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农村妇女靠电商年入100万、买房2套的真实故事

她37岁了,没有背景没有资源,5年前开关电脑只会按电源键。如今,已经在广州市中心买了两套房(自行脑补一下广州房价),而她的大部分老乡,还租住在出租屋里。

像她这样条件的外乡人,要在一线城市谋得一席之地,到底有多难?我想,那些漂在北上广深的人,一定能够体会。

你可能经常在淘宝购物,但可能还不太了解淘宝生态,这篇可以给你一个完整的解读:阿瑶在淘宝赚到钱,是一种怎么样的经历?这样一个普通人的“淘宝之路”,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开淘宝店的人那么多,阿瑶2013年才开始,而2009年——2012年是淘宝最容易赚钱的几年,可以说她彻底错过了红利期,在蓝海中厮杀注定是艰难的。

况且,她没有文化,也没有资源和见识,一个纯朴土气的农村妇女,到底靠什么开淘宝服装店,完成了收入的数十倍增长?

《增广贤文》里说“大富皆由天命,那么小富必要殷勤”,对于大多数没有“天命”的普通人,除了跟别人拼“勤奋”,又还有什么?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那些错过风口,或者说站不上风口的“猪”,除了等风来,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一段别人的故事,但我希望别人的来路,能为你的去路,点亮一束光。

农村妇女靠电商年入100万、买房2套的真实故事

打零工月入三千的农村妇女

做淘宝年入百万

3年时间买了两套房

阿瑶,从小长在湖北孝感一个偏远的农村。农村的女孩子有两种,一种是能读书的,鲤鱼跳农门离开农村;另一种是不能读书的,大多数读到初中毕业,早早嫁人生子。

阿瑶显然属于后者,刚刚20岁就嫁给了卡车司机,跟随丈夫到物流发达的广州谋生。丈夫常年在外跑长途,她则打些零工赚生活费,有了孩子后做了待在家带孩子。

仅仅靠一个司机的收入,维持三口之家的生计,自然是拮据的。阿瑶一家人,只能蜗居在十几平米的出租房里。

孩子上了小学,她终于腾开手来找工作。但脱离社会好几年了,老实巴交的阿瑶,找来找去,只能找到在餐馆里洗碗扫地的活。

2012年年底老乡聚会,有位年轻的小老乡开了宝马车来,人人都围着他嘘寒问暖?

这个小老乡问:你们谁想跟着我干活?挣多挣少就看你的本事。

一帮老乡都问:干什么?

小老乡答:开淘宝店!

这是阿瑶第一次知道,开淘宝店可以买宝马。

小老乡从2009年就开始开淘宝店,那个时候正是红利期。老乡大专正好是学电子商务,加上头脑灵活肯吃苦,两三年时间就发家致富,买房买车了。

阿瑶心动又犹豫:心动的是,开淘宝店肯定能赚不少钱,犹豫的是,自己什么都不懂,也没有本钱。

小老乡说:你们想干的就买台电脑到我的仓库去,跟着做就行,帮我卖货拿提成,怎么样?

阿瑶听见要用电脑就怕,实在是连开机都不会,她继续做着一个月3500块的洗碗工,30刚出头,却总是被餐馆老板“阿姨!阿姨!”地呼来喝去。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小老乡备的几款羽绒服,款式正好爆卖。听说跟着干淘宝的几个老乡,都月入过万了,阿瑶犹犹豫豫地给小老乡打电话。

小老乡说:现在够人手了,而且没空教你。

没办法,阿瑶继续打工,直到有天小老乡给她打电话。原来,小老乡信心膨胀准备了大量的春装,偏偏不受市场欢迎,货挤满了仓库。跟他干的老乡赚不到钱,走了好几个。不够人手,货更加没办法卖出去……

阿瑶厚道,想着都是老乡,能帮就帮一把吧。

那时候她大概不知道,帮别人一把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刚开始一个月,阿瑶跟着其他老乡学,从怎么打开网页开始,到注册店铺,到货品上架,一点点地学。每天趴在电脑面前十二三个小时,听见旺旺的“叮咚”声就激动,辛辛苦苦一整天,最后也卖不了几单,月收入只有两三千。

