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山海經》研究7)

二,“一目國” ——即今山東聊城茌平教場埔遺址一帶

《海外北經》: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按,其指上文鐘山之神燭陰。身長千里,有些版本是三千里,根據實際距離,當是三千里接近實際情況,指從吉林長白山經遼東半島伸展到山東北部。這裡對“一目”的描述顯然來自看圖說話,其實是人戴著頭盔、面具之類的東西,前面留著一個洞用來呼吸觀察而已。考古發現聊城一帶有茌平教場埔、陽穀景陽岡等龍山文化遺址。】

《大荒北經》: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按,這裡說一目國是少昊後裔。】

《海內北經》:鬼國在貳負之屍北,為物人面而一目。

【按,所謂鬼,當即戴了這種頭盔、面具的圖畫引起的誤解。】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茌平教場鋪遺址出土的黑陶

聊城茌平教場鋪遺址

在茌平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城牆平均寬度為28米,最寬處達到30米,保存下來的高度接近2米,用黃沙、黏土混合分塊夯築。根據鑽探結果,城牆大體接近圓形,東西略長,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同時在城牆上發現了舉行奠基儀式的奠基坑和祭祀坑,並出現了人祭現象。屬龍山文化中晚期,距今在4600年-4000年之間。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聯合進行了4次發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窯是山東目前發現的龍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組。[3]

聊城陽穀縣景陽岡龍山文化城遺址

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首先在陽穀縣城西18公里的景陽岡村以西發現了景陽岡遺址。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該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 “柔利國”—— 即今濟南章丘龍山“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

《海外北經》:柔利國在一目東,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雲留利之國,人足反折。

【按,一目國上文已指出在今山東聊城一帶。則柔利國則在今濟南市一帶,這裡發現有龍山文化的代表遺址章丘龍山城子崖遺址,當為柔利國所在。柔利民身體柔軟的特徵或為看圖說話、望文生義的臆測,未必可信。】

《大荒北經》:有牛黎之國。有人無骨,儋耳之子。

【按,牛黎之國即柔利國、留利之國。儋耳即“海外北經”下文之聶耳。】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龍山文化城子崖遺址即《山海經》裡的柔利國

資料:

龍山文化(城子崖遺址)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歷城龍山鎮(今濟南章丘龍山城子崖)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四,眾帝之臺、系昆之山——即濱州市鄒平長白山一帶

《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谿。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海內北經》: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在崑崙之北。……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

【按,上述三段文字分屬於《山海經》書內不同的三個部分,所述內容基本相合,在全書所述數百個地理對象中是不多見的。更為常見的現象是,同一地點在不同部分的名稱不同,甚至特徵也有差異。

“柔利國”如表三所示,即指濟南章丘龍山城子崖或含焦家遺址,系崑山(即鄒平長白山)在其東,與原書所述方位相合。而對系崑山及包括嚳、堯、丹朱、舜及共工五位帝王的眾(群)帝之臺,其可信度無疑大大增高。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為什麼說系崑山即今鄒平長白山,主要源自對崑崙的考證確認,詳見附文二,以《山海經》為中心的“崑崙”考。結論就是《山海經》中的崑崙至少有二指,或為西北高山,或為今山東泰沂山地甚至特指泰山。“系昆”之“系”,原文繁體為“係”,《太平御覽》三十五引作“傒”,訓同“繫”,即“系”於崑崙之義。鄒平長白山向南緊鄰泰沂山地,泰沂山地北側較為平直,東西長達數百公里的範圍內,唯獨系昆(長白山)一座小山向北突出,與整個崑崙(泰沂山地)若即若離,就像用繩子繫著一樣。近現代修築了公路、鐵路,才將長白山與泰沂山地分隔開來。

長白山東北方向的群帝之臺,大致分佈在今縣城東南方向的八柱臺村、馬家臺村、臺頭村、以及北臺村、西臺村、東臺村一帶,另外縣城以北還有九戶鎮古王臺村。這些以臺取名的村子,可能是“群帝之臺”在沿革地理上的證明。鄒平除了南部為長白山地之外,大部分地方為黃河南岸的沖積平原,這些古臺成為當地重要的地理參照,因而這些村落以臺取名。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原書上述內容反映了大禹時代,洪水退去之初當地的地貌、水文及土壤情況,為海濱潟鹵、淺灘溼地,不宜耕作,因而大禹反覆圍堰排澇,力圖將灘塗變為良田。這裡說的相柳,既是人名,也指海濱灘塗溼地的植被。

大禹治水成功,築眾帝之臺以慰靈彰功。其實很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結束,降水減少,海平面下降,洪水自行退去,當時人不懂,以為是禹治水成功。顯然,這裡治理的並非黃河而是渤海沿岸灘塗。據《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華北平原的成長》提供的4200年前海岸線及黃河入海口位置,可知前2300-前602年之間黃河入海口在今石家莊以東百餘公里的華北平原腹地武強、獻縣一帶。黃河口移至今山東境內最早是在公元前10年。】

