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昏君?

吖-壤


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有出过一个昏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也并不准确,因为秦国的明君并不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而是从秦献公开始的。

因为秦国的改革是从秦献公开始的,正是有了秦献公改革奠定的基础,商鞅变法才会既成功又彻底。

尤其是秦献公废除了人殉制度,而代之以陶俑陪葬,才保证了秦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当然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看到兵马俑,也是因为秦献公的功劳。


所以又可以说秦献公是秦国强大的第一世,当然也是名副其实的明君。

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自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庄襄王的六代君主,也是后世所说的奋六世之余烈中的六世。

那么这六世中究竟有没有昏君呢?


这要取决于个人对明君的定义,如果当政期间没有重大的政治失误,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秦国,这六世中确实没有昏君。

但是如果以在为政期间的做出超凡功绩来定义明君的话,这六世中并不是没有昏君。

究竟是哪位群主不能算作明君呢?不要着急,我们逐个分析这6个君主。

第1位,秦孝公,关于此人大多数都比较熟悉,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因为他任用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可以说是为秦国开了帝业。


第2位,秦惠文王,说到这位君主,很多人认为他杀了商鞅,就不算明君,其实不然,因为商鞅是必死的,只有商鞅死,才能维持变法的继续,也可以说商鞅是政治的牺牲品。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重用张仪等人,多次粉碎了六国和纵进攻秦国的意图,并且把巴蜀之地纳入囊中,为秦国开辟了稳定的大后方,可以说亦是明君。

第3位,秦武王,这是一位喜欢与人比力气的主,也正是因为此项爱好,在位仅仅三年就被巨鼎砸死,但这并不是说秦武王没有功绩,他打通了三川,为以后秦灭周室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也是明君。


第4位,秦昭襄王,这位在位近半个世纪的英主,自然也是明君,他重用白起,最大削弱了山东六国的有生力量,任用范雎,实施远交近攻,为秦灭六国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是明君中的战斗机。

第五位,秦孝文王,你是不是对于此人比较陌生,这是当然的,因为此人做了一辈子的太子,等到秦昭襄王死后,他当上秦王之后,没几天也死了,可以说他在位期间,没有任何功绩而言,不能算明君。


第6位,秦庄襄王,说他在位期间没有功绩,但他又重用了吕不韦,尤其生了一个秦始皇,至于秦始皇是不是他的儿子,我不敢说,姑且当是吧,所以秦庄襄王算半个明君。

关于秦王政继位之前的七位君主,飞鱼都做了描述,那么你认为这些人都是明君吗?


飞鱼说史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七位君王几乎都是明君呢?

我认为,秦国后期之所以代代出明君,除了得益于优良的遗传基因和运气之外,还有一下几点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商鞅变法

这个首当其冲,要谈秦国崛起,商鞅变法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商鞅变法不仅加强了君主集权,削弱了贵族阶级的特权,还使得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日俱增,使秦国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大国。

毫不夸张的说,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最为彻底的变法。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国力达到巅峰,制度统一完善,说难听点,即使出现一两个昏君,只要不是太过于胡闹,对秦国来说也无伤大雅。


二、对外扩张

秦国的霸权主义与商鞅的法家思想严丝合缝,堪称黄金搭档。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就萌生了霸权主义的苗头,秦献公几度试图从魏国手中夺取河西地区,无奈实力不济,屡屡失败。

此后秦国的每一位国君,都坚持走霸权主义的路线,不断蚕食鲸吞山东六国的土地。可以说,每一位君主几乎都很好的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责任感很强,整天谋划着怎么称霸中原,哪有闲工夫不务正业。

三、重视人才

这八位君王,几乎每一位都求贤若渴,重视人才,他们不问出身,不看国籍,只要是人才,在秦国都有大显身手的舞台。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秦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秦始皇时期的李斯,都是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的谋臣能士,而且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山东六国的人才流失,恰恰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有这些济世之才辅佐,秦国的君主即使能力平平,只要虚心纳谏,何愁大业不成?


