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山海经》研究7)

二,“一目国” ——即今山东聊城茌平教场埔遗址一带

《海外北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按,其指上文钟山之神烛阴。身长千里,有些版本是三千里,根据实际距离,当是三千里接近实际情况,指从吉林长白山经辽东半岛伸展到山东北部。这里对“一目”的描述显然来自看图说话,其实是人戴着头盔、面具之类的东西,前面留着一个洞用来呼吸观察而已。考古发现聊城一带有茌平教场埔、阳谷景阳冈等龙山文化遗址。】

《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按,这里说一目国是少昊后裔。】

《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

【按,所谓鬼,当即戴了这种头盔、面具的图画引起的误解。】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茌平教场铺遗址出土的黑陶

聊城茌平教场铺遗址

在茌平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城墙平均宽度为28米,最宽处达到30米,保存下来的高度接近2米,用黄沙、黏土混合分块夯筑。根据钻探结果,城墙大体接近圆形,东西略长,面积在5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在城墙上发现了举行奠基仪式的奠基坑和祭祀坑,并出现了人祭现象。属龙山文化中晚期,距今在4600年-4000年之间。从2000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联合进行了4次发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窑是山东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组。[3]

聊城阳谷县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

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首先在阳谷县城西18公里的景阳冈村以西发现了景阳冈遗址。1979年,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选点试掘。该城址197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一提名奖,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 “柔利国”—— 即今济南章丘龙山“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

《海外北经》: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按,一目国上文已指出在今山东聊城一带。则柔利国则在今济南市一带,这里发现有龙山文化的代表遗址章丘龙山城子崖遗址,当为柔利国所在。柔利民身体柔软的特征或为看图说话、望文生义的臆测,未必可信。】

《大荒北经》: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按,牛黎之国即柔利国、留利之国。儋耳即“海外北经”下文之聂耳。】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即《山海经》里的柔利国

资料:

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济南章丘龙山城子崖)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四,众帝之台、系昆之山——即滨州市邹平长白山一带

《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

【按,上述三段文字分属于《山海经》书内不同的三个部分,所述内容基本相合,在全书所述数百个地理对象中是不多见的。更为常见的现象是,同一地点在不同部分的名称不同,甚至特征也有差异。

“柔利国”如表三所示,即指济南章丘龙山城子崖或含焦家遗址,系昆山(即邹平长白山)在其东,与原书所述方位相合。而对系昆山及包括喾、尧、丹朱、舜及共工五位帝王的众(群)帝之台,其可信度无疑大大增高。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为什么说系昆山即今邹平长白山,主要源自对昆仑的考证确认,详见附文二,以《山海经》为中心的“昆仑”考。结论就是《山海经》中的昆仑至少有二指,或为西北高山,或为今山东泰沂山地甚至特指泰山。“系昆”之“系”,原文繁体为“係”,《太平御览》三十五引作“傒”,训同“繫”,即“系”于昆仑之义。邹平长白山向南紧邻泰沂山地,泰沂山地北侧较为平直,东西长达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唯独系昆(长白山)一座小山向北突出,与整个昆仑(泰沂山地)若即若离,就像用绳子系着一样。近现代修筑了公路、铁路,才将长白山与泰沂山地分隔开来。

长白山东北方向的群帝之台,大致分布在今县城东南方向的八柱台村、马家台村、台头村、以及北台村、西台村、东台村一带,另外县城以北还有九户镇古王台村。这些以台取名的村子,可能是“群帝之台”在沿革地理上的证明。邹平除了南部为长白山地之外,大部分地方为黄河南岸的冲积平原,这些古台成为当地重要的地理参照,因而这些村落以台取名。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原书上述内容反映了大禹时代,洪水退去之初当地的地貌、水文及土壤情况,为海滨潟卤、浅滩湿地,不宜耕作,因而大禹反复围堰排涝,力图将滩涂变为良田。这里说的相柳,既是人名,也指海滨滩涂湿地的植被。

大禹治水成功,筑众帝之台以慰灵彰功。其实很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结束,降水减少,海平面下降,洪水自行退去,当时人不懂,以为是禹治水成功。显然,这里治理的并非黄河而是渤海沿岸滩涂。据《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华北平原的成长》提供的4200年前海岸线及黄河入海口位置,可知前2300-前602年之间黄河入海口在今石家庄以东百余公里的华北平原腹地武强、献县一带。黄河口移至今山东境内最早是在公元前10年。】