五,“深目國”——即丁公遺址

《海外北經》: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曰)在共工臺東。

【按,“其”指系崑山之共工臺及附近群帝之臺亦即眾帝之臺。前述幾個臺村方位大致在今縣城東南方向,而共工臺的方位應在丁公遺址以西,今縣城北及東北方向有幾處臺地,或即其遺址所在。除了結合當地方誌記載之外,有待於實地考察甚至考古發掘證實。就今天現實的具體方位看,深目國(丁公遺址)在系崑山(長白山)的東北方向。原書說東,是因為整個《海外北經》的大部分都是從西往東展開敘述,因而無論是正東還是東北、東南都統稱為東。這是整個“海外四經”乃至《山海經》全書的通例,就是方位描述都是根據大方向進行籠統交待,並不是像現代這樣嚴格。】

《大荒北經》:有人方食魚,名曰深目民之國,昐姓,食魚。

郝懿行認為昐或為滕、荀之誤,在黃帝之子十二姓之列。

【按,當時此處北濱渤海,魚類資源豐富,居民喜食魚。】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丁公陶文即深目國文字;夏朝之前的龍山大汶口即有文字且不止一種

資料:丁公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鄒平縣長山鎮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嶽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為泥質灰陶,鼓腹,頸部有一弦紋,口徑5.2釐米,腹徑8釐米。還有陶甕殘片,為泥質灰陶。細繩紋並附加堆紋。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

該遺址1984年被鄒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經山東省文物管理局批准,又被定為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鄒平工作站。1988年山東大學投資建立了1850平方米的三層考古樓,陳列文物1000多件。丁公遺址是重要的史前遺址,被列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

丁公遺址位於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丁公村東,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距今5500年至2000年前後。遺址內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址,城牆寬約25米左右,面積10.5萬平方米。城外有寬30~40米的濠溝,最深處低於城內地面3米以上。城內發現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還發現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經考證,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遺存。

丁公遺址是重要的史前遺址,對於研究中國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丁公遺址觀者不斷,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已將此作為專業教學和科研實習之地。

六,“無腸之國”——即淄博臨淄桐林田旺遺址

《海外北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為人長而無腸。

【按,郭璞注說“東”一作“南”。結合上文看其方位,桐林田旺龍山文化遺址在丁公遺址的東南方向,即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南,說東說南,都沒有錯。正南還有淄博淄川北沈龍山文化遺址。桐林田旺遺址發現了龍山文化最大的炊具灰陶甗,發掘報告稱其容量可以供十幾個人,或許即是無腸這一名號的由來,人不可能沒有腸子,說其無腸乃是戲謔的綽號,言其人食量大而且進食頻繁似無腸一般。這是考古發現的文化特徵與文獻記載相合的一個例證。】

《大荒北經》:又有無腸之國,是任姓,無繼子,食魚。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無腸是說飯量大,最大的炊食器的出土是有力證據

資料:

桐林田旺遺址於一九六五年發現於臨淄區朱臺鄉桐林村西南、路山鄉田旺莊東北,淮陽河(澅水)、烏河(溡水)經此流過。遺址為臺地遺址,面積約五十萬平方米,文化層厚三至四米,地表多為漢代磚瓦陶片,出土的文化遺物石器有磨製鑽孔的網墜、刀、斧、鐮、箭簇等,陶器有杯、豆、鼎、盆、碗、鬹、鬲、甗、紡綸等;還伴有家畜骨骸、牙齒等物出土,其主要文化堆積屬龍山文化類型。? 遺址既具有山東龍山文化的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出土的灰陶、黑陶是典型的龍山文化遺存,鼎、甗器之足,取鳥喙形,飾鳥冠圖狀,盆、杯和各類器蓋多為黑陶,胎質細膩,器表光亮。杯仿竹節式,壁薄精巧。出土的夾砂紅陶鬲在山東同類型文化遺址中罕見。出土的灰陶甗,是中國已出土的最大的陶甗。

