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說到電視這個產品,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以前結婚時的"三大件兒",如今已經是幾乎家家戶戶必備的一個家電。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其實你會發現電視也正在悄悄地進行著革命,從最初的的黑白電視,到CRT電視、液晶平板電視再到激光電視,其實仔細一分析會發現,除了第三方供應商屏幕技術的改進,主要就是廠商在顯示技術方面的不斷突破。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而說到電視顯示技術,以前肯定是首先想到的是國外的電視品牌,例如索尼、夏普、LG等。但今非昔比,海信的激光顯示技術在國際上一騎絕塵,後面還跟著100多家激光電視產業鏈上的小夥伴,這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讓中國品牌成為電視行業的新貴。這也助力海信成為了國際電工委員會激光顯示標準組組長單位,成功領先於世界上其他的電視品牌公司,即便是LG這樣的大公司都選擇跟進了。

而這一切成功的背後並非一蹴而就的,其實可以追溯到2007年。 這是一個在電視領域還沒有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年代,多餘任何一家企業而言要想參照產品更是想都不用想,一切關鍵技術必須自己摸索,於是不甘受制於人的海信,就這這樣開啟了激光電視的拓荒之路,並獲得國家863計劃支持,劉衛東擔任課題組組長(下圖為劉衛東4月獲得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的照片)。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試錯之後,終於找到並確定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鏡頭+抗光屏幕"的激光電視技術路線,最終實現了激光電視"從0到1"的突破。在2012年初,一款海信激光電視雛形——DLP混合光源激光電視技術原型機正式在美國CES上展出,這是海信首次公開展示激光電視技術路線。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後,LG也正式展示了類似的產品,這或許是對海信技術探索的最好認可,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在顯示技術上的領先已經給國外巨頭建立的壁壘,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為激光電視作為一個"新物種",涉及了結構、電子、熱流多個技術方向,不是電視廠商的優勢,所以大多數廠商選擇了退出。不過海信沒有,這個後來者表現出了鋼鐵一樣的毅力,不僅沒有放棄還繼續招攬人才,於2012年在投影模組研究和開發擁有20多年經驗的李文宗帶領7人團隊加入了海信,成員技術專長分佈在激光投影所需的電(電路)、熱(散熱)、光(發光)、機(機械)等方向,這才彌補了海信在機械和散熱方面的研發短板。

到了2014年,從實驗室技術模型到樣機、從樣機到可量產的產品又經歷了兩三年的時間,經過海信的技術研發人員不斷地堅持和努力,於同年又推出了全球首款100吋超短焦激光電視,完全是自主研發。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時至今日短短五年時間,激光電視清晰度從2K到4K,光源從單色到雙色再到三色,尺寸從100吋到300吋再到75吋,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楊旭東處長也公開發表講話稱,激光電視就是電視的下一個風口,消費者越來越青睞於這一電視新品類。

海信12年負重前行,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笑傲全球

而國內廠商的表現也是預示了,激光電視勢必是電視的下一個風口。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申請和授權的激光顯示專利全球領先,超過7000項。而中國還被選為IEC-TC110 激光顯示工作組的召集國,制定了多項IEC國際標準。國內已有超過20家企業選擇加入激光電視這一領域,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而海信12年前的前瞻眼光、大膽選擇,以及12年來的不懈堅持和進步,勢必會為它帶來絕對的優勢以及不可限量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