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

不才讲史


一鸣惊人这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楚庄王即位时不足20岁,在即位的头三年,楚庄王啥正事也不干,整天就是花天酒地,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并且规定:谁来劝谏就杀谁。

即位之初,楚国政局不稳定,不久就发生了公子燮、斗克的叛乱,不久会叛乱被平定,紧接着晋国攻打灭亡了楚国的附庸国蔡国,楚庄王置之不理,随后,楚国国内各种叛乱势力开始造反,威胁楚国安全,但楚庄王仍旧如故,歌舞升平。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楚庄王不过是个昏君的时候,楚国大夫苏从冒死进谏楚庄王,楚庄王在经过三年的装傻观察期,基本上掌握了楚国的情况,并在大夫苏从的劝谏下,开始远离酒色、亲自理政,并且成为春秋一霸,同时也楚国历史最有名的楚王之一。

因此,《韩非子·喻老》中用了这样的话来形容楚庄王: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后来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一鸣惊人的优秀将领呢?开始不被看好,最后却一鸣惊人的?

个人觉得这个一鸣惊人的优秀将领就是刘秀。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是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到刘秀父亲时,还只是县令,而到刘秀时,却只能在家乡种地,为人谨慎,处事小心。



刘秀年轻时在家里经常种地,看上去没啥出息的样子,刘秀的亲哥哥刘縯与刘秀却完全不一样,刘縯喜欢扶助弱小,善养宾客,结交豪杰,并且还经常嘲笑刘秀,把刘秀比成刘邦只懂种地却没有能力的二哥刘喜。

王莽末年,天下乱象初现,刘秀的哥哥刘縯与当时的诸多刘氏子弟准备起兵反对王莽,而刘秀却持观望态度,当天下真的确实大乱之后,刘秀才同意加入哥哥刘縯的起义军,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在舂陵(今湖北枣阳)正式起兵反抗王莽。



起兵之初,刘氏兄弟实力太弱小,为了生存与发展,便与同样是起义军的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联合起来,不久西汉宗亲刘玄被这支起义军拥立为皇帝,这就是更始帝。

由于刘縯个性张扬,又是骁勇善战,不断的攻城掠地,战功巨大,这就让更始帝刘玄起了猜忌之心,刘玄一伙就在一次会议上乘刘縯不备,将刘縯斩杀,与刘縯一同遇害的,还有同宗的刘稷。



当时的刘秀刚好在昆阳前线大获全胜,击败了王莽的主力军队不久,哥哥刘縯无端被杀,让刘秀内心异常愤怒,但他明白,现在不是对抗的时候,为了不让更始皇帝刘玄猜忌,刘秀就回到宛城向刘玄谢罪,并对刘玄表示认错,只口不提刘縯被杀之死,反而认为自已犯上有错,这让刘玄大感意外,因此没有责备猜忌刘秀。

面对杀兄仇人,刘秀韬光养晦,主动示弱,并且伺机寻找机会离开刘玄,终于在刘秀的动作之下,刘秀被刘玄派到河北平定当地,这是刘秀唯一摆脱更始政权的办法,之后刘秀就率军北上了。



在摆脱了刘玄的控制之后,逐渐控制了河北,刘秀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最终与更始政权决裂,并且趁赤眉与绿林火拼之时,发动大军击败赤眉,不久又打败了更始政权,刘秀亲自率军出战,没用多久就平定了整个关东。

再之后就是得陇望蜀,统一天下,刘秀总共用了12年时间就统一了整个天下,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在早期根本就不被人看好,为人低调,谨慎,善于示弱,即使自已的哥哥被杀,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恨意,刘秀就是靠着这些伪装暂时骗过了更始帝刘玄,并在之后靠手段得到出征河北的机会,才最终一飞冲天,这与楚庄王的情况非常相似,所以刘秀也是一飞冲天的典型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