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刘备临终前说“马谡不可大用”,诸葛亮为何不听?

我忘思恋


我们来看看马谡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根据三国志马良传里引的裴松之注的记载,马谡临死之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明公(诸葛亮)视马谡为子,而马谡也视诸葛亮为父,另外,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而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可见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不浅。

那我们再来看看马谡有什么能力,马谡担过越嶲太守,后来成为诸葛亮的参军,他熟读兵书,也十分讨论兵法,诸葛亮对他十分的器重,诸葛亮经常和他秉烛夜谈,可以想象一下,能和诸葛亮长时期交谈的人,说明马谡很有能力,也善于谈吐。

刘备当然也熟悉马谡,想必马谡也普经在刘备面前高谈阔论,就像战国时期的赵括经常在赵奢面前大谈兵法,刘备就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会能说会道,但是实际能力并不怎么样,不能委之以大任,希望你多加考察。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把这个事情记在心上,还是像以前那样和马谡讨论兵法,那马谡是不是不可大用呢?其实也并非如此,在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南中地区的雍闿,诸葛亮临走之前就问马谡有什么意见。

马谡说,南中地区因为地形险峻,路途遥远,叛乱很久了,如果我们今天将其打败,那么也只能消停不了几天,而一旦你北伐,他们就知道益州空虚,他们又会反叛的,所以我们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能不打最好不打,安抚为主。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七擒七纵孟获,南中地区臣服诸葛亮,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反叛,可见马谡的建议是很合理的,马谡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其实我们看刘备临终交待的事情,就会发现,刘备提到马谡这个事情很突兀,因为刘备有那么多的事情要交待,怎么会专门提到马谡呢?

个人觉得,这个是陈寿自己添加进去的,因为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在街亭之战也受到了处罚,陈寿就把这个事情怪到马谡身上,也怪到诸葛亮身上。

另外陈寿被诸葛瞻所轻,所以他对诸葛瞻的评价也很不公允,所以晋书陈寿传,当时人都觉得陈寿这事儿做得不地道。

有的人说诸葛亮不识人,刘备识人,因为诸葛亮用错了马谡,而刘备看穿了马谡,但其实刘备用张飞守徐州,徐州丢了,用关羽守荆州,荆州丢了。曹操很会识人吧,用夏侯渊,夏侯渊战死,丢了汉中,用于禁,于禁投降了关羽。

所以因为马谡的事情,就武断的认为诸葛亮不识人,那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诸葛亮死后,蜀汉支撑了近三十年,是因为还有像蒋琬,费祎,姜维,董允等人的存在,而这些人都是诸葛亮提拔的,怎么能说诸葛亮不识人吗?


历史简单说


诸葛亮重用马谡,并不是故意把刘备的嘱咐当耳旁风,他用马谡留下终生遗憾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马谡是一个被用错了地方的人才。



诸葛亮一时粗心,认为马谡是个人才却用错了地方,马谡不是一个庸才,而且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的精英,比如在国家战略、军事理论、地方吏治都有很好的见解,但他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经验丰富的将才。街亭战败,原因在于把马谡用在了不恰当的地方。

第二,再次证明诸葛亮不是神,也有犯错了时候。



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不管后世人们出于怎样的目的进行美化神化,他也不是神,不可能永远不犯错,偶尔出现一次失误并不奇怪,而且还能让人感觉到一个真实可信的诸葛亮。

第三,诸葛亮重用马谡,有自己的偏情。



诸葛亮与马谡关系很好,他们对世事见解有许多相同的认知,马稷与刘备一同做事,最终得到诸葛亮的认可,他认为马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个人一同发展军事才能让整个国家进步,而马稷更是潜力股。诸葛亮把他当成自己一系人脉,甚至有把他培养成自己接班人的打算。

第四,马谡属于一时错成千古恨,历史没有给他更多机会。



马谡领命驻守街亭,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不听劝告,想要建立自己的功业,其实领兵为将,他根本没有实际经验,如果以前給他机会锻炼几次,结果就大不相同,但历史没有给他机会。

第五,刘备的嘱咐渐行渐远,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



诸葛亮不是不尊重刘备的嘱托,从后来诸葛亮后悔自己用人不察,追忆先主刘备之言,放声大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在决定任用马谡的时候,却没有想起来刘备这一重要嘱托,这是因为刘备的嘱咐渐行渐远,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刘备死前说马谡这个人夸夸其谈,嘴巴说的话比实际能力要强,关键时刻不能大用。如果从后来的事迹看,马谡失街亭致使北伐功亏一篑,刘备可谓是识人有先见之明。