桐林田旺遺址在2001年7月由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畫水在這裡與烏河交匯,西面是愚公山。1991年版《臨淄文物志》記載:桐林遺址包括田旺、桐林、義和三村之間的五處遺址,南北長1000米,東西為500米,總面積50萬平方米,屬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龍山文化類型。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事射獵採集、耕稼陶漁的原始勞動。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建有齊國重要的城邑。1977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在此樹立了石質標記。2001年7月,國務院公佈"桐林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桐林田旺遺址一帶地勢較高,呈臺田式,土質鬆軟,灰色文化層厚度3至4米,最深處達到7米,內涵十分豐富。這裡依山面河,自然環境優越,歷史上曾多次出土過石鏟、石斧、石鐮、石錛、石網綴等磨製鑽孔石器,以及杯、鬹等黑、紅、白質陶器。1982年,應當地群眾修田建渠之需要,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這裡進行過一次局部挖掘清理,出土了許多甗、鬹、鼎、罐、杯、豆、盆、碗等陶質文物,以黑陶質生活器皿最多。出土文物大都器型規整,器表多素面磨光,紋飾以弦紋居多。其中鼎、甗類器具的足部呈鳥嘴狀,飾鳥冠圖狀;盆、杯和各類器蓋,多數是黑陶,胎質細膩,鈾面光亮;杯仿竹節式,造型精巧,杯壁非常薄,火候也恰到好處。出土文物中的泥質磨光黑陶盆形鼎,大小有別,系列有序,屬於"列鼎",為研究中國禮器起源和龍山文化時代的社會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些珍貴文物,分別由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與齊國曆史博物館收藏。

考古專家認為,桐林田旺遺址既有山東龍山文化的基本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獨到之處。發掘出土的一件紅陶鬲,高38.5釐米,口徑達30.3釐米,在山東省同類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是罕見的。但最為典型、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件大型灰陶甗。它上半部為甑,下半部為鬹,並且配有帶鼻紐的器蓋,足呈袋狀,表面裝飾著泥條型附加堆紋,腰部有圓孔箅子,口徑44釐米、通高116釐米,是中國出土的同類器皿中最大的一件。用這個灰陶甗一次做熟的食物,可以供應十幾人食用。這些珍貴文物,加上出土的大量家畜的骨骼和牙齒,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龍山文化時期父系氏族公社先民們集體生活的情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桐林遺址鑽探中發現了大量夯土層,被考古專家認定為山東地區已知最大的古代城堡,由此判斷這一遺址是龍山文化時期臨淄一帶的人類活動中心,對於研究探討中國階級社會的產生和文明的形成有著重要價值。

北沈遺址是一處龍山文化至嶽石文化,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遺址,面積約28萬平方米,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裡鎮北沈村,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面積近300平方米,出土商周時期房址2處,商周、戰國時期墓葬6處,道路1條,出土陶器、骨器、石器20多件,並發現駱駝、野豬完整的屍骨。北沈遺址的發掘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為研究齊文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聶耳之國”——即東營廣饒營子遺址

《海外北經》: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兩文虎,為人兩手聶其耳。縣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兩虎在其東。

【按,在臨淄桐林田旺遺址即無腸國以東,是聶耳國。所謂“縣”即“懸”,懸居海水中,是說當時此地為海島或者半島。可見位置最靠北,在已經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中,位於桐林田旺遺址東北方向的東營廣饒營子最為符合。當時這裡為海島或半島,這與現代古地理研究的結論是符合的。詳見《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華北平原的成長》所示古海岸線。】

《大荒北經》: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谷。

《大荒東經》:黃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猇處東海,是為海神。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廣饒營子遺址出土的石器

【按,儋耳即聶耳,禺號即禺猇。在“海外北經”第一節內容裡已經論述過,存在黃帝、禺號、儋耳(聶耳)、柔利(牛黎;無骨為國君)、無綮(無繼、繼無)、無腸等六代世系,從禺號起為任姓,與《國語 晉語》所述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任姓相合。

而從地理位置上看,禺號為東海海神,當在膠東半島最東甚至某海島上,比如威海的劉公島、青島市黃島區的靈山島等,都是比較知名的近岸島。當然最有力的證據是考古發現,即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遺物。其餘四國根據“海外北經”敘述,最西為柔利(牛黎),在今山東濟南章丘龍山城子崖一帶。無綮(無繼、繼無)則迴歸東北母家故土,當年其部落女首領女魃率軍參與了黃帝對蚩尤戰爭,後來留居在天津薊縣一帶,即春秋時代參與齊桓公討伐山戎戰爭的無終國。柔利往東中間隔昐姓的深目國,到無腸國和聶耳國。】

資料:

營子遺址位於廣饒縣石村鎮營子村東南500米處, 197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系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遺址面積1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1.2~3.5米,文化遺存極為豐富。

採集到的標本有上萬年的獸骨化石,也有龍山和嶽石文化時期的蚌刀、蚌鐮、骨錐、石鏟、石斧、石鐮、石鑿、單孔石刀、雙孔石刀、黑陶杯、紡輪、白陶?規?等。1982年,對該遺址進行局部發掘。發掘表明,此處石質工具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陶製品可分為泥質和夾砂陶兩類,以紅陶為主,灰陶次之,製作方法多為輪制。營子遺址對研究魯北地區龍山文化的分佈及特點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77年12月,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博(誇)父國”——濰坊壽光邊線王龍山文化遺址

