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在南海,有超過7000名警輔人員在基層守護家國平安,用行動詮釋“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情懷。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南海公安推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公安鐵軍風采系列人物報道,從一個個側面展現主題教育活動期間南海公安先進典型風采,敬請關注。

本期主角

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經偵大隊

民警 劉雅寧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核心提示

有人說,經偵民警是警營中的“白領”,他們沒有刑警的刀光劍影,沒有禁毒民警的出生入死,沒有社區民警的家長裡短,似乎在辦公室動動鼠標就把案子破了,但事實真就如此嗎?

其實,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經偵民警每天面對的都是高智商犯罪,在紛繁的往來賬目中發現破案線索,在海量信息數據中尋找蛛絲馬跡,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讓數字“開口說話”。近日,記者走進南海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瞭解民警劉雅寧與數字的故事。

經偵隊伍中的“最強大腦”

“經偵案件的範圍很廣,你可以接觸到的經濟犯罪幾乎都是我們要負責的地方,比如P2P暴雷、套路貸、傳銷等,我們的工作跟市民息息相關。”見到劉雅寧時,他很隨和,儘量用簡單的語言來講解他複雜的工作,但記者依然可以感受到經偵民警的不簡單。

劉雅寧介紹,經偵案件具有流動性強、涉眾廣、辦案週期長的特點,一起案子辦起來少則幾個月,長的要一年半載甚至好幾年,需要辦案民警極大的耐心、專心和細心。

2011年,南海公安分局接到報案,南海一商人孫某在進行煤礦交易時遭遇詐騙,涉案金額達5億元。這個案件是一場持久戰。當時,劉雅寧負責這個案件,直到2015年,犯罪嫌疑人在最後一次出庭後突然消失了,案件也就此陷入僵局。

“民警要在條條資金鍊中摸清資金的去向,在龐雜的數據中找到疑點,排查線索,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大數據分析,這個案件就是如此。”劉雅寧說。

此後,劉雅寧在2年時間裡持續不斷地對嫌疑人及相關人員的情報線索進行分析,直至2017年,終於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偷渡出境後的落腳點,最終在多部門及他國警方的配合下,成功將嫌疑人抓獲歸案,使得歷時多年的案件終於塵埃落定。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攻克電子物證取證難題

除了數據研判外,劉雅寧還積極探索經偵大隊的電子物證取證工作。

劉雅寧告訴記者,與普通的取證不同,電子數據取證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多,不僅需要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還要有信息安全知識和法學基礎。

伴隨著無紙化辦公越來越普及的情況,如何快速獲取容易被修改、滅失的電子證據,以更好地適應不同案件偵查、取證的需要,是擺在很多辦案人員面前的問題。劉雅寧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為此,劉雅寧在2016年專門到中國刑警學院學習了電子物證取證的課程,更加系統地瞭解電子取證。

2016年,南海區一家企業狀告蘇州一家公司侵犯商業秘密,劉雅寧回憶道,“當時我們就到了兩家公司去取證,取證環境挺複雜,有涉及商業秘密的計算機、服務器,各種移動儲存設備,眾多的關鍵時間點。”

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劉雅寧面對複雜的電子數據也只能一籌莫展,但現在他知道計算機數據、雲數據該如何取證,如何依法將容易滅失的電子數據變成會說話的證據材料,再交給專業的知識產權鑑定機構鑑定,為案件定性提供重要的依據。

正是憑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劉雅寧逐漸摸索出屬於南海經偵部門自己的電子物證取證的道路,真正做到讓數字“開口說話”,在多個案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好的解決了以往其他部門不熟悉經偵業務。

警隊中的游泳健將

2019年8月,2019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球8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萬名警察、消防員參加了本屆世警會。

劉雅寧在本屆世警會100米蛙泳和200米混合泳項目中勇奪兩枚銅牌。這是他不為人知的一面——游泳健將。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在比賽開始前,公安部在全國抽調的一百餘名警隊運動員組成國家隊出征參賽,劉雅寧作為游泳隊成員之一,參加游泳項目中的男子35歲至39歲組100米蛙泳、200米混合泳和50米蛙泳的比賽。

比賽中,面對世界各國的精兵強將和國內前國家隊、解放軍隊等專業隊的頂尖高手,他不畏強敵、奮勇拼搏、劈波斬浪,為南海、佛山、廣東乃至中國警察贏得榮譽。“游泳是我的一個愛好,其實我覺得發揮的還不夠好。”面對榮譽,劉雅寧謙虛地說。

這位阿sir不僅游泳超帥,還能讓數字“開口說話”!

也許正是這種勇往直前、敢於迎接挑戰的拼搏精神,讓劉雅寧在經偵工作不斷創新,不斷攻破技術難題,找到一個又一個難解的案件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