五,“深目国”——即丁公遗址

《海外北经》: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曰)在共工台东。

【按,“其”指系昆山之共工台及附近群帝之台亦即众帝之台。前述几个台村方位大致在今县城东南方向,而共工台的方位应在丁公遗址以西,今县城北及东北方向有几处台地,或即其遗址所在。除了结合当地方志记载之外,有待于实地考察甚至考古发掘证实。就今天现实的具体方位看,深目国(丁公遗址)在系昆山(长白山)的东北方向。原书说东,是因为整个《海外北经》的大部分都是从西往东展开叙述,因而无论是正东还是东北、东南都统称为东。这是整个“海外四经”乃至《山海经》全书的通例,就是方位描述都是根据大方向进行笼统交待,并不是像现代这样严格。】

《大荒北经》: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昐姓,食鱼。

郝懿行认为昐或为滕、荀之误,在黄帝之子十二姓之列。

【按,当时此处北滨渤海,鱼类资源丰富,居民喜食鱼。】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丁公陶文即深目国文字;夏朝之前的龙山大汶口即有文字且不止一种

资料:丁公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邹平县长山镇丁公村东,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采集的文物标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的蛋壳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为泥质灰陶,鼓腹,颈部有一弦纹,口径5.2厘米,腹径8厘米。还有陶瓮残片,为泥质灰陶。细绳纹并附加堆纹。尤为珍贵的是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

该遗址1984年被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山东省文物管理局批准,又被定为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工作站。1988年山东大学投资建立了1850平方米的三层考古楼,陈列文物1000多件。丁公遗址是重要的史前遗址,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丁公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丁公村东,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距今5500年至2000年前后。遗址内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城墙宽约25米左右,面积10.5万平方米。城外有宽30~40米的濠沟,最深处低于城内地面3米以上。城内发现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还发现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的蛋壳陶片。尤为珍贵的是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经考证,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

丁公遗址是重要的史前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丁公遗址观者不断,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已将此作为专业教学和科研实习之地。

六,“无肠之国”——即淄博临淄桐林田旺遗址

《海外北经》: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按,郭璞注说“东”一作“南”。结合上文看其方位,桐林田旺龙山文化遗址在丁公遗址的东南方向,即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南,说东说南,都没有错。正南还有淄博淄川北沈龙山文化遗址。桐林田旺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最大的炊具灰陶甗,发掘报告称其容量可以供十几个人,或许即是无肠这一名号的由来,人不可能没有肠子,说其无肠乃是戏谑的绰号,言其人食量大而且进食频繁似无肠一般。这是考古发现的文化特征与文献记载相合的一个例证。】

《大荒北经》: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继子,食鱼。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无肠是说饭量大,最大的炊食器的出土是有力证据

资料:

桐林田旺遗址于一九六五年发现于临淄区朱台乡桐林村西南、路山乡田旺庄东北,淮阳河(澅水)、乌河(溡水)经此流过。遗址为台地遗址,面积约五十万平方米,文化层厚三至四米,地表多为汉代砖瓦陶片,出土的文化遗物石器有磨制钻孔的网坠、刀、斧、镰、箭簇等,陶器有杯、豆、鼎、盆、碗、鬶、鬲、甗、纺纶等;还伴有家畜骨骸、牙齿等物出土,其主要文化堆积属龙山文化类型。? 遗址既具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出土的灰陶、黑陶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存,鼎、甗器之足,取鸟喙形,饰鸟冠图状,盆、杯和各类器盖多为黑陶,胎质细腻,器表光亮。杯仿竹节式,壁薄精巧。出土的夹砂红陶鬲在山东同类型文化遗址中罕见。出土的灰陶甗,是中国已出土的最大的陶甗。