阿瑶倒是不泄气,为了一个好评,半夜都要起来回复卖家信息。

可惜,小老乡赚了点小钱就尽顾着享受生活,一直没研究出好卖的爆款。半年都没赚什么钱的老乡们,陆陆续续都走了。生意冷淡熬到过年,最后连基本工资都发不起了。

小老乡干脆关闭了仓库,临走时跟阿瑶几个说:

其实,开淘宝的整个流程你们都熟了,别光打工了,可以自己选款式、买布料,请师傅打板做成衣服,卖出后利润至少一半。

阿瑶在这行待久了,也不是没见过奇迹。有位胆大的老乡,夏天做出了几款裙子,有款裙子一下子爆了,一个月就卖了十万条,每条可以赚几十元。

人人都想做爆款

现实总是很残酷

农村妇女靠电商年入100万、买房2套的真实故事

话是这么说,但要是眼光不好,挑选的款式做出货来,卖不出去就全压着箱底了。淘宝店不像实体店,便宜点多少还有人买。线上交易都是看款式,如果款式不好,再便宜也是卖不出去的。

阿瑶的眼光一向不行,说白了就是“土”,可是她不甘心。

阿瑶说:做一个款式成本最少四五千,我一个月也就挣四五千。但一个款式爆了,能卖几万,甚至几百万,就试一试吧。

说到做款式,阿瑶只有一招,勤快。

跑网络批发市场,哪家人挤人,不是上了新款就是除了爆款;看淘宝款式销售量,哪个款买货快,八成就是爆款。还得盯着同类型店铺。为什么?如果一个款式人人做都,像阿瑶这种小店主,一定抢不到多少流量。

试了第一年,没有爆款,反而还积压了一些货物,堆积在小小的出租屋里,阿瑶看着都打愁。

一年时间过去,做淘宝的老乡没几个了,她们都劝阿瑶也别干了:

没有休息时间,日日夜夜都得守着电脑,时时刻刻都要回复客户,淘宝三年没朋友。

收入不稳定,赚不到什么钱。

都想做爆款,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做到爆款?不是人人都有那份运气。

现在开店的人越来越多,流量没有增加,淘宝不行咯,不好做咯!

别看每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都在增长,但从13年开始,淘宝店确实越来越难做咯。阿瑶她们错过了红利期,也错过了最初加入天猫的福利(只要交5万保证金),现在要几十万还得找门道,而且流量都是往天猫倾斜,淘宝店铺流量少得可怜。

要说我就服马云,他想出了一个狠招:淘宝店想要流量,不是不可以,你们开直通车引流啊!行内人管这叫“给马爸爸烧香”,通俗点说,是一款付费引流工具。

比如:你要销售一款裙子,可以付费排队。设置的付费金额越大,你的裙子就排在越前面,用户看到的机会越大。但当用户点击一下你的图片,你就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卖不卖出去都一样要扣钱。

开直通车,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算排名、算卡位、算投入产出比等等。阿瑶坦言,她看不懂专业书籍,花了不少冤枉钱。到今天也还是算不好,只是摸索的时间长了,找到一点感觉。

熬了两年,终于爆了

2015年快过年的时候,我忽然接到阿瑶一个电话,她说不出话,嚎啕大哭。

我急忙问:怎么了

她缓了好久才答:太累了

原来,阿瑶的一款春季衬衫突然爆了,每天卖出几百单。她丈夫不开车了,帮着他没日没夜地打包发货,忙得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坚持了大半个月。

恰逢年底,老乡们都回老家了,一时也找不到人手。从最初的狂喜,到现在已经快累溃崩了。

没别的办法,哭了几分钟后,她说:挂了,接着忙!

