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羊舌大墓撲朔迷離,墓主是晉文侯嗎?答案可能在墓地

羊舌大墓撲朔迷離,墓主是晉文侯嗎?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師氏姜匜

在晉國公侯墓發掘中,晉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爭議。後來發掘出羊舌大墓後,這個爭論愈爭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晉文侯墓葬,自然成為晉國考古的一大缺憾。

兩墓遺留的歷史碎片

在曲村—天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著嚴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應是殤叔和他的夫人。《史記·晉世家》載:“(穆侯)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殤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眾襲殤叔自立,是為文侯。”鑑於有這個篡位奪權的殤叔,加上隨葬品上“晉侯家父”銘文未查到是誰,當時便將殤叔墓位置排成了晉文侯及夫人墓。

該組墓的特點是:侯墓m93為南北兩條墓道,夫人墓m102不帶墓道;m93隨葬品有:銅鼎5,簋6,壺2,盤、匜各1,明器有鼎、簋、尊、爵、盤等八件,兩方壺上有“晉侯家父”銘文和16枚編鐘等;夫人墓m102有鼎3,簋4,盤、匜、壺各1件;明器有鼎、簋、盉、觶、爵、方彝各1件。

因《尚書》記載晉文侯夫人為晉姜,這裡使人頗感疑惑:晉姜夫人作為大國女子,深受尊寵,其隨葬品不僅少了些,且墓葬還沒有墓道。雄才大略,讚譽頗多的一代英主晉文侯,其墓葬規制也顯得小一些。這些都好像有些不合常理。

而在疑似晉文侯的羊舌村m1/m2中,m1槨室內棺材被毀,墓主人頭骨棄置於槨室西南角,其上身的玉組佩被盜擾,下身的玉組佩保存完好。殘存著玉璜組佩、大玉戈、大玉璧、扳指、踏玉、金腰帶、扳指、踏玉、金腰帶飾件等。玉器製作精美、大氣,大玉戈、大玉璧當時均是權力的象徵。m2整體被擾動多次,僅在槨室內土中見到數件小玉器,幾乎沒見到銅禮器殘渣。不能進一步說明墓主人的身份。

晉姜鼎與大師氏姜匜的啟示

2006年發掘的羊舌大墓,該組墓均是規模宏大的“中”字形大墓,有南北兩條墓道;m1南北長6.7米、東西寬6.5米,北墓道長15.1米、南墓道長26.5米,全墓總長48.3米。M2建制與m1極其相似,只是在規格上比前者略大。該組墓規制超過了曲村墓地的最大的墓葬,也是目前山西發掘的兩週時期最大的墓葬。其次是該墓祭祀非常豐厚,前後有250餘處祭祀坑。特別是在早期晉侯墓中,已很難找到陪葬的殉人,可這裡除有祭祀的馬、牛,豬、羊骨外,還有十具人骨。在組墓東面15米處,是一座大型車馬坑,其為形狀為長方形,東西長23.3米、南北寬11.5米,面積略小於北趙車馬坑中最大的車馬坑。此時專家們眼球一亮,這裡才符合晉文侯夫婦的墓葬特徵,才應該是晉文侯墓葬。

鑑於晉文侯夫人為晉姜,周朝早中期,最受尊崇的婚姻就是與齊國聯姻。齊國也注重以婚姻方式與諸侯結成政治聯盟;齊與晉國聯姻的有唐叔虞、晉穆侯、晉文侯、晉文公等。齊姜女子以其內外兼修的素質倍受敬仰。《鄘鳳·桑中》有:“誰雲思之,美孟姜矣。”《鄭風·有女同車》有:“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當時還有這樣的詩句:“豈其取妻,必齊之姜”《陳風·衡門》,可見齊姜女子已成為公認的佳偶。

羊舌大墓撲朔迷離,墓主是晉文侯嗎?答案可能在墓地

傳世的“晉姜鼎”銘文

北宋呂大臨的《考古圖》中,曾記載其時有晉姜鼎流傳,是為晉姜的陪葬之物,可器物已無跡可尋,僅留有銘文傳世。專家認為,晉姜鼎能在北宋以前現世,傳世的青銅器多是出自墓內。m2被毀時間大約在漢之前,如果m2是晉姜墓,晉姜鼎被傳世也符合常理。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m1、m2南邊和西南側,還清理了15座陪葬墓,這些陪葬墓大小不等,多數陪葬墓都有陶鬲、銅禮器、玉覆面、小型玉組佩或玉串飾。在m5小型墓中,出土了青銅匜、鼎和盤。這件青銅匜就是大師氏姜匜。大師氏姜也是姜姓女子,既是姓姜女子又在晉文侯組墓有器物,可見她與晉侯公族及晉姜夫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古代嫁女並非只嫁女子一人,還要陪嫁僕人。而僕人中既有男人,也有女人。