桐林田旺遗址在2001年7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画水在这里与乌河交汇,西面是愚公山。1991年版《临淄文物志》记载:桐林遗址包括田旺、桐林、义和三村之间的五处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为500米,总面积50万平方米,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类型。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射猎采集、耕稼陶渔的原始劳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建有齐国重要的城邑。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在此树立了石质标记。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桐林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林田旺遗址一带地势较高,呈台田式,土质松软,灰色文化层厚度3至4米,最深处达到7米,内涵十分丰富。这里依山面河,自然环境优越,历史上曾多次出土过石铲、石斧、石镰、石锛、石网缀等磨制钻孔石器,以及杯、鬶等黑、红、白质陶器。1982年,应当地群众修田建渠之需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过一次局部挖掘清理,出土了许多甗、鬶、鼎、罐、杯、豆、盆、碗等陶质文物,以黑陶质生活器皿最多。出土文物大都器型规整,器表多素面磨光,纹饰以弦纹居多。其中鼎、甗类器具的足部呈鸟嘴状,饰鸟冠图状;盆、杯和各类器盖,多数是黑陶,胎质细腻,铀面光亮;杯仿竹节式,造型精巧,杯壁非常薄,火候也恰到好处。出土文物中的泥质磨光黑陶盆形鼎,大小有别,系列有序,属于"列鼎",为研究中国礼器起源和龙山文化时代的社会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珍贵文物,分别由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与齐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考古专家认为,桐林田旺遗址既有山东龙山文化的基本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发掘出土的一件红陶鬲,高38.5厘米,口径达30.3厘米,在山东省同类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是罕见的。但最为典型、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件大型灰陶甗。它上半部为甑,下半部为鬶,并且配有带鼻纽的器盖,足呈袋状,表面装饰着泥条型附加堆纹,腰部有圆孔箅子,口径44厘米、通高116厘米,是中国出土的同类器皿中最大的一件。用这个灰陶甗一次做熟的食物,可以供应十几人食用。这些珍贵文物,加上出土的大量家畜的骨骼和牙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龙山文化时期父系氏族公社先民们集体生活的情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桐林遗址钻探中发现了大量夯土层,被考古专家认定为山东地区已知最大的古代城堡,由此判断这一遗址是龙山文化时期临淄一带的人类活动中心,对于研究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产生和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价值。

北沈遗址是一处龙山文化至岳石文化,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遗址,面积约28万平方米,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北沈村,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面积近300平方米,出土商周时期房址2处,商周、战国时期墓葬6处,道路1条,出土陶器、骨器、石器20多件,并发现骆驼、野猪完整的尸骨。北沈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为研究齐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聂耳之国”——即东营广饶营子遗址

《海外北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按,在临淄桐林田旺遗址即无肠国以东,是聂耳国。所谓“县”即“悬”,悬居海水中,是说当时此地为海岛或者半岛。可见位置最靠北,在已经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位于桐林田旺遗址东北方向的东营广饶营子最为符合。当时这里为海岛或半岛,这与现代古地理研究的结论是符合的。详见《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华北平原的成长》所示古海岸线。】

《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

《大荒东经》: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为海神。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广饶营子遗址出土的石器

【按,儋耳即聂耳,禺号即禺猇。在“海外北经”第一节内容里已经论述过,存在黄帝、禺号、儋耳(聂耳)、柔利(牛黎;无骨为国君)、无綮(无继、继无)、无肠等六代世系,从禺号起为任姓,与《国语 晋语》所述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任姓相合。

而从地理位置上看,禺号为东海海神,当在胶东半岛最东甚至某海岛上,比如威海的刘公岛、青岛市黄岛区的灵山岛等,都是比较知名的近岸岛。当然最有力的证据是考古发现,即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遗物。其余四国根据“海外北经”叙述,最西为柔利(牛黎),在今山东济南章丘龙山城子崖一带。无綮(无继、继无)则回归东北母家故土,当年其部落女首领女魃率军参与了黄帝对蚩尤战争,后来留居在天津蓟县一带,即春秋时代参与齐桓公讨伐山戎战争的无终国。柔利往东中间隔昐姓的深目国,到无肠国和聂耳国。】

资料:

营子遗址位于广饶县石村镇营子村东南500米处, 197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2~3.5米,文化遗存极为丰富。

采集到的标本有上万年的兽骨化石,也有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的蚌刀、蚌镰、骨锥、石铲、石斧、石镰、石凿、单孔石刀、双孔石刀、黑陶杯、纺轮、白陶?规?等。1982年,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表明,此处石质工具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陶制品可分为泥质和夹砂陶两类,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制作方法多为轮制。营子遗址对研究鲁北地区龙山文化的分布及特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77年12月,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博(夸)父国”——潍坊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遗址

