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拉人頭,割韭菜,靠的全是“基本法”

拉人頭,割韭菜,靠的全是“基本法”


馬克思同志教育我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

比如在僱傭關係中:

老闆總是在想:你把活兒做到位了,升職加薪都好商量;

員工總是在想:你把錢給到位了,做牛做馬我都願意。

這種矛盾總是處處存在,難以調和。

但是在保險行業中,這一偉大的定律竟然失效了。

代理人A,用比淘寶兩倍的價格買了紀念品,送給客戶時卻非要說:這都是我們公司發的福利;

代理人B,為了刷單和發展下線,信用卡欠款8萬,仍然不忘在朋友圈發自己出國旅遊的照片;

代理人C,時刻緊盯媒體輿情,一旦發現有對自己公司不利的消息,便如同戰士一般奮力噴之;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忠心不二、不求回報?

這,就是制度的力量。

歡迎收看《保險公司基本法之制度的力量》!

拉人頭,割韭菜,靠的全是“基本法”

《基本法》,是保險公司管理的核心制度,決定了業務員的考核、收入和晉升。

儘管各家公司有細節差別,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基本法說起來複雜,實際上就兩方面:賣保險、拉人頭。

賣一份保險,拉一個人頭,給多少提成,達到某個業績,給額外的佣金,完成季度考核,再給額外獎勵。

看起來沒什麼複雜的,和很多銷售行業類似。

但是精華總是隱藏在細節之中:

1、沒有底薪

這樣做有兩個作用。

一來代理人不開單沒有收入,生存壓力會迫使他們努力推銷。

二來使保險公司可以放心大膽的招人,反正培訓成本是固定的,多一個人來聽課,對公司來說基本沒有新的成本,還多了一個人出單,穩賺不賠。

只要銷售人員足夠多,總有人可以賣貨,只要維持住海量的代理人團隊,業績肯定差不了。

哪怕大家都賣不出去,還可以讓代理人自己買啊。

這麼多人,總有幾個聽話的。

2、多重佣金制

佣金高不是什麼秘密,但真正讓人上癮的,是多重佣金制。

舉個例子。

某家公司規定,當月佣金做到2000,將額外再獎1000元津貼;做到3000,額外再獎2000元津貼。

這個時候,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代理人小A快到月底,只做了1800的業績,此時他很容易去想,要不要努力一把,再做200元,就可以多拿1200。

經過努力,他找到了一個客戶,結果這個人一下子幫他把業績做到了2600。

小A又陷入下一個糾結,如何把業績做到3000……

永遠有新的目標,永遠刺激他去出單。

3、延遲發放的獎金

做過銷售的同學都知道,這份工作很“磨人”。

很多銷售行業都設置了季度獎勵、年終獎勵,讓大家持續保持鬥志,保險行業同樣有這些。

只不過,它的獎勵都是延遲發放的。

第一季度的獎勵,放到4、5、6月份才分批發放,第二季度的獎金,放到7、8、9月。

這就像驢子面前的胡蘿蔔,想得到獎金,只能不停地走下去。

4、全力以赴拉人頭

在保險行業月入幾萬、十幾萬的銷售人員,很少是靠自己銷售賺的錢,大部分人靠的是拉人頭。

你招聘的人只要開單了,那麼你就有提成;招聘的人又招了新人,並且完成了業績,你還有提成;新人招了更新的人,你竟然還有提成……

如此一級一級下去,無窮盡也。

不知為何,這個制度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chuanxiao課”。

清楚地記得那年,家對面的小院子被一群人承包了,他們每天一臉興奮的在臺上講課,講自己加入組織之後身體好了、睡眠好了、家人關係和諧了、收入也提高了,發財夢想指日可待。

那種充滿了興奮和希望的空氣,真的讓人上癮。

以致於我每天一放學就去聽課,從傍晚到天黑,媽媽催了幾遍都不想回家吃飯,也感覺不到飢餓,甚至還想用我的零花錢去“入會”。

幸好老媽機智,及時喝止了我。

長大後我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1024計劃”。

那個在臺上眉飛色舞講述的修車大叔,消失了兩年之後再回家,瘸了一條腿。

看著基本法,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拉人頭,割韭菜,靠的全是“基本法”

很多人總以為,保險公司是靠洗腦、情懷來出單的。

別鬧了,人家也有真金白銀的激勵好嗎?

