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海南儋州之印象

2004年,那時候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去儋州,坐火車從甘肅到陝西再到河南,到湖北再穿過湘西進入廣西,而後從南寧坐汽車直接抵達儋州。

到儋州是九月份,下車後一股熱浪襲來,最先感受到的是海南的炎熱,儋州在海口的西南邊,距離海口也就一百公里左右,我工作地不在儋州那大鎮而是在洋浦,洋浦是一塊經濟開發區,成片的土地都劃撥了出去,整體出租給了當時境外的公司,這種租地給境外公司的先例在新中國是沒有的,因此很多人當時都持有強烈的反對意見。

海南儋州之印象

2018年洋浦經濟開發區生產總值243.3億元,將近佔儋州市的一半,雖然經過這麼多年,洋浦模式沒有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可相比於這塊貧瘠的土地有了很大的提升,洋浦有三多三少,三多是石頭、荒地、仙人掌多,三少是水少、林少、村莊少。但是這裡有一天然的深水港,因此當時的海南省委決定將洋浦的一片土地租出去時,很多人反對,曾驚動了中南海,後來總設計師還是作了批示,可以讓去嘗試一下,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相比於海南其他地方,這個曾經荒蕪的地方雖然沒有巨大的優勢,發展還是可以的。

海南儋州之印象

我當時去洋浦的時候,聽公司裡的人說周邊的村民都還是處於一種野蠻矇昧的狀態,民風不勤,整體文化水平都很低,而且很多少數民族,所以人文環境不是很好,當時的出租車很特別,就是以前電視裡面演的日本鬼子開的那種偏三輪摩托車,市面上也有高檔酒樓,但那些大牌檔有烤乳豬、考貓肉,當時只是看看,沒敢嘗試一下。

洋浦旅遊景點沒多少就一個千年古鹽田,可見這個地方有多幹旱,因為乾旱的地方才可以曬鹽,也是第一次在洋浦看到海鹽是怎麼曬得,原來海水漲潮漫進石頭槽,太陽一曬就會結晶出白花花的鹽巴。當然還可以坐渡船去白馬井鎮,白馬井和洋浦隔了一條海灣,白馬井那邊相對熱鬧一點,村鎮市集相對繁華,2004年前後那邊環沒有修橋,如今應該修了橋,交通也便利了一點。

海南儋州之印象

記得當時坐車去過一次那大鎮,在那大買了一本海南地圖冊,買了一輛自行車,然後騎著自行車回到了洋浦,當時對那大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感覺很乾淨很整潔的一座城市,時間久了具體情節也記不清了,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就在那大鎮,沿途有很多農場,僅存的記憶就這麼多。

2016年春節,是在海南度過的,當時從海口去了一趟東方八所鎮,回來路過儋州,只能是看看,但和臺灣西海岸相比,海南的經濟還是差很遠很遠,所以洋浦經濟模式沒有取得顯著的成就,海南省的經濟仍然是那麼落後,我們的國家還需要大力的發展經濟,可持續的發展經濟,那就必須進一步去探索。

海南儋州之印象

即便是經濟不發達,海南的房價也是不低的,房價高了有啥好處呢?看似你的資產很多,可你能變現嗎?房價高了商業成本就高了,生活成本也會節節攀升,所以希望房價不要再增長,不管你是不是有閒著的房產,我們的經濟要持續發展,就要讓房地產健康的發展。

在儋州,洋浦是一種模式,雖然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效,但那也是一種嘗試,我們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去嘗試,而且要在很多方面去嘗試,做人做事就是要嘗試,成敗得失那都是煙雲,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那才是美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