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

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曆武功繁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土爾扈特東歸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首領渥巴錫汗率領他們16.9萬人踏上東歸路程。他們越過千山萬水,克服重重險阻,於翌年六月到達伊犁,到達時只有6.6萬人。弘曆十分重視土爾扈特部的東歸,他不懼與沙俄開戰威脅,令當時駐烏什任都統銜參贊的舒赫德前往伊犁協助伊犁將軍安置他們。土爾扈特部的迴歸為鞏固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十全老人

乾隆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製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乾隆的“十全武功”,情況不同,性質各異:有鎮壓民變,有平息叛亂,有揚兵耀武,有小題大做,有得不償失,有多管閒事,有維護正義,有反擊侵略。

清朝皇帝中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功績當以弘曆為最。在他統治期間,各種官修書籍達100餘種,完成了順治朝開始編撰的《明史》和康熙下令開始編寫的《大清一統志》,他又令臣下編成《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大清會典》。最大成就是親自倡導並編成了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歷時9年成書,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乾隆博學

弘曆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弘曆不僅有文才,還善射。每年夏天弘曆接見武官後就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弘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門射九箭,箭箭中的。

六下江南

弘曆在位六十年,曾六次南下巡視。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為了探訪民情,古代信息不發達,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間走走。其二是為了加強清政權與江南地主士紳的聯繫。其三是為了河工,康熙時期主要是治理黃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視察黃河大壩,還視察浙江海塘等水力工程,但是乾隆下江南遊樂的目的也大大增加。

寵信和珅

和珅原名善保,比弘曆小近四十歲。和珅是弘曆從一個三等輕車都尉一手提拔起來的,確有不少長處,被重用初期,做過幾件好事,比如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受賄案,在弘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印象。皇帝交代的事他都能辦得井井有條。於是和珅平步青雲、恩寵無比。和珅在弘曆面前不擺國家大臣的架子,弘曆一咳嗽,他就能立即捧上痰盂或者幫他捶背。而且和珅還能幫皇帝辦成很多別人辦不成的事,能幫皇帝背黑鍋,能為老年弘曆的奢侈揮霍提供財源,所以弘曆離不開和珅。於是從弘曆晚年以來,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可以影響皇帝,被人們私下稱作“二皇帝”。他攬權受賄,對依附自己的人百般庇護,積累起了鉅額的家產。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820年)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820年)

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顒琰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顒琰對貪汙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汙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時期發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了中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除掉和珅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駕崩,和珅失去靠山,初四日,顒琰發出上諭:解除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處大臣職務,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擅離,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並削奪了和珅的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軍政大權;革除和珅、福長安的職務,下刑部大獄;查抄和珅家產,並會同審訊。十一日,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考慮到他曾任領班軍機大臣,為了朝廷體面,賜他自裁。

顒琰懲治和珅案沒有株連,也沒有擴大化,這是嘉慶的聰明之處;但他只把和珅當作個案處理,而沒有把“和珅現象”當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決,進行制度性的改革,這是顒琰的平庸之處。

平定川楚教亂

乾隆末年,國內階級矛盾尖銳,川、楚、陝等地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到乾隆去世前,朝廷多次派兵圍剿,起義軍雖然受到一些打擊,但仍然如火如荼。顒琰親政後,他通過誅殺和珅,緩解民怨,把幾年來鎮壓起義不力的責任推給和珅;另一方面更易統兵大員,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將起義鎮壓下去,在歷時九年多的戰爭中,白蓮教起義軍殲滅了大量清軍,清政府耗費軍費二億兩,相當於四年的財政收入。這次起義使清王朝元氣大傷,此後清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落。

喜愛聽戲

顒琰好聽戲,而且興致很高。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顒琰一連看了十八天大戲。當時父親乾隆雖然退位,但在和珅輔佐之下大權獨攬,顒琰無事可做,所以,狠狠地過了一頓戲癮。宮廷唱戲,集中在年節慶典期間,這時候連天大戲,從早到晚,演出不停。其他日子裡,皇帝不能隨便舉行大規模的唱戲活動。更何況此間國事如麻,動亂較多,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聽戲,顒琰偶爾以此調劑一下情緒,更多時間是茶餘飯後叫來太監清唱幾段,然後再指點一番,並沒有因此耽誤國政。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1850年)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1850年)

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旻寧在位期間清朝日益衰弱,他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等,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此後十年旻寧苟安姑息,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

平定張格爾叛亂

道光六年(1826年),張格爾利用南疆維吾爾族人民對清朝參贊大臣靜斌殘暴壓迫的不滿情緒及其宗教影響,在英國的支持下侵入新疆,煽動叛亂,企圖復辟和卓家族統治。旻寧調集清軍3萬餘人入疆平叛,在新疆人民的幫助下終於在道光七年(1827年)擊敗張格爾,收復四城。張格爾被解送京師,旻寧親臨午門受俘,並頒發諭旨,歷數張格爾煽動、組織武裝叛亂和背叛祖國的種種罪行。平定張格爾叛亂這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與西北邊疆的和平安定很有意義,這是旻寧一生最大的功績。