《海外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

【按,博父即夸父。博、誇義近,都是大的意思,是說夸父身材高大。這裡關於夸父逐日的敘述顯然屬於神話,應為《海內四經》的內容。出現在這裡,是當時校書時誤入。夸父在“海外北經”、“大荒北經”、“大荒東經”都有出現,唯獨在“海內四經”不見蹤影,而其相鄰之國都在列,究其原因,即此句此簡被誤編之故。

逐日,應為從東往西奔跑。人不可能跑進太陽裡去,“入”或為手書“八、九、十”之誤,就是連續奔跑八、九、十天。或為後面遠處的人產生視覺錯誤,在落日時分,看到夸父西奔的剪影,誤以為跑進了太陽裡,因而留下了這樣的傳說。

“博父國”一句顯然才是符合“海外北經”文例的原文,聶耳即上文東營廣饒營子遺址一帶,而其東南的濰坊壽光邊線王龍山文化遺址,當即博(誇)父國所在。

袁珂注曰首尾皆曰博父,其一必為夸父。正確。其實就是“海外北經”稱博父,“海內北經”、“荒經”稱夸父。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按,根據以上兩節文字,可以排出以下世系——炎帝、炎居、節並、戲器、祝融、共工、后土(+術器)、信(+噎鳴)、夸父。后土為夸父之祖父,夸父為后土之孫,炎帝九世孫。

此處又言夸父為應龍所殺,並非飢渴而死。可見炎帝后代到了第九世即夸父時期,在政治鬥爭部族衝突中被迫離開淄濰坊故國西遷,又被追殺於河南三門峽靈寶一帶。而傳說其為逐日,乃是為了掩蓋這一幕血腥歷史而已。而黃帝后代如上篇所述,禺號、聶耳、柔利、無繼、無腸皆有國在山東中部崑崙(泰沂山地)之北,從聊城經濟南、濱州、淄博到東營一帶,勢力顯赫。而炎帝之後在濰坊壽光一帶的夸父為碩果僅存者,仍然被排擠驅逐並追殺。下文所引《左傳》稱爽鳩氏始居此地,是沒有提及此前的夸父而已。

成都載天,當指沂山甚或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有“東鎮”、“海嶽”之譽。】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壽光邊線王遺址

中山經 中次六經》有夸父之山,為夸父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市一帶。三門峽為夸父九世祖炎帝以來的祖居之地,也是炎黃權力交接之地。考古學上的證明就是廟底溝遺址,廟底溝二期是黃帝文化,之前的廟底溝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就是炎帝部落的傳統文化。炎帝是仰韶文化式微的末代帝王,黃帝是龍山文化興起的開國元勳。三門峽的黃帝鑄鼎原是可信的。河北張家口蔚縣三關遺址發現了廟底溝二期文化,與文獻上說的黃帝邑於涿鹿之阿相合,既證明了三關遺址就是涿鹿之阿,又證明了黃帝文化就是廟底溝二期文化。

《中山經 中次六經》:……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無草木,多堊,潐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枬,多竹箭,其獸多㸲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藷藇,多苦辛,其狀如橚,其實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瘧。楊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洛,其中多人魚。門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玄肅。(糹昔)姑之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門水,其上多銅。門水出於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

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於陽華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嶽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諸嶽之祠法,則天下安寧。

《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子對(齊景公)曰:“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杜注:爽鳩氏,少皞氏之司寇也;季萴,虞、夏諸侯,代爽鳩氏者;逢伯陵,殷諸侯,姜姓。【按,爽鳩氏之前殆為博父。炎帝之後九世當少皞氏之世。】

壽光邊線王遺址位於壽光市孫家集街道辦邊線王村後臺地(俗稱"後埠嶺")上。東西約350米,南北約500米。南部為邊線王村疊壓,中心部分高出周圍地面5米,為龍山文化遺址,兼有商周時期和漢代遺存。1977年平整埠嶺時發現,上部已削去約2米厚的文化堆積,殘存部分厚度僅0.5米左右。遺址東南部分,因歷年建築用土,形成東西約100米,南北約40米的大坑。1984年,為配合益(都)羊(口)鐵路修築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濰坊市、壽光縣博物館進行了兩次發掘,發現龍山文化城堡遺址。1985年秋和1986年,又先後三次發掘,共清理灰坑100餘個,墓葬150餘座,出土文物千餘件,基本上弄清了城堡的基本格局。

邊線王城址是一座有內外兩道城牆的城堡,為龍山文化城址。城牆環繞埠嶺修築,現僅存城牆基槽。外城平面為不甚規則的圓角方形,方向(以東牆為準)約15°。城牆長度約240米,總面積57600餘平方米。已發現的3座城門分別位於東牆、西牆、北牆的中部,南牆為村舍所壓,無法探測。 內城位於外城中部略偏南,方向與外城一致,東牆基槽保存尚好,北牆的西半部,南牆的東、西兩端及整個西牆均已破壞。據殘存部分觀察,平面應為圓角長方形,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東牆中部發現城門1座,與外城東門相對,南牆中部亦發現城門1座,與外城南牆中部相對。北牆和西牆城門已破壞。……

