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罗贯中笔下无人知晓的路人甲,实际上是能跟吕布一战的猛将

很多人对“麹义”这个名字并没有印象,其实他才是袁绍帐下最强的战将,丝毫不逊于颜良与文丑,实力甚至可以与吕布赵云比肩,但是因为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缘故,他只是被一笔带过无人知晓的路人甲。

其实,至少在三国前期,麹义都可以算是最顶端的战将。他本是韩馥的部下,与自己的主子不和,初平二年叛变,在阵前杀了韩馥三名大将,然后慨然离去无人敢当,投奔袁绍去了。

罗贯中笔下无人知晓的路人甲,实际上是能跟吕布一战的猛将

​袁绍听闻麹义来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亲自出营十里相迎,可见对于他有多么看重。事实上麹义也值得袁绍这么多,跟了袁绍之后立下了汗马功劳。

​麹义在投靠袁绍的第二年,匈奴单于於夫罗部与袁绍决裂,两军大战于雁门关外,匈奴杀了袁绍的上将王堔,把袁绍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升帐问谁可斩杀於夫罗,且赏千金。当时,袁绍大将颜良文丑都在外地,提防公孙瓒的偷袭,众人也知道匈奴骁勇,所以帐内一片噤声。

罗贯中笔下无人知晓的路人甲,实际上是能跟吕布一战的猛将

​袁绍正要大发雷霆,麹义拱手走了出来,袁绍脸色才好看了一些。麹义领一万兵马赶到雁门关与匈奴对峙,当天夜里他亲自带领三千精兵夜袭匈奴大营,把匈奴打得溃不成军,还在乱军中干掉了匈奴的上将军,匈奴单于於夫罗连战甲都没穿就骑马逃走了。麹义一战成名,被袁绍拜为中郎将。

​从此以后,麹义追随袁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其中,在于公孙瓒一战中格外出彩,也算是他人生最巅峰的一战。

初平三年,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开战,当时公孙瓒刚统一燕境,再加上有乌桓部落相助,兵锋之盛锐不可当,而且手中握有“白马义从”这样的特种部队,大家应该听过“千军万马避白袍”的说法。

罗贯中笔下无人知晓的路人甲,实际上是能跟吕布一战的猛将

​麹义为先锋,带领所部八百人,一马当先,刚一接触就干掉了公孙瓒的上将严纲。大家没读过《三国志》的应该对这个人也不是很熟悉,他曾跟董卓帐下猛将郭汜对战而不分胜负,可见实力不容小觑,但一接触就被麹义干掉,足见麹义有多猛。

​公孙瓒见严纲战死,大惊之下命令撤军,颜良文丑趁机夹击公孙瓒,把公孙瓒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从此以后再也无法与袁绍争雄。

此后,麹义随军北伐,大破河北张燕,再一次干掉了人家的上将,随后又平定了邹丹,战功赫赫。袁绍对麹义也不惜溢美之词,他常常对别人说,有麹义在,吕布有什么好怕的,天下就没有他怕的。

罗贯中笔下无人知晓的路人甲,实际上是能跟吕布一战的猛将

​麹义战绩如此卓越,又如此被袁绍赏识,为什么没有列入袁绍引以为傲的河北四柱里呢?在《三国演义》中说他是死于赵云手中,其实这是罗贯中为了凸显赵子龙的神勇,正史中他是被袁绍杀掉的。

​当时,袁绍势力越来越大,俨然天下第一大诸侯,河北四庭柱也相继成名,帐下谋臣猛将不计其数,袁绍志得意满。麹义立下无数战功,又兼主公赏识,见见就有些膨胀了,常常恃功而骄出言不逊,袁绍无法容忍,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他。

一代猛将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俗语云:性格决定命运,此言诚不我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