鴉片戰爭

旻寧在外國鴉片面前先採取了堅持禁止政策,派林則徐赴廣州禁菸,當得知虎門銷煙的消息時,高興得不得了。後來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他以為不可怕,“天朝”可以速勝。當英國艦船北犯,到達天津海口並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賠款要求時,旻寧立刻從主戰的立場轉變為主撫即妥協的立場。後又聽信讒言,撤了林則徐和鄧廷楨的職,先後換上琦善、楊芳、奕山等人,但也沒能阻止英艦開到南京下關江面。旻寧被迫派人與英軍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旻寧也就成為惟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旻寧在鴉片戰爭中立場動搖,指揮失敗,使中國蒙受恥辱,並且在此事件之後沒有反思,沒有任何振興王朝的舉措。

生活簡樸

旻寧即位後,內府依例給他40方硯,硯後鐫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寧認為太多,閒置可惜,便將它們分給了臣下。

旻寧穿的套褲,膝蓋處破了,讓人在上面補了一塊圓綢,這就是一般說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見軍機大臣曹振鏞褲子膝蓋處有補綴痕跡,便問:“你的套褲也打掌嗎?”曹振鏞回答:“褲子易做,但花錢多,所以也打補丁。”旻寧又問:“你褲子打掌要多少錢?”曹說:“要三錢。”旻寧說:“你們在宮外做東西便宜,我在宮內還要五兩。”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

即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年號“咸豐”,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先後爆發太平天國宗教運動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奕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上廟號文宗葬於定陵。

鎮壓太平天國

道光帝死前一個月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咸豐帝即位後發展更為迅速。咸豐帝對起義的態度很明朗,就是堅決鎮壓。太平天國攻城略地,八旗、綠營一敗塗地。咸豐帝依靠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人組織勇營來對付,降旨曾國藩在湖南以在籍侍郎辦團練,後來擴充為湘軍。咸豐帝最終依靠湘軍改變了形勢,抑制住並最後打敗了太平天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之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侵略利益,在咸豐年間,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隨著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臺,咸豐帝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隨即攻佔天津,並向北京進犯。咸豐帝派欽差大臣往通州和。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巧鬥奕訢

道光晚年時,傳位的問題日趨臨近,第四子奕寧(咸豐)和第六子奕炘成為了皇位最有力的爭奪者。咸豐的老師,侍讀學士杜受田,一心希望咸豐繼位。他清楚地分析了兩位皇子的長處:咸豐的優勢在於仁厚孝順;奕炘的優勢則是聰明伶俐。而步入晚年的道光皇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順的兒子。一次,諸皇子們隨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獵,杜受田告訴咸豐:“你到了南苑,只要坐著看兄弟們驅馬打獵,自己千萬不要射殺任何動物,並且約束你的隨從也別去打獵”。打獵當天,大家都有所收穫,皇子中奕炘的獵物最多,而咸豐卻一無所獲。當老皇帝責問時,咸豐答到,兒臣雖然無能,但是隻要動手,決不會一無所獲的,只是想到此時正值春季,萬物繁衍,不忍射殺,也不願和兄弟們爭個高低。他的回答深深打動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心想為天下百姓選擇一位仁厚的皇帝,咸豐自然比盛氣凌人的奕炘更和老皇帝的胃口。道光就密寫了咸豐的名字,放在錦匣之中。

好吃涼粉

咸豐帝愛吃涼粉。他微服私訪,在大街胡逛,看到有賣涼粉的。他一口氣吃了兩碗涼粉。吃完後,直誇涼粉味道好極了。為了能天天吃這人間美食,便把賣涼粉的叫到了宮中,一連吃了一個月的涼粉。頓頓吃,天天吃,咸豐帝最後直接吃膩了涼粉,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再吃了。賣涼粉的後把祖傳手藝傳給了御廚,也好日後能隨時為皇帝做涼粉。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1875年)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1875年)

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共在位13年。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在位期間清朝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廟號穆宗,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辛酉政變

亦稱“北京政變”,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輔弼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慈禧、慈安兩太后開始垂簾聽政。但實際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歷時四十七年之久。

同治中興

清朝後葉,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箇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主要體現洋務運動上,其主持大臣主要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對清朝來講,一方面歷史包袱嚴重,另一方面固有利益階層沒有掃除,改革阻力大成果小

修園之爭

同治十二年(1873年),載淳親政,時年18歲。他親政時,詔“恪遵慈訓”,就是要遵守聖母的懿旨。同治親政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他親自主持經辦的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

慈禧退簾後,回憶起當年的圓明園生活,她懿旨重修圓明園。因為花費巨大遭到百官反對。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文祥等十人聯銜疏奏,請停止圓明園工程卻遭革職。眼看君臣矛盾爆發,兩宮太后只好出面調解最終雙方互做妥協,重修圓明園改為修葺三海。至此,圓明園重修宣告結束。耗費了480多萬兩白銀的這項工程,有100座500間殿閣亭榭動工在建,沒有一座完工。