內、外城基槽的夯築方法、夯層結構基本一致。夯層的層理結構,橫剖面均呈下弧狀,但上口和底部弧度較小,縱剖面呈水平狀態。夯痕以圓坑最為多見,似為木棍垂直夯打所致;另有不規則圓坑和長條狀痕跡,當是用扁圓形卵石、自然石塊及木棍橫向敲打所致。夯窩表面常鋪一層細砂,說明當時已有加砂防粘的施工工藝。夯築技術原始,夯層的質密程度不同,有的夯層很不明顯。夯土的硬度較當地的原生土層堅實,因而在夯土與基槽壁原生土層的結合部常形成一層厚5~10 釐米的鈣質結核帶。

九,“禹所積石之山”——即濰坊昌樂首陽山(或青州香山)

《海外北經》: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入。

【按,其指上文博父國即壽光邊線王遺址。《海外北經》有幾處河海不分,比如下文的“尋木長千里……生河上西北”一句,郭璞注為“海”,而袁珂判定其訛,從《太平御覽》卷八百三十四引改為“河”。事實上,海也講得通,海濱有紅樹林,高可尋餘,一尋八尺,合今兩米餘,稱為“尋木”正宜,陸地上的一般樹木不會這麼低矮。海上西北或指海濱陸地或指近岸淺海,都是可以成立的,不見得非要改動。再比如這裡的“河水所入”,其實是近岸海潮,因為當時認為河入海的黃色渾濁水域仍然是河,這股黃濁的沿岸流再作為潮汐反灌臨朐一帶的峽灣,也就是下文《大荒北經》的“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實都是講得通的,在黃河古濟水入海口一帶,河海的概念其實是含混的。只有到了藍色的深海,才可以確確實實被稱為海。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昌樂首陽山

《海內西經》: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按,據《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華北平原的成長》,黃河古入海口分別為,第一處為公元前5500年在今河北邯鄲以東附近,第二處為公元前2300-前602年在今河北武強一帶。第三處為公元前602年-前10年在今河北青縣一帶。三處均無山峰。當然當時黃河分為多支入海,以上三處之南今山東北部當有支流。

如袁珂注中所言,積石有二。筆者以為具體所指,

其一為上游大山,也是古代地圖反映的黃河上源,即《禹貢》“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及“道九川:……道河積石,至於龍門……”所指,當在今黃河兩岸的青海循化(積石)縣與甘肅積石山縣一帶;

其二為下游入海口附近小山上人工堆砌而成的小石丘,作為治水的方向指示及由海入河之航標,即上文“禹所積石(之山)”,根據《海外北經》所述應即博父國(壽光邊線王遺址)東南方向,今昌樂縣首陽山或其西青州香山,積石是大禹治水時候常用的辦法,一則可以堵截洪水,二則作為施工的方向指示。

首陽山又名孤山,位於昌樂縣朱劉鎮十里堡。主峰海拔266.2米,面積2.9平方公里。孤山不僅高聳挺拔,風貌秀麗,有"孤峰夕照","龍洞雲開","山神廟",夷齊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首陽山建有森林公園,公園以國有孤山林場為核心,四周與城關街辦、朱劉街辦、城南街辦、五圖街辦和喬官鎮相鄰,區域內孤山、李家山林區相連,方山、謝家山林區有村莊相隔,各成一體。公園主體部分以孤山、方山兩大山系25個山頭組成。公園規劃區域內森林覆蓋率為48.9%。公園內樹木種類豐富,主要樹種有側柏、檜柏、雪松、黃櫨、五角楓、苦楝、臭椿、刺槐、楊樹、泡桐、麻櫟、國槐、銀杏、楸樹、車梁木、蘋果、桃、杏、李子、柿子、櫻桃等50餘種。

公園內古文化遺址較多。孤山附近現已發現古文化遺址55處,有太玄呂望初封之都,堯帝之子朱車後墓地;有"伯夷避亂居此北海之濱"的避亂采薇處;有姜太公傳說中的釣魚臺、馬蹄泉、仙人坑;有韓信卸甲乘涼的卸甲山,練兵演武的插旗臺和漢代王侯古墓等等。方山西南有魯智深舊居桃花山等。

浮煙山

浮煙山為泰沂山脈尾閭,呈西南、東北走向,位於濰城區西南12公里處,南北長3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浮煙山南北列嶂,橫際平野,鬱鬱蔥蔥,崖澗幽深,泉水淙淙,景色優美。雖無崇峰巖崖,但層巒疊嶂,仍不失綺麗幽雅,蒼茫雄渾。