其实不然,刘备不过是误打误撞而已,刘备的本意并不是想说马谡这个人不行,而是想告诫诸葛亮,少与那些喜欢夸夸奇谈,谈古论今的人接触,更不能委以重任。


为什么,因为当初诸葛亮早年起事时,就喜欢跟一些夸夸其谈的人谈论国家大事,诸葛亮自己当然有本事,但那些跟诸葛亮一起谈论天下的人未必有真才实学,即使有真才实学,也恐怕要大打折扣吧。

刘备曾经和司马徽等荆州名士交谈过,当时听来,刘备觉得信心百倍,然而真正到了安邦定国之时又无一计可施。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徐庶、石韬这么“有才能”的人,怎么职位都不高啊,难道魏国人才这么多么?在诸葛亮心目中,这两个人不说当丞相,至少也得是个九卿侍郎吧。结果徐庶的官职是右中郎将(武官中属七品)、御史中丞(文官中属五品),而石韬的官职是郡守(文官中属六品)。他们虽有一定才能,但绝非大才,故而在魏国只能担此职位。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以为他们跟自己一样才能超凡。而这一点,刘备看的很清楚,刘备知道马谡这些名士有些才能,但关键时刻绝对不是可以托付的人,而这样的名士诸葛亮偏偏特别器重,因此刘备在迷离之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却没有料到,最后竟然真的发生了。

如果刘备肯定马谡一定会坏大事的话,刘备一定像杀张裕那样毫不留情的杀掉马谡。之所以让诸葛亮自己去审查观看,是提醒诸葛亮用人要得当谨慎。事实上刘备并不具备很强的识人之能,比如庞统和蒋琬,最开始刘备也没有重用他们,但刘备跟名士接触多了,自然就知道他们的才能有几斤几两,只是想告诫诸葛亮,用人要慎之又慎。



客观的说,马谡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定南蛮,马谡很多政治主张,比如“攻人先攻心,让孟获心服口服”等与诸葛亮不谋而合。

《资治通鉴·卷七十》: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马谡有才华和名气, 并且在战略上给予诸葛亮很高的谋划策略,这样的人应该说非常的有才能,所以诸葛亮提拔他为贴身参军,常常与其议论军机大事。就当时的情况下来看,益州疲弊之时,如果对于这样有才能的人,诸葛亮不重用,反而显得诸葛亮不以国家利器为重。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刘备所说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不准确,至少如果针对马谡的话是不准确的。

马谡其实并非书呆子,反而他的错误就是没有死板地依照丞相的思路布阵用兵。他是个思维活跃却固执己见的人,面对王平的规劝,他丝毫听不进去。

马谡和吴国的陆逊其实很像,我们熟知历史,肯定觉得马谡冥顽不灵,但陆逊当年领兵时,也有东吴诸将提出不同意见,被他断然回绝。在具体的战役中,陆逊和马谡都表现出独断专行的极度自信,差别只是对形势的判断和谋略的运用。还有命运。

命为定数,是与生俱来的;运为变数,随着时空的转化而有所不同。虽然说能力与性格能够决定命运,但也不应排除事件的偶然性。如果陆逊为刘备所败,马谡打败张郃,二人的命运便随之改变,那么后人会如何评价他们呢?不由分说,陆逊一定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庸才,马谡则成千古名将,诸葛亮慧眼识英雄,孙权反而不善用人。

陆逊的成功仿若韩信,马谡的失败犹如赵括。翻阅史书,作者和读者貌似都很聪明,早就预料到谁成谁败,其实这都是不可预测的。偶然与必然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实在一言难尽。


历史摘要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失败时,张口嘲讽自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还是要细细想想其中缘由,看看有没有什么教训值得吸取。


刘备对马谡的使用建议,是要求诸葛亮考察后再定

刘备在临终前,确实对马谡发表了议论,要求诸葛亮考察后再酌情使用。这个建议是十分中肯的,把他的观察结果告诉了诸葛亮。而这个要求,就是要求诸葛亮审慎地考察这个人而后使用。

诸葛亮应该是听从了这个建议。史书上说,诸葛亮和马谡进行了长期的交流,经常一谈就谈到深夜。马谡在这期间,也随诸葛亮参加了各种战役。也提出过各种见解,可以说,诸葛亮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考察的。

