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新式武器装备和战术总是不断地出现,然而这些新事物并非总能符合实际需求,有一些不过是人们幻想地产物。要想检验这些事物的可行性,只有放到真正的战场上检验一下方可一辨真伪。诺门罕战役就是苏联检验装备与战术的试验场,并且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检验结果。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诺门罕战役中的苏军

战役背后的科技和思想发展

诺门罕战役爆发在1936年,整个二、三十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在忙着两件事:修复一战带来的战争伤害,以及总结一战的经验教训。在这段时间里,美、苏等国经济获得极大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刺激科技的快速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加频繁,战略、战术思想都不断改变。

这段时间里,制空权思想日趋完善,装甲战思想越来愈丰富,空降兵崭露头角,闪电战、大纵深理论以及老旧的堑壕防御体系各自占据一定的位置。这些新的观点新装备,与守旧思想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谁也不服谁,只能在战场上分出高低。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诺门罕战役中的日军

当时各国以本国主流的思想为指导建设国家以及军队,法国、比利时等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堡垒防线,企图一劳永逸;德国开始强调装甲部队、机械化的集中使用,以配合闪电战的需求;苏联的大纵深理论虽然此时没有被认可,但是军队建设依然奉行数量至上、大炮至上的基本原则。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二战前的各国都十分重视一些局部地区的战斗,例如西班牙内战里,世界各国虽然没有以国家的名义派兵大张旗鼓的干预,但是像德国等国都派出了自己的坦克、飞机等装备进行实战检验。诺门罕冲突的爆发,正好为苏联找到一块上好的试验田,不仅如此,此战还能顺便一报当年日俄战争的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外蒙古军队

在科技方面,航空技术更加成熟,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都翻了几倍;坦克的防护、火力和机动性已经完虐一战的大铁盒子,开始出现轻、中、重的划分。另外枪械和大炮也在提升,火力密度更高,杀伤能力更强。

诺门罕实战检验

1936年5月,这个月的战斗被称为诺门罕战役的第一部分,交战双方主要是日军和苏蒙(苏联和外蒙古)联军,并且作战人数只有几千人,只能算是战役的开场白,真正的大规模作战从6月开始。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一个苏军观察哨

6月中旬朱可夫开始担任前线指挥,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新动作。首先就是集结部队和囤积作战物资,并且开辟了一个野战机场,先对日军集结地进行了一次大轰炸,击毁不少的作战物资。在空军的实验中,主要是检验新式飞机的作战性能,因此苏军的飞机型号比较多,各型之间性能差异较大。整个战斗中苏军飞机成功地压制了日军飞机,取得绝对的制空权。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交战双方的作战机型都不是二战中出类拔萃的,因此在技术上实际意义不大,但是对制空权的探讨却很重要。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日军在观察被击落的苏军飞机

火炮方面苏军总共投入了五百多门大炮,其中包括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以及后来著名的F-22型76.2毫米加农炮。其中F-22型是火炮设计大师格拉宾设计出来用于替换早期装备的沙俄时代的同口径师级单位支援火炮,在设计制造时发生了一些争执,格拉宾坚决要求取消掉防空功能,专职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任务。

事实证明格拉宾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虽然在和日军91式105毫米榴弹炮口径上比起来有不小的差距,但是13.7公里的最大射程却优于日军不足12公里的射程,再加上每分钟 15~20发的射速,能够从容的反击日军火炮阵地。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被缴获的日军榴弹炮

装甲坦克上,苏军先后投入了500余辆坦克以及350辆装甲车,坦克主要是BT系列快速坦克,验证坦克的机动性、可靠性和火力打击能力。日军的坦克面对苏军坦克时毫无优势可言,而且反坦克能力也十分匮乏。此战让苏军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在坦克上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打造快速坦克的想法,不久后着手设计的T-34中型坦克就受到一些影响。

与坦克相关的还有苏联的45毫米反坦克炮。进入7月的第三阶段作战中,苏军调集了反坦克炮第37、85营参与战斗,这些从德军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改进而来的苏式火炮在战场上表现出许多问题,包括木质轮子不利于汽车拖曳快速前进等,为接下来的改进工作提供了不少的经验。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诺门罕战役中的苏军坦克

除了武器装备上的实验,还有战术思想上的检验。因为规模限制,无法完全实现朱可夫设想中的大纵深作战,但是依然检验了将坦克部队集团化,在机械化步兵、炮兵以及飞机的支援下对敌人进行粉碎性进攻的可行性,战役后日军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第1独立守备队和第1坦克师团都遭到灭顶之灾,按照一般的军事观点,已经到了撤销番号的地步。苏军虽然损失也不小,但没有出现这样整建制丧失作战能力的情况。(关于日军的具体损失数字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普遍认为死亡八千多人,另一种说法是一万八千多人)

诺门罕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降作战,朱可夫利用空降兵突袭日军后方切断日军补给线,让原本就补给艰难的日军雪上加霜。这一战术后来在二战中大放光彩,特别是德国空降部队一系列的攻坚作战。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日军装备的中岛九七式战斗机

不仅如此,苏军还首次注重军队的防生化能力,在食品和饮用水等方面格外重视,专门从安全的后方实施补给,铺设专门的水管给军队补给水源。疯狂的日军为了赢得战争胜利,投入了22.5公斤的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最终这些细菌没有对苏军造成任何损伤,反而是日军意外地遭遇了不小的损失。

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试验场,那么苏联到底试验了哪些装备和战术?

战败日军物资

​结语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拥有完备的国防体系必不可少,同时还必须有独立的军事文化思想加以支撑,在这样的军事文化之下,才能武装起一支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军队。

武器装备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士兵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差距,但是一支既有自我军事文化和精良装备的军队,才是让他国胆寒的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