浮煙山名字的起因於雲氣霧升,煙霧繚繞懸浮於山之上、山之中、山之坡。故因此而的名浮煙山。很久以前浮煙山的地下水脈是很充足的,(山多高、水多高)形成霧氣升騰、雲霧繚繞。曾是一處風水寶地,它的山坡之下也是極適應於人類居住和其他生命繁衍生息的地方。 浮煙山的東山坡之下有一處麓臺(古稱天台、堯王臺)。"三皇五帝"之一中的堯帝曾到過此地或在此居住過,與黃帝同時的還有炎帝族和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以及江淮流域以三苗等為首的苗族。炎帝族發祥於陝北,黃帝炎帝與蚩尤在中原逐鹿之戰後沿渭水、黃河東下,到達今山東地區。炎帝姜姓,其先為神農氏,大約是最早從事農業的民族。傳說炎帝牛頭人身,大概 以牛為圖騰。九黎族活動於山東至安徽中部地 區,史稱"東夷"。 由此可以印證我們的先人在很早的遠古時代就到過這裡,青州東南的堯王山;堯王鎮;昌樂南部的堯王溝等也印證了堯帝和"堯王臺"的可考性。 更值得考究的是通過堯王臺聯想到了正南方的舜王臺和正北方的禹王臺。(又稱天台、地臺、水臺)

先檻大逢之山,即濰坊浮煙山或首陽山—浮煙山,此二山相近,都是沂山山脈的北尾。先檻即《淮南子》的礛諸,《穆天子傳》容成氏之祖檻諸,中國玉雕祖師。因為濰坊昌樂有藍寶石礦,屬於硬度僅次於金剛石的剛玉,故而被檻諸作為琢磨加工玉料的工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藍寶石礦是檻諸成為玉雕祖師的客觀物質條件。考古發現近旁的濰坊臨朐西朱封龍山文化遺址,玉器以冠形笄和人面紋笄最具特色,代表了龍山文化時期海岱地區琢玉工藝的最高水平,似亦與先檻(檻諸)有關。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浮煙山

大逢即大風,《淮南子 本經訓》:“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大逢,即大蠭、大風,為公元前2500年前後被羿攻滅的大汶口文化部族之一。大逢(大風)部族首領被追趕到南邊相鄰的青丘之澤活捉,青丘國前文已述即今日照南部的堯王城、東海峪遺址、臨沂臨沭北溝頭遺址一帶。】

《海內北經》:大蠭其狀如螽,朱蛾其狀如蛾。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朱蛾?

【按,這裡的大蠭、朱蛾顯然不是生物本身,否則沒有看似多此一舉贅述的必要。此大蠭、朱蛾應即今濰坊著名特產風箏的前身,當時的風箏多為大蜂、朱蛾之形。殷商時期濰坊一帶有逢國,顯然是繼龍山文化時代大蠭之舊稱。此“逢”在先秦文獻或作“逄”。】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大蠭?

至於《禹貢》“冀州。……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之“碣石”,或為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的碣石山。

碣石山,山東省無棣縣山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無棣縣城北30公里處的大山村北,海拔63.4米,方圓0.39平方公里,系73萬年前火山爆發噴出而形成的錐形複合火山堆,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也是華北平原地區唯一露頭的火山,被譽為"京南第一山"。1998年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

十,拘纓之國——即濰坊坊子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

《海外北經》: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 尋木長千里,在句纓南,生河上西北。

【按,其指上文禹所積石之山即濰坊昌樂首陽山或青州香山,以東的濰坊坊子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當即拘纓之國。《淮南子 本經訓》則作“九嬰”。拘纓,郭璞以來注家皆以為手把帽纓。筆者以為此纓為風箏線。拘纓指手執風箏線,指其特產風箏。手把帽纓並非一個地方的獨特文化,只要戴帽子的地方,都可能手把帽纓。正如袁珂注所言,《山海經》所記殊方異域之人,非異形則異稟。有意見以為拘纓為拘癭,則是典型的碘缺乏症。此地近海,當不存在這種病症。】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黑陶

膠萊平原龍山文化遺址。1959年發現。位於濰坊市坊子區張友家水庫庫泛區,東距孫呂家村約6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堆積1-3米左右。1960年配合水庫工程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700餘平方米,文化遺存主要有兩大層。下層為龍山文化,上層為周漢時期的遺存。龍山文化是這次發掘的主要收穫,出土陶器以泥質和夾砂黑陶為主。器表多素面、泥質黑陶多磨光。常見紋飾有堆紋、弦紋,還有壓印紋、鏤孔等。器形有鬹、甗、鼎、罐、盆、盤、杯、豆、盂、碗、瓶、蛋殼高柄杯等。石器有鏟、斧、錛、鑿、刀、鐮、矛、鏃、紡輪等,矛和鏃所佔比例可觀。出土的裝飾品有人面形飾,為龍山文化不多見。姚官莊遺址的發掘,是山東龍山文化的一次重要發掘,對山東龍山文化的研究有促進作用。

