街亭致使北伐功虧一簣,劉備可謂是識人有先見之明。

其實不然,劉備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劉備的本意並不是想說馬謖這個人不行,而是想告誡諸葛亮,少與那些喜歡誇誇奇談,談古論今的人接觸,更不能委以重任。


為什麼,因為當初諸葛亮早年起事時,就喜歡跟一些誇誇其談的人談論國家大事,諸葛亮自己當然有本事,但那些跟諸葛亮一起談論天下的人未必有真才實學,即使有真才實學,也恐怕要大打折扣吧。

劉備曾經和司馬徽等荊州名士交談過,當時聽來,劉備覺得信心百倍,然而真正到了安邦定國之時又無一計可施。就連諸葛亮自己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徐庶、石韜這麼“有才能”的人,怎麼職位都不高啊,難道魏國人才這麼多麼?在諸葛亮心目中,這兩個人不說當丞相,至少也得是個九卿侍郎吧。結果徐庶的官職是右中郎將(武官中屬七品)、御史中丞(文官中屬五品),而石韜的官職是郡守(文官中屬六品)。他們雖有一定才能,但絕非大才,故而在魏國只能擔此職位。諸葛亮卻不以為然,以為他們跟自己一樣才能超凡。而這一點,劉備看的很清楚,劉備知道馬謖這些名士有些才能,但關鍵時刻絕對不是可以託付的人,而這樣的名士諸葛亮偏偏特別器重,因此劉備在迷離之際,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卻沒有料到,最後竟然真的發生了。

如果劉備肯定馬謖一定會壞大事的話,劉備一定像殺張裕那樣毫不留情的殺掉馬謖。之所以讓諸葛亮自己去審查觀看,是提醒諸葛亮用人要得當謹慎。事實上劉備並不具備很強的識人之能,比如龐統和蔣琬,最開始劉備也沒有重用他們,但劉備跟名士接觸多了,自然就知道他們的才能有幾斤幾兩,只是想告誡諸葛亮,用人要慎之又慎。



客觀的說,馬謖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定南蠻,馬謖很多政治主張,比如“攻人先攻心,讓孟獲心服口服”等與諸葛亮不謀而合。

《資治通鑑·卷七十》:漢諸葛亮率眾討雍闓等,參軍馬謖送之數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謖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言。

馬謖有才華和名氣, 並且在戰略上給予諸葛亮很高的謀劃策略,這樣的人應該說非常的有才能,所以諸葛亮提拔他為貼身參軍,常常與其議論軍機大事。就當時的情況下來看,益州疲弊之時,如果對於這樣有才能的人,諸葛亮不重用,反而顯得諸葛亮不以國家利器為重。因此,從以上分析來看,劉備所說的“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並不準確,至少如果針對馬謖的話是不準確的。

馬謖其實並非書呆子,反而他的錯誤就是沒有死板地依照丞相的思路佈陣用兵。他是個思維活躍卻固執己見的人,面對王平的規勸,他絲毫聽不進去。

馬謖和吳國的陸遜其實很像,我們熟知歷史,肯定覺得馬謖冥頑不靈,但陸遜當年領兵時,也有東吳諸將提出不同意見,被他斷然回絕。在具體的戰役中,陸遜和馬謖都表現出獨斷專行的極度自信,差別只是對形勢的判斷和謀略的運用。還有命運。

命為定數,是與生俱來的;運為變數,隨著時空的轉化而有所不同。雖然說能力與性格能夠決定命運,但也不應排除事件的偶然性。如果陸遜為劉備所敗,馬謖打敗張郃,二人的命運便隨之改變,那麼後人會如何評價他們呢?不由分說,陸遜一定變成了紙上談兵的庸才,馬謖則成千古名將,諸葛亮慧眼識英雄,孫權反而不善用人。

陸遜的成功仿若韓信,馬謖的失敗猶如趙括。翻閱史書,作者和讀者貌似都很聰明,早就預料到誰成誰敗,其實這都是不可預測的。偶然與必然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係,實在一言難盡。