刘备托孤,要求诸葛亮多方考察马谡后,再酌情使用马谡


诸葛亮用了很多年考察马谡,希望量才使用他。


街亭之失,诸葛亮的主要失误在于整个局势判断失误,不单纯是用人问题

历史上,关于街亭之战的看法很多,如何才能守住街亭,当道扎寨能不能守住街亭,讨论很多。

我也不是军事专家,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敢提出任何意见。

但是,从毛泽东的分析中,我认为诸葛亮在街亭的失误,源于对街亭困难程度的判断。

而雄才大略,论史一向一针见血的毛泽东,在提到这一战时,没有明确说该怎么守,只是提了“亮宜自临阵”。毛泽东雄才大略,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对于高级指挥员的指挥位置一直非常敏感。与各地的指挥员的电报往来中,也非常关切指挥员的位置。

街亭当时的位置十分紧要,双方都在所必争,委派战将前去防守,结局难以保障。很有可能需要协调多方的动作,才可以确保街亭。否则,毛泽东为何强调要诸葛亮主帅亲自临阵呢?

也许在毛泽东的眼里,此时的诸葛亮,应该是像辽沈战役中的林彪一样,作为战役的总指挥官,靠近攻锦前线就近指挥吧。

在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时,非常在意战役指挥官的指挥位置。因此认为是诸葛亮应该亲自指挥街亭守卫战


因此,我认为,街亭之败,诸葛亮很可能就是对战局的判断出现了问题,或低估了魏军攻街亭的决心,或高估了己方军队战斗力。否则,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纵然有锻炼新人的心,纵然有栽培亲信的心,又怎么可能把街亭这种关系全局,不容有失的地方交给新人去练级呢?


因此,我认为,街亭之败,很可能是诸葛亮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败,并非只是在对马谡使用上的失败。

让马谡去守街亭,或许是诸葛亮低估了街亭守卫战的难度


诸葛亮再不善于临阵应变,也比从未经历战阵的我们要强得多,再是缺乏用人之才,也比从几千年后的我们了解蜀军将领,如此要害之地,为何用马谡,为何不启用魏延、吴懿这种名将去?

我觉得原因只可能是诸葛亮低估了守街亭的难度!


因此,我认为,刘备提醒了诸葛亮,诸葛亮也确实按照刘备的建议多方考察,量才使用了马谡。只是,他丈量好了马谡的才干,却没有丈量好守街亭的难度。


个人发表的拙见,请大家批评。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此语出自第85回,先主问孔明: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说:"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OO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听有两方面原因:O一是,马谡经常与孔明谈论用兵之法,甚是投机!特别是平南蛮时采用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建议。七擒孟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蛮方永不复反!给诸葛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O二是,当诸葛亮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时,马谡主动请缨:某愿往。孔明又说,你虽深通谋略,此地无城郭守之极难。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立完军令状后,又拨给精兵25000人,又配给上将王平,又令高翔守列柳城,魏延驻街亭之后以策应街亭。从这些部署来看,孔明并没有忘记刘备遗嘱所说,但又苦于没有实例证明,因此,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虽想起先主所嘱,但总认为马谡不致于一点实际才能都没有。因而最终同意马谡守街亭!并叮嘱必须于当道之处下寨。我认为,如果马谡不主动请缨,诸葛亮是不可能主动派他去守街亭的!可惜的是马谡耍小聪明…。。。到底丢了街亭要地!OO自古两军对阵,最忌主帅拿谋士当主将使用!①这是因为作谋士的,大都属于只能提出建议,出谋画策,但没有临场指挥,观察地形,排兵布阵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马谡就属于此类人物。你看曹操和孙权两人,哪个用谋士去带兵打仗了?②诸葛亮错误地相信马谡的请战决心和军令状,把只会出谋画策,纸上淡兵的谋士(参军),当成临场指挥的主将去使用,因而犯了低级的用人之错!焉能不败!所以他必须自贬自责!以安众人之心!


张永科38


一是在平定孟获战争之初,诸葛亮指挥大军初战告捷时,马谡受刘禅之命到军中慰劳。在与诸葛亮谈话时,马谡提出了平定南蛮“攻心为上”的谋略,务求通过战争“但服其心足矣”。应该说,这个谋划是正确的,只有让孟获心服,才不会反复叛乱,实现南方真正的和平。这条建议,很对诸葛亮的口味,把马谡留下当了参军。马谡在文谋上还是有能力的!