《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按,博父即夸父。博、夸义近,都是大的意思,是说夸父身材高大。这里关于夸父逐日的叙述显然属于神话,应为《海内四经》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是当时校书时误入。夸父在“海外北经”、“大荒北经”、“大荒东经”都有出现,唯独在“海内四经”不见踪影,而其相邻之国都在列,究其原因,即此句此简被误编之故。

逐日,应为从东往西奔跑。人不可能跑进太阳里去,“入”或为手书“八、九、十”之误,就是连续奔跑八、九、十天。或为后面远处的人产生视觉错误,在落日时分,看到夸父西奔的剪影,误以为跑进了太阳里,因而留下了这样的传说。

“博父国”一句显然才是符合“海外北经”文例的原文,聂耳即上文东营广饶营子遗址一带,而其东南的潍坊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遗址,当即博(夸)父国所在。

袁珂注曰首尾皆曰博父,其一必为夸父。正确。其实就是“海外北经”称博父,“海内北经”、“荒经”称夸父。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按,根据以上两节文字,可以排出以下世系——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术器)、信(+噎鸣)、夸父。后土为夸父之祖父,夸父为后土之孙,炎帝九世孙。

此处又言夸父为应龙所杀,并非饥渴而死。可见炎帝后代到了第九世即夸父时期,在政治斗争部族冲突中被迫离开淄潍坊故国西迁,又被追杀于河南三门峡灵宝一带。而传说其为逐日,乃是为了掩盖这一幕血腥历史而已。而黄帝后代如上篇所述,禺号、聂耳、柔利、无继、无肠皆有国在山东中部昆仑(泰沂山地)之北,从聊城经济南、滨州、淄博到东营一带,势力显赫。而炎帝之后在潍坊寿光一带的夸父为硕果仅存者,仍然被排挤驱逐并追杀。下文所引《左传》称爽鸠氏始居此地,是没有提及此前的夸父而已。

成都载天,当指沂山甚或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有“东镇”、“海岳”之誉。】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寿光边线王遗址

中山经 中次六经》有夸父之山,为夸父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三门峡为夸父九世祖炎帝以来的祖居之地,也是炎黄权力交接之地。考古学上的证明就是庙底沟遗址,庙底沟二期是黄帝文化,之前的庙底沟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就是炎帝部落的传统文化。炎帝是仰韶文化式微的末代帝王,黄帝是龙山文化兴起的开国元勋。三门峡的黄帝铸鼎原是可信的。河北张家口蔚县三关遗址发现了庙底沟二期文化,与文献上说的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相合,既证明了三关遗址就是涿鹿之阿,又证明了黄帝文化就是庙底沟二期文化。

《中山经 中次六经》:……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枬,多竹箭,其兽多㸲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其状如橚,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肃。(纟昔)姑之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其上多铜。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对(齐景公)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杜注:爽鸠氏,少皞氏之司寇也;季荝,虞、夏诸侯,代爽鸠氏者;逢伯陵,殷诸侯,姜姓。【按,爽鸠氏之前殆为博父。炎帝之后九世当少皞氏之世。】

寿光边线王遗址位于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办边线王村后台地(俗称"后埠岭")上。东西约350米,南北约500米。南部为边线王村叠压,中心部分高出周围地面5米,为龙山文化遗址,兼有商周时期和汉代遗存。1977年平整埠岭时发现,上部已削去约2米厚的文化堆积,残存部分厚度仅0.5米左右。遗址东南部分,因历年建筑用土,形成东西约100米,南北约40米的大坑。1984年,为配合益(都)羊(口)铁路修筑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潍坊市、寿光县博物馆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龙山文化城堡遗址。1985年秋和1986年,又先后三次发掘,共清理灰坑100余个,墓葬150余座,出土文物千余件,基本上弄清了城堡的基本格局。