歷史摘要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問題。在分析歷史人物的失敗時,張口嘲諷自然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可是,還是要細細想想其中緣由,看看有沒有什麼教訓值得吸取。


劉備對馬謖的使用建議,是要求諸葛亮考察後再定

劉備在臨終前,確實對馬謖發表了議論,要求諸葛亮考察後再酌情使用。這個建議是十分中肯的,把他的觀察結果告訴了諸葛亮。而這個要求,就是要求諸葛亮審慎地考察這個人而後使用。

諸葛亮應該是聽從了這個建議。史書上說,諸葛亮和馬謖進行了長期的交流,經常一談就談到深夜。馬謖在這期間,也隨諸葛亮參加了各種戰役。也提出過各種見解,可以說,諸葛亮是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和考察的。

劉備託孤,要求諸葛亮多方考察馬謖後,再酌情使用馬謖


諸葛亮用了很多年考察馬謖,希望量才使用他。


街亭之失,諸葛亮的主要失誤在於整個局勢判斷失誤,不單純是用人問題

歷史上,關於街亭之戰的看法很多,如何才能守住街亭,當道紮寨能不能守住街亭,討論很多。

我也不是軍事專家,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敢提出任何意見。

但是,從毛澤東的分析中,我認為諸葛亮在街亭的失誤,源於對街亭困難程度的判斷。

而雄才大略,論史一向一針見血的毛澤東,在提到這一戰時,沒有明確說該怎麼守,只是提了“亮宜自臨陣”。毛澤東雄才大略,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對於高級指揮員的指揮位置一直非常敏感。與各地的指揮員的電報往來中,也非常關切指揮員的位置。

街亭當時的位置十分緊要,雙方都在所必爭,委派戰將前去防守,結局難以保障。很有可能需要協調多方的動作,才可以確保街亭。否則,毛澤東為何強調要諸葛亮主帥親自臨陣呢?

也許在毛澤東的眼裡,此時的諸葛亮,應該是像遼瀋戰役中的林彪一樣,作為戰役的總指揮官,靠近攻錦前線就近指揮吧。

在毛澤東指揮解放戰爭時,非常在意戰役指揮官的指揮位置。因此認為是諸葛亮應該親自指揮街亭守衛戰


因此,我認為,街亭之敗,諸葛亮很可能就是對戰局的判斷出現了問題,或低估了魏軍攻街亭的決心,或高估了己方軍隊戰鬥力。否則,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縱然有鍛鍊新人的心,縱然有栽培親信的心,又怎麼可能把街亭這種關係全局,不容有失的地方交給新人去練級呢?


因此,我認為,街亭之敗,很可能是諸葛亮在軍事指揮上的失敗,並非只是在對馬謖使用上的失敗。

讓馬謖去守街亭,或許是諸葛亮低估了街亭守衛戰的難度


諸葛亮再不善於臨陣應變,也比從未經歷戰陣的我們要強得多,再是缺乏用人之才,也比從幾千年後的我們瞭解蜀軍將領,如此要害之地,為何用馬謖,為何不啟用魏延、吳懿這種名將去?

我覺得原因只可能是諸葛亮低估了守街亭的難度!


