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10月1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另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其中,曲阜少昊陵及景灵宫遗址、曲阜师范学校旧址2处入选。

少昊陵及景灵宫遗址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少昊陵

少昊陵位于曲阜县城东约四公里的旧县村的东北高阜之上,陵座北向南,是少昊的墓葬处。

少昊是史前传说中的五帝之首。《帝王世纪》讲:“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崩葬云阳山”。颜师古讲:“云阳在曲阜,邑人谓今陵居一丘为云阳山”。《兖州府志·帝迹志》载:“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子玄嚣也……隆居江水,邑于穷桑,……登帝位,都曲阜。冢在云阳,即今曲阜东北二里,即今少昊陵也”。

曲阜为少昊肇邑建都安葬之地,故古史通称曲阜为少昊之墟。《史记·周本纪》载:“少昊之墟,曲阜也,在鲁城”。古代帝王的墓葬称之为陵,因少昊为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故名曰少昊陵。随着后世对少昊帝的祭祀,此陵也不断地扩建与重修。现存今陵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修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谒陵时,又下令曲阜知县孔传松种植柏树421棵,桧树4棵,形成现今的规模。建国后,为保护文物古迹,进行过三次重修。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少昊陵石坊

神道、少昊陵坊、陵门

神道位于少昊陵石坊的前部,宋真宗修建陵园时建立神道。两旁翠柏古树,如龙似虬,夹道而立,前来拜谒少昊帝陵园时,顿有肃然起敬之感。

少昊陵坊为石质,立于高台之上,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坊四柱三间。中间额坊上刻火焰,中额刻“少昊陵”三个字。柱为八角形,以石鼓夹抱,柱高于额坊。

陵门三间,三门,无斗拱,绿瓦悬山顶,两侧接陵园墙垣。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清乾隆年间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风格。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享殿

享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绿瓦悬山顶。殿始建于宋真宗年间,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重修。殿内有神龛及木刻贴金“少昊金天氏神位”牌主,神龛上方悬挂乾隆皇帝手书的“金德贻祥”匾额。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万石山

万石山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真宗大修少昊陵墓,叠石固之,并雕刻了石像、石栏置于石台之上。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将陵园四周用2662块磨光石块修砌起来,为形容用石块之多,故称之为万石山。此陵墓底大上小,呈棱台形,陵墓阔28.5米,坡高15米,上顶方11米,其形状称之为东方金字塔。顶上面有小室一间,东、西、北三面为墙,南面设门,黄琉璃瓦硬山顶,乾隆年间(公元1738年)改建为黄瓦庙堂,内供宋宣和年间刻汉白玉少昊像。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千百年来,历代前来凭吊少昊帝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清代孔子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曾有诗曰:“古陵皇寝不知年,尚有穹碑耸道边。荒殿想曾陈俎豆,废炉无复起香烟。远村望里遥疑塚,近郭耕人认是田。帝力到今良亦泯,独留遗迹镇山川”。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寿丘

典籍所载,多以曲阜为黄帝的出生之地,传说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寿丘位于曲阜旧县村东,是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的土丘。

据《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记载:“黄帝母曰附宝,之效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也就是后人所称为轩辕黄帝。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皇帝为赵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闰十月,诏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又兴建了景灵宫奉祀黄帝。“祠轩辕曰圣祖,又建太极宫祠其配曰圣祖母。越四年而宫成,总一千三百二十楹,其崇广壮丽罕匹。于是琢玉为像,龛于中殿,以表尊严,岁时朝献,如太庙仪,命学老氏者侍祠,而以大臣领之”。当时的景灵宫各种殿、宫、门等1320间,规模宏大;玉琢成像,富丽庄严;祭祀时用太庙礼仪,等级最高。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景灵宫在宗仁宗天圣年间遭火灾,旋即修复。宋徽宗政和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蒙古(公元1250年),元顺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多次重修。此后再没有关于景灵宫的记载,大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景灵宫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石坊上刻有“寿丘”二字,是集汉礼器碑的汉隶而刻。在旧县村东,327国道北侧立有“黄帝诞生处”石碑,折而向北行,迎面是寿丘石坊,神道北端为三间大门,灰瓦歇山顶,仿宋代建筑风格而建。门内为照壁,壁后一泓碧水,两块巨碑并峙,东西隔水相望。碑前有重修记碑,碑文有“肃立碑前,仰望云际。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寿丘石碑原来有4块,据杨奂《东游记》(公元1251年记)记载:“大碑四,谚云‘万人愁’者是也。而二碑广二十有二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三尺,阔如之,厚四尺,龟跌十有八尺。二碑广二十有四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有十有八尺,阔十有六尺,厚四尺,龟跌十有九尺。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内。无文字,意在垂成而金兵至也”。现仅存两碑。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曲阜师范学校 始建于1905年,初名“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师范学堂”。1914年春,定名为“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4年改称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1946年改称曲阜师范学校。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即到曲阜二师从事党的宣传活动。1926年,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成立,隶属于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是鲁西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曲阜师范学校校内曲师礼堂与教学楼(含考棚),是当时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早期建筑。礼堂建于1925年,是当时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进行集会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曲师工字楼是当时学校的主教学楼,始建于1931年,1995年重修。2005年,学校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曾经读书的教室按照原样恢复,命名为“万里学习教室”。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考棚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诞生地,2006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成功入选“国保”。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聚焦】走,带你到曲阜新增的两家“国保单位”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