总结

综合以上三点,所以从秦孝公到秦始皇这150年之间,秦国没有出过一个昏君。


史之鉴


在大秦帝国中,商鞅曾这样对秦孝公说过。只要大秦坚守法制,代有明君。则大秦绝对可以一统天下。除非同时出现昏君奸臣,那么大秦法治一定不可动摇。

不幸的是到秦二世胡亥这个昏君与赵高李斯这俩奸臣真凑一块去,于是把我大秦给祸祸完了。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历经七任国君。但并不是每一位国君都是明君,只是有的死得快,死得早。没有动摇大秦的根基。

1.秦孝公嬴渠梁,大秦帝国奠基人,绝对的明君。

孝公所面临的环境并不是如何让秦国强大,而是如何先让秦国活下来。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从他发布招贤令,一揽天下文人学子,最终遇到了强臣商鞅,明君强臣,携手共进。20年变法,一个敢放权,一个敢揽权。最终为大秦帝国的建立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法治基础。


2.秦惠文王嬴驷,虽有杀商鞅之举,但始终坚持商鞅法治,仍不失为一代明君。

惠文王与商鞅,是相互欣赏的一对君臣。本来可以重新写一段明君强臣的历史佳话的。

不是惠文王的心胸不够,也不是商鞅嚣张跋扈。只是权力需要重新架构。主少国疑,为了帝王的尊严与权力,必杀商鞅。

商鞅死后,秦国老氏族的遗老遗少们原本以为惠文王会恢复原先的无为而治,但他们都没想到:惠文王成了最坚定的坚持法制的君王之一。他不失为一代明君。



3.秦武王嬴荡。有做昏君的潜质,但他做了两件好事:一是死的早,二是选了秦昭襄王作为他的继承人。

一个国家以武立国不错。特别是在战国后期,各国纷争的时候。但一个国君以武力立身就有问题了。

秦武王,举鼎而死。中国5000多年历史唯一一位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如果他活的时间够长,他肯定会祸祸大秦国。他有做昏君的潜质,但死的早。



4.秦昭襄王嬴稷,有能力能坚忍,有魄力敢杀人。我们绝不能因为他杀了白起,就说他是昏君。

面对后戚专权专政,他能忍30年。

面对赵国强势崛起,他敢举国大战。

面对白起事功而骄,他敢毅然举刀。

如果我们把秦孝公比作一座青山,巍巍然只能仰视,那秦昭王嬴稷就像一个深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永远的平静,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心有多深。他是大秦七代国君中,最像王的王。




5.秦孝文王与秦庄襄王。这爷俩算不上昏君,更算不得明君。只能算是庸君。他们没有大功,但也没犯大错,但坚守了法治,这其实就是福气的一种。

6.一代天骄秦始皇,灭6国一统天下。为后世2000年制定了很多到现在我们都在用的东西。



我们不能称秦始皇为昏君,因为他的功绩已超越了一个君王。

我们不能称秦始皇为明君,因为他没有做好后事的准备,导致了大秦二世而亡。

他是一代天骄,他目光能看到后世百年千年,但他看不到眼前的危机。

他的骄傲来源于他的自信,而同样他的自信害了大秦国。


少校柳下惠


这跟秦国培养继承人的制度有关,秦国对待犯罪了的宗室子弟,采取流放的方式做惩罚手段,这其实隐含一个秘密,那就是秦国的继承人很多都做过普通老百姓。秦孝公的父亲被流放30多年,秦惠文王被流放民间近二十年,秦昭王小时候被流放到燕国做人质,秦始皇曾经在赵国做了十几年人质,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秦国不会出现昏君,相比东方六国享尽荣华的宗室子弟,秦国君主更接近百姓。比如说近代的设计师,原来也是强烈反对土地承包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后来下放到了江西,做了几年老百姓,思想观念就跟原来高高在上的时候不一样了,变得真正理解老百姓了。