愛吃食物

載淳曾讓一個小宦官拿著自己御筆批的字條到內務府領500兩銀子去買木瓜吃。內務府負責人榮祿前來奏請:“各宮所需木瓜有專門部門供給,沒必要再花這麼多冤枉錢!”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1875年),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收復新疆

光緒元年(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根據敵我情況和新疆地區的地理條件,制訂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光緒三年(1877年),清軍開始向南疆進軍。阿古柏見大勢已去,於五月下旬逃至庫爾勒自殺。清軍挾連克三城餘威,開始部署收復南疆八城之戰。光緒四年(1878年,清軍克復和闐。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區外,全部收復。光緒七年(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佔新疆的企圖,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維新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割地賠款,倍受欺侮,帝國主義列強又進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社會上積極宣傳、組織變法圖強,以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機。民族危機啟發了載湉變法的決心。新政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治的基礎,卻因措施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封建頑固勢力所不容。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宣佈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準備發動政變。載湉發佈御令,企圖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國改良性運動,但遇到大多數地方頑固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阻撓和破壞,以失敗告終。

中法戰爭

光緒八年(1882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恐怕“失和”而“退讓”。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艦隊司令孤拔率領艦隊駛入福建水師基地馬尾軍港。清軍被迫迎戰。同年,法軍又進攻吳淞口。法軍再侵犯臺灣淡水、雞籠(基隆),臺灣軍務大臣劉銘傳率領守軍扼守淡水,擊退敵軍侵略。第二年初,法軍在水路進攻浙江鎮海,在陸路進攻鎮南關,清軍獲得“鎮南關大捷”。但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朝“以勝求和”、“不敗而敗”,派李鴻章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訂《中法新約》。

瀛臺囚帝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西太后發動政變,以光緒帝的名義發佈詔書,稱光緒帝有病,再次由西太后聽政。光緒帝被趕出養心殿,軟禁在慈寧宮左邊偏房,日夜有十六名太監看守。西太后想廢了光緒,但中外反對,便只好將他遷禁瀛臺。八國聯軍入京,西太后帶光緒逃離北京。回京後,又將光緒囚禁瀛臺。光緒在瀛臺終日看書、寫字、聊天、睡覺,並幾次試圖逃離,沒有成功,天長日久,積鬱成疾,於三十四年於瀛臺涵元殿含恨而死。

死因之謎

光緒的病情突然轉危,不久死去。而光緒入殮也一反常規地由宮內太監辦理,諱莫如深。據說是慈禧令太監將他毒死的。有的學者認為,由於袁世凱的叛賣告密,使慈禧鎮壓了維新運動。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重新執政,將會問罪於他,於是就與慶親王勾結,打算廢黜光緒,立慶親王之子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殺了光緒。又有學者認為光緒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長期的精神抑鬱,更使他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相繼出現,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併發急性感染。這一說法為多數學者接受。在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殘留的一縷頭髮的鑑定,證實死於砒霜中毒。


中國曆朝帝王——清朝(下)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

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1967年,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讀書生活

溥儀讀書極不用功,除經常生病不上學外,還不時讓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他讀書的興趣遠不如對毓慶官外那棵大檜柏樹的勃勃興致。溥儀常常蹲在那兒看螞蟻,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飯都忘掉。後來又被蛐蛐、蚯蚓所吸引,叫人搬來大批古瓷盆缸餵養這些昆蟲。老師們對於這個學生無可奈何,只好採用權宜辦法,每天早晨起來後,由總管太監張謙和站在臥室外,把昨天的課文大聲誦讀幾遍給溥儀聽;在溥儀到太后面前請安時,則以“見面禮“,讓他在太后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促使他記憶。這樣,學了幾年,當然背不出幾篇文章。滿文學得更糟,連字母都沒學會,隨著師傅伊克坦的去世而徹底了結了這門功課。

遜清皇室小朝廷

1912年宣佈退位後,清遜帝溥儀在內廷依然保持著的一個清王朝殘留下來的微型小朝廷,使當時的京城既有在紫禁城內廷的清朝小皇帝,又有在中南海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而且這個小朝廷依然稱孤道寡,封官賜諡,仍保持帝王氣派,與民國政府分庭抗禮。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面臨軍事上的壓力,溥儀被迫召開了最後一次所謂御前會議,交出了皇帝印璽,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監和宮女。於當日下午,被監護離開皇宮紫禁城,搬到什剎海後海北岸甘水橋附近的“醇親王府”。遜清小朝廷遂宣告滅亡,清王朝亦被徹底終結。

傀儡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從天津潛赴旅順,不久到奉天。1932年,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1934年改國號為偽“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元“康德”。三月一日登基。還兼任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員出席儀式,並與出任“滿洲帝國”總理大臣的鄭孝胥換文,表示當場予以承認。溥儀作為當時亞洲一個政治人物兩次登上《時代》週刊,特別是該週刊有關“解決遠東危機的四個人”的畫像中。

集體皇帝

溥儀自述 :“我曾經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歲時繼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張勳在北京復辟,擁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東北把我扶上了滿洲國皇位,這一幕在1945年結束。第四次當皇帝,是在前年。我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獲得了選舉和被選舉的全部權利。現在我同其他中國人民一樣,是一個‘集體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