十一,“跂踵國”——即濰坊安丘峒峪、胡峪龍山文化遺址一帶

《海外北經》:跂踵國在拘纓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踵。

【按,根據上下文方位綜合判斷,跂踵國應即今濰坊安丘峒峪、胡峪龍山文化遺址一帶。跂踵,或為大骨節病,是一種硒缺乏症。患者多為成年男性,腳踝粗大,下肢彎曲變形,身材矮小,步履維艱,筆者親見陝西麟遊上個世紀仍然存在。】

《中山經 中次十經》: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見則其國大疫。

【按,此跂踵又是鳥名。】

詳見王錫文“找回幾近失落的安丘歷史 一起重溫安丘的燦爛文化”

——“安丘景芝、峒峪、胡峪三處古文化遺址發掘報告”全部資料追尋過程及感悟

《考古》雜誌1963年山東省博物館王思禮等《山東安丘峒峪、胡峪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

《山東安丘景芝鎮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報告》

十二,歐絲之野、三桑無枝——即今濰坊坊子、安丘景芝鎮以東

《海外北經》:歐絲之野在大踵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按,歐絲之野在今濰坊安丘景芝以東一帶,當時這裡東濱古膠萊海灣。三桑無枝,其實是三株高大的扶桑即銀杏樹。前文“青島篇”已述,銀杏樹有利於桑樹生長的特性,故而被古人稱為扶桑、扶木。 】

《北山經 北次二經》: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樹皆無枝,其高百仞,百果樹生之,其下多怪蛇。又北三百里,曰敦題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是錞於北海。

【按,此流沙非西北的流動沙丘,而是渤海沿岸泥沙流。“錞”為“蹲”字,恰好也與安丘古稱“淳于”相近。】

十三,範(氾)林三百里——即古膠萊海灣海峽裡生長的紅樹林

《海外北經》:範林三百里,在三桑東,洲環其下。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按,範林三百里即安丘景芝以東長三百里的古膠萊海灣生長的紅樹林,大致在今昌邑、高密一帶,即後代膠萊河谷。當時膠東半島與山東崑崙(泰沂山地)之間為淺海形成海灣海峽相隔,僅在東南角青島膠州一帶有地峽相連。洲,即淺海沙洲。】

十四,務隅之山——即今青島平度與煙臺萊州之間的大澤山

《海外北經》:務隅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丘鳥久、視肉。

《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鴟久、文貝、離俞、鸞鳥、皇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瓊瑰、瑤碧,皆出衛丘山

方員三百里……

【按,附隅之山即務禺之山,為今大澤山甚或西側的天柱山,顓頊之葬在山南,九嬪之葬在山北。“衛丘山”原書作“衛于山”,從袁珂引諸賢註解改。“丘”即下文“海外北經”之“平丘”。關於顓頊等上古帝王墓葬位置歷來傳說各異,也不足為奇。最有說服力的還是考古發現的實證。

這裡所說的瓊瑰、瑤碧,即今此地著名的各種石材。】

《山海經》裡的山東北部:聊城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7)

大澤山

大澤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又名"九青山",膠東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37米。據志書記載:"群山環而出泉,匯為大澤,以此名也。"此山層巒疊樟,奇松異石,林壑靜幽,雄深偉麗,因秦漢以來,名士高人多隱居於此,故又號神仙窟宅。

主峰海拔737米。據志書記載:“群山環而出泉,匯為大澤,以此名也。”此山層巒疊樟,奇松異石,林壑靜幽,雄深偉麗,。宋金時期,遊人漸多。明清兩代,山中寺院香火甚旺,登山觀日和進香者絡繹不絕。現分為皇城、西坡、大姑頂、桃花澗、天柱山、御駕山及森林公園等遊覽區。

風光秀麗的大澤山,名勝薈萃,古蹟棋佈。早在新石器時代,曾使“黃帝所常遊,與神會”。“五甲龍山文化遺址”、嶽石文化“東嶽石遺址”、“城皇崖商周文化遺址”的發現,為大澤山的史前文化增加了厚重感,且“東嶽石遺址”於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齊八大神祠之一的“月主寺”即建在芝萊山陽。此外,猴子嶺春秋烽火臺、戰國古驛道尚存;大澤山主峰之陽,系西漢末年赤眉軍之根據地,至今其石城故址、石臼遺蹟、赤眉塹尚存,稱曰“古皇城”;古皇城內峰險澗深,石怪洞奇,瀑高泉清,林幽草密,名人高士多隱於此,號為“神仙窟宅”。自盛唐以來,建有“智藏寺”、“日照庵”、“三藏廟”,又成為達官顯貴探奇攬勝、拜佛求仙的神域仙境;天柱山“北朝摩崖刻石”,屬魏碑書體之發祥地,為1988年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書法名山”;位於“石雷之鄉”的“抗日戰爭紀念館”與“大澤山刻石和墓塔林”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森林公園”。