刘骆宾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一共是七代,扣除三个短命的秦王,也就剩下四个可以称为明君的,也就是秦孝公、秦襄王、秦昭王与秦始皇。其实战国时代昏君本来就不多,其他国家也不多。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秦国的相权特别重

秦国的君王,很多都是属于无为而治类型的,管管大政方针罢了,具体事务都是宰相负责。你说秦孝公干过什么事?无非就是支持商鞅嘛。

从商鞅开始,秦国的相权特别重。在商鞅时还不叫相,叫大良造,相当于宰相。商鞅死后,秦惠王时代,以张仪为相国,开始有“相”之名。秦武王时,设左、右丞相,以樗里疾为左相,甘茂为右相。秦昭王时,魏冉四度出任秦相,更是权倾朝野四十年,秦昭王就是个傀儡罢了。直到范雎把魏冉整垮了,以范雎为相。后来著名的宰相还有吕不韦、李斯等。

纵观秦国史,相权特别大,甚至有威逼君权之势。商鞅被杀,还不是因为威逼君权了;至于魏冉、吕不韦时,可以称得上是半个秦王了。

所以,历代秦王多数时间是无所事事的,最关键是选对宰相。

第二,在激烈竞争时代,昏君是比较少的

孟子不是说过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又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些话都是真理。

当一个国家有外患时,君主也闲不下来啊。秦孝公时秦国还不强,诸侯卑秦,要奋发图强;秦襄、秦武、秦昭时,秦国是强大了,但人家五六个要来打你一个,也得疲于招架啊。到了秦始皇,好了,秦国无敌了,荆轲还要来刺你呢,张良还要拿铁椎砸你呢,你能闲得下来吗?所以,有敌人,就有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人就比较不会昏了。

秦国在打仗的年代,越战越强,越战越勇,可是大家看看,秦国一统天下后,到秦二世就亡了。为什么呢?就是孟子说的,天下无敌了,“国恒亡”,因为你没有奋斗目标了。人一旦没有奋斗目标,就只能贪图享乐,就昏庸了,最后就亡国了。

第三,制度对君主的约束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它能比较有效地约束君王的任性行为。

一个君王要变成昏君,一般是因为太任性,权力不受任何约束。比如是齐国也曾经很强大,齐威王、齐宣王都是明君,但到了齐湣王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齐国没有制度约束君主的行为。

比如说秦国的军功爵制,任何将领都得根据战功而得到升迁,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标准。大家看到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把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提拔为统帅,这就是赵国制度上的欠缺。在秦国,没有一个秦王可以这样做。因为一个将领在军中什么级别,都要靠积累战功才能达到,这种制度就确保避免像赵孝成王那种任性行为。这是秦国得以战胜赵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山话史


三点原因,一是制度保障,二是民风使然,三是强臣迭至。

首先,制度保障。

秦国历史,或者说春秋战国历史,和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日后统一天下的根本基础,而且也使得秦国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深彻变法,在全国上下统一法度的国家。整个秦国都被囊括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之下。而秦国能够在孝公之后150余年未出昏君,与秦国完善的法治制度关系密切。正如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所言,只要法治制度建立,国家便会自行运转,即使出现昏君或者奸臣也不会有大的损害,除非同事遇到昏君和奸臣在为。当然,这可以看做是作者的“马后炮”,但是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确实更能产生好的君王,起码他是在这个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亲身的认识。



其次,民风使然。


这里的民风有两点,首先是战国时期“大争之世”所造成的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使得每个国家都在谋求自强,只要是个智商合格的君主就不会无视国家的未来。其次,就是秦国的民风,“岂曰无衣,王于兴师”,秦国起于西部边疆,长期与周边戎狄共处,民风彪悍,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私斗成风,尚武精神浑厚,并且秦人由于地理原因长期处于中原文化圈的外围,所谓“诸侯鄙秦”,受关东虚华之风较少,商鞅变法以后更是杜绝秦人学习诗书,因此亲人骨子里的风气并没有变。先人毕露褴褛,打下的国土,作为君王,是要守护到底的。

