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是兩院院士羅沛霖的愛妻,一生追隨詞學大師顧隨。數十載情繞桑梓,是北師大校訓的踐行者,同門師妹葉嘉瑩贊她“百歲猶存赤子情”。她就是“九十得意是教書”的楊敏如。
圖 | 一家合影 左起:哥哥楊憲益、母親、妹妹楊苡、楊敏如
我生之初尚無為
1916年,楊敏如在天津出生,祖籍安徽泗洲,祖上是做過大官的,父親楊毓璋在天津任職中國銀行經理。父親有三個妻子,楊敏如的母親是他第二任妻子。這樣看來,楊敏如的童年本應是衣食無憂的,可誰曾想到她的父親早早地撒手人寰,留下鉅額遺產,還有三個女人和六個孩子,那時候楊敏如才3歲。
父親去世後,便由嫡母管家,所幸的是因為楊敏如的生母為父親生了唯一的兒子楊憲益,而且和父親度過了6年的甜蜜生活,所以分得了幾萬元的股票。這讓他們的生活不至於過得太清苦。
可惜沒過幾年,楊敏如的叔叔就花光了父親留下的財產,房子也被賣了,原本這個還算穩定的大家庭散了,楊敏如只能和母親和哥哥一起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她的童年就是這般平凡無異,除了貧苦的日常生活,便是學習。
圖 | 楊敏如和妹妹楊靜如(楊苡)在天津
貴人相助悟真諦
其實楊敏如真正的生活應該從她的18歲算起。1934年,楊敏如考入北京私立燕京大學就讀中文系。這所古今交融的學校也帶給她許多意外的收穫。這裡學風開放且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抒發自己的想法,無論是評判古人,還是欣賞崑曲,在學校裡都是被包容的,這一點也在後來的楊敏如身上有所體現。
人總是越努力越幸運,楊敏如在大學裡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人,他就是顧隨。他在老家河北唸的中文,後來又到北京大學攻讀外文,既是位詩人,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在那個時候,顧隨的課堂內總是座無虛席,而教室外也是站滿了人,就算是站在牆邊,學生也聽得有趣。而楊敏如也正因為聽了顧隨的課,慢慢地愛上了她的專業,也從顧隨的教學中逐漸心領神會教育的真諦。
圖 | 大師顧隨與學生
大學畢業之後,楊敏如一直希望能夠走一條安全的去往大後方的路,於是她選擇了讀研究生。但是當時國家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楊敏如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一條看起來前途無量的路,她悄悄地離開了學校,她想要帶著理想與抱負維護真理,去做一個服務者。
1939年寒假,楊敏如和母親利用叔叔的一些關係終於輾轉到了重慶。憑著日積月累的知識,她成功地加入到南開中學的教師行列中。她不忘初心,來到重慶,進入南開中學,為的就是教育救國,她提到自己以老師為職業的最初抱負就是“我要教書,像我的老師那樣教書!”
自從踏上南開課堂的講臺上,楊敏如就深深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她在南開教授的是古典詩詞,並不是純粹的講授課本內的知識點,而是先要自己去參透其中的內涵,再去講給學生聽。她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愛上學習,是真真切切地靠自己去領悟一些知識背後的東西。
圖 | 青年楊敏如
初入職場的楊敏如能夠那麼快地投入到教學中,很大的原因是受到了老師顧隨的影響。從前顧隨的課堂就很豐富,如今楊敏如的課堂也因為她通過教書起到育人的作用而變得有趣。所謂名師出高徒,楊敏如可以把人教得感動,始終以身作則,這離不開顧隨的教導。
“如果教師一旦是為了自己的輕閒而忽視了做教師的意義,那就不容易教好學生了。因為老師是要與時俱進的。”楊敏如這樣說,也是這麼做的。她在不斷地刷新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挖掘值得深究的問題。直到她年老了,每當遇到問題都會打電話向自己的學生於翠玲請教。她可以虛心接受任何人的解答,是老師的同時,也可以變成學生,在她面前,唯有真理。
幾經週轉,楊敏如來到北師大中文系任教,一待就是30年,無論課堂外面如何戰火紛飛,她都堅持用言傳身教去治癒年輕的一輩。
圖 | 楊敏如(前排右)、楊靜如(前排左)和母親徐燕若(後排左)、家庭教師徐劍生(後排右)攝於天津照相館
悄無聲息的愛意
在那個硝煙四起的年代,楊敏如能夠成為南開中學的老師已經實屬不易,但是深受上天眷顧的她,愛情也悄悄降臨在她身邊。
1931年,因為堂哥的關係,楊敏如認識了羅沛霖。起初,兩人常常一起替國家抱不平,自然而然會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等到上了大學漸漸親密之後,羅沛霖告訴楊敏如說他想要找律師解除之前父母替他操辦的婚姻,他不希望這種婚姻關係影響自己的愛情。
後來楊敏如在給羅沛霖的回信中表示支持他反抗這種封建思想,一封長信,給予了羅沛霖與封建抵抗到底的力量。楊敏如也懂得,羅沛霖是為了不拖泥帶水,如果他的包辦婚姻沒有解除,他是不會輕易和自己談感情的。儘管他們常常書信往來,但是隻要事情還沒有解決,他便不會涉及到感情方面。而楊敏如也只是一路支持和陪伴著羅沛霖,她從不催促,也從不哭鬧,不願成為羅沛霖的羈絆。