边线王城址是一座有内外两道城墙的城堡,为龙山文化城址。城墙环绕埠岭修筑,现仅存城墙基槽。外城平面为不甚规则的圆角方形,方向(以东墙为准)约15°。城墙长度约240米,总面积57600余平方米。已发现的3座城门分别位于东墙、西墙、北墙的中部,南墙为村舍所压,无法探测。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南,方向与外城一致,东墙基槽保存尚好,北墙的西半部,南墙的东、西两端及整个西墙均已破坏。据残存部分观察,平面应为圆角长方形,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东墙中部发现城门1座,与外城东门相对,南墙中部亦发现城门1座,与外城南墙中部相对。北墙和西墙城门已破坏。……

内、外城基槽的夯筑方法、夯层结构基本一致。夯层的层理结构,横剖面均呈下弧状,但上口和底部弧度较小,纵剖面呈水平状态。夯痕以圆坑最为多见,似为木棍垂直夯打所致;另有不规则圆坑和长条状痕迹,当是用扁圆形卵石、自然石块及木棍横向敲打所致。夯窝表面常铺一层细砂,说明当时已有加砂防粘的施工工艺。夯筑技术原始,夯层的质密程度不同,有的夯层很不明显。夯土的硬度较当地的原生土层坚实,因而在夯土与基槽壁原生土层的结合部常形成一层厚5~10 厘米的钙质结核带。

九,“禹所积石之山”——即潍坊昌乐首阳山(或青州香山)

《海外北经》: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按,其指上文博父国即寿光边线王遗址。《海外北经》有几处河海不分,比如下文的“寻木长千里……生河上西北”一句,郭璞注为“海”,而袁珂判定其讹,从《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四引改为“河”。事实上,海也讲得通,海滨有红树林,高可寻余,一寻八尺,合今两米余,称为“寻木”正宜,陆地上的一般树木不会这么低矮。海上西北或指海滨陆地或指近岸浅海,都是可以成立的,不见得非要改动。再比如这里的“河水所入”,其实是近岸海潮,因为当时认为河入海的黄色浑浊水域仍然是河,这股黄浊的沿岸流再作为潮汐反灌临朐一带的峡湾,也就是下文《大荒北经》的“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实都是讲得通的,在黄河古济水入海口一带,河海的概念其实是含混的。只有到了蓝色的深海,才可以确确实实被称为海。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昌乐首阳山

《海内西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按,据《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华北平原的成长》,黄河古入海口分别为,第一处为公元前5500年在今河北邯郸以东附近,第二处为公元前2300-前602年在今河北武强一带。第三处为公元前602年-前10年在今河北青县一带。三处均无山峰。当然当时黄河分为多支入海,以上三处之南今山东北部当有支流。

如袁珂注中所言,积石有二。笔者以为具体所指,

其一为上游大山,也是古代地图反映的黄河上源,即《禹贡》“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及“道九川:……道河积石,至于龙门……”所指,当在今黄河两岸的青海循化(积石)县与甘肃积石山县一带;

其二为下游入海口附近小山上人工堆砌而成的小石丘,作为治水的方向指示及由海入河之航标,即上文“禹所积石(之山)”,根据《海外北经》所述应即博父国(寿光边线王遗址)东南方向,今昌乐县首阳山或其西青州香山,积石是大禹治水时候常用的办法,一则可以堵截洪水,二则作为施工的方向指示。

首阳山又名孤山,位于昌乐县朱刘镇十里堡。主峰海拔266.2米,面积2.9平方公里。孤山不仅高耸挺拔,风貌秀丽,有"孤峰夕照","龙洞云开","山神庙",夷齐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首阳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以国有孤山林场为核心,四周与城关街办、朱刘街办、城南街办、五图街办和乔官镇相邻,区域内孤山、李家山林区相连,方山、谢家山林区有村庄相隔,各成一体。公园主体部分以孤山、方山两大山系25个山头组成。公园规划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为48.9%。公园内树木种类丰富,主要树种有侧柏、桧柏、雪松、黄栌、五角枫、苦楝、臭椿、刺槐、杨树、泡桐、麻栎、国槐、银杏、楸树、车梁木、苹果、桃、杏、李子、柿子、樱桃等50余种。

公园内古文化遗址较多。孤山附近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5处,有太玄吕望初封之都,尧帝之子朱车后墓地;有"伯夷避乱居此北海之滨"的避乱采薇处;有姜太公传说中的钓鱼台、马蹄泉、仙人坑;有韩信卸甲乘凉的卸甲山,练兵演武的插旗台和汉代王侯古墓等等。方山西南有鲁智深旧居桃花山等。

