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刘巧珍刷牙了!

多新鲜!“多好的女娃娃咋不学好哩?”,高家村传得沸沸扬扬。

出山路过的农妇们扛着撅头停下来看这“西洋景”;拾粪的老头儿们似乎忘记他们的任务是在捡粪,而被巧珍满口的血沫子吸引了过去;哪热闹往哪钻的娃娃们看着大人们围在那儿,使劲地往大人们腿缝里钻,挤到了最前排……。

娃娃们龇牙咧嘴的嬉笑、妇女们交头接耳的耻笑、老头们急忙叫喊着快请大夫,巧珍口吐血沫是咋回事儿!

原本,俊俏的刘巧珍牙已刷好,却故意多停留一会儿:

“喜欢瞧,我便让你们瞧个够”

多傻的女子!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刘巧珍


“巧珍,以后你要刷牙了”,高加林不会想到,自己有这能耐,一句话能在高家村制造个大新闻。但是他知道,大字不识的农民去刷牙是一件多么怪异的事儿。也许他是刁难巧珍,但谁知道呢?反正巧珍认定这是加林哥给她示好的讯号。

要什么脸,要什么皮哩,她就不学好,只要加林哥喜欢

在高家村,高加林、巧珍的妹妹刘巧玲他们可以刷牙,为何刘巧珍刷个牙乡亲们却反过来说她不学好呢?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高加林与刘巧珍


个中原由在路遥的另外一部作品中也能窥出一二:

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也有关于刷牙的描写,说是的孙少平,他在黄原揽工时的经历。

孙少平是个读过高中的文化人,跟高加林一样当过老师。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揽工汉被人雇佣干活,他被迫放弃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刷牙。只有当他与田晓霞约会时,才会偷偷地拿出洗漱用品,刷牙洗脸、换上干净的衣服。

那么,为何孙少平要放弃刷牙这卫生习惯呢?

因为不敢刷牙,他怕被大家识破自己曾是个文化人的身份,这样可能会让他失去这份工作;那么反过来说,普通的揽工汉或是农民怕都是不刷牙的。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孙少平

原来刘巧珍被耻笑的原因竟然是:她不是个文化人。

多可笑的理由,大字不识的乡亲们却无人反对。乡亲们的如此反应令人悲哀,不过这也确实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怎忍心去责怪这群可爱的人呢!

关于上个世纪70年代农民刷牙的情况,特地向老人们了解了一番,表示:牙膏也得凭票买,农村基本没有牙膏票,当然有票了,也没有钱买,所以那个时代农村没有牙膏,乡亲们也就不会刷牙,不过洗脸的时候会用毛巾在牙齿上擦擦,也算是刷过牙了

难怪刘巧珍刷个牙,刷的满嘴血沫子。

《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一家勤恳劳作,光景依旧一烂包,无奈只能计算着一日的吃喝用度,艺术来源于现实,书中的写实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现状。这从侧面也印证了老人们所说情况属实。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牙膏票


乡亲们习惯了没有牙膏刷牙的生活,他们觉得农村人要有农村人的形象,文化人得有文化人的样子,这其中的道理却在刷牙上显得淋漓尽致。

说起文化人,刘巧珍恨死了那个被称为“二能人”的父亲,他是个吝啬的人,一心只想着赚钱,没有认真考虑过子女上学的问题。现如今,女儿巧珍只是学了文化人的样子刷刷牙,却被她父亲骂得狗血淋头:

“不要脸的东西,还不滚回去”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刘巧珍


刘巧珍这是傻吗?

她不知道刷牙对她而言是个“禁忌”吗?

不!从她跟着高中林,帮他解决那一篮子馒头的事情来看,她很聪明。所以她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大家都知道,她刘巧珍开始刷牙了,只要这样,高加林才能知道,她听他的话哩。

这是对心爱之人的回应,哪怕受人口舌、被人耻笑,她都敢做!

刷牙并非仅仅是刷牙,乡亲们、包括她的父亲没有看到的是:这是一个女人为爱付出的勇气与执着。

那个年代,如此敢爱敢恨的女人并不多见。

在《平凡的世界》里,如果田润叶能有刘巧珍那份胆量与勇气,大方的表白、在公然的场合下为孙少安去“刷牙”,那她与孙少安、李向前便不会陷入三角恋情的尴尬之中。

难道这又能怪田润叶矜持吗?

《人生》里,刘巧珍刷个牙,为何乡亲们却骂她“不要脸”?

田润叶、孙少安、李向前

国人自古便喜欢“猜猜我想啥”,此种话不说满的交流方式,也造就了众多“两情相悦”却无果而终的遗憾。

只有顺德老汉是睿智的,他能看出巧珍是块金子,这样好的姑娘却被高加林丢在半道上

这样好的姑娘,你曾今拥有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