耐心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1941年,楊敏如與羅沛霖得償所願,在重慶喜結連理。這場婚禮相當特別。當時政局紛亂,羅沛霖因為正在著手建立一種特殊的關係,為了掩飾,楊敏如和羅沛霖決定舉行一場雙婚,才有了兄妹同場的婚禮。
圖 | 楊敏如和羅沛霖
這場雙婚的另一對新人正是楊敏如的哥哥楊憲益和嫂嫂戴乃迭。婚禮現場也甚是壯觀。楊敏如和戴乃迭的婚服一個繡梅花,一個繡鳳凰,兩位新郎穿的都是絲綿長袍。楊敏如和羅沛霖的證婚人是南開中學的校長張伯苓,而楊憲益和戴乃迭也請來了當時的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參加的賓客好友裡還有燕京大學校長梅貽寶等眾多知名人物。
證婚人羅家倫在婚禮上以“十年”贊羅楊,愛情專一,終成眷屬,如此深情,還好沒被辜負。楊敏如深情回憶:“《蒹葭》的鐘情曲在心裡響起來,我感受到愛情的喜悅與香甜。那一年我二十五歲,沛霖二十八歲。到那時我們唱著蒹葭情曲也已整整十年了。”漫長的十年裡,楊敏如都是這般斬釘截鐵地愛著羅沛霖,幸福終究沒有遲到。
圖 | 楊敏如
人們常說“有國才有家。”楊敏如自然也明白,在國家興亡之際,羅沛霖響應國家號召,調到北京電信工業局,後來又被提為兩院院士,於是楊敏如也一起搬到了北京。可是到了北京,羅沛霖變得更加忙碌,經常要出差,無法給予楊敏如很多的陪伴。作為妻子的楊敏如沒有一句怨言,她盡力地照顧好家庭,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
雖然楊敏如和羅沛霖在很多時候無法像別的夫妻那樣朝夕相對,但是幾十年的婚姻一直都很甜蜜,勝就勝在他們彼此信任,才有了這樣堅固的感情。
夫婦同心難免會惹人眼紅,有一次羅沛霖出差回來,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內容大概就是說楊敏如現在有多少追求者,有多少人喜歡她。結果羅沛霖看完信後完全不當一回事。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可不是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能夠破壞的。
圖 | 羅沛霖在柏林斯大林大街
偶爾的分離沒能將彼此的距離拉遠,六七十年代那段煎熬的歲月也拼了命地想要讓他們分開,但是這一次命運向他們妥協了。
無奈生活所迫,楊敏如和羅沛霖被隔離了。在隔離期間,有人問楊敏如還要不要和羅沛霖在一起,楊敏如總是堅定不移地回答:“要!”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無數對恩愛夫妻敗給了殘酷的現實。面對苦不堪言的生活,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退縮,選擇了放棄愛人。但是楊敏如不肯,她也相信丈夫定然也不會拋棄自己。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楊敏如能與羅沛霖維持長期不間斷的感情也不是毫無道理。
當然,要想幾十年的婚姻都沒有矛盾是很難得的,楊敏如和羅沛霖之間偶爾也會因為性格問題吵吵小架,但是吵完很快就過去了。功課出身的羅沛霖日常總是不愛說話,但是總喜歡對別人說:“我這輩子就她一個女朋友,她這輩子也就我一個男朋友。”說完就傻笑地看著楊敏如。或許正是應了那句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濃情蜜意都藏在了細節裡。晚年的平淡生活因為有了彼此的陪伴而變得鮮活起來。已經91歲的楊敏如還戴著羅沛霖在鑽石婚之前送的鑽石戒指。每每撫摸著戒指,她的內心又會綻放出花來。年輕的時候丈夫沒能經常陪在身邊,等到兩人都兩鬢斑白了,倒是天天待在一起,每天一杯下午茶,一杯咖啡,加上一小塊點心,記錄了他們這一生的相濡以沫,也讓從前遇過的灰暗變得熠熠生輝。
無可奈何花落去,丈夫羅沛霖離開的第六年,在2017年,楊敏如也離開了,享年102歲。
這位自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的璀璨人生不是別人為她安排好的,也不能說是上天的寵愛,一切都源於她明白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在工作時,她追求國家的安穩,因此入對了行。在戀愛時,她追求獨立,最後嫁對了郎。
人的一生所要做出的選擇有很多,每一個分岔路口都通往不同的路。當然選擇本身是沒有對錯之分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堅定不移地走到最後。到了生命的盡頭,一切答案便會揭曉。
文 | 南惜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閱讀更多 你的心做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