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最近要申請房貸,但是負債很高啊……會不會批不下來?”

“想申請一張信用卡,但其他卡都刷爆了…會影響審批嗎?”

在日常申請貸款、信用卡的時候,不少童鞋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負債率的確是影響審批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之前小咔也寫過關於如何降低負債率的文章,但這些都是需要嘔心瀝血辛苦養卡換來的成果,其實,還有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零賬單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零賬單,顧名思義,就是銀行當期賬單為0,顯示無需還款。

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隱患也大,童鞋們還是看完文章再考慮要不要嘗試吧!

零賬單的好處


在你的個人徵信報告中,會詳細記錄你信用卡的消費還款情況以及金額,這些數字反映著你的負債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零賬單”就是在賬單日出賬之前提前還款,使得當期賬單金額顯示為“0”。

這樣一來,徵信上的信用卡負債就消失了。

“零賬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你解決一些問題,有利於你更輕鬆通過申卡申貸的審批。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好處一:降低風險

銀行在批卡審核、貸後管理中,都會查徵信,一般銀行會查看近6個月的負債率。

當你的收入不足以承受負債,會被識別為高風險用戶。

這會導致申卡申貸被拒、降額封卡,因為銀行會覺得隨時可能壞賬。

而做兩三個月的零賬單,就能減少你的負債,降低風險,申請時會比較容易。

好處二:減少貸後管理

單卡負債較高時,容易觸發該卡所屬銀行的風控。

風控部門會進行貸後管理(繼續查徵信),並在徵信報告中留下一條徵信查詢記錄。

在短時間內留下太多“硬查詢”記錄,也會影響你在銀行眼中的印象。

零賬單則給銀行造成了一個你還有錢的“假象”,減少“硬查詢”。

好處三:告別分期電話

銀行的分期電話可以分為兩種:基於賬單的分期、基於消費的分期。

所有銀行的分期電話,一定會有基於賬單的分期。

這種情況下,零賬單可以讓你告別很多銀行的分期電話,從此不會再接到尷尬的分期電話。

但也有少部分銀行的分期電話,會有基於消費的分期,只要刷了大額,銀行就會電話邀請消費分期。

零賬單的弊端


當然,這個所謂的“零賬單”其實是一種籠統的說法。

它只能保證你的徵信上的某幾欄顯示為零,而絕大多數賬單金額依舊會顯示的。

我們拿一張圖來解說一下: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提前還款形成的“零賬單”,主要是讓本月應還款一欄顯示為零。

如果你沒有分期,沒有之前欠下的未還的債,在你提前還清本月賬單後,在已用額度一欄也會顯示為零。

(注意:有的徵信報告指標並不會實時更新,每家銀行上報徵信信息的節點不一樣。)

這兩欄就是顯示你的負債,銀行在給你審批的時候就會重點關注。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而最大使用額度、本月實還款以及最近6個月平均使用額度這三欄,不管你是否還清欠債,都會顯示具體數值。

其中的平均使用額度比較重要,它體現最近半年一個人的賬單額度使用情況。

如果報告上有過高的平均使用額度,還有大額未還款,通常會被信貸機構認為最近“非常缺錢”。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從徵信報告來看,“零賬單”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負債,但其隱患也是存在的。

異常用卡

如果經常做或者連續做零賬單,銀行很容易就會發現你的用卡情況異常,到時候很可能被銀行降額封卡,拉入小黑屋。

增加還款壓力

做零賬單,必須得趕在賬單出來前把消費的金額全還上,這樣既浪費了免息期,又降低了資金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了成本。

浪費授信額度

其實負債率只是銀行審核的其中一個要求,關鍵還是要看總授信額度和用卡情況。你再怎麼折騰,綜合授信並沒有變化,反而對提額沒啥好處。



注意事項


總的來說,“零賬單”只能臨時作為“江湖救急”的一種辦法。

它更適合短期內想要申貸的朋友,對於想要提額的卡友可能幫助不大。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另外,還有幾個要點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1,零賬單可以稍微做長一點,但不能太明顯。

如果期望1-6月都是零賬單,那麼1-5月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前還款做成零賬單,6月通過避免消費形成自然“零賬單”。

這樣,本月應還款、本月實還款都是0,最近一期還款也不至於停留在比較接近的時間段裡。

2,申大額卡時的零賬單,會給銀行留下了用卡不積極的印象。

所以,可以保持0賬單小額卡+高消費大額卡賬單,有助於核發高額度信用卡。

注意:大額卡出賬單的金額,與自己的月收入掛鉤,最多是月收入的2倍。

3,持卡人肯定希望越晚還款越好,那麼在出賬日這個“卡點”的日期附近,就需要保持謹慎。

所以記得把出賬日的問題向客服打聽清楚,避免功虧一簣。




“從零開始”養信用卡,讓銀行忽略你的負債

對於如何申貸、如何調額,說法很多,方法更多。

這些所謂的“秘訣”其實在銀行看來都是“皇帝的新衣”,卡友們也要適可而止

該交保護費還是得交,銀行也會看在手續費的份上網開一面。

畢竟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