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房地產信託4年來首現增速負增長

房地產信託4年來首現增速負增長

中房網訊 中國信託業協會2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餘額為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億元,環比降2.39%,與二季度降幅0.02%相比,降幅較大。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另外,在嚴監管、強監管的政策措施下,信託資產風險率持續推高。三季度末風險率增至2.10%,較一季度末又提升了0.84個百分點,首次突破2%,風控處置能力亟待加強。

  房地產信託新增規模環比負增長

  從信託資金的投向來看,投向房地產領域的壓降效果最為顯著。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2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4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自2019年7月以來,監管部門加強了對房地產信託的監管,通過窗口指導等多種形式,控制房地產信託餘額和增速,提升了房地產信託的合規要求。

  “房地產信託的嚴監管也預示著傳統信託業務的增長空間越來越多的受到制約,傳統業務的粗放高增長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續,信託公司如果想獲得長久可持續發展,必然面臨轉型壓力。信託公司需要順應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新趨勢,順應監管新要求,明確新的有效業務組合和市場方向,塑造與之相匹配的專業能力,獲取新的增長驅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佔據資管新時代的一席之地。”信託資深研究員袁吉偉稱。

  而對基礎產業業務,信託公司是又愛又恨,政信機遇與挑戰並存。截至2019年3季度末,投向基礎產業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86萬億元,在資金信託中佔比15.45%,同比增長5.55%。三季度新增規模為1396.02億元,同比增加60.34%。

  “今年以來,我們對基建的新增規模是比往年上升的。一般來說,政信合作相比與其他業務還是安全的,但是地方政府所做的事情太多了,存在專項債額度用盡以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風險。”一家北京地區信託公司人士表示。

  另外,去通道效果明顯。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金融機構的信託資金餘額進一步降至2.68萬億元,繼續保持下行趨勢,較二季度末減少1737.56億元,環比下降6.10%,同比減少14.91%。自2018年一季度起,投向金融機構的信託資金環比增量即進入負值區間。截至三季度末,本年新增投向金融機構信託規模為3234.29億元,在新增資金信託中佔比為9.76%,環比減少5.79%,同比減少19.69%。

  短期兌付壓力仍須關注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在強監管的政策下,信託行業風險項目正在持續暴露中。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數量1305個,環比增加18.64%;風險項目規模為4611.36億元,環比增加32.72%;不良率增至2.10%,亦是三年來首次破“2”。

  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稱,一方面,信託行業應引起高度重視,強化風險防控和合規建設。另一方面,從信託風險項目的資產來源角度,集合類信託與財產權信託風險項目規模佔比呈下降趨勢,三季度末集合類信託風險佔比58.32%,環比下降3.75%;財產權信託風險佔比0.32%,環比下降63.41%;單一類信託風險率有所提升,佔比41.36%,環比上升7.34%。

  值得注意的是信託到期情況。以安信信託為例,11月11日,安信信託回覆上交所問詢函的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其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金額276億元,其中在今年5月20日至9月末的4個多月時間裡,就有29個信託項目到期未清算,涉及金額165億元,佔到全部期未清算金額的六成。

  從整個行業來看,兌付壓力猶在。2019年三季度末,未來一年信託到期項目為14093個,規模合計5.15萬億元,較二季度預計數據減少4110億元,降幅繼續擴大至7.40%,信託項目到期壓力有所緩解。但是短期兌付壓力仍須重點關注,尤其是四季度最後一個月,信託項目到期兌付的規模比較集中,資金流動性管理尤為重要。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及相關交易對手的信用違約風險逐漸增加,信託行業風險資產隨之暴露。在監管的指導下,信託公司要強化自身公司合規建設和公司治理,穩妥處置風險項目,增強抵禦和管理風險能力,加強信託從業人員能力培訓和素質提升,強化受託責任,培育受託文化,同時加強信託投資者教育,保持行業穩健發展。”袁田稱。

  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傾向

  實際上,央行在11月25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提到,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國內經濟運行週期性、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金融風險正在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和演進趨勢,主要表現在重點領域風險仍然較高。在房地產層面,央行報告認為房地產市場風險可能在某些區域顯現,並可能傳導至金融機構。

  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金融系統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房地產方面,進一步抑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穩定房價、地價和預期。

  郭樹清表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要加大對國內外金融形勢的分析研判,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入整治各種違規金融行為,繼續拆解影子銀行,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傾向,主動配合地方政府整頓隱性債務,加快銀行理財轉型,整頓規範信託機構。

  袁田認為,信託行業積極響應中央政策,“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進一步嚴格落實銀保監會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監管的明確要求,有效遏制房地產信託的規模增長,防範風險過度積累。

  來源:第一財經、經濟參考報、上海證券報,中房網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