二是在讨伐中原之初,诸葛亮因忌讳司马懿而忧虑时,马谡献上了反间计,制造司马懿欲造反的告示贴到邺城,多疑的曹睿便把司马懿父子削职为民。反间计的成功,让诸葛亮对马谡刮目相看,经常与他讨论兵法谋略。

有计谋并不一定能率兵,马谡在坑了司马懿后迅速自负满顶,居然率兵去守街亭。从未率兵作战的参军,诸葛亮真敢用,两人都在冒险,结果两人都败给了司马懿,马谡还搭上了性命。
诸葛亮在用马谡问题上,未听刘备的告诫,完全是因为他太自恃其才,行军作战中无人与他谈古论今。马谡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能与诸葛亮在精神上产生共振,再加上马谡有的计策很管用,诸葛亮在用人上便失去了应有的谨慎,导致了兵败人亡的下场,都是任人唯亲惹的祸!


星下静思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春,蜀汉皇帝刘备于永安病笃之时,急招诸葛亮、赵云、李严等开国重臣托以身后大事。期间,刘备执诸葛亮之手,慎重嘱托完大事后,着重提醒其:“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言乞,撒手人寰。

可想而知,刘备能于弥留之际所嘱之事,在其心中是多么的看重。

谁曾想到,在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春天,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大军第一次北伐之时,除掉因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之计产生分歧不快外,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等各路人马皆有所获,迅速拿下了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重要城镇,魏明帝大为震惊,即任命右将军张郃监管军务,统领马步大军五万,西出抵御诸葛亮的蜀汉大军。

诸葛亮闻讯后,任命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领二万大军(书上讲的是十万大军,但祥子认为最多只能派出二万人马。因为,此时的诸葛亮已将各路大军全部派出,自己身边最多也就能留个二万人马,并且全部派给了马谡。)前往张郃必经要道街亭进行守御,阻拦张合所率大军驰援歧山曹军。

这时,主将马谡不听副王平规劝,弃街亭魏军必经要道于不顾,强令大军于要道旁土山安营扎寨。

当魏将张郃闻探子回报蜀军扎营于街亭要道旁土山进行防御,大喜过望,打马挥军快速抵达街亭后,命令大军围困蜀军,并断其水道。

张郃断水之计可谓狠毒之极,时间不长,蜀军便因无水可饮而军心动摇。马谡多次率军突围,皆不得脱。最后,其虽然被王平和魏延所率援兵救出,但防御魏兵的要道已被魏兵所占。

诸葛亮闻报后,大惊失色,只得急速招令各路大军缓缓退回汉。

事后,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痛悔自己不听先主刘备之言,使有今日之祸。

这时,许多人可能会问,诸葛亮明明知道先主有言马谡不可大用,为何他偏偏要重用马谡呢?

一、诸葛亮虽然贵为蜀汉丞相,但却没有忠于自己的班底队伍

刘备归西后,虽然将蜀汉军政尽托于诸葛亮,但是刘备原班的众开国功臣,如魏延、陈到、李严等人并不服诸葛亮。也许是因为诸葛亮太年轻的缘故,也许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介书生,和众武将的共同语言较少的原因吧。

总之,以诸葛亮的威信,并不能威服诸文臣武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诸葛亮便急需组建忠于自己的班底核心队伍,而马谡又和自己相处的亦父亦师亦友,感情极深,甚得自己器重,也一直想寻找一个机会提拔马谡。而在诸葛亮的心中,防守街亭既安全,又能积功,到时将马谡培养成自己的班底心腹,便会水到渠成了。

因为,防守街亭要道,最笨的方法便是当道扎营即可,就算不敌也可以待自己来援。那曾想,马谡竟然弃当道重地于不用,而选择土山扎寨,才致有此次北伐无功而返。

二、马谡久与诸葛亮相处,诸葛亮深信前者有防御街亭要道之能

无论是七擒孟获之时,还是的平日交流,或是此次北伐,二人间有诸多理念相通之处。所以,祥子认为在诸葛亮的心中,怕早已将马谡当成了一员难得的人才进行细心培养。

当街亭即将遇袭之时,大将魏延、高翔皆可委派,但诸葛亮却偏偏选中了马谡。

如果,马谡此行成功,不就证明诸葛亮的识人用人眼光更胜先主刘备吗,自己的威望也随之提升到一个极高的位置,对于自己之后的伐魏大计巨有极大的益。这也许就是诸葛亮违背刘备遗言,重用马谡的初衷吧。

综上所述,诸葛亮一意孤行重用马谡,皆因心急建功,实现自己伟大抱负所累。如果,当初刘备起家之时,诸葛亮就能一直跟随身边,想必以其之能,定能威服刘备手下一干文武重臣,共同为北伐出谋出策建功。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祥子谈历史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这句引自古代典籍的话,便是问题的出处。


众所周知。街亭一战,马谡身败名裂,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而早在五年前,刘备便已看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而诸葛亮作为听者,给出的反应却是“亮犹谓不然”,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呢?