浮烟山

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浮烟山南北列嶂,横际平野,郁郁葱葱,崖涧幽深,泉水淙淙,景色优美。虽无崇峰岩崖,但层峦叠嶂,仍不失绮丽幽雅,苍茫雄浑。

浮烟山名字的起因于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之上、山之中、山之坡。故因此而的名浮烟山。很久以前浮烟山的地下水脉是很充足的,(山多高、水多高)形成雾气升腾、云雾缭绕。曾是一处风水宝地,它的山坡之下也是极适应于人类居住和其他生命繁衍生息的地方。 浮烟山的东山坡之下有一处麓台(古称天台、尧王台)。"三皇五帝"之一中的尧帝曾到过此地或在此居住过,与黄帝同时的还有炎帝族和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以及江淮流域以三苗等为首的苗族。炎帝族发祥于陕北,黄帝炎帝与蚩尤在中原逐鹿之战后沿渭水、黄河东下,到达今山东地区。炎帝姜姓,其先为神农氏,大约是最早从事农业的民族。传说炎帝牛头人身,大概 以牛为图腾。九黎族活动于山东至安徽中部地 区,史称"东夷"。 由此可以印证我们的先人在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到过这里,青州东南的尧王山;尧王镇;昌乐南部的尧王沟等也印证了尧帝和"尧王台"的可考性。 更值得考究的是通过尧王台联想到了正南方的舜王台和正北方的禹王台。(又称天台、地台、水台)

先槛大逢之山,即潍坊浮烟山或首阳山—浮烟山,此二山相近,都是沂山山脉的北尾。先槛即《淮南子》的礛诸,《穆天子传》容成氏之祖槛诸,中国玉雕祖师。因为潍坊昌乐有蓝宝石矿,属于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刚玉,故而被槛诸作为琢磨加工玉料的工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蓝宝石矿是槛诸成为玉雕祖师的客观物质条件。考古发现近旁的潍坊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遗址,玉器以冠形笄和人面纹笄最具特色,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琢玉工艺的最高水平,似亦与先槛(槛诸)有关。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浮烟山

大逢即大风,《淮南子 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大逢,即大蠭、大风,为公元前2500年前后被羿攻灭的大汶口文化部族之一。大逢(大风)部族首领被追赶到南边相邻的青丘之泽活捉,青丘国前文已述即今日照南部的尧王城、东海峪遗址、临沂临沭北沟头遗址一带。】

《海内北经》:大蠭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朱蛾?

【按,这里的大蠭、朱蛾显然不是生物本身,否则没有看似多此一举赘述的必要。此大蠭、朱蛾应即今潍坊著名特产风筝的前身,当时的风筝多为大蜂、朱蛾之形。殷商时期潍坊一带有逢国,显然是继龙山文化时代大蠭之旧称。此“逢”在先秦文献或作“逄”。】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大蠭?

至于《禹贡》“冀州。……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之“碣石”,或为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碣石山。

碣石山,山东省无棣县山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的大山村北,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火山,被誉为"京南第一山"。1998年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十,拘缨之国——即潍坊坊子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

《海外北经》: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 寻木长千里,在句缨南,生河上西北。

【按,其指上文禹所积石之山即潍坊昌乐首阳山或青州香山,以东的潍坊坊子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当即拘缨之国。《淮南子 本经训》则作“九婴”。拘缨,郭璞以来注家皆以为手把帽缨。笔者以为此缨为风筝线。拘缨指手执风筝线,指其特产风筝。手把帽缨并非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只要戴帽子的地方,都可能手把帽缨。正如袁珂注所言,《山海经》所记殊方异域之人,非异形则异禀。有意见以为拘缨为拘瘿,则是典型的碘缺乏症。此地近海,当不存在这种病症。】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

