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这款机枪号称"希特勒链锯",你可知真正德国链锯也是重要装备?

这款机枪号称

德国MG 42通用机枪在军迷圈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设计精良、性能优秀的机枪及其前身MG 34机枪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以射速快、火力猛、压制力强而著称,而且MG 42采用冲压技术制造,便于批量生产,向来被誉为"二战最佳机枪"。MG 42机枪在战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链锯",因为其开火时的密集枪声犹如链锯启动,而且威力也足以比肩可以切断参天大树的链锯。不过,今天我们不谈这款经典武器,而是聊聊真正的德国链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对于二战德军而言,链锯的价值丝毫不亚于MG 42。

这款机枪号称

■被称为"希特勒链锯"的德军MG 42型通用机枪。

链锯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机械工具,比如《德州电锯杀人狂》之类的,当然,开个玩笑。其实,我们更多地在伐木作业中看到这种工具,伐木工使用链锯将树木齐根切断的情景相信大家都见过。链锯的原理是利用动力驱动带有锯齿的链条沿着导轨运转,对材料进行切割,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又分为电锯、油锯、风锯等类型。链锯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通常认为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类似链锯的工具最初是外科医生发明的切骨工具,用于切开坚固的骨头。到19世纪时,工业用链锯开始出现,而在二战之前及战时,世界上最好的链锯是由德国生产的。

这款机枪号称

■采用链锯原理设计的医用骨锯,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用链锯的原型。

最早的链条循环运转的链锯是美国人塞缪尔·本斯于1905年发明的,而便携式链锯诞生于1918年。德国工程师安德烈亚斯·斯蒂尔在美国人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力驱动的伐木用链锯,并在1926年申请了专利,因此被视为现代链锯的奠基者之一。斯蒂尔设计的第一款电锯重量约48公斤,功率3马力,由两人操纵。1927年,德国多玛公司发明了第一款使用汽油机驱动的链锯,同样是双人操纵,命名为"A型链锯"。1929年,斯蒂尔也开发了自己的汽油机动力链锯,重量45公斤,功率6马力。斯蒂尔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量产链锯。值得一提的,斯蒂尔型链锯在问世后非常畅销,并销往现代链锯的诞生地美国。

这款机枪号称

■德国工程师安德烈亚斯·斯蒂尔被誉为"现代链锯之父"。

这款机枪号称

■1929年斯蒂尔设计的第一款汽油机驱动的双人链锯。

斯蒂尔并未停下革新的脚步,在1932年采用了新型链条,提高了切割效率,1936年又为链锯加装了离心式离合器,可以更好地控制链条运转,使链锯功能更加完善。在二战期间,斯蒂尔在1943年完成了自己的终极设计:K43型动力锯,采用8马力汽油机驱动,动力更强,同时部分采用了冲压件和轻合金材料,使重量下降到36公斤,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链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斯蒂尔型链锯都是双人操纵的,一个人操作链锯顶端的引擎,另一个人抓住链锯末端的小握把,两人合力抬起链锯进行切割作业。

这款机枪号称

■斯蒂尔公司于1943年推出的KS 43型链锯。

说了一大堆德国链锯的历史,那到底跟德军有啥关系?各位看官稍安勿躁。链锯最主要的应用场合就是伐木,因此高效的德式链锯发明后,除了用于林业外,也装备了德军工兵部队,用于在战场上砍伐木材,构筑工事。众所周知,军队在作战时经常需要构筑防御工事,那种使用钢筋混凝土和砖石结构的永备型工事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人力和时间,通常只用于重点设防目标。而在野战条件下军队经常修建的其实是结合自然地貌,就地取材构筑的土木工事,德军也是如此。此类野战工事最常用的两种建筑材料就是木材和泥土。木材在修建工事时使用相当广泛,例如布设铁丝网、修建木栅栏、铺设便道、架设桥梁、搭建战壕护墙、构建射击掩体、设置路障等等,因此需求量很大。泥土还好说,木材往往需要从就近的树林中进行砍伐获得。在链锯发明前,士兵只能用斧头和人力锯伐木,费时费力,而链锯无疑大大提高了伐木的效率,有助于加快防御工事的修建速度。

这款机枪号称

■二战时期的美军士兵使用人力锯切割木材,拉大锯、扯大锯,不如来把德国链锯!

在战争前期,德军一直处于进攻状态,较少采取静态阵地防御,野战工事的修建规模较小,多在城镇、火车站、通信中心等重要地点修建警卫哨所,或者在河流沟谷上架设军用便桥,对木材的需求量不大。然而,随着德军在1941年至1942年冬季在苏德战场上遭遇挫败,修建野战阵地成为德国前线部队的重要日常工作,在一些关键地段和有利地形上大规模地修建防御工事。一个典型德军防御阵地通常由1~3道战壕和若干用于躲避炮火、储备弹药物资的土木掩体构成,还要有交通壕通往阵地后方,便于运送给养和派遣增援。

这款机枪号称

■一处复原的二战野战防御阵地,可见大量采用木材作为护墙。

到1943年时,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彻底转入战略防御,连绵不断的野战防御阵地成为德军阻挡苏军反攻的重要依托。战场形势的变化也同样反映在德军野战工事的构筑方式上。战争中后期,德军的土木工事比战争前期更为复杂精巧,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构建可以抵御炮火打击并适于各类武器发扬火力的坚固射击阵地。

这款机枪号称

■二战后期的东线战场上,一名德军士兵隐蔽在工事内观察前沿情况。

这款机枪号称

■1944年初,隆美尔元帅视察大西洋壁垒,海滩上遍布了大量木制防登陆障碍。

在1941年到1943年间,德军野战部队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构建防御阵地时,伐木作业成为德军的日常勤务之一,而链锯的重要性在此时得到凸显,尤其是KS 43型链锯的问世可谓恰逢其时,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在东线战场上得到广泛使用。在西线战场上,链锯的身影也出现在"大西洋壁垒"的建筑工地上,虽然这条海岸防线以众多的大型混凝土堡垒而著称,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事依然是土木结构,此外数量众多的滩头障碍物也都需要大量木材,所以伐木工作的强度一点不比东线小,链锯自然属于部队急需的重要装备。所以,在战争中后期,MG 42型机枪和KS 43型链锯是德军必不可少的两把"锯"!

这款机枪号称

■直到今日斯蒂尔公司仍是世界顶尖的链锯生产企业。

本铲史官已开通微信公众号,更多军事历史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装甲铲史官(ID:PanzerCS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