最后,强臣迭起


秦国代有明君,离不开贤臣的辅佐,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正式这些强臣,保证了秦王的贤明,才有了后来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小小司马迁


纵观商鞅变法至秦始皇最终统一全国,在这一百多年里,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得万里之疆土,成功开创了一个留名万代,在史书上占据了绝对且极其重要地位的一大王朝。

那么 问题来了,秦国是凭什么做到,历时一百多年,六七代政权的交替还不出什么大问题的,坚定不移的走完了既定目标道路,实现了大一统预期。

商鞅剧照


法治代替人治,更具有稳定持久效应

在古代,政权的交替,朝代国家的兴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取决于统治者的,良而贤明的君主往往可以励精图治开创盛世大治,或可开疆扩土扬万载之名,而昏庸残暴的君主往往落得败尽家财,引民怨丛生,或王朝衰弱,或身死国灭。

这就是人治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国家荣辱兴亡大部分都系于统治者一人身上,造成了很多统治者贤明则国家强盛,统治者昏庸则国家衰弱的情况,除了一些人力不可及的情况之外,基本上都是如此。

那么秦国为什么就很有这种情况呢?难道是说秦国国君人人都是明君霸主,有道贤明,那这概率也太小了,自然是不可能的,秦国之所以历经一百余年,六七任秦王,基本上都不出乱子,主要依赖的还是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以稳固的法治代替不稳定的人治,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统治者的问题而带来的对国家的损害,虽然说法治不可能完全制约秦王,但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秦王的行为造成了约束,所以说即便中间出现几个平庸的甚至是昏君,只要法治在,那大秦的根基就在,所以法治是大秦维持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重大保证,相对于人治,它更具有持久性和确定性。

商鞅剧照


秦国上下具有统一坚定地目标国策目标

有梦想的人自然是有希望的人,而对于秦国而言也是如此,别的国家同时期只想着怎么保证自己的家业,然后怎么享乐,而秦国很早就将统一大业提上了日程,毕竟坚定不移的朝着此方向努力着,但毕竟统一大业耗时良久漫长,不可能说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对于这种既定目标所产生的的向心力,这种国内积极的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改变着每一个秦国人,尤其是站在统一大业前沿带头人这个位置的人,这就我们常说的舆论推动人,氛围感染人,压力激励人。

所以一旦站到了那个位子之后,即便你在平庸无能,也始终有股子力量在推着你前进,而且都是沿着既定路线在走,也不至于说走错路,所以说这也是秦国政权稳固,鲜有昏君的原因所在,毕竟大家都是有梦想的人,又不是一条咸鱼。

秦惠文王剧照

所以说,拥有完善的法治制度,加上坚定不移的战略国策目标,使得秦国国君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积攒昏聩的养成因素,也缺乏那种条件,他们更像是秦国战车上的那个轮子,不断地被激发着,推动着滚滚向前,直至达成目标,所以说不是秦国没有昏君,而是秦国不需要昏君,即便是昏君他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所表现出来的也至少是一个合格者。


历史微探索


为什么?真的无法解释,只能说是天意吧。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一共经历七任国君,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这七人无一昏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关键是,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国实力碾压六国的时期,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他在位56年,期间打垮了赵国,蚕食了韩国,打怕了魏国,大大的削弱了楚国,利用五国伐齐,让齐国一蹶不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不可思议的是,秦昭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的继位居然是一个意外。当年,秦武王英年早逝后(这本事就是一个意外),秦国的大臣们为平衡局面,才选择远在燕国当质子的18岁的嬴稷继位,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会如此地有作为、对秦国的壮大贡献如此大。