因此,我認為,劉備提醒了諸葛亮,諸葛亮也確實按照劉備的建議多方考察,量才使用了馬謖。只是,他丈量好了馬謖的才幹,卻沒有丈量好守街亭的難度。


個人發表的拙見,請大家批評。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此語出自第85回,先主問孔明: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先主說:"不然。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OO關於諸葛亮為什麼不聽有兩方面原因:O一是,馬謖經常與孔明談論用兵之法,甚是投機!特別是平南蠻時採用了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建議。七擒孟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蠻方永不復反!給諸葛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O二是,當諸葛亮問誰敢引兵去守街亭時,馬謖主動請纓:某願往。孔明又說,你雖深通謀略,此地無城郭守之極難。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立完軍令狀後,又撥給精兵25000人,又配給上將王平,又令高翔守列柳城,魏延駐街亭之後以策應街亭。從這些部署來看,孔明並沒有忘記劉備遺囑所說,但又苦於沒有實例證明,因此,在軍情緊急情況下,雖想起先主所囑,但總認為馬謖不致於一點實際才能都沒有。因而最終同意馬謖守街亭!並叮囑必須於當道之處下寨。我認為,如果馬謖不主動請纓,諸葛亮是不可能主動派他去守街亭的!可惜的是馬謖耍小聰明…。。。到底丟了街亭要地!OO自古兩軍對陣,最忌主帥拿謀士當主將使用!①這是因為作謀士的,大都屬於只能提出建議,出謀畫策,但沒有臨場指揮,觀察地形,排兵佈陣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就是根本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馬謖就屬於此類人物。你看曹操和孫權兩人,哪個用謀士去帶兵打仗了?②諸葛亮錯誤地相信馬謖的請戰決心和軍令狀,把只會出謀畫策,紙上淡兵的謀士(參軍),當成臨場指揮的主將去使用,因而犯了低級的用人之錯!焉能不敗!所以他必須自貶自責!以安眾人之心!


張永科38


一是在平定孟獲戰爭之初,諸葛亮指揮大軍初戰告捷時,馬謖受劉禪之命到軍中慰勞。在與諸葛亮談話時,馬謖提出了平定南蠻“攻心為上”的謀略,務求通過戰爭“但服其心足矣”。應該說,這個謀劃是正確的,只有讓孟獲心服,才不會反覆叛亂,實現南方真正的和平。這條建議,很對諸葛亮的口味,把馬謖留下當了參軍。馬謖在文謀上還是有能力的!

二是在討伐中原之初,諸葛亮因忌諱司馬懿而憂慮時,馬謖獻上了反間計,製造司馬懿欲造反的告示貼到鄴城,多疑的曹睿便把司馬懿父子削職為民。反間計的成功,讓諸葛亮對馬謖刮目相看,經常與他討論兵法謀略。

有計謀並不一定能率兵,馬謖在坑了司馬懿後迅速自負滿頂,居然率兵去守街亭。從未率兵作戰的參軍,諸葛亮真敢用,兩人都在冒險,結果兩人都敗給了司馬懿,馬謖還搭上了性命。
諸葛亮在用馬謖問題上,未聽劉備的告誡,完全是因為他太自恃其才,行軍作戰中無人與他談古論今。馬謖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能與諸葛亮在精神上產生共振,再加上馬謖有的計策很管用,諸葛亮在用人上便失去了應有的謹慎,導致了兵敗人亡的下場,都是任人唯親惹的禍!


星下靜思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春,蜀漢皇帝劉備於永安病篤之時,急招諸葛亮、趙雲、李嚴等開國重臣託以身後大事。期間,劉備執諸葛亮之手,慎重囑託完大事後,著重提醒其:“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言乞,撒手人寰。

可想而知,劉備能於彌留之際所囑之事,在其心中是多麼的看重。

誰曾想到,在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春天,諸葛亮率領的蜀漢大軍第一次北伐之時,除掉因魏延提出的奇襲子午谷之計產生分歧不快外,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等各路人馬皆有所獲,迅速拿下了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重要城鎮,魏明帝大為震驚,即任命右將軍張郃監管軍務,統領馬步大軍五萬,西出抵禦諸葛亮的蜀漢大軍。

諸葛亮聞訊後,任命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率領二萬大軍(書上講的是十萬大軍,但祥子認為最多隻能派出二萬人馬。因為,此時的諸葛亮已將各路大軍全部派出,自己身邊最多也就能留個二萬人馬,並且全部派給了馬謖。)前往張郃必經要道街亭進行守禦,阻攔張合所率大軍馳援歧山曹軍。