胶莱平原龙山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张友家水库库泛区,东距孙吕家村约6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3米左右。1960年配合水库工程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700余平方米,文化遗存主要有两大层。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周汉时期的遗存。龙山文化是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出土陶器以泥质和夹砂黑陶为主。器表多素面、泥质黑陶多磨光。常见纹饰有堆纹、弦纹,还有压印纹、镂孔等。器形有鬶、甗、鼎、罐、盆、盘、杯、豆、盂、碗、瓶、蛋壳高柄杯等。石器有铲、斧、锛、凿、刀、镰、矛、镞、纺轮等,矛和镞所占比例可观。出土的装饰品有人面形饰,为龙山文化不多见。姚官庄遗址的发掘,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一次重要发掘,对山东龙山文化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十一,“跂踵国”——即潍坊安丘峒峪、胡峪龙山文化遗址一带

《海外北经》: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按,根据上下文方位综合判断,跂踵国应即今潍坊安丘峒峪、胡峪龙山文化遗址一带。跂踵,或为大骨节病,是一种硒缺乏症。患者多为成年男性,脚踝粗大,下肢弯曲变形,身材矮小,步履维艰,笔者亲见陕西麟游上个世纪仍然存在。】

《中山经 中次十经》: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按,此跂踵又是鸟名。】

详见王锡文“找回几近失落的安丘历史 一起重温安丘的灿烂文化”

——“安丘景芝、峒峪、胡峪三处古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全部资料追寻过程及感悟

《考古》杂志1963年山东省博物馆王思礼等《山东安丘峒峪、胡峪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山东安丘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十二,欧丝之野、三桑无枝——即今潍坊坊子、安丘景芝镇以东

《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按,欧丝之野在今潍坊安丘景芝以东一带,当时这里东滨古胶莱海湾。三桑无枝,其实是三株高大的扶桑即银杏树。前文“青岛篇”已述,银杏树有利于桑树生长的特性,故而被古人称为扶桑、扶木。 】

《北山经 北次二经》: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按,此流沙非西北的流动沙丘,而是渤海沿岸泥沙流。“錞”为“蹲”字,恰好也与安丘古称“淳于”相近。】

十三,范(氾)林三百里——即古胶莱海湾海峡里生长的红树林

《海外北经》:范林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按,范林三百里即安丘景芝以东长三百里的古胶莱海湾生长的红树林,大致在今昌邑、高密一带,即后代胶莱河谷。当时胶东半岛与山东昆仑(泰沂山地)之间为浅海形成海湾海峡相隔,仅在东南角青岛胶州一带有地峡相连。洲,即浅海沙洲。】

十四,务隅之山——即今青岛平度与烟台莱州之间的大泽山

《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

《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鸱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瓊瑰、瑶碧,皆出卫丘山

方员三百里……

【按,附隅之山即务禺之山,为今大泽山甚或西侧的天柱山,颛顼之葬在山南,九嫔之葬在山北。“卫丘山”原书作“卫于山”,从袁珂引诸贤注解改。“丘”即下文“海外北经”之“平丘”。关于颛顼等上古帝王墓葬位置历来传说各异,也不足为奇。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考古发现的实证。

这里所说的瓊瑰、瑶碧,即今此地著名的各种石材。】

《山海经》里的山东北部:聊城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7)

大泽山

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九青山",胶东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因秦汉以来,名士高人多隐居于此,故又号神仙窟宅。

主峰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宋金时期,游人渐多。明清两代,山中寺院香火甚旺,登山观日和进香者络绎不绝。现分为皇城、西坡、大姑顶、桃花涧、天柱山、御驾山及森林公园等游览区。

风光秀丽的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五甲龙山文化遗址”、岳石文化“东岳石遗址”、“城皇崖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为大泽山的史前文化增加了厚重感,且“东岳石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八大神祠之一的“月主寺”即建在芝莱山阳。此外,猴子岭春秋烽火台、战国古驿道尚存;大泽山主峰之阳,系西汉末年赤眉军之根据地,至今其石城故址、石臼遗迹、赤眉堑尚存,称曰“古皇城”;古皇城内峰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泉清,林幽草密,名人高士多隐于此,号为“神仙窟宅”。自盛唐以来,建有“智藏寺”、“日照庵”、“三藏庙”,又成为达官显贵探奇揽胜、拜佛求仙的神域仙境;天柱山“北朝摩崖刻石”,属魏碑书体之发祥地,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书法名山”;位于“石雷之乡”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大泽山刻石和墓塔林”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石材资源