我在心里说了一句:加油啊!阿瑶。

这两年多,太不容易了。每天弯着背坐在电脑前,十几个小时都盯着屏幕,阿瑶的眼睛见风流泪,脸上满是黄褐斑,才三十几岁,背也有些驼了。

有次一位顾客收到衣服,直接给差评,写了一大板污蔑她“卖穿过的旧衣服,好恶心”,还上传了几张脏兮兮的衣服照片。

店铺生意也受到影响,阿瑶气得哭了,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

每次她都尽可能选最好的布料,宁愿多几块成本,也请车线好的车衣工。寄出之前仔细熨烫好,连线头都剪得干干净净。

心里特别委屈,睡觉的时候,闭上眼默默流泪……幸而,好人总会有点好运气。

那一款春装卖了几万件,随道带火了店铺其他的款式。一件衣服利润大概40——50元,总收入几百万元。

2016年的春天,来到广州已经十年了,拿着这笔收入,阿瑶在广州买了第一套房,是一帮老乡里,少有的几个能在广州买房的。

这两年,也遇到淡季,也有货物积压,也遇到无理取闹的顾客。

现在她说,遇到什么样的奇葩,都不会生气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遇到的人多了,总有个别恶人,但总还是好人多。

当初一起做淘宝的老乡们,基本上全散了,有的继续开出租车,有的重新当洗碗工,有的做了车衣工。而阿瑶,独自熬过来了,2018年在广州买了第二套房。

她说:我还得加把劲,存些钱给儿子上学,将来装修和结婚也要用……

写文章之前,我给她打电话问:今年的淘宝好不好做。

她说:老样子,没什么生意是好做的。坚持着,争取做到好的款式赚一些钱,比我去上班强就行。

做淘宝赚到钱

是靠运气吗?

这些年,风口论成了最著名的成功学:

站在风口,猪也会飞。

确实,最开始那几年,淘宝店铺少,流量多,你只要开店就有人买。要是肯吃苦又勤快的人,基本上都能赚一笔。但红利的本质就是供不应求,涌入的人多了自然就消失。

淘宝规则越来越多,玩法越来越复杂,赚钱也越来越难。有的人一直坚持着,把淘宝服装店开上了市,比如韩都衣舍;有的捞了一把就走了,比如阿瑶都小老乡。

其实,开上市的毕竟是极少数,他们那波人有文化有见识,有资金支持和人脉资源,像戎美的创始人温迪,拥有清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品味就好像与生俱来。

大多数像阿瑶这样的农村妇女,很难有机会走到那个程度。这里没瞧不起人的意思,有句话说:你的来路,决定了你的去路。看起来大家好像同在一个江湖,但我们真的不一样。

简单地说,我们只能后知后觉,误打误撞。

你真的以为,风口是泛泛之辈可以抓住的吗?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提到:

很多人以为看到的资本风口,觉得自己有认知能力,有一些所谓的资源,有不甘心于人后的心气,就冲上去。但抢风口,背后的一个核心能力是抢资源的能力:争夺最好的团队,争夺最大笔的投资,争夺公众最大化的关注,争夺合作伙伴最优质的资源与配合……

其实对“争夺”这件事,无论是历史训练,还是心理准备其实都是不足的,很难不败下阵来。

2014年到现在,咱们看到了几次风口,O2O上门服务、打车大战、外卖大战、网络金融、共享单车……

所有的“风口争夺战”挺到最后并飞上天的那个, 其实真没有谁是碰了运气的猪 ,全部是磨炼了好久的老手,超级厉害的人。

雷军会说这句话,其实是因为,他曾经是个内心非常骄傲的人。觉得自己是一只雄鹰,就不需要依赖风,不论自己做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成功。当他发现想要大成,必须依赖外部势能、趋势。

回过神来想想,阿瑶不追求雷军那样的“大成”,更不可能成为碰“运气的猪”,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做那只“运气的猪”,充其量只是拼命伸手,抓住了一点点,别人所说的运气。

一个人的一生,要大的富贵,要有天命,比如说,出生在“罗马”的王思聪。又或者本身资质不错,又恰好能抓住一些大的时代机遇。比如说,马云,借助了互联网的东风,晚到一点的刘强东,也狠狠地抓住了,移动电商时代的机遇。