大家说说看,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而到了秦始皇之后,秦国的运气在此前的七位国君中似乎用尽了,以致出了秦二世这样的昏君,导致秦朝15年而亡。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孤舟钓江雪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一共经历七任国君,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这七人无一昏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关键是,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国实力碾压六国的时期,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他在位56年,期间打垮了赵国,蚕食了韩国,打怕了魏国,大大的削弱了楚国,利用五国伐齐,让齐国一蹶不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国历史,或者说春秋战国历史,和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日后统一天下的根本基础,而且也使得秦国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深彻变法,在全国上下统一法度的国家。
整个秦国都被囊括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之下。而秦国能够在孝公之后150余年未出昏君,与秦国完善的法治制度关系密切。正如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所言,只要法治制度建立,国家便会自行运转,即使出现昏君或者奸臣也不会有大的损害,除非同事遇到昏君和奸臣在为。
秦国的霸权主义与商鞅的法家思想严丝合缝,堪称黄金搭档。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就萌生了霸权主义的苗头,秦献公几度试图从魏国手中夺取河西地区,无奈实力不济,屡屡失败。
此后秦国的每一位国君,都坚持走霸权主义的路线,不断蚕食鲸吞山东六国的土地。可以说,每一位君主几乎都很好的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责任感很强,整天谋划着怎么称霸中原,哪有闲工夫不务正业。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正式这些强臣,保证了秦王的贤明,才有了后来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探秘故事


昏君就是那种荒政、不分忠奸、为一己之私不顾民望的君主。要说昏君,我们都不会陌生,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出现过,且许多朝代的灭亡就是因为出现昏君所导致的,例如我们常听到的商纣王、周幽王等。昏君,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各朝各代也只能想办法避免昏君的出现而不能杜绝昏君的出现。说起防止昏君,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做的很好,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起到后面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秦朝,期间一百五十多年,历经七代君主,在位最长56年,最短一年,虽说这几位君主不能说都是明君,但其与昏君也搭不上边。那秦国到底是怎么做到这样连续多代不出昏君的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其一,就是与秦国所处的位置有关,秦国的封地最初是由周朝时分封而来。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那时候秦国的位置大致位于陕西甘肃一带,哪里的环境我们都知道的,穷山僻水,再加上那时候周围还有许多游牧民族的人对其虎视眈眈,所以若是君主不贤,估计早就被外族及他国攻占了。



其二,对手太强所以为求自保不敢懈怠。秦国虽强,其他国也不会弱,不然怎么叫战国七雄。秦国的敌人几乎都是周朝分封后发展了几百年的强国,拥有极其深厚的根基,与其他七雄相比,秦国除了年轻没有任何优势。除了国力,在领导者方面各国也不弱,随不至于明君辈出,但也不会代代昏君。各国明君比如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创造了当时力量最强的骑兵部队。魏国魏文侯,魏武侯两代雄主。燕国燕昭王启用乐毅,连下齐国72城,差点灭了齐国。齐国齐威王时代可以说是战国七雄最强的一支,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韩国韩昭侯拜申不害为相,也成当时一方豪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周围这么强大的敌人面前,秦国君主怕是也不敢昏庸吧。



其三,与秦朝制度有关,我们都知道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使得秦国焕然一新,国力更加强盛。而商鞅又是法家支持者,所以秦国那时候就是用法家治国的。法家比较著名的就是那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因为要用法家思想。故上位者自己本身就要遵纪守法,给底下的人做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加强统治。


其四,与秦国的谋臣将士有关。我们都知道秦国那个地方穷乡僻壤,文化氛围又不是很好,所以很少人才。从秦孝公起各位君主不断推出纳贤令,从其他各国引进人才发展本国。例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秦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秦始皇时期的李斯等。而外面进来的人才为了秦国也为了自己,就会不断提出建议。有了这些人才,即使君主的能力平平,国家照样可以很好的发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