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被遗忘的首富,曾一天“花光”900亿,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20年前,中国还没有“光伏”的说法,而20年后,我们已经占了全球70%的市场,毫不客气的说,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国家名片”之一。

不过,这张光鲜名片的形成史,也是一部中国光伏企业的血泪史。

据国际能源网的统计,从1999年到2018年,我国因经营困境被注销的光伏企业达到2744家,这些已消亡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6年。

而跟企业一起倒下的,还有无数企业人,不过虽然败了,但都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做了贡献,他们中的一些,甚至还曾改变了一个时代。

被遗忘的首富,曾一天“花光”900亿,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留学风潮盛行,三个中国人赴澳大利亚留学,他们分别是施正荣、杨怀进、赵建华,他们在澳大利亚学成了太阳能专家,成为第一批点燃中国光伏热潮的人。

本世纪初,三人相继回国,施正荣创办了尚德电力,赵建华创办了中电光伏,杨怀进是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后来转战海润光伏。

一时风光无限,三人曾被并称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扬中三杰”,施正荣正荣还在2006年被《新财富》评为中国大陆首富。

但后来的结局却令人遗憾,2013年尚德电力欠下70亿巨债,施正荣走下神坛。海润光伏如今则在退市整理期,而杨怀进早前因涉嫌操纵海润光伏的股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已不知去向。中电光伏也多次被列为失信企业,赵建华已经不是董事长。

被遗忘的首富,曾一天“花光”900亿,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在中国光伏的发展中,除了海归派,还有本土派的代表,曾经的江西首富彭小峰正是被光伏行业“埋掉”的勇士之一。

2005年,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创立了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仅仅两年之后,公司就在纽交所上市,倍受资本市场的追捧,当年彭小峰则以30亿美元的身家成为江西首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6位。

但他的结局比施正荣还令人遗憾,2012年赛维LDK欠债200亿,不过彭小峰已经甩掉包袱全身而退,只是他最终还是没能跨过光伏这个槛。

2015年,辗转了3年的彭小峰最终还是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光伏行业,创立了绿能宝融资平台,吸收个人投资然后再借给光伏电站的投资商,但最后却造成了兑付危机,彭小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批捕,至今还在海外。

被遗忘的首富,曾一天“花光”900亿,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两个首富,成也光伏,败也光伏,然而如今,相同的历史可能又要重演。

最近,中国前首富李河君《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因为发不起员工工资,这个曾经身价千亿的男人,给公司上万名员工发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亲笔信。

除了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当然传递出来的最重要信息还是缺钱、缺钱、缺钱!

其实遥想当年,在中国首富这个位子上,算起来李河君还是马云的前任,2014年5月,《新财富》富豪500强榜上,李河君成为中国大陆首富,而2014年10月,因为阿里巴巴上市,马云被《胡润百富榜》评为新的首富。

不过,李河君这些年的财富确实缩水得厉害,首富的历史已被遗忘,按照《胡润百富榜》的历年数据,从2014年的1250亿开始一路狂泻,2019年已经仅剩100亿,难怪发工资都成了问题。

不过,李河君做了让人最放心的表态,不会像施正荣一样“玩消失”,也不会像彭小峰一样海外“跑路”,正如他所说:

“光伏行业是为子孙后代积福的事业,相信天一定会佑汉能”。

被遗忘的首富,曾一天“花光”900亿,如今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确实,李河君和发电这件事情是打了八辈子的交道,最早还是从水电站开始的,不过李河君用来买下第一座水电站的第一桶金却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传奇。

网上资料显示,1989年,李河君从北京交大毕业后,跟大学老师借了5万块钱办公司创业,据说倒卖过电子产品、玩具,也做过矿产生意,几年的时间就积累起了几千万的资产,而他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

1994年,李河君遇上了老家广东的一座水电站出售,经过市场调研和考察后,他买下了这座350千瓦的发电站,从此与发电绑在了一起。

90年代中国是缺电的,彼时很多地方因为电压不稳,看电视都必须配一个稳压器,有的大型工厂为了满足自己的用电需求,甚至还自己建起了火电厂发电自用,李河君认定发电是有前景的,而且作为水电站的清洁能源更长远。

之后李河君在全国大量投资兴建水电站,2002年在云南金沙江拿下了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其发电规模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的1.1倍,李河君光是投资就花了200亿,到后面建成后,有人花600亿想买都被他拒绝了。

2006年,李河君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这成了他接触光伏产业的开始,只是不同的是,李河君看上了薄膜光伏发电这种更先进的技术,而毫无积累的他如何开始呢,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并购。

有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间,李河君名下的汉能集团就在海外并购了多家公司,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产品线,并达到了全球较高的水准。

随着薄膜光伏发电业务的发展,汉能集团的股价也一路飙升,于是有了2014年李河君成为中国大陆首富,不过资本市场的表面风光只能短暂地隐藏汉能的虚假繁荣,彼时薄膜光伏发电的额市场规模远不能支撑汉能的股价。

2015年5月20日是李河君的至暗时刻,因汉能集团被质疑业务营收大多来自于关联交易并涉嫌操纵股价,香港证监会开始介入调查,当天的股价应声下跌47%,而李河君的身价则缩水了1167亿港元(约900亿人民币)。

本来李河君之前在收购水电站、国外光伏公司上花钱都是大手笔,而对于这一天内砍半的身价,有媒体笑称,李河君一天就“花光”了900亿,这之后的汉能集团虽然挺过来了,但李河君却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

除了每年富豪榜上一年不如一年的财富数字,大众已经很少再提起这位昔日首富的风采,直到如今曝出“欠薪事件”。

不过,与以往那些被曝资金陷入困境的企业比起来,笔者却有不同的心境,希望李河君能快速度过危机,就像他所说:

“光伏是造富全人类的事业”。

笔者也希望,天佑汉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