這時,主將馬謖不聽副王平規勸,棄街亭魏軍必經要道於不顧,強令大軍於要道旁土山安營紮寨。

當魏將張郃聞探子回報蜀軍紮營於街亭要道旁土山進行防禦,大喜過望,打馬揮軍快速抵達街亭後,命令大軍圍困蜀軍,並斷其水道。

張郃斷水之計可謂狠毒之極,時間不長,蜀軍便因無水可飲而軍心動搖。馬謖多次率軍突圍,皆不得脫。最後,其雖然被王平和魏延所率援兵救出,但防禦魏兵的要道已被魏兵所佔。

諸葛亮聞報後,大驚失色,只得急速招令各路大軍緩緩退回漢。

事後,當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時,痛悔自己不聽先主劉備之言,使有今日之禍。

這時,許多人可能會問,諸葛亮明明知道先主有言馬謖不可大用,為何他偏偏要重用馬謖呢?

一、諸葛亮雖然貴為蜀漢丞相,但卻沒有忠於自己的班底隊伍

劉備歸西后,雖然將蜀漢軍政盡託於諸葛亮,但是劉備原班的眾開國功臣,如魏延、陳到、李嚴等人並不服諸葛亮。也許是因為諸葛亮太年輕的緣故,也許是因為諸葛亮是一介書生,和眾武將的共同語言較少的原因吧。

總之,以諸葛亮的威信,並不能威服諸文臣武將。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諸葛亮便急需組建忠於自己的班底核心隊伍,而馬謖又和自己相處的亦父亦師亦友,感情極深,甚得自己器重,也一直想尋找一個機會提拔馬謖。而在諸葛亮的心中,防守街亭既安全,又能積功,到時將馬謖培養成自己的班底心腹,便會水到渠成了。

因為,防守街亭要道,最笨的方法便是當道紮營即可,就算不敵也可以待自己來援。那曾想,馬謖竟然棄當道重地於不用,而選擇土山紮寨,才致有此次北伐無功而返。

二、馬謖久與諸葛亮相處,諸葛亮深信前者有防禦街亭要道之能

無論是七擒孟獲之時,還是的平日交流,或是此次北伐,二人間有諸多理念相通之處。所以,祥子認為在諸葛亮的心中,怕早已將馬謖當成了一員難得的人才進行細心培養。

當街亭即將遇襲之時,大將魏延、高翔皆可委派,但諸葛亮卻偏偏選中了馬謖。

如果,馬謖此行成功,不就證明諸葛亮的識人用人眼光更勝先主劉備嗎,自己的威望也隨之提升到一個極高的位置,對於自己之後的伐魏大計巨有極大的益。這也許就是諸葛亮違背劉備遺言,重用馬謖的初衷吧。

綜上所述,諸葛亮一意孤行重用馬謖,皆因心急建功,實現自己偉大抱負所累。如果,當初劉備起家之時,諸葛亮就能一直跟隨身邊,想必以其之能,定能威服劉備手下一干文武重臣,共同為北伐出謀出策建功。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祥子談歷史


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這句引自古代典籍的話,便是問題的出處。


眾所周知。街亭一戰,馬謖身敗名裂,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而早在五年前,劉備便已看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而諸葛亮作為聽者,給出的反應卻是“亮猶謂不然”,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呢?




首先,從季漢的政局說起。

劉備死後,託孤與諸葛亮、李嚴。

“先主疾病,(李)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後因二人政見不合,李嚴被諸葛亮漸漸架空,季漢的軍政大權幾乎全落於諸葛亮一人之手。

不過好在諸葛亮此人生平最好名聲,並無反意,作為君主的劉禪也就聽之任之了。

如此政局下,大權獨攬的諸葛亮,自然也就須培養一班親信,以便於穩固地位。而馬謖,正好是親信中的一員。

沒有一班擁戴自己的臣屬,政治之路是走不遠的,政客深知此理。




其次,馬謖與諸葛亮有特殊關係。

諸葛亮與馬謖的兄長曾有過不匪的交情,與馬謖那就更是私交頗深了。且馬謖也才氣過人,對兵法有著獨特的見解,深得諸葛亮器重,他們兩人一討論起事情來,時常就是一天。

“(亮)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因此,諸葛亮一度將馬謖視為心腹,即是心腹,那就可以、也必須重用,讓馬謖建立功勳,在朝中、軍中樹立一定威望。