做得好的業務員能有多賺錢?舉個例子。

以下事例,來自原保險公司外勤人員的真實敘述:

根據我們公司基本法的規定,新人入職之後有六個月的培訓津貼,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你拿的提成比交的保費還高。

比如說花1000元買保險,能拿到1200的提成,這個時候不管你是自己買,還是讓別人買,都特別賺錢。

簡單說一下我是怎麼做的。

招個新人,掛在我名下。

第一個月,讓他出三張駕乘險,每份保險365元,3份就是1095元,佣金是165元,新人出單額外獎勵500元。

另外再買4800到5000保費的重疾險,佣金大概是1950左右。

這樣1950的重疾險提成,加165的駕乘險提成,就超過了2100,那麼可以額外再拿2100的獎勵。

此外還有1500元的培訓津貼。

那他這個月相當於做了6000左右的保費,到手是6215元,到手的錢比保費還多。

另外我作為上級,還能再拿10%,也就是620多。

第二個月,開一單1900元保費的重疾險。

可以獲得800元佣金,900元培訓津貼,700元職級津貼,440元生活津貼,加一起是2840元。

第三個月和第二個月一樣。

第四個月,開一單2800元左右的重疾險。

可以獲得1200元佣金,1200元培訓津貼,700元職級津貼,440元生活津貼,加一起是3540元。

第四、五、六個月就是一樣的。

這樣六個月下來,如果保險都是客戶買的,代理人最少能賺2.2萬,我能拿2200 的提成。

如果招的人找不到客戶,就讓他自己把保費全交了,他還能賺4315元。

這只是一個人,如果有10個、20個呢?

所以很多時候,我是一邊招人,一邊自己借身份證開工號,我們這個職場實際在職的不到500人,登記的代理人有三四千,你想想這中間多少水分?

“佣金那麼高,保險公司圖啥啊?”我忍不住問。

圖你第二年不會退保啊,而且過了前6個月,就沒有那麼多補貼了。

“利潤這麼高,大多數人真的能賺錢嗎?”

賺錢的都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虧得。

因為你賺了錢,還得扣稅,每個月還有生活費、交通費,還得去招聘網站上拉人,聯絡客戶送禮,所以很多人都是越做越虧錢,但是前期投入了那麼多錢,看到人家都賺到了,總是捨不得離開嘛。

就越陷越深,白白給公司衝業績。

拉人頭,割韭菜,靠的全是“基本法”

老實說,保險公司的管理制度還是挺厲害的。

它能夠讓幾十萬、上百萬員工,做到目標一致、高效運轉,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簡直是奇蹟。

但也正是這套制度,讓保險公司備受指責。

沒有底薪,便很難找到高素質的人才,也使得行業淘汰極快,很多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成長,而保險恰恰是很需要專業能力的事情。

過度強調佣金,導致大家出單至上,在實際銷售中難免因為過度逐利,出現對客戶不利的情況,比如隱瞞告知,虛假宣傳。

雖然效果強大、成長迅速,但確實很浮躁、混亂。

因為現在有了自己的小團隊,我也會經常思考:到底什麼樣的制度可以讓從業者真真正正的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

曾經我以為這一切都是產品的問題,成為保險經紀人後,接觸到了各家公司的產品,確實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

但後來發現,這還遠遠不夠。

因為只要從業者沒有底薪,靠佣金吃飯,面臨獲客難的問題,那麼當他面對僅有的幾個客戶時,就很難不去考慮自己的收入。

再後來我認為,保險自媒體是個好形式。

這不是說做自媒體的人有多麼高尚,只是當你的建議是面對1000人、10000人的時候,好歹會顧慮多一些,更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畢竟做這行的,口碑就是生命。

但是隻靠保險自媒體,顯然也是不夠的。

思來想去,恐怕唯有全民的保險意識都提高了,大家有了基礎的分辨能力,這個市場才會從根本上出現飛躍。

買方和賣方,從來就是相互制約的啊。

這一天可能還很遠,但我相信它會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