镇境内以“樱花红”、“泽山青”、“芝麻白”、“泽山花”、“雪花白”为主要品种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自古以来,传统的石雕工艺为世人所称绝。漫山五百余处摩崖刻石和百余方碑林,天柱山“东魏石窟”及石塔、右仲翁造象,全由大泽山人所雕刻。至今以矿山开采、石材深加工的石材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多达四个门类40余个品种。大泽山镇亦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石材基地”。

十五,“平丘”——即青岛莱西与烟台莱阳之间的谷地

《海外北经》: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百果所生。有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大荒北经》:……皆出卫丘山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按,平丘地形地貌当指今青岛莱西和烟台莱阳之间一带的山间谷地,方圆三百里,所言范围正合。三桑在今潍坊安丘景芝一带,与平丘隔“范林三百里”的胶莱古海湾相望。

这里所说的二大丘指丘的本义,即山间相对低矮平坦的垭口、谷地。

另外,《海外东经》有“嗟丘”,学者多以为即此“平丘”。因为此二丘大致方位接近,物产几乎相同。然而仔细对比之后可以发现二者也有很大区别。“嗟丘”明言“在东海”;而“平丘”处并未言及东海。嗟丘地形地貌为“两山夹丘”——仅有一个丘;平丘地形地貌则为“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有两个而且更大的丘。而平丘中的“上谷”、“二大丘”,足可见平丘高度、面积和范围都明显大于嗟丘。物产大致相同,只能说明处在同样的气候带、植被带中。所以,本报告认为“嗟丘”为今连云港市前云台山即花果山。

赤泽水即今大泽山得名之由。这里所言正是平度安丘之间的古胶莱海湾,以及平度、莱西、莱阳之间的地理情况。】

十六,《山海经》北海四兽与北海之神禺强——烟台长岛诸龙山文化遗址

《海外北经》: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猇。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为海神。

【按, 北海即胶东半岛以北的渤海及黄海一角,中间以庙岛群岛相隔。騊駼或为今渤海黑驴之前身。另外三种不详,或为已经灭绝的物种。

禺强即禺京,黄帝之孙,为北海海神。禺强之父曰禺猇,黄帝之子,东海海神。

禺强所处,或在今山东烟台长岛县,即渤海黄海分界线庙岛群岛。已经发现有砣矶岛大口、井口龙山文化遗址,后口岳石文化遗址,或即与禺强有关。附近还有时代更早的有“东半坡”之誉的大黑山岛北庄遗址,年代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同期。】

长岛砣矶岛有两处古文化遗址和一处古墓群。

长岛渔家乐后口岳石文化遗址位于砣矶岛后口村东部的东山上,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35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

井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砣矶岛井口村西,面积300平方米。砣矶古墓群,位于砣矶岛大口东山村东北部。

砣矶岛大口遗址一期文化中,发现7个专门埋葬猪狗的兽坑,其中有3个坑在猪骨的上边压有5块大石头,几乎盖住了整个猪骨。有的坑内填有马蹄、螺夹、海蛎壳以及小石子等。在比它稍晚的二期文化中,也发现有3个相同的兽坑。兽坑与墓葬相邻,在墓中的人骨架上也常有大石块压盖,尤其是在二期文化一号兽坑的旁边,有一个直径为0.48米的圆形坑,坑内有上下3层石块,中层铺有3块较大的石块排成"品"字形,上层是在中层的3块大石头上又盖一块大石头。这种现象应该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长岛砣矶大口遗址的发掘面积虽然不大,但发现的遗迹、遗物丰富,首次解决了胶东地区龙山文化的分期问题。大口遗址的龙山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年代测定为距今4600年左右。遗址中还首次发现了墓葬与兽坑骨架上压有石块的习俗,为探讨该文化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增添了重要资料。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认定,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墓群。发掘葬墓22座,山东长岛旅游区中有5座有殉葬品,出土文物主要为陶器制品。

北庄遗址位于大黑山岛北庄村的东北部,北依海拔113.4米的烽台山,距海50米,整个遗址南北宽180米,东西长140米,总面积约22400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的"东半坡"。渤海海峡大黑山岛出了个距今6500年的母系原始社会村落遗址。自1976年被发现以来,经6次大规模探察发掘,已发掘出100余座古房屋基址和60余座墓葬。1996年,国务院公布北庄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