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呵呵!央企航天通信也造假!瑞華又捲入其中

本文共2845

閱讀完約4分鐘

日前,中國第一家擁有導彈總裝系統的上市公司航天通信(600677)涉嫌財務造假事件成為市場焦點,目前公司已主動承認子公司智慧海派存在業績造假且將給公司帶來重大風險。

這次暴雷,很可能讓航天通信2019年業績出現鉅虧!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財務造假事件中,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又捲入其中。

1 央企航天通信驚天爆雷

具體看來,此次航天通訊暴雷的原因是,航天通信控股的子公司智慧海派涉嫌財務造假,44億應收賬款逾期!

早在10月15日,航天通信發出公告,詳細披露旗下子公司智慧海派銀行債務違約、資金鍊斷裂等重大風險。

隨後上交所連夜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儘快核實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歷年業績虛假情況,補充披露相關業務金額、交易方式、交易對方、與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的關聯關係等問題。

呵呵!央企航天通信也造假!瑞华又卷入其中

公告發布後,航天通信股價連續3日跌停,市值蒸發近20億!不過,這一頹勢在10月18日有所緩解。

然而,金妹兒注意到,最新消息顯示,航天通信10月20日發佈晚間公告稱,將延期回覆上交所對公司子公司智慧海派相關事項問詢函。

10月21日,在輿論漩渦中的航天通信又陷入了跌停狀態。截止當天收盤,航天通信跌停報收8.96元/股,市值僅剩46.75億元。

那麼,智慧海派這個雷又是如何被曝出的呢?

這要回溯到10月14日,一份落款為“深圳市海派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派通訊’)”的《告知書》在網上流傳。告知書稱,公司長期生產經營困難,已無法繼續經營,公司研究決定,擬於2019年11月15日關閉龍華分公司觀瀾生產基地,自2019年10月14日起,基地全員正式停工。

呵呵!央企航天通信也造假!瑞华又卷入其中

隨後,有深圳本地媒體記者實探工廠後證實,基地已經停工並且關閉。

隨後,航天通信官方表示,對於智慧海派出現的風險,航天通信存在對智慧海派管控不力,各項監督措施未能有效落實的問題。

更為主要的是,智慧海派涉嫌利用虛假業績掩蓋實際虧損,公司已將有關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對有關問題進行進一步核查,公司力爭早日核查清楚,並將有關核查結果向廣大投資者依法合規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2

航天通信數據造假已是“慣犯”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捲入其中

資料顯示,航天通信和智慧海派的緣分要追溯到2014年,當時航天通信上市後首次發生虧損後,在2015年收購了那時的海派通訊,後更名為智慧海派,隨後一路開掛般業績良好。

其官方網站顯示,智慧海派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和聯想、中興、海康威視、大華等全球知名品牌商的核心合作商及生產廠家。

而且除深圳外,還在杭州、南昌、成都、印度設有製造基地,在北京、上海、深圳、南昌、杭州、臺北設有高端研發中心。

披露的消息顯示,截至目前,智慧海派應收賬款餘額57.04億元,逾期金額44.59億元,佔應收賬款總額78.17%。其中:境內客戶15.53億元,逾期金額14.60億元;境外客戶41.51億元,逾期29.99億元。同時,智慧海派生產訂單大幅減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預計2019年出現較大虧損。

根據已有的信息,業內認為最可能造假的是賬面逾期的44.59億元應收賬款,與這44.59億元應收賬款相對應的收入也存在造假。同時,相對穩定的毛利率表明,同期的成本也涉及造假,以此推測,當前賬面的存貨可能也存在問題。

事實上,自從航天通信2015年收購智慧海派以來,上交所針對智慧海派的監管動作就非常密集。從2015年-2018年,上交所連續4年對公司年報發出了問詢函或監管函。

而對於航天通信來說,財務造假也已發生過多次。有消息稱,從2007年至今,公司有據可查的財務造假至少有5次之多。

例如,2010年8月18日,浙江證監局在對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公司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虛增2009年收入2021萬元、子公司瀋陽航天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虛增2009年收入109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航天通信本次爆出的財務造假事件中,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年審會計師事務所捲入其中,而關於瑞華,這也是上交所的問詢函重點之一!

呵呵!央企航天通信也造假!瑞华又卷入其中

早在2017年,航天通信的會計事務所天職國際對2016年年報出具了非標意見。

2016年,智慧海派第一次並表到航天通信,當年實現淨利潤3.29億。但是,對智慧海派的靚麗成績單,天職國際出具了“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報告——“我們認為,其供應鏈上下游的確定存在受智慧海派重大影響的情況,且相關內部控制缺失,無法準確判斷……”

然而,在天職國際提示了這一點後,他們迅速被上市公司替換掉。瑞華的粉墨登場,在2017年報和2018年報都是標準無保留意見一路“綠燈”後,被長期僱傭。

“可以說,由於瑞華的‘保駕護航’,風險一次次被掩蓋,直到今天蓋不住了才突然爆雷。”業內人士談到,數年來,瑞華“助紂為虐”固然可惡,但上市公司作為經營主體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再往嚴重點說,智慧海派業績造假事件可能導致上市公司因追溯調整而連續虧損,甚至不排除退市的可能。”

顯然,由這樣的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造假也已是“慣犯”,如今曝出驚天巨雷也就不足為奇。

撇除智慧海派,航天通信剩下的資產多和軍用有關,未來航天通信何去何從,或許還要看它剩下的“獨有”業務,能否支撐當前市值......

部分資料源自證券時報、深圳商報等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本報法律顧問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