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任正非:華為5G領先只是暫時的,不贊成技術霸權

任正非:華為5G領先只是暫時的,不贊成技術霸權

任正非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紀要

2019年10月16日,華為任老爺子在深圳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

本文來源華為家事。以下是全文采訪實錄摘要:

初識華為

  • 我第一次見到華為人是2012年在上海,當時我負責上海支部的工作。我參加了華為上研所在上海的發佈會,當時完全不瞭解華為公司,第一次認識到中國有這麼大的而且是民營的企業。之後有幸有機會和華為人一直溝通交流。如果沒有記錯,當時華為總部媒體事務部長是Scott,是一位美國人,當時華為正好開發了手機樣機,他很高興地給我們做介紹。從那個時候開始非常關注華為,一直想有機會採訪一下任總。今天看到華為手機在全球都受到歡迎,也實現了採訪任總的夢想,今天非常高興、非常榮幸。請多關照。
  • 任正非:非常高興你參觀了我們的上海研究所。做手機是我們一個偶然的決定,當時把3G賣向世界的時候,沒有手機,系統就賣不出去,所以我們就學著做手機。最早的3G手機有多大?日本豐田考斯特,一輛考斯特只能裝一個手機,也就是說各個部件加起來裝滿一輛考斯特,在上海馬路上轉,來測試我們的基站;然後我們一步步把這部“考斯特手機”做小,做到今天這樣的水平,走了十幾年漫長的道路。在手機上,早期我們應該是失敗多於成功,走過了很多彎彎曲曲的道路,現在開始有點成功,並不等於很成功,所以我們還得努力。

關於中美貿易

任正非:中國有一定的系統集成能力,日本有非常優秀的材料科學以及精密製造工藝,雙方結合起來就能形成很好的產品。我一直期望中、日、韓形成一個自由貿易區,三個國家都是工業國家,可以優勢互補。中日韓是一個工業性的自由貿易區,缺少農產品,東盟就說“我也加入進來,我能提供農產品,我買你的工業品”,這樣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就會和東盟結合起來。歐洲說“你們這麼大板塊,這麼多人口,我們也想進來賣一賣東西”,歐盟也會加入到貿易區裡面來。如果中日韓自貿區以及東盟農業自貿區,再加上歐盟的貿易區加入,缺少什麼?能源。中東和中亞的國家說“你們這麼多人,經濟這麼發達,我們把石油和天然氣給你們運過來”,這樣就形成歐亞大板塊,一定可以支撐我們擺脫經濟衰退的危機。

關於5G

任正非:我不贊成技術霸權爭奪戰,因為全球化是相互依存的,一個公司獨自做出一個產品來一定會落後的。熱力學第二定律講“熵增”,一個封閉系統,不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不打破平衡,就會不斷熵增,最後就陷入熵死了。我不贊成走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要通過全球化分工協作,用來自各個公司的最好的零部件整合成最好的產品獻給人類。如果每個零部件都要自己做,不可能整合成最好的產品。我們現在用自己的零部件渡過美國斷供的危機,可能會活下來,但不能保障我們三五年以後還是最先進的、還是領先的,所以我們必須依託全球化的分工合作,才能做到持續先進。日本有特別優秀的地方,美國有特別優秀的地方,歐洲有特別好的地方,中國有一定的努力,大家加起來,才能成為世界最好的東西。因此,世界一定要堅持全球化道路不動搖。

我現在不擔心美國實體清單對華為公司的生存構成威脅,但是對於華為在三至五年後是否還是先進公司,我有一定擔憂。所以我們堅決依託全球化,並希望中國科學家像吉野彰先生一樣,用38年時間孜孜不倦攻克一點,提供先進要素使得我們能夠前進。美國之所以這麼偉大,是因為用先進的文化、先進的制度和嚴格的產權保護,吸引了全世界人才到美國去創新。而且這種創新是上百年、數十年來的積累,一個國家這麼龐大的積累,帶來的土壤是非常肥沃的。美國說,再過幾年會做出比我們更好的設備,這點我完全相信是可能的。我是擔心我們公司渡過生存危機之後,所有人以為華為就能繼續好下去,這不可能。因此,我堅決支持一定要走全球化的道路,不推動自我封閉。

關於華為接班人

任正非:我們公司在制度性接班機制上已經沒有任何問題,接班不是指定哪一個人接班,而是一個制度性的接班。可以把我在股東大會上的講話稿發給你們,那個稿子已經講得非常清晰了。

我實際上沒有具體操作層面的權力,我擁有的是一個否決權,但我就沒有否決過。本來去年底否決權就到期了,我們擔心出現突發事件後所有員工一表決,企業就走歪了,所以繼續保留了否決權。但不是由我一個人做否決,也不是由我家人來繼承,而是從退出歷史舞臺的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和高級領導中,選舉7個人組成一個核心精英團隊來擁有否決權,保障公司不要一鬨就散。

關於華為員工

任正非:員工數已經增加到19.4萬人了,增加了幾千人。因為我們要補很多“洞”,還需要更多優秀人才進來,新員工的招聘也是全球性的。

關於華為高管人才

  • 華為公司在全球170多個國家有業務,員工達到19.4萬,現在看到華為公司的董事會里目前只有中國人的成員,或者看全球各地當地辦事處,當地子公司很大部分高管還是來自於中國,本地高管比較少。關於這方面有沒有考慮在董事會或者當地子公司引入更多的本地高管人才,這樣是不是能進一步實現華為的公開透明?
  • 任正非:本地的高管人才已經很多了,我們有三萬多外籍員工,在基層子公司董事會的外籍員工也很多。在總公司董事會,最主要還是要有資歷,如果外籍員工不是從華為基層一層層幹上來,那麼進入董事會只是一個擺設,沒有權力。因為董事會成員全是自己打上來的,不是我任命的,他們自己有“山頭”,就佔了一個位置。因此,外籍員工也需要像這樣打上來,才能佔據位置,我們對外籍員工是很開放的。技術FELLOW有2/3是外籍員工。

關於心願

任正非:還是信任,希望世界更多人能給我們信任。我頻繁與媒體會見,其實就是想通過你們傳遞一種信息,讓社會了解我們,去掉我們神秘的面紗。本來我們沒有面紗,但是大家故事化以後,把我們蒙上了一層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