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日本怎麼選足協官員

「 日本足協官員從哪裡來 」

1

前兩天,中國足協召開投資人會議,據足球記者透露,這次會議又推出了許多新政,其中一條是要求中乙球隊30歲以上球員只能上場三個。

會議前一天,日本J2聯賽球隊橫濱FC擊敗愛媛FC,時隔12年重返日本頂級聯賽。幫助球隊升級的是三位老球員。41歲的中村俊輔和40歲的南雄太首發登場,有著日本足球活化石之稱的52歲老將三浦知良替補上陣。他們將隨球隊一起征戰下賽季J聯賽。

有媒體人感嘆,在新政下,橫濱FC可能連中乙都踢不了。

日本怎麼選足協官員

曾有讀者給我們留言,盤點了不同領導下出臺的新政策,如萬米跑、YOYO體測、禁止使用外援門將、180以下不能踢球、不歸化、還是歸化吧、U23、上場一分鐘下場……還要學德國、學巴西、學荷蘭、學克羅地亞、學日本等等。

對比之下,被學習的日本,從2005年至今都只圍著一個大政策團團轉。日本足協在2005年發佈《2005宣言》,即“2050年足球人口1000萬,佔日本總人口10%,再舉辦一次世界盃並獲得冠軍”,在此之後,日本足協的歷任主席和官員們都跟著這一政策走。上世紀90年代,日本足球和中國足球幾乎同時開啟職業化,這些年裡,日本足協在政策上沒什麼新鮮事,中國足協在成績上也沒什麼新鮮事。

2

中國足協一直在折騰,各種奇葩的政策出臺,連足協主席這個位置都在走馬燈似的折騰。如范志毅所說,“你說職能部門,一屆一屆換了多少足球協會主席了,改過嗎?換湯不換藥啊。”但日本足協的官員基本都很穩定,是一個長期的體系。日本足協主席在成為主席之前,得經過層層歷練和選拔。

在日本足球界,日本足球教父川淵三郎大概是公認的最專業的領導者,他也是《2005宣言》的發起者。他的球員時代算不上高光,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曾入選日本國家隊,隨隊參加了東京和洛杉磯兩屆奧運會,當時他覺得,“日本球員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不是特別適合足球”,並認為足協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挑選出全國的精英小球員們,投資他們8年時間。這是川淵三郎作為球員時對足協政策的看法。

退役後,川淵三郎出任過古河電工足球隊的教練員,日本國家隊代理主教練等。1988年,川淵三郎進入日本足協。工作8年後,他提出日本足球百年計劃,內容涵蓋J聯賽的創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訓,國家隊的訓練等一系列政策,他一手推動了日本職業聯盟的建立,並在1993年擔任J聯賽首位主席。川淵三郎在2002年成為日本足協主席,此前他還在足協副主席的位置上待了8年。

日本怎麼選足協官員

川淵三郎在足協工作14年才成為主席,但還有比他更久的,現任日本足協主席田島幸三於2016年上任,在這之前,他已經在足協中工作了23年。巧合的是,他正是在1993年川淵三郎掀起日本足球職業化改革時加入的日本足協,擔任過日本足協技術委員會副主席、主席,足協理事、秘書長、副主席等職務,他幾乎陪著日本足球走過職業化的每一步。

日本怎麼選足協官員

2015年,日本足協在《2005》宣言的基礎上擬定了《2015年宣言》,2030年前打入世界盃四強,國際足聯排名進前十,2050年奪得世界盃冠軍,足球人口達到3千萬。提出這一政策的日本足協主席叫大仁邦彌,在此之前他也在足協工作了23年。2012年,就是他向日本民眾彙報的《2005宣言》計劃實施情況。

這三位日本足協主席幾乎貫穿了整個日本足球職業化的發展歷程,他們都是日本足球的老人,既對日本足球的現狀有深刻的理解,也有對職業足球發展現代化的認識。這是日本足球領導者的成長邏輯。

日本怎麼選足協官員

3

在日本足球的語境裡,領導是個動詞。能夠做到領導的人才能把動詞變成名詞。而在另一個語境裡,領導是個名詞,能夠坐到領導的人才有可能把名詞變動詞。

讓專業的人來領導已經成為一種號召,但當某個東西成為號召時,我們要對其保持警惕。因為號召意味著缺乏,也意味著即將迎來躍進式的混亂。日本足協領導的專業都是從足球體系的基層中長期沉浸而來,自然用不上號召。

日本足協技術官僚體系的穩定背後,給中國足協走馬燈似的官場提了一個問題,什麼才叫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在中國足協的歷任官員中,有搞港務的,有搞乒乓球的,有搞排球的,但就是沒有一個長期搞足球的,即便是現在被認為是“專業人做專業事”代表的高洪波也沒有,在副主席的頭銜宣佈之前,他正準備在中甲帶隊衝超。日本足協用赤裸裸的成績告訴我們,專業不僅僅是踢過球,還得有管理,運營等技能與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