首先,从季汉的政局说起。

刘备死后,托孤与诸葛亮、李严。

“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后因二人政见不合,李严被诸葛亮渐渐架空,季汉的军政大权几乎全落于诸葛亮一人之手。

不过好在诸葛亮此人生平最好名声,并无反意,作为君主的刘禅也就听之任之了。

如此政局下,大权独揽的诸葛亮,自然也就须培养一班亲信,以便于稳固地位。而马谡,正好是亲信中的一员。

没有一班拥戴自己的臣属,政治之路是走不远的,政客深知此理。




其次,马谡与诸葛亮有特殊关系。

诸葛亮与马谡的兄长曾有过不匪的交情,与马谡那就更是私交颇深了。且马谡也才气过人,对兵法有着独特的见解,深得诸葛亮器重,他们两人一讨论起事情来,时常就是一天。

“(亮)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因此,诸葛亮一度将马谡视为心腹,即是心腹,那就可以、也必须重用,让马谡建立功勋,在朝中、军中树立一定威望。

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人,自然更忠于自己。




再者,诸葛亮因小失大,私心所致。

说句实在话,马谡此人并非那么不堪,他还是有才能的。

“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资治通鉴》

无容置疑,能提出如此见解的人,绝非庸才。

何况,诸葛亮平定南中时的所作所为,也是依照着马谡之言。后来收获的成效,足以证明马谡此计不一般。

可惜,是人都有其优缺点。马谡虽然在战略上有所建树,但此人却没有统军经验,不擅用兵。

可以这么说,马谡是个不错的参谋,但却不是一个优良的将军。

而诸葛亮却“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完全把马谡放在一军主将的位置上去,面对赫赫张郃。

街亭一役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季汉想要不失并非难事,魏延、王平、甚至吴壹,皆可胜任。

或许,正因为凭借街亭地利,此役几乎胜券在握,诸葛亮想让马谡去历练一番,好累积功绩便于日后擢升而已。

这,就是私心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政客,有自己的小算盘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古往今来,所谓的政治家无一不是如此。


政治家这个物种,本就戴着一个虚伪的面具,千万别拿道德来品评一个政客,这会显得非常幼稚且可笑。


China古人云


马谡在街亭一战中,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导,致使诸葛亮在北伐时取得的大好形势付诸东流,不得已撤军。



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陈己过,想起先帝临终时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更是愧悔无地。



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颇得诸葛信任,诸葛对马谡也是倾囊相授,倚为心腹。



马谡也的确是才华出众,多次给诸葛亮提建议,南征孟获时,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的计策,使孟获真心臣服蜀汉,立誓不再反叛。



可见马谡其人并非庸才,只是实战经验匮乏,且动手能力差,具体事务不能落实到位,喜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作为行军参谋可尽展其才华,若为一军主帅不免耽误大事。



连刘备都知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因为过于看重马谡,且悉心栽培多年,原指望他能继承自己克复中原的心愿,一统天下。因而没能看到马谡的缺点,终使自己北伐功亏一篑。


大雅视界


因为诸葛亮认为马谡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马谡确实提出了许多好的计策,比如在平定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战争中,他主张要想平定南方叛乱,以“攻心”为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南方少数民族真正臣服,使蜀汉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这一点深得诸葛孔明的心,因此被他视为知己。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是爱惜人才的人,在处理蜀国政务上时,马谡往往能给出不错的建议,有时候诸葛亮反而还会咨询一下他的建议。诸葛亮对马谡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将来能接自己的班,所以对他特别照顾,有一种说法是说当时荆州、东州、益州三方势力暗暗角逐,而马谡是荆州人,孔明想利用这点将他扶持上位,维持蜀国的稳定。

众所周知,在人才储备方面,蜀汉是无法和魏国抗衡的。有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在当时那种紧张局面下,马谡做为诸葛亮信任的人,让他镇守街亭,是合适的选择。

还有重要的一点,咱们现在的人不能以后来者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前人的事情。当年刘备托孤的时候,是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在当时,谁能说刘备这句话就一定是对的呢?谁能肯定经过磨练,马谡不能改正缺点,获得进步?我估计,诸葛亮对这备这句话不一定是认同的,所以后来他还是重用了马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