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伟
怎么说他们有钱?例如美国,他们国人没什么积蓄,国家负债累累,何来有钱?
用户1363478026155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政府一般会秉持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维。因此一个国家在经济崛起途中,会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修铁路、架电线、建大坝、兴水利。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建设,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水平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
比如美国,1787年建国之后,尤其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狂潮,铁路、公路、工厂、电厂建设的速度非常快。以铁路为例,在1867~1873的6年间,美国新修建铁路达到3.3万英里(1英里约等于1.61千米)。铁路的快速建设使得美国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全国经济交流的速度明显加快。
当基础设施达到相当的水平之后,一个国家将会将主要的资金投向社会福利,尊重提高居民的生活和质量水平。比如,新建养老院、发放养老金、提高医疗补助,扩大高等院校数量,等等。财政资金逐渐由经济领域转向民生领域。
下表是2019年美国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前三大支出分别是个人养老金、卫生保健和教育,预算支出合计超过了5万亿美元,占美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在7成以上。
是除了社会福利,发达国家也会交一部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只是规模不会很大了。因为他们的基础设施总量非常庞大,要做的事情就是修修补补。比如,美国人口多面积广,为什么不大量新建高速铁路呢?因为美国的铁路、航空已经非常发达,如果在新建高速铁路存在重复投资的可能性。
其实这跟一个家庭一样。家庭刚刚起步,有了钱的时候,就是盖房子,买汽车,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等到非常有钱的时候,物质享受反而退到第二位,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的支出,娱乐、旅游成为了支出大头。
财经知识局
现在的农村,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盖房早的,室内布局不合理,式样老旧,显得有点落后。盖房晚的,室内设计人性化,式样新颖,显得很是先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早,新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晚,建设晚的先进,建设早的落后,道理就象农村的小洋楼。落后的想变先进,那就得拆了重建,重建可不是闹着玩,国家大,能把国库掏空完。另外,发达国家人口少,老百姓享福享习惯,听着怪有钱,欠债一大摊。想要基础设施大改变,说说可以,做起来难上难!我看他们也就这样了。
俞远通
发达国家当今已无力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一,欧美等发达国家现有的基础设施大都是三四十年代前建设的,那个时代这些国家通过侵略或殖民弱小国获取了大量财富,因此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二,现在的发达国家都是高福利国家,虽然人均GDp高,但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社会福利方面,美国为了保持其全球霸权在军事上每年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因此这些国家不但很难拿出大量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并且很多国家还负债累累国内矛盾重重;三,由于体制机制僵化,至使融资渠道不畅,建设困难重重。发达国家都是多党制国家,反对党都是为反对而反对,执政党想做的事,反对党都是无条件反对。因此,政府做什么事都受到了大量的制约,很难做成事。
手机用户999998我是谁
这个问题要有辩证的看,并且要有一定的历史史观。如果你去过北京或者是上海,再到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都城市,你会发现北京或者是上海的基础设施,无论在环境上、功能上都要优于发达国家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北京的机场或者是火车站,甚至以前马路公路都要比美国纽约强很多,甚至有的时候会给你一种错觉,你来到的不是发达国家,你来到的是发展中国家。小、旧、功能差是给你的第一感觉。
但这里有一个历史维度的因素,发达国家投入基础设施的年代基本都属于70年代或80年代,也就是说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换代,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铁、什么叫高速公路、什么叫大型的基础设施。
而发达国家进行完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之后,产业发展就进入了变革和资本时代,虽然发达国家很有钱,但都投在了资本或者是金融市场,因为这种市场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40多年下来,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一直没有出现大的更新或者换代,而我们的基础建设是最近10年以来高速发展的,呈现出高起点开局和弯道超车局面,所以你用30年后的事物和30年前的事物相比,当然会有一些时空的差别。
至于说发达国家为什么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备,第一,资本不愿意去,因为收益回报时间太长。第二,需要牵扯的程序成本太高,论证时间过长。第三,目前的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大规模建设的意愿不足。
综上,对比发达国家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有历史的纬度,要有时空的辩证,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
小散李大鹏
我在美国夏洛特三年了,我来的时候这个机场在修站前路,现在还在修并且看起来离建成还很远;85号高速58-68口这一段路修了三年也没修完,只有短短16公里而已;还有穿越夏洛特的这段85号高速路面被缝缝补补,开起来颠簸不断,开快了都怕把车轱辘给颠掉;纽约城的地铁站里能看到老鼠横行,我朋友说在那看到过小猫那么大的老鼠。
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之首,它的基础设施已经太老,据美国国会预估想要修整全国的桥梁需要投资2万亿美金,所以最后没能通过,因为没多余的钱。1970年代是美国基础建设的高峰时期,到了2020年代已经过去50年,当年的混泥土建造物已是暮年,美国不需要再大规模投入新建基础设施,而是要整修。
可是说句公道话,美国的基础设施旧是旧了点,但还不算落后,比如高速里程数位列世界第二并且满足美国人的需求,美国的机场数量也是世界第一,就连我住的美国小镇都有一个民用小机场,所以也是够用,美国已经很久没有建高楼,因为已经不需要,美国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从城市回归乡村,大家都在逃离市中心,给市中心商业功能而不是住宅功能,因此大部分的城市都是被森林绿地包围。这就是美国不再大规模投入基础建设的原因之一:暂时没必要大规模基建。
美国无法投入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原因之二是没钱,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美国没法拿出钱来修理全国的桥梁。
美国国家财政每年赤字几千亿美元,一分钱都分两半用,哪能拿出钱来搞基础建设?