石材資源

鎮境內以“櫻花紅”、“澤山青”、“芝麻白”、“澤山花”、“雪花白”為主要品種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儲量豐富。自古以來,傳統的石雕工藝為世人所稱絕。漫山五百餘處摩崖刻石和百餘方碑林,天柱山“東魏石窟”及石塔、右仲翁造象,全由大澤山人所雕刻。至今以礦山開採、石材深加工的石材產業迅速發展,產品多達四個門類40餘個品種。大澤山鎮亦成為“中國北方主要石材基地”。

十五,“平丘”——即青島萊西與煙臺萊陽之間的谷地

《海外北經》: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青鳥、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百果所生。有兩山夾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大荒北經》:……皆出衛丘山方員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沈淵,顓頊所浴。

【按,平丘地形地貌當指今青島萊西和煙臺萊陽之間一帶的山間谷地,方圓三百里,所言範圍正合。三桑在今濰坊安丘景芝一帶,與平丘隔“範林三百里”的膠萊古海灣相望。

這裡所說的二大丘指丘的本義,即山間相對低矮平坦的埡口、谷地。

另外,《海外東經》有“嗟丘”,學者多以為即此“平丘”。因為此二丘大致方位接近,物產幾乎相同。然而仔細對比之後可以發現二者也有很大區別。“嗟丘”明言“在東海”;而“平丘”處並未言及東海。嗟丘地形地貌為“兩山夾丘”——僅有一個丘;平丘地形地貌則為“兩山夾上谷,二大丘居中”——有兩個而且更大的丘。而平丘中的“上谷”、“二大丘”,足可見平丘高度、面積和範圍都明顯大於嗟丘。物產大致相同,只能說明處在同樣的氣候帶、植被帶中。所以,本報告認為“嗟丘”為今連雲港市前雲臺山即花果山。

赤澤水即今大澤山得名之由。這裡所言正是平度安丘之間的古膠萊海灣,以及平度、萊西、萊陽之間的地理情況。】

十六,《山海經》北海四獸與北海之神禺強——煙臺長島諸龍山文化遺址

《海外北經》: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

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

《大荒東經》: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猇。黃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猇處東海,是為海神。

【按, 北海即膠東半島以北的渤海及黃海一角,中間以廟島群島相隔。騊駼或為今渤海黑驢之前身。另外三種不詳,或為已經滅絕的物種。

禺強即禺京,黃帝之孫,為北海海神。禺強之父曰禺猇,黃帝之子,東海海神。

禺強所處,或在今山東煙臺長島縣,即渤海黃海分界線廟島群島。已經發現有砣磯島大口、井口龍山文化遺址,後口嶽石文化遺址,或即與禺強有關。附近還有時代更早的有“東半坡”之譽的大黑山島北莊遺址,年代與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同期。】

長島砣磯島有兩處古文化遺址和一處古墓群。

長島漁家樂後口嶽石文化遺址位於砣磯島後口村東部的東山上,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35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

井口龍山文化遺址,位於砣磯島井口村西,面積300平方米。砣磯古墓群,位於砣磯島大口東山村東北部。

砣磯島大口遺址一期文化中,發現7個專門埋葬豬狗的獸坑,其中有3個坑在豬骨的上邊壓有5塊大石頭,幾乎蓋住了整個豬骨。有的坑內填有馬蹄、螺夾、海蠣殼以及小石子等。在比它稍晚的二期文化中,也發現有3個相同的獸坑。獸坑與墓葬相鄰,在墓中的人骨架上也常有大石塊壓蓋,尤其是在二期文化一號獸坑的旁邊,有一個直徑為0.48米的圓形坑,坑內有上下3層石塊,中層鋪有3塊較大的石塊排成"品"字形,上層是在中層的3塊大石頭上又蓋一塊大石頭。這種現象應該與當時的祭祀活動有關。長島砣磯大口遺址的發掘面積雖然不大,但發現的遺蹟、遺物豐富,首次解決了膠東地區龍山文化的分期問題。大口遺址的龍山文化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年代測定為距今4600年左右。遺址中還首次發現了墓葬與獸坑骨架上壓有石塊的習俗,為探討該文化的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增添了重要資料。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察認定,為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墓群。發掘葬墓22座,山東長島旅遊區中有5座有殉葬品,出土文物主要為陶器製品。

北莊遺址位於大黑山島北莊村的東北部,北依海拔113.4米的烽台山,距海50米,整個遺址南北寬180米,東西長140米,總面積約22400平方米。被譽為中國的"東半坡"。渤海海峽大黑山島出了個距今6500年的母系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自1976年被發現以來,經6次大規模探察發掘,已發掘出100餘座古房屋基址和60餘座墓葬。1996年,國務院公佈北莊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