而作为见识和格局,天生受限制的普通人,无论多么地努力,注定是抓不住那样大的机会。

就说做新媒体行好了,都知道这几年做公众号的人赚到了钱。今年6月在北京见到“十点读书”的林少,坦言新媒体让他赚到了钱,而且是大钱。就说咪蒙吧,单单一条头条广告上百万,还不算其他收入。

你回头看,真的能站在风口,享受红利的那波人,本来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很牛逼的人物。

比如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原本已经是《外滩画报》总编辑;比如书单的陈心焱,原本在《南方周末》做了六年财经记者;咪蒙则是山东大学文学硕士,毕业后人南方读书报深圳部首席编辑。

对比一下我自己,生活在三四线小城市,13年腾讯推出的微信号刚好,我14年才开始用微信。没有为什么,身边就没几个朋友知道微信,14年逐渐流行到我们这旮旯了。

你说,凭啥更人家抢风口?凭啥做那只“运气的猪”?

用坚持和执着

等一点点所谓的运气

那么,阿瑶年入百万,到底靠什么?

其实,即使你非要说,她是因为运气比较好,我也不反对。可能有的人,真的坚持了很久,都没有出爆款的机会(至少目前还没见到)。

比如我自己,也做过淘宝,就是阿瑶2015年出爆款之后,她鼓励我一起做爆款。我坚持了大半年,实在撑不下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既要挑款式、拍图片、写文案、编辑上传、售前售后咨询、打包发货……

不花钱开直通车没流量,花钱买了点击又不一定能卖货,即使走运千辛万苦赚几个钱,遇到退货亏本还算了,最怕遇到挑三拣四的顾客,反手就是一个差评……

假如硬要说是靠运气,我觉得这种运气里,至少得有一份功劳,属于坚持。你需要付出所有的能量,去支撑自己等到那一份运气。

一定还会有人不服,为什么我要这么说?

做淘宝失败后,2017年10月,我从零开始学习做公众号,到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从一个三线城市的纯小白,做到了全职助理,运气挺好的吧?

上个月,当地一个读书圈子邀请我做一个分享,我就分享了这一年的成长经历,当时几十位小伙伴听得眼睛都不眨,都说吸收到很多的干货和能量。

但有个在做了三年公众号小编的女孩,提出质疑:你说了那么多,在我看来全是鸡汤。因为论水平,厉害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他们都做不了粥左罗的助理,所以你说的就是鸡汤。”

比我厉害的人,确实多了去了,而且就在北京,论地理优势、专业能力、入行资历,自然轮不到我。女孩的言下之意,我属于运气好。

没错,别人就是运气好,所以她没法复制、没法学习,听起来好有道理哦!

事实上,在等到这份“运气”之前,我像朋友阿瑶一样,一直在用所有的力量坚持。

我原来下班时间是6:00,但8:00之后,是我的学习时间,也许到10点,也许到12点。有大半年都是如此,这些别人吃鸡、刷抖音、追剧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新媒体课程。

以前我一直认为,小城市没什么机会。那时候根本没还会有链接大咖的机会,只是想着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长成最好的自己。

我没办法像阿瑶一样吃苦,用几年的坚持等到“爆款”,年入百万。但我用一点要变好的执念,等来了另外一份“运气”。

虽然,做不了“风口的猪”,“运气”也不能复制。但我想说的是,学习别人“运气”背后的操作逻辑,多一点付出,多一点坚持,多一点耐心。做好你该做的,能做的,至于“运气”,就交给时间吧。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从来不缺乏大的机会,可惜我们普通人没办法抓住它。

但无需抱怨不公,哀怨自己没有出身背景,没有马云那样的爸爸,但是在这个时代,只要你不肯放弃,只要你敢坚持,你就赢得了一份希望,一点运气。

农村妇女靠电商年入100万、买房2套的真实故事

只要你愿意,总有一天你能把握住,属于你的财富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