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人,自然更忠於自己。




再者,諸葛亮因小失大,私心所致。

說句實在話,馬謖此人並非那麼不堪,他還是有才能的。

“漢諸葛亮率眾討雍闓等,參軍馬謖送之數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謖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言。” ----《資治通鑑》

無容置疑,能提出如此見解的人,絕非庸才。

何況,諸葛亮平定南中時的所作所為,也是依照著馬謖之言。後來收穫的成效,足以證明馬謖此計不一般。

可惜,是人都有其優缺點。馬謖雖然在戰略上有所建樹,但此人卻沒有統軍經驗,不擅用兵。

可以這麼說,馬謖是個不錯的參謀,但卻不是一個優良的將軍。

而諸葛亮卻“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完全把馬謖放在一軍主將的位置上去,面對赫赫張郃。

街亭一役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季漢想要不失並非難事,魏延、王平、甚至吳壹,皆可勝任。

或許,正因為憑藉街亭地利,此役幾乎勝券在握,諸葛亮想讓馬謖去歷練一番,好累積功績便於日後擢升而已。

這,就是私心了。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政客,有自己的小算盤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古往今來,所謂的政治家無一不是如此。


政治家這個物種,本就戴著一個虛偽的面具,千萬別拿道德來品評一個政客,這會顯得非常幼稚且可笑。


China古人云


馬謖在街亭一戰中,剛愎自用不聽王平勸導,致使諸葛亮在北伐時取得的大好形勢付諸東流,不得已撤軍。



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陳己過,想起先帝臨終時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更是愧悔無地。



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頗得諸葛信任,諸葛對馬謖也是傾囊相授,倚為心腹。



馬謖也的確是才華出眾,多次給諸葛亮提建議,南征孟獲時,向諸葛亮提出“攻心為上”的計策,使孟獲真心臣服蜀漢,立誓不再反叛。



可見馬謖其人並非庸才,只是實戰經驗匱乏,且動手能力差,具體事務不能落實到位,喜高談闊論紙上談兵,作為行軍參謀可盡展其才華,若為一軍主帥不免耽誤大事。



連劉備都知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因為過於看重馬謖,且悉心栽培多年,原指望他能繼承自己克復中原的心願,一統天下。因而沒能看到馬謖的缺點,終使自己北伐功虧一簣。


大雅視界


因為諸葛亮認為馬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在東征西討的過程中,馬謖確實提出了許多好的計策,比如在平定南方少數民族首領孟獲的戰爭中,他主張要想平定南方叛亂,以“攻心”為上,只有這樣才能讓南方少數民族真正臣服,使蜀漢有一個穩定的後方。這一點深得諸葛孔明的心,因此被他視為知己。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蜀漢的實際掌權者,諸葛亮是愛惜人才的人,在處理蜀國政務上時,馬謖往往能給出不錯的建議,有時候諸葛亮反而還會諮詢一下他的建議。諸葛亮對馬謖有著很高的期望,希望將來能接自己的班,所以對他特別照顧,有一種說法是說當時荊州、東州、益州三方勢力暗暗角逐,而馬謖是荊州人,孔明想利用這點將他扶持上位,維持蜀國的穩定。

眾所周知,在人才儲備方面,蜀漢是無法和魏國抗衡的。有句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在當時那種緊張局面下,馬謖做為諸葛亮信任的人,讓他鎮守街亭,是合適的選擇。

還有重要的一點,咱們現在的人不能以後來者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前人的事情。當年劉備託孤的時候,是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在當時,誰能說劉備這句話就一定是對的呢?誰能肯定經過磨練,馬謖不能改正缺點,獲得進步?我估計,諸葛亮對這備這句話不一定是認同的,所以後來他還是重用了馬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