原因之三是美国的联邦政治制度,因为包括像高速公里和铁路建设都要跨境多个州,这就涉及到州与州之间的博弈,谁出钱多谁出钱少,还涉及到征地和赔偿问题,每个州的要求都不一样。再加上国家基建并不能创造什么立竿见影的价值,没有政客愿意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穿美国望世界
他们对面子不太注重,他们注重里子。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但却关系到民生的工程,他们比较下功夫。总之,对民众实惠的东西他们比较注重。
牛知晓
因为是民选政府,不可以随便花纳税人的钱,要把大部分钱花在国民的福利上
戈壁柳350
1政府没钱做。
地球上的传统发达国家就那几家,其发家史基本上都是靠对外殖民掠夺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比如今天的G7集团国家,都是当年侵华八国联军一分子。但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当年的殖民地都已经纷纷独立,这一外部收入就断了。国内的高福利掏空了国库,根本拿不出钱来修桥铺路。人民对民主自由那一套又中毒太深,吃不了苦,不愿意努力工作,经济停滞不增长,领导人为了选举,乱开支票,寅吃卯粮,债台高筑,哪里还有余力去搞惠及民生的工程建设。
2资本家不愿意做。
发达国家的资本家都非常有钱,但是都不愿意投钱搞桥梁道路工程。一是做工程需要大量工人,而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非常高,且效率非常低下,三个工人抵不上一个中国工人,这就大大的延迟了工程时间,其结果就是投入大,工期长,收益太低,资本家到死可能都还没有收会投资成本。谁还原意去做这种注定亏本的买卖。
3各方扯皮。
在国外修一条路和国内差别太大了。光是立项可能都要讨论上好几年。就算立项讨论结束了,离开工还远着呢。比如征地,只要有一个人不愿意,你这条路就修不成。这也是民主国家最大的顽疾,可以以一己之私利毁掉一个数百亿的工程。
总之,发达国家一旦不能从外部吸血来充实国内财政,这个国家马上就要面对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激烈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渐能够掌控自己国家命运,薅不到羊毛的发达国家高福利制度势必不能持续,而已经习惯了高福利的国民只怕无法接受回头再吃一遍苦的日子,国内矛盾还会再度加剧。到时候不要说拿钱修桥铺路了,国家能不能正常运转估计都是一个问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太平大司马
“发达国家那么有钱,基础设施很落”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都能出现,让我想起了以前假冒伪劣诗人的“他在人潮汹涌的无人之地,骑着一匹白色的黑马,聆听耳边无比寂静的喧嚣,注视着圆月阴晴圆缺,感受五彩斑斓的金黄色梦想。”
美国基础设施兴建很早,建设高峰出现在一战和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目前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以铁路为例,美国铁路建设始于 19 世纪 30 年代,在 20 世纪初达到建设高峰。1916 年美国铁路里程数达到峰值的 40.6 万公里。
纽约地铁始建于1863年,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早在1926年就迎来首架飞机起降。现在,美国拥有23 万公里的铁路、67 万公里的公路、超过 18,000 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和 380 万公里的输油、输气管线。美国铁路货运系统仍然号称世界第一,全年运送货物在美国货运中占比近40%,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美国公路配套服务标准化且设施周全。不论繁华偏僻,穷州富州,加油站附设快餐店和服务中心都能提供大致相同的价格、水准和卫生水平的服务。
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24小時营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
肯塔基州小镇摩根敦,20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不到两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万元),在美国人口逾千人城镇中排名倒数第16。通往小镇的乡村公路并非高速公路,但良好路况使129公里/小时的车速成为常态。
1964年10月1日,日本第一条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连接东京、名古屋和大阪,连通日本三大都市圈。
从哪儿得到的结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很差?
应该说,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很早就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因为年长日久,在交通发达地区,一些基础设施破损严重,而且在火车速度上,因为局限于历史因素,所以现在看起来很慢而已。
2018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列举了其评估国家竞争力的12大支柱性指标,其中基础设施位列第二。
在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中,美国名列世界第九,得分6.0,中国则名列第46,得分4.7。
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机场中,中国9座,美国有16座。
中国现在高铁占全球70%左右,这是我们国家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这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将新技术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体现。
所以,有时候不要有偏见,发达国家依旧是发达国家,即使在基础设施上,也是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但发展中国家,也不必要自卑。毕竟,伴随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正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更先进的技术,塑造一个更科学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