羊舌大墓的誘惑

按這些跡象推測,毀墓或許就在下葬後不久的時段內。因當時隨葬的銅禮器還保存完好,毀墓者將棺槨間青銅禮器盡數搬走,但將玉器毀壞後隨意棄置。推測這種毀墓不是一般的盜墓,可能是一次有組織的行為,甚至可能與復仇有關。

傳世的晉姜鼎為春秋早期鑄器,其銘文共121字,《晉姜鼎銘》大意是:文侯繼娶之妻晉姜參與了平定王室禍亂的戰爭,後來又徵繁陽原,對淮夷進行征伐。文侯時強盛,但此時居於曲沃的文侯弟成師也逐漸強大起來,偪迫著絳。這才使得晉姜發大願要“嗣朕先姑君晉邦,用召匹臺闢,敏揚厥光剌(烈),虔不墜。”立誓要效法其先姑君臨晉邦,輔佐文侯,發揚其光烈,使其名聲不墜於地。

曲村晉侯墓地位於羊舌墓地的西北方向,兩者間的直線距離為五公里。曲村墓地的墓向是北偏東,羊舌墓地的墓向是北偏西,方向正對著前者,這說明了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這似乎告訴人們,兩者之間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羊舌墓地就是曲村墓地的繼續。

綜合上述信息,結合晉國發生在兩週間的歷史狀況,負責羊舌墓地考古的省考古所吉琨璋領隊認為,羊舌墓地m1墓主人,很可能就是晉國的一代名君晉文侯。

晉文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35年(公元前780—前746),挾輔周平王東遷,有周室再造之功。按常禮,他自然應該享受更高級別的墓葬,羊舌墓地m1的葬制也與他的豐功偉績相符。

晉文侯死後晉國內戰迭起,最終庶系代嫡,其墓地被毀也許與這段歷史有關。雖然這個結論還缺乏文字證據,但已經有不少跡象促使人們在思考這些問題。

自2006年羊舌大墓發掘以來,羊舌村這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村子,就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左傳釋例》記載:羊舌古姓源於一樁盜羊案。某人偷了鄉鄰一隻羊,為了不讓鄰居季果舉報,他給季果送去一顆羊頭。後來東窗事發,盜羊賊硬把季果拉進去,說是季果與他一起幹的,還吃了他的羊頭。季果分辨說,羊頭是盜羊人主動送來的,他已將羊頭埋在地裡。官府人員扒開土層,果然看見並未腐爛的羊頭,而羊舌頭竟然栩栩如生。季果以清白之身洗清了官司,後來便以羊舌為姓氏,他的後人還做了晉國高官,使羊舌的名字也留傳下來。

曲沃代翼的歷史背景

曲沃代翼的過程大致是:公元前745年,文侯剛死,早在曲沃經營多年的成師,此時已有取晉翼之勢。文侯之子昭侯危不自安,被迫封成師為曲沃伯。公元前739年,晉國叛臣潘父殺死晉昭侯,準備迎成師入翼。晉人又殺死潘父,立昭侯之子姬平為晉孝侯;

羊舌大墓撲朔迷離,墓主是晉文侯嗎?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玉龍

公元前724年,曲沃莊伯進攻晉翼,殺死晉孝侯。晉軍又擊敗莊伯,立孝侯之弟姬郗為晉鄂侯;

公元前718年,曲沃莊伯率鄭國、邢國攻晉,晉鄂侯奔隨。周桓王派虢公率軍擊莊伯,立晉鄂侯之子姬光為晉哀侯;

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伐晉,殺晉哀侯。晉人立晉哀侯之子姬小子為小子侯;公元前706年,曲沃武公攻入翼都,殺小子侯。至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緡,遂盡以其寶器賂獻周釐王。周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

從上述情況分析,至少晉昭侯、晉孝侯、晉鄂侯還是有墓葬的。如果羊舌m1/m2是晉文侯,晉昭侯、晉孝侯、晉鄂侯墓葬也應在羊舌墓地。果然,考古人員在m1/m2大墓西側,已探明還有三組墓。該三組墓葬的發掘,